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祭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唯一号: 140434020230000256
专题名称: 美人祭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290.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美人祭简称做祭红,也写作霁红,又叫做积红,名称虽不同,其实都是同一物品。还有一种说法,讲它是过去祭品瓷器中的贵重瓷,所以叫做祭红。祭红釉色红而细腻润泽,色较轻淡,呈色安定而不流淌,是红釉中的上品,以明代所产为最珍贵。 为什么叫美人祭?有多种传说。在向焯《陶业记事》的美人祭别解中,就说了一个这样的故事。那是在明朝的时候,御器厂接到皇帝的旨意,要造出一种鲜红颜色的瓷器。御器厂的总管就命令窑工去烧制,经过多次反复都失败了。窑工们遭到一次又一次的鞭笞,并接到限期完成的命令,否则要送进牢狱甚至要处以死刑。窑工们个个为此忧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终日惶恐,怕大祸即将降临。 有个老窑工,回到家中唉声叹气,他的独生女儿问他:“爹爹何事犯愁?”开始他不肯说,后被再三诘问,才不得不说出真情。女儿也同父亲一样着急起来,但她生性聪明,从小听到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们说过烧窑的技术问题,很懂得一些烧窑的道理。便问老父亲说:“经过多次失败,可摸索到是什么原因?”老窑工回答:“还摸不准,很有可能是窑温不够,烧不上去。”聪明的女儿劝慰父亲好好休息,她自己却苦思冥想了一晚。 第二天,老窑工一大早到窑上去了。这时,聪明的女儿也已想好了办法。将近晌午时光,她梳洗打扮了一番,便以探望老爹爹为由,只身来到窑上。只见众人正在忙碌,老窑工在注视着窑火,紧锁双眉,脸上呈出一片焦急的神色。女儿悄悄地站在老父亲的身边,老窑工却没发觉。烧窑工中有人叫:“师傅,火还没烧上去,怎么办?”老窑工还未来得及回答,但听一声娇叱:‰陕闪开!”就在众人一楞的时间,只见红光一闪,女儿已纵身跳进窑门。等到老窑工和众窑工们回过神来,窑内早已腾起了熊熊烈火,越烧越旺,老窑工和众工友都不禁痛哭失声。 老窑工的女儿牺牲了,但这次窑却烧得成功。开窑时,只见一只只釉色殷红、晶莹润泽的好瓷器摆在面前,就象少女殷红的血把它染红一样。窑工们都说这是孝女的精诚所感,为了纪念她,便叫做美人祭。后来窑工封窑门,也用砖砌成女儿的形象。还因这种红釉,很象少女饮酒后脸上的红晕,故人们又叫做美人醉。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景德镇市志略》

出版者: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本书概略地记述了景德镇市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集古今为一卷,览百业于须臾”,反映了景德镇市的发展过程。这对于要全面了解景德镇的基本市情,对于要从过去的兴替中来探索今天的改革、开放,对于增强热爱乡土的瓷都意识等,无疑都是很有裨益的。景德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唐代进御瓷器已有“假玉器”之称。五代是瓷器普遍兴烧时期。宋代的青白瓷名扬天下。元代制瓷技术出现了新的变革。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烧造瓷器的中心。这些从发掘的古窑遗址中足以证明。历史的进化,使景德镇在古代就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成为当代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古属浮梁,而浮梁农村又盛产茶叶,茶与瓷同为本地土特产品的大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