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思想教育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914
颗粒名称: 第十二章 思想教育工作
分类号: D432.62
页数: 16
页码: 479-494
摘要: 学校是思想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被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概莫例外。清康熙四十一年六月,皇帝亲颁《训饬士子文》,训示学子“隆重师儒”、“敦孝友以事亲,秉忠贞以立志”,要求生员“上报国恩,下立人品,学为忠臣清官”。各地学堂均以忠君、尊孔和封建伦理道德作为思想教育的中心内容,为朝廷培养所谓“贤才”。绝大多数读书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穷经考义,一味追求“金榜题名”。这种思想教育直到辛亥革命成功才被废除。
关键词: 思想教育 教育工作

内容

第一节清末与民国时期学校中的思想教育
  学校是思想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被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概莫例外。清康熙四十一年六月,皇帝亲颁《训饬士子文》,训示学子“隆重师儒”、“敦孝友以事亲,秉忠贞以立志”,要求生员“上报国恩,下立人品,学为忠臣清官”。各地学堂均以忠君、尊孔和封建伦理道德作为思想教育的中心内容,为朝廷培养所谓“贤才”。绝大多数读书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穷经考义,一味追求“金榜题名”。这种思想教育直到辛亥革命成功才被废除。
  民国元年,教育部制定教育宗旨,废除清末的忠君、尊孔教育,提出公民道德教育,当时学堂废止读经科,增设修身、国文科,注重学生的国民道德教育。1915年(民国四年),袁世凯蓄意称帝,令学校恢复读经科,学堂里祭天、尊孔活动复活,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又成为学校中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此种复辟现象直至洪宪帝(袁世凯)被推翻方得纠正。后 “辫帅”张勋复辟亦搞过类似的“闹剧”,下场同样悲惨。
  1927年(民国十六年)国艮党政府强力推行党化教育,用国民党党员守则教育学生,限制学生的进步活动。规定学生参与政治运动须经当地国民党党部批准,只限于校内,并不得干涉校行政。嗣后又发表蒋介石的《告诫全国学生书》,要学生“凛古人思不出位之训戒”,如果参加学生运动,就要“执法以绳”。并把封建伦理道德进一步归纳成“四维、八德",要学生“明礼义、知廉耻”,“尽忠孝、行信义、重仁爱、信和平”。
  1929年1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和军事训练监督部联合规定了所谓的“精神训话”,麻痹青年的革命意志。各地学校在军事训练教官(这些人多系国民党特务)的把持下,纷纷成立童子军,凡年满12岁的学生均要加入,并把童子军训练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童子军誓词首项便是“厉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教训,为中华民国忠诚之国民”,从小就向他们灌输封建道德观念。是年4月26日,国民党政府重新修订并公布教育宗旨,规定学校中要实施“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教育。随后,各地学校便对青年学生进行“一个党(国民党),一个主义(三民主义),一个领袖 (蒋介石)“的教育。
  1930年(民国十九年),国民党政府公布《学生自治会组织大纲》和《学生自治会组织实施细则》,进一步束缚学生思想,限制学生参加政治活动。但是,随着以后全国抗日爱国运动的兴起,国民党政府和学校当局并没有阻挡住进步学生的革命行动。莒南县以板泉崖小学、西良店小学、严家沟小学、环河崖小学等为代表的学校的进步师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国民党的专制、独裁作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组织秘密发展,进步力量迅速壮大)。
  1939年,国民党特务头子陈立夫接管教育部,并公布“训育纲要”,规定学生树立的道德观念是“亲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乡里和睦”;是“格物、格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明礼义、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要学生时时刻刻心领袖之心、行领袖之行。同时通过学校中的“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和学生特工化组织,对学生进行法西斯统治,残酷镇压学生的爱国运动,其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四大家族”(蒋、宋、孔、陈)的驯服工具。因莒南地处苏、鲁边缘,离反动政治中心偏远,再加上日寇经常“扫荡”,社会动乱不安,共产党、八路军已经来到这里领导人民群众抗日,人民群众开始接受新思想的教育,所以陈氏“训育纲要”在莒南一些地方学校虽有流毒,但毒害不深。
  第二节解放区学校中的思想教育
  战争年代里,伴随着革命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创立和成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得十分活跃。各种战时学校(县学、区学、冬学、庄户学、青校、抗小)和各种群众性文化学习组织(读报组、宣传队、识字班、庄户剧团、儿童团)都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做为大事抓。那时,学校高举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旗帜,紧紧地配合形势和任务,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为根据地建设服务的宗旨。其特点是:针对各类学校学员的思想实际,申明大义,讲清道理,不断地向他们灌输民族思想、抗敌精神,提高其觉悟,陶冶其性情,培养其革命英雄主义品质。
  解放区学校思想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1)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对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保卫祖国,保卫家乡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2)拥护共产党,热爱人民政权的教育。(3)以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拥军拥政,支援战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优良革命传统教育。(4)阶级、阶级斗争教育是学校思想工作的一个经常性的内容。(5)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解放区学校思想教育的形式主要有:
  (一)直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抗日战争时期,莒南县学校用的《战时学校课本》上的课文有 “鬼子到临城,烧杀真是凶,烧了清真寺,杀死申阿衡(阿匍),师傅李步云,一刀丧了命,不打鬼子活不成”;“髙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东洋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大本营,中国军队并非不能打,委曲求全退出沈阳城”。教育学生认清日本鬼子凶恶残暴的侵略本性和蒋介石假抗日真反共的反动本质。《战时学校课本》上《我是中国人》、《火烧飞机场》、《收复娘子关》、《平型关大捷》、《戚继光》等许多课文,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树立抗战必胜信心的好教材。
