瓷观音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唯一号: 140434020230000259
专题名称: 瓷观音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292.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期间,有个外国传教士巴登,以传教为名,搜集中国做瓷烧窑的技术情报和搜刮中国名贵的古瓷。 一天,他游荡到报国寺,登上毗卢阁,抬头一看,迎面的一个神龛内,端端正正放着一尊瓷观音,釉色晶莹,绿衣披体。他偷偷掀起那观音的底端一瞄,啊,还是明代雕匠的绝作哩!顿时起了劫夺无价之宝的贼心。 巴登装出很有礼貌的样子问小和尚:“请问,你的师父呢?”小和尚回答:“出去了。” 巴登一听当家和尚不在,立即掏出钱袋,往桌上一掼:“小师父,我用这袋银元买你这 .只瓷观音好吗?”小和尚连连摇头。巴登又生一计,说肚子饿了,请小和尚弄点吃的来,小和尚真的去找吃的了。巴登见无人,忙偷了观音,藏在黑袍里溜走了。当家和尚回来后,知道珍藏的观音被偷走了,急得饭都吃不下。 恰巧,这时景德镇有名的瓷雕艺人周小泉到京城传艺。他听说这件事后,便来到报国寺问清了缘由,安慰当家和尚道:“师父,你放心吧,那尊瓷观音,我曾多次来看过,七天之后,我准叫物归原地。” 过了几天,周小泉来到巴登的教堂里,说是送宝来的。他取出一尊瓷观音给巴登一瞧,巴登吓了一跳,心想:“这不是我从报国寺偷来的瓷观音吗?”他急忙把偷来的瓷观音拿出来,和周小泉手里的对比一下,啊!两尊瓷观音一模一样。周小泉也不戳穿他,将瓷观音递给巴登说:“这观音是明代珍瓷,全中国只有两尊,我今天给你送来,正好配成对儿哩!”巴登忙问卖多少钱?周小泉将假瓷观音和真的瓷观音放在一起,看了半天才开口:“便宜点卖给你,一千两黄金!”巴登连连摇头:“太贵,太贵!”这时周小泉趁巴登一不注意,抱起真瓷观音说:“好,嫌贵就算了。”说完,头也不回转身走出教堂。 “奇怪,怎么价也不还就走了呢?”巴登躺在椅子上左思右想,越想越感到不对头。他急忙用放大镜察看留在桌上的观音,当他细看瓷观音的耳朵时,一下子呆住了,只见观音耳眼里印着“大清周小泉仿制”七个肉眼不易看清的字。巴登一下象跌进了冰窖里,他知道真的已被周小泉换走了,他一失手,那只假瓷观音跌个粉碎。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景德镇市志略》

出版者: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本书概略地记述了景德镇市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集古今为一卷,览百业于须臾”,反映了景德镇市的发展过程。这对于要全面了解景德镇的基本市情,对于要从过去的兴替中来探索今天的改革、开放,对于增强热爱乡土的瓷都意识等,无疑都是很有裨益的。景德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唐代进御瓷器已有“假玉器”之称。五代是瓷器普遍兴烧时期。宋代的青白瓷名扬天下。元代制瓷技术出现了新的变革。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烧造瓷器的中心。这些从发掘的古窑遗址中足以证明。历史的进化,使景德镇在古代就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成为当代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古属浮梁,而浮梁农村又盛产茶叶,茶与瓷同为本地土特产品的大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