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土的传说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唯一号: 140434020230000255
专题名称: 高岭土的传说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289.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高岭土是陶瓷制品的坯体和釉料以及粘土质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它以我国江西景德镇高岭村所产的高岭土(瓷土)而出名,并已成为全世界制瓷原料的通用术语。关于高岭土有个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高岭村住着一户姓高的穷汉,夫妻二人租种着地主的几分瘦田。一年到头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打下一点点粮食,几乎全都被地主的地租高利贷刮走了,只得靠瓜、薯、菜充饥度日,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高氏夫妻虽穷,但心地却很善良,只要听说谁家的锅揭不开,夫妻俩宁愿自己挨饿,也要省下口中的那点瓜薯给人送去。因此,邻近穷苦乡亲,都很尊敬他们。 一个冬天,北风呼号,雪花纷飞。一清早,高家老汉刚把屋门打开,只见屋檐下躺着个衣衫褴褛,几乎被冻僵的白发老头。他忙唤来老伴,将老人抬到自家的床上,把家里仅有的一床破棉絮盖在老人身上,还将自己身上穿的一件破棉袄脱下来盖住老人。与此同时,高大娘也烧好了姜汤,夫妻二人细心地将姜汤一匙一匙地喂进老人的嘴里。过了一会,老人终于苏醒过来。 可是老人还不能说话,用手指指口中,意思是说要吃东西。高氏夫妻很为难,家中粒米无存,只有野菜汤,怎能给刚刚回生的老人吃呢?经过商量,只好又到财主家去借那一升要还两升的米。借到米之后,高大娘熬好了热腾腾的稀粥端到老人面前请他喝。喝了粥,白发老人的精神好多了,他下床站了起来,激动地对高氏夫妻说:“你夫妻俩确是名不虚传的好人啊!”就从衣袋里取出一粒洁白晶莹的小石块,递给高老汉,说道:“我这里有一粒小石块,现送给你们,可将它种在村后的高岭山上。过七七四十九天,再去挖开山土,那里面有着挖不尽的白玉土,这种土是制瓷的上等料,你们可以将它运到景德镇去卖。”说完,一声哈哈大笑就不见人影了。 高氏夫妻被眼前所发生的事儿弄得目瞪口呆,都以为遇到神仙了。夫妻俩怀着半信半疑的心理来到高岭山,挖个深坑将小石块种下去。过了四十九天,他们又来到高岭山,挥起锄头一挖,出现了奇迹,只见那原本是黄色的泥土,变成了白嫩的玉色土。夫妻俩非常高兴,便急匆匆地跑村串户,通知穷乡亲们一同上山去挖玉土,大家将土挖出,运到景德镇,果然卖到好价钱。从此,这一带的穷乡亲们便都改行挖、卖玉土了,日子也比前好过起来。 景德镇自从采用高岭土制成瓷器以后,出产的瓷器更为精美01712年,有个法国的传教士昂特雷柯莱曾向国外介绍过高岭的瓷土,于是高岭土便在全世界闻名了。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景德镇市志略》

出版者: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本书概略地记述了景德镇市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集古今为一卷,览百业于须臾”,反映了景德镇市的发展过程。这对于要全面了解景德镇的基本市情,对于要从过去的兴替中来探索今天的改革、开放,对于增强热爱乡土的瓷都意识等,无疑都是很有裨益的。景德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唐代进御瓷器已有“假玉器”之称。五代是瓷器普遍兴烧时期。宋代的青白瓷名扬天下。元代制瓷技术出现了新的变革。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烧造瓷器的中心。这些从发掘的古窑遗址中足以证明。历史的进化,使景德镇在古代就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成为当代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古属浮梁,而浮梁农村又盛产茶叶,茶与瓷同为本地土特产品的大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