  (二)结合战时活生生的事例进行教育。例如1938年4月2500军洗劫十字路镇,打死、烧死居民数十人,烧毁房屋3600多间。5月30日,日军飞机轰炸、扫射刘庄集市,炸死艮众230余人,集场血肉横飞,尸体遍地,惨不忍睹。县内一些学校师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强烈声讨日军的滔天罪行。1941年12月,渊子崖村自卫团员和群众与日寇浴血奋战,用土炮、土枪、铡刀、爪钩据守围墙,英勇抗击。敌人攻入村内后,自卫团员、村民与敌人展开激烈巷战,共打死打伤日伪军100余人。全村有147人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滨海专署授予渊子崖“抗日楷模村”的光荣称号。县内所有学校都开展宣传、学习渊子崖村英雄事迹的活动。
  (三)师生组织剧团、合唱队在校内外宣传。他们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到群众会场,到集市街口边演边唱。演唱节目有:《儿童团之歌》、《送郎参军》、《坚壁清野歌》、《人民土炮打敌机》、《军民大合唱》、《迎接胜利的一九四一》和《八路军军歌》等。例如《儿童团之歌》, 歌词是:“我们是祖国的儿童团,不怕困苦和艰难。我们是钢铁的儿童团,伸起了臂膀和鬼子干,发动慰劳,站岗放哨,盘查汉奸,实行了儿童总动员。我们的狂呼就是刺刀,我们的歌声就是炸弹。唤醒了城镇乡村,唤醒了同胞千千万,千千万,上前线,团结紧和鬼子干,胜利的日子在眼前,胜利的日子在眼前。"歌声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增强了群众的斗争意志和信心,对敌人造成一种政治攻势。他们还自编自演,及时宣传打鬼子、反顽固派和搞生产的新人新事。
  (四)配合形势出墙报、黑板.报、办宣传栏,选登国内外新闻,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当时许多学校还办起“救亡室”,室内既有师生写的宣传抗日救国的文章和表达抗战到底的决心书,也有漫画和报纸剪影等,在思想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组织拥军优属、慰问驻军等活动。师生组织拥军小组,给烈军属抬水、扫院子。每逢春节,学校师生敲锣打鼓配合村民给烈军属送光荣牌、光荣灯、慰问信等。例如1946年4月4日,莒南抗小慰问团代表全县少年儿童到临沂城参加纪念儿童节集会,会后,前往省政府、新四军军部等机关慰问,陈毅军长、马保三副参议长亲切地接见了他们,并合影留念。陈军长和马老询问了孩子们许多生活和学习等情况,同时勉励他们继续进步。
  (六)组织学生、儿童团在村头、路口站岗放哨,查路条,防奸防特。日本投降前,莒南县抗日根据地,村村都有儿童团站岗放哨,盘査过往行人。
  (七)组织师生参加忆苦会、斗争会,或举办新旧对比座谈会、英模报告会等,开展思想教育。例如土地改革运动中,村里召开斗争地主大会时学生列队参加,贴标语,呼口号,通过参加实际斗争,了解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穷苦农民的罪行。这一时期,莒南县内学校普遍进行“谁养活谁”的大讨论,通过讨论,提高阶级觉悟,增强对敌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抗日根据地学校思想教育一个突出的特点:在斗争中教育,教育亦是实际的斗争。根据地的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工作队成员,他们大部分在联防区或行政村中是领导骨干。平日他们一边教书,一边帮助干部群众写信、记帐、抄公文、组织安排会议、减租减息、防奸锄奸,动员参军、拥军支前、生产备战、辅导儿童团、识字班、夜校和各种群众团体的文化活动,什么工作都干。干什么,便结合什么开展教育。一到战时,负责掩护群众转移,有的还拿起武器,随民兵一起打游击。在战斗间隙里教育群众和在校学生学习文化。
  国民党反动派大举进攻山东解放区时,莒南县各种学校处于游击状态。桑庄小学赵老师根据“一切为战争服务”的号召,向学生讲明献金支前,早日推翻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的重大意义,20多名学生捐资2950元(北海币)。学校带了头,全村掀起献金运动,集资百万元,为支援前线做出贡献。许口区民聘教师李丹祥与群众一起共同坚持边沿区武装斗争。一次他和战友找区委联系工作,途中与敌遭遇。为了掩护自己的战友,他边引开敌人,边高声呼叫,让同志们转移。同志们脱险了,他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县教联会将李丹祥同志的光荣事迹通报全县,并号召全县教师、学生更加积极的工作,用实际斗争来悼念莒南县这位在解放战争中第一个殉国的教师。
  第三节新中国建立后学校中的思想教育
  新中国建立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两条渠道进行:一条是通过校长负责、班主任工作和各科任课教师组成的教学主渠道;一条是通过学校党支部、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和政教处组成的政治工作网络。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战争年代常用的黑板报、宣传栏、土广播、专题报告、现场参观、新旧对比、忆苦思甜、谈心交心、生活检查会等朴素形式;也有新中国建议后群众创造的升国旗、唱国歌制度、主题班会、团队之家、好人好事记录簿,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建立学生思想品德档案、德育室和争创优胜集体、文明单位等新鲜活泼的形式。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充分调动领导与群众、集体与个人多方面的积极性。
  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言,既有经常性的内容,又有紧紧围绕形势、任务和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的各种政治教育活动。
  首先,经常性的教育内容主要有:(1)“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教育。(2)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领袖的教育。(3)遵守纪律的教育。(4)理想教育。(5)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美好前景和基本常识教育等。
  其次,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形势、任务,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教育。简述如下:
  1949年9月1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根据这一方针,全县所有学校普遍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简称“五爱”)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提倡密切联系群众,从小学习为人民服务。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各类学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主要向学生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教育,帮助师生清除崇美、恐美思想。全县所有小学通过集会、演唱和街头宣传、办壁报、画漫画等形式,控诉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开展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反对细菌战和坚决镇压反革命的宣传活动。全县师生纷纷订立爱国公约,积极捐献飞机大炮,共捐献小米20余万斤(一般每位教师捐献30〜100斤),受到上级表扬。同时,各校还开展向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杨根思等人学习的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这一时期,国内进行“三反”、“五反”,学校定期组织报告会或读报会,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和反对贪污浪费、反对资产阶级腐朽风气的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阶级觉悟,警惕资产阶级“糖弹”的攻击。同时,强调各校要重视上好政治课。
