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1016 条 61 / 68
90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建立前到合作化运动开始,民师待遇,一般是以智力换劳力,民师不出义务工,不给烈军属代耕土地;农忙时,学员组织起来帮助民师干活(送粪、锄地、收割);生活困难时,学员捐凑粮食等帮助民师。民校经费,一般依靠集体生产解决。如:搞运输、拾草、开荒...
90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扫盲标准:1950年12月14日,政务院批转《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中,规定识字教育的标准;农民业余初级班(组)吸收文盲与半文盲入学,使其在3年内认识常用字1000字以上,并具有初步读、写、算能力。
90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莒南县教育志》中对莒南县成人教育荣誉录的相关描述。
90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作为直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职业技术教育,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1982年8月,莒南县教育局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农村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问题的报告》精神,...
90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60年代初,莒南县职业教育已有萌芽。1964年根据临沂专署文教局的指示,莒南曾设立两处农业职业学校(莒南县农场和大店中学各设一处),集中培养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栽培技术人才,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办。
90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莒南县职业学校主要有:莒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莒南县第二职业中学、苜南县第三职业中学等。
90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为造就小学堂师资,清廷颁发《奏定师范学堂章程》,令各府、州、县设初级师范学堂或师范传习所,以应新学师资之急需。中华民国成立至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前,小学教员除部分源于私塾先生和社会上的有志文人外,多数来自莒县师范传习所...
90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中华民国成立至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前,小学教员除部分源于私塾先生和社会上的有志文人外,多数来自莒县师范传习所、莒县单级教员养成所、崇德女校师范部等,还有少数来自曲阜、济南等外地师范学校。
90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莒南县的师范学校主要有:由前身是1949年9月于莒南县扁山村建立的莒南县县立师范学校的山东省莒南师范学校、创建于1982年2月,为副科级事业单位的莒南县教师进修学校等。
91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50年代,路镇一小等学校有的老师用玻璃片自制幻灯片,用汽灯或手电筒自制幻灯机,通过放映画面和解说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是为县内电化教育的开端。
91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50年代,路镇一小等学校有的老师用玻璃片自制幻灯片,用汽灯或手电筒自制幻灯机,通过放映画面和解说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是为县内电化教育的开端。
91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电教队成立时,购进电影放映机2部,发电机2台,盘式录音机1台。之后,陆续增加了一些必要的电教器材。
91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莒南县电教队成立后,便把为中小学的教学服务放在首位。首先,指导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1981年,从路镇一小、二小和大店等小学开始,提倡使用幻灯投影器。大部分教师缺乏电化教育的意识,农村又经常停电,幻灯、投影器只在举行公开课时使用,平时用的很...
91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学校是思想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被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概莫例外。清康熙四十一年六月,皇帝亲颁《训饬士子文》,训示学子“隆重师儒”、“敦孝友以事亲,秉忠贞以立志”,要求生员“上报国恩,下立人品,学为忠臣清官”。各地学堂均以忠君、尊孔和封建伦理道...
91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正文
学校是思想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被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概莫例外。清康熙四十一年六月,皇帝亲颁《训饬士子文》,训示学子“隆重师儒”、“敦孝友以事亲,秉忠贞以立志”,要求生员“上报国恩,下立人品,学为忠臣清官”。各地学堂均以忠君、尊孔和封建伦理道...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