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图书馆
临沂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临沂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90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概况
分类号:
G71
页数:
1
页码:
449
摘要:
60年代初,莒南县职业教育已有萌芽。1964年根据临沂专署文教局的指示,莒南曾设立两处农业职业学校(莒南县农场和大店中学各设一处),集中培养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栽培技术人才,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办。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工作
内容
60年代初,莒南县职业教育已有萌芽。1964年根据临沂专署文教局的指示,莒南曾设立两处农业职业学校(莒南县农场和大店中学各设一处),集中培养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栽培技术人才,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办。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作为直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职业技术教育,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1982年8月,莒南县教育局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农村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问题的报告》精神,决定将相邸中学改办成莒南县农业技术中学,招收两个农学专业班,学生100名。翌年8月,县委、县政府决定涝坡中学改称莒南县第二农业技术中学(相邸中学即为第一农技中学);相沟中学改称莒南县林业技术中学,并于当年招收农学、果林专业4个班级,200余名学生。职业教育引起了各级领导及社会的高度重视。1987年4月莒南县人民政府(87)13号文件将三所职业学校统一排序为:莒南县第一职业中学(相邸);莒南县第二职业中学(涝坡);.莒南县第三职业中学(相沟);莒南县城关二中增挂莒南县第四职业中学的牌子,招收职业学生,开设专业课程。1989年,莒南县人民政府决定,莒南县第一职业中学与第四职业中学合并,仍称莒南县第一职业中学;莒南县卫生学校增挂莒南县第四职业中学的校牌。
职业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农村、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突出技能训练,培养了一大批农学、果林、牧医、幼师、工民建、汽车驾驶与维修、服装、机电等实用型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在办学形式上采取长短结合、函授教育、联合办学等。全县职业学校累计毕业人数8024人,他们中除一部分招工、选干、参军外,绝大部分回到农村去,成为科技带头致富户、农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1992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莒南县第一职业中学更名为“莒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此后,全县教育布局进行调整,将三职中并入职业中专,原校址改成职业中专实习基地,又于1995年将二职中并入职业中专。
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为职业教育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也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莒南县教育志》上限起自1998年,下限断至2008年。分为概述、大事记、教育行政、教育经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师资队伍、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机构
莒南县教育局
相关机构
山东省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中共山东省委员会
相关机构
莒南县第二职业中学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