  从1954年起,学校开始强调对中小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的劳动教育。宣讲徐建春、邢燕子等回乡知识青年,在农村广阔天地做出的动人事迹,并号召向他们学习。同时批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剥削阶级思想。一些学校把毕业后安心农业生产并做出一定成绩的典型人物,请回学校,向学生进行现身说教,收到良好效果。同年,新的兵役法颁布,从此学校结合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向青年学生进行“保卫祖国是每一个适龄青年应尽的义务”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
  农业合作化时期,全县城镇、农村小学普遍运用农村出现的许多生动事实教育学生,加强了集体主义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同时,学校自这时起重视了时事政策教育。
  1955年2月教育部公布《小学生守则》,5月公布了《中学生守则》。全县学校重点向学生进行遵守学生守则的教育,使学校风气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是年,县文教科在十字路召开全县小学校长会议,专门研究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会后普遍向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1956年,配合肃反运动,在全县中小学师生中进行提高革命警惕性和检举揭发暗藏的反革命分子,进一步巩固新政权的教育。
  1957年,全县中学在整风反右中,开展“要不要党的领导,要不要社会主义”的学习讨论。在学习讨论过程中,开展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教育学生认识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建设的必由之路。全县中小学一律教唱《社会主义好》这支歌;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烈士的英雄业绩;师生与解放军驻莒南部队联欢。同时,有些学校还开展以种植、饲养、储蓄等为内容的“小五年计划”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1958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全县中小学普遍开展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优越性的教育。同时组织师生参加“大炼钢铁”和“支援农业”的运动。是年,一些学校参照上级有关“三好”、“五好”标准,教育学生走“又红又专”的道路。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三好”学生条件和“五好公约",开展“三好”与“五好”评选活动。
  1959年,全县中小学大讲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学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认识。大讲1958年以来农业生产和大炼钢铁的“成就”,大讲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大讲东风压倒西风的新形势,提高学生对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本质的认识。同时,各科教学也围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当时,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不少地方不顾客观实际,过分夸大“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作用,给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很大损失。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主要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全县中小学邀请老红军、老八路作报告,讲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前仆后继,艰苦创业;讲抗日战争中打破敌人封锁,克服重重困难,白手起家,开创根据地的事迹,使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深入每个师生的心。莒南一中等十处学校请老红军杨云到校作报告,帮助师生树立战胜暂时困难的信心。这一时期,全县小学还开展“学习刘文学,做毛主席的好孩子”的活动。各校还召开以学习刘文学为主题的校会、队会,教育学生从小要听党的话,敢于向坏人坏事作斗争。为了振奋人心,许多学校还组织读书报告会,讲革命故事,大唱革命歌曲等。
  1962年,贯彻山东省烟台教育会议精神,要求学生要以学习为主,强调学生思想好,首先要学习成绩好。是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召开,会议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和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此后,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教育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963年3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总书记邓小平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县中小学掀起“学雷锋,见行动”“走英雄的道路,创英雄的业绩"的高潮。各校纷纷组织学雷锋小组,在校内校外帮助别人做好事。许多学校举办学雷锋事迹、写雷锋式日记、走雷锋道路的主题班会和事迹报告会。不少班级或学习小组建立“节约箱”、“针线包"、“图书角”、“好人好事记录簿”等。学雷锋小组经常到大街、车站、影剧院或烈军属、五保户家中做好事、送温暖。是年6月,县文教局召开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总结交流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经验,提出今后学习雷锋应以学习他的无产阶级立场和感情为重点。随后,有些学校或团队组织便开展“和雷锋叔叔比童年”的活动,启发教育青少年不忘阶级苦,热爱共产党,热爱新社会。是年,全县绝大部分小学和所有中学分批分期组织学生参观县、社举办的阶级教育展览馆。各校还开展“忆苦思甜”和访“三老”(老贫农、老党员、老干部),写“三史''(村史、家史、厂史)等活动。
  自1963年始,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全县中小学以学雷锋为中心,先后开展向王杰、刘英俊、焦裕禄等英雄模范学习的活动,取得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学校中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艰苦奋斗,刻苦学习已蔚成风气,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1964年,县内中小学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活动。开始强调高、初中毕业生学习毛泽东著作,要联系实际,着重解决好毕业生就业的思想问题,其他年级学生应学好教材中的毛泽东著作。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提倡背诵《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简称“老三篇”);中学将《毛泽东著作》乙种本作为政治课本代用。是年,全县各行各业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将访贫问苦、忆苦思甜、访“三老”、写“三史”等教育活动逐步推向高潮。年底,县文教局召开中小学政治思想教育座谈会,分析学校中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要求以阶级斗争为纲,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实现师生思想革命化。此后,学校内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雷锋和阶级教育成为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极“左”错误的干扰,思想政治教育为“现代迷信”、“个人崇拜”取代,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竭力对青少年进行腐蚀毒害,他们鼓吹“读书无用”、“知识越多越反动”、“闹而优则仕”、“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等谬论,搞乱了广大师生的思想,使全县一代青少年受到严重毒害。
  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得到恢复和加强。针对“文化大革命”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造成的严重恶果,各校通过揭批“四人帮'',努力帮助师生从思想上肃清“左”的影响。
  1979〜1980年,县内中小学着重向学生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同时,深入开展“学雷锋,学赖宁,树新风,创三好”和讲究文明礼貌的教育活动。这一时期,许多中小学成立学雷锋服务小组,到社会公共场所或烈属、五保户家庭中服务,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莒南县第一实验小学学生自动帮助清扫街道,同时到汽车站、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做好事。根据上级要求,全县中小学学生学会使用“请、您、谢谢、对不起、请原谅、没关系、不要紧,别客气”等十几个常用的礼貌用语。
  莒南县小学少先队组织恢复以后,通过少先队的活动,教育少年儿童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激发广大少年儿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引导他们从小树立雄心壮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81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出《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的通知,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提出:开展“五讲四美”教育活动。所谓“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所谓“四美”,即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环境美。不久,又将“三热爱”的教育正式与“五讲四美”教育结合起来,把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向广度和深度推进了一大步。
  同年,教育部重新颁布《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县中小学结合新时期学生的思想实际,注意把“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同加强校风、校纪、贯彻落实中小学学生守则结合在一起,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加系统化、经常化。有的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以“勤奋学习、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助人为乐、讲究卫生”为内容的“小红花"活动。全县所有学校都从治理教育战线脏、乱、差着手,使“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文明礼貌教育、遵守学生守则教育和法纪教育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开展起来。
  1982年,省教育厅通知:在青少年中普遍进行爱国旗、唱国歌的教育。各校通过对国旗、国徽、国歌的宣传学习,进一步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普遍建立升国旗唱国歌的制度。
  1983年,根据上级指示,在全县中小学学生中深入开展学习模范团员张海迪的活动。全县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要内容,以学雷锋、张海迪为具体目标,以培养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政治觉悟为目的,全面开创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同时,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作为一个口号正式在思想教育中提出。全县中小学都把精神文明建设列人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实施。
  1984年,根据临沂地委批转地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创建文明学校活动的意见”要求,“以党的十二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加强思想建设”,“把学校建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莒南县教育局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召开全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部署在新形势下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努力做好抵制和清除精神污染,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教育工作,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对学生在校内外、课内外、家庭和公共场所的言行规范具体规定了五条标准,并定期检査。同时,凡有条件的学校,都聘请司法部门的领导或工作人员来校作法制教育报告,参观法制教育展览等,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并召开全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为了改革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共莒南县委主持召开全县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会后专门发出(1985)43号文件。根据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按照新时期的特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继续开展“学雷锋、创三好"建设文明单位的活动,小学要求少先队继续开展“争创先进红花集体”的活动。是年,莒南县第一实验小学五年级一班少先队被评为省级优秀中队。全县中小学评选岀地区级三好学生91名,优秀学生干部30名。是年,国家教委、司法部发出《关于加强小学法制教育的意见》通知,要求“在小学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在全体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起点,也是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县提出:在小学生中进行法制教育,注意正确处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同时从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讲究实效。此后,县内中小学经常邀请司法部门的领导或工作人员到学校作普法教育报告,提高师生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县教育局于11月11日召开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总结推广这方面的教育经验。
  1986年,教育局制定《莒南县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同时,要求进一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地区教育局、司法局印发的《关于在小学加强法制教育的联合通知》等文件,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是年,在山东省教育厅、司法厅和共青团山东省委联合举办的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中,板泉中学的杨继秀获一等奖,有4名同学获鼓励奖。同年,在全县广大少年儿童中开展“奋飞之鹰“、“万枚小金星”活动,对学生加强理想与前途、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莒南第二实验小学荣获地级“万枚四有小金星"优秀活动奖,大队辅导员孙家翠获地级优秀辅导员称号。是年,国家教委颁发《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对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地作出规定,全县中小学的教育行为更加规范。
  1987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精神,莒南县教育局同县司法局、县普法办公室制定并下发了《学校普法教育工作意见》和《学校法制教育实施方案》两个文件,各校按照文件精神着重加强形势与法制教育,加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师生开展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什么是资产阶级民主”的大讨论。通过讨论,对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加深认识。这一年,小学生主要侧重“五爱”教育;中学生主要侧重理想、道德、民主、法制、纪律教育;职业学校主要侧重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的教育。是年,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教育厅、山东科协、山东农业厅联合发出《关于在中学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意见》,县内中学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组织多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求实精神和务实品质。
  1988年,国家教委先后颁发《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大纲》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县中小学把学习贯彻“两纲”、“两规范”做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克服了教育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了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这一年,小学生主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三热爱”教育,以英雄模范人物为学习榜样的革命传统教育;中学生主要进行民主与法制的教育,共产主义道德、理想、信念的教育。是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有战略远见,以对民族的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全县认真贯彻,形成全社会都关心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生动局面。
  是年,莒南县七中政治教师陈桂芝、大店镇第一小学教师刘兴芬在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获1988年山东省“园丁奖”荣誉称号。
  1989年,莒南县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联合发出(1989)第21号文件,提岀贯彻中共中央文件的具体意见。全县中小学根据这一文件精神,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分层次设计德育具体目标,使之从低到高形成序列:小学阶段,以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文明习惯为主;初中阶段,以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为主;高中阶段,着重进行政治观点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部分中小学始建德育活动室和学牛的德育档案,将每个学生的在校表现记入档案。是年夏季,北京动乱,影响波及各地,而莒南县所有学校的学生积极响应各级党委的号召,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
  是年8月,县委书记邵长福、副书记杨家美、宣传部长华泓和宣传部、教育局的有关领导,在莒南一中与学校领导和教师就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座谈讨论。会后, 将座谈会纪要发至县内每一处学校,进一步推动全县中小学的思想教育工作。
  1990年,按照国家教委下达的《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要求,莒南县各级各类学校深刻吸取平息1989年政治风波的教训,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干扰,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许多学校,联系本单位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的表现,开展学习讨论,在政治认识、理想情操、法制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解决了许多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这一年,县教育局下达《关于在县城中小学中普及法律常识的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在全县中小学中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学雷锋、学赖宁,奉献在沂蒙”的活动意见》;同时,教育局团委进一步动员全县少先队员积极参加全省组织的“学赖宁,争做金星少年”的活动,并在全县中等学校广泛开展“立志成才,做创业人"主题教育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全县中小学受到共青团临沂地委和临沂地区教育局表彰的三好学生103人,优秀学生干部78人。
  1991年,根据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和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关于在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具体意见》,莒南县委宣传部和教育局先后下发《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广泛深入开展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意见》和《关于贯彻〈莒南县在公民中普及法律第二个五年规划〉实施意见》。县、乡镇首先对学校领导干部、教研人员和相关学科的任课教师分期分批进行培训,然后根据培训的内容和相关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落实到教学中去。由于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实事求是,深入、细致、扎实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弄清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深刻理解在中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真理,从而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年,各学校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辛亥革命80周年、庚子赔款90周年、“九一八”事变60周年等重要纪念日,将爱国主义教育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结合起来,掀起一个个教育高潮,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是年,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突出,教学成绩显著,全县有李孟毅等3人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厉宝德等9人荣获“省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王康全等28人荣获“地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1992年,在继续深入地开展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同时,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贯彻〈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强调:法制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搞好教育系统的法制宣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第二个五年规划中规定的法律,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努力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莒南县各学校运用多种形式认真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不少学校结合贯彻国家禁毒委员会、国家教委《关于将“禁毒教育读本”列为中学生课外读物的通知》,利用历史课、政治课、常识课、生理卫生课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将普法教育、禁毒教育联在一起,增强教育效果。
  1993〜1995年,莒南县中小学响应江泽民总书记的号召,以学习《邓小平文选》深刻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开展教育,努力提高师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增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自觉性,激励师生积极献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1994年,国家教委拟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下达后,10月,莒南县教委发出《关于学习、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莒南县各学校组织师生认真学习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认真领会《纲要》精神,准确把握《纲要》中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对象、具体措施,集中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多数学校形成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气氛。通过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进一步把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引向深入,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1995年,莒南县各学校把贯彻《纲要》精神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结合起来,以“两史一情”教育为依托,形成贯穿中小学各阶段由浅入深稳定的教育序列。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升国旗、唱国歌、缅怀英烈、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现代化建设成就、游览壮丽山河等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扎扎实实做好实施工作,并形成制度,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是年8月,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庆祝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通过召开报告会、举办图片展览等形式,向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
  1996-1997年,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三法一纲"和学习邓小平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论述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总结“两史一情”教育的经验,开创全县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创造全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水平,谱写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篇章,使全县所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搞越活。
  1997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话香港、迎回归”和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为主要内容,把全县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附一
  小学德育目标管理的几点尝试
  莒南县第一实验小学
  (1987年)
  目标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又是学校管理中的首要任务。几年来,我校注意抓住德育目标的设置、目标的组织实施、目标的监测与反馈三个基本环节,在德育工作的目标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建立切合实际的目标系统
  没有目标的管理是盲目的管理。为使德育工作有的放矢,我们从本校实际出发,根据上级要求,确定了学校的远期和近期目标以及为保证总目标实现的学年、学期、月、周小目标,要求每位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做到"心中有目标,手中有蓝图”。我校的近期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社会公德,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使学生身心得到正常发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审美的情趣;贯彻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观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劳动习惯。为促使德育目标的实现,我们把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常规训练重点,把德育目标作了进一步分解:在校容建设上,要求做到“一爱三无”即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做到墙上无划痕、地上无纸屑、公物无损坏;在文明行为上,要求做到“懂礼貌、守纪律、讲卫生”等;在学风上,做到勤学习、出成绩,勤动脑、善思考、求灵巧,多读书、获新知,爱发问、创新见、敢争议;在课间,要做到无吵闹、无追逐、无串班;在社会纪律上提出,不扰乱公共秩序,不接受不良影响,不骑车乱逛马路,不欺负老弱病残。同时对学生的站、坐、走的姿势,读书、写字、说话的姿势都一一提出了具体明确要求。在具体的德育过程中围绕上述近期目标,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又分年级段,确立了相应的重点训练项目。
  低年级重点进行礼貌待客的基本常识,礼貌用语,坐、站、走的姿势,不打人不骂人和初步学会尊重别人等基本行为的教育训练。知道我国的国名、首都和重大节日,会唱国歌,认识国旗、党旗、军旗、团旗、队旗、国徽。升国旗唱国歌要立正行礼。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中年级重点进行礼貌待客、尊重他人、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热爱集体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训练。如见到客人要主动问好、让座送茶。送茶时要双手端杯,手捧杯子下部,杯柄朝客人、面带微笑对客人说:“请喝茶!”知道我国历史上的一些伟大人物和民族英雄,有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在高年级重点进行文明礼貌、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德、讲民主、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的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对祖国的前天、昨天和今天有初步比较系统的了解,对祖国的明天充满信心和希望。激发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人民的利益努力学习、刻苦锻炼。
  二、制订切合实际的实施措施
  从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出发,让学生从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德育目标。
  一个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要经过一个多次反复、逐步稳固提高的渐进过程,决不是开几次会、搞几次活动就能奏效的,它需要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从一言一行起逐步养成。对小学生实施品德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其日常言语行动开始给予正确的引导。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养成做到心中有数。譬如新时期的儿童,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儿童,由于其家庭生活条件较好,又多独生子女,优裕的生活条件使他们养成了一些不良的思想行为习惯。较普遍的如:(1)娇气、不吃苦、毅力差;(2)傲气、看不起别人,总觉得比别人强;(3)依赖性大;(4)虚荣心强。我们的德育工作只有针对学生的实际做到有的放矢才会有实效。
  在小学低年级,我们针对小学生馋、懒、依赖性强等特点,先后开展“不要小馋猫”、“告别小懒虫”、“比谁的小手千净”、“看谁的桌面整洁”以及“我学会了……”(如,我学会了钉纽扣,我学会了洗手帕,我学会了叠被褥等等)一些活动,编演模拟小学生日常行为生活的小节目,进行学生的日常行为评比,教育引导他们不挑食、不挑穿、讲卫生、要勤快。小学生某一方面的毛病改掉了,就发一朵相应名称的大红花,几个方面的毛病改掉了就命名红花少年。这样几经反复,学生便逐步改掉了一些坏毛病,并且使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以巩固。一年级小学生,经过一年时间,基本上都能改掉“懒、馋、骄”等坏毛病。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又对他们提出了稍高一些的要求,开展了“我是爸妈的小帮手”、“爱惜衣食"、“我与文具交朋友"等活动,引导教育学生勤快、爱劳动、勤俭节约。这学期还开展了“用辛勤的劳动换取精神食粮”的活动,发动学生收废品,仅此一项收入达1200元。再如我们针对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了“泰山顶上挂金星”竞赛活动:形式上是以泰山为目标的象征性赛跑,由测得的学校到泰山顶的距离来确定活动的始止日。学校设有公布栏,班内设有学生个人成绩升降栏,按年级高低,对学生在校的日常道德行为分别提出了不同要求,规定了相应的分数。每天五项全做到者前进一公里,得满分为150分;受到领导或老师表扬,或做了一件好事,奖30分;按期到达顶点的队员为“金星队员”,带他们到泰山搞了次夏令营活动。此活动细则与学生言行挂钩,可查可比,激发了他们勇于进取、奋发向上、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进取心。
  三、组织强有力的监测系统
  为利用信息反馈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动力,我们建立了监督岗、“红领巾广播站”、“小喜鹊表扬台”、“小刺猬信箱”等,由大队委统一组织安排工作员,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给予评价,将其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将学生的思想行为置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附二
  认真探索新时期政治思想工作规律不断改进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莒南一中
  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如何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人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有计划地加强、改革中学德育工作,逐步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序列化、制度化,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整体效果,几年来,我们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坚持“三个面向”,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而努力改进和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1987年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1988年1月地委、行署授予我校“两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为了进一步做好工作,交流经验,吸取教训,现将我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做以下简要汇报。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思想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序列化、制度化教书育人是个老口号,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是一个新课题,尤其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错误倾向影响下,大抓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对拔尖学生,往往一俊遮百丑,致使某些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品质、学习纪律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1982年党的十二大文件中严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党的任务。强调“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为此,我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先进教研组、年级组”评比条例,“文明班级”评比条例,“教职工德、勤、绩考核奖励”条例。为保证条例的实施,成立了以分管思想教育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工会主席、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团委书记、保卫干事、学生会主席为成员的思想品德检评小组,进一步完善思想教育工作制度。我们要求教职工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化为自己的天职,化为衡量自己工作成绩的主要标准。根据德、智、体、美、劳总体目标,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理想、道德、情操、师生关系、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促使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时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条例,结合学校实际,逐条讲解,制定实
  施细则,把思想教育深化到各项活动中去,使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学习教育系列化、科学化。
  二、更新观念,改进思想教育工作
  工作实践使我们感觉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较过去难度大,其主要原因:一是党和国家对培养人才要求高了。过去是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现在要求培养人才要“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两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两种精神(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断追求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二是当前学生特点较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在思想特点上:①思想活跃,获及信息量大,对政治性强的言论、文章不愿听,不愿看,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往往良莠不分。②期望现代化富裕生活,又不愿从事体力劳动,缺乏艰苦创业的准备,要求于人的多,给予人的少,只想人爱,不热爱人,共产主义思想淡薄。③对师长的教诲往往不相信,敢于否定传统的事物和观念,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和污染缺乏警惕。④崇拜有学识的专家、学者,乐干接受新鲜知识,学习的目的多种多样,考虑个人前途得失较多。党和国家的要求新了、高了,教育对象表现的特点较之过去有了显著的变化。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改进。
  1.更新观念
  我们组织学习教育理论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经验,联系实际更新六个观念:①改变就教育论教育的观念,树立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观念;②改变单纯把教育职能看作教育途径的观念,重视人自身发展规律的研究,实现人的发现、培养、发展、完善观念,树立教学多项职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品质教育)的观念;③改变平均发展人才观念,树立因材施教,注意共性又发展个性的观念;④改变学生必须听话的观念,树立尊重教育对象,鼓励创新精神的观念;⑤改变单纯学校教育观念,树立学校、社会、家庭综合教育观念;⑥改变教育单靠灌输说教的观念,树立学生是教育主体,注意引导“自我教育”的观念。
  2.建立教育系列
  思想教育内容系列化体现在:根据各年级年龄、心理特点,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育系列;根据实际需要除在必要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专题教育外,主要坚持日常系列教育。初一,教育学生遵守中学生守则,校纪、校规、关心集体准得“五爱”基础知识;初二,进行爱国教育,增强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责任心和意志力;初三,进行理想教育,教育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同时增强学生法制观念。针对高中学生观念信仰、道德习惯已初步形成,喜欢憧憬未来思考问题,重交往和友谊,有的开始产生对异性追求的特点,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人生观念教育为重虑,教育学生以马列主义原理、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和恋爱观。
  专题教育,一个学期有计划地开展两项准备充分,组织严密,效果明显的活动。今年五月份在县委宣传部领导同志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开展历时半月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提高学生对时代的认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次活动分四个阶段,把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是摸清实际,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做到有的放矢。我们分不同层次召开了党团员、学生千部、班主任等各种座谈会,举行了领导、教师、学生对话会。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了解到学生对那种只说大话空话,只留恋过去,不面对现实,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工作深恶痛绝,对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尔虞我诈,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表现了极大的愤慨,言谈话语中流露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他们并不是啥事不懂的书呆子,而是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其次是理论学习阶段,举行基本路线教育报告会,突出地学习十三大政治报告中有关部分;①杜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发展生产力;④加强党的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加深同学们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了解,使学生从宏观上体会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靠包括自已在内的全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努力,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感。
  再次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深入社会这个大课堂,了解社会实际。我们组织学生到改革先进单位羊革厂、苦麻厂、毛巾厂调查参观,了解这些企业发展情况。请羊革厂厂长刘元庆同志和省农民企业家、县苎麻厂厂长许长恩介绍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如何搞活经济,发展生展,为四化建设大业贡献力量,为振兴莒南经济做出贡献。还请公安局的负责同志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了我县整顿社会秩序的情况。还组织自学成才报告会,请自学成才的社会青年介绍克服困难,勇于进取,为四化建设勤奋学习的事迹。通过一系列的联系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了我们这个社会不乏进取拼搏的人才,不乏四化建设的脊梁人物。
  第四是巩固巳有理论知识,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促进思想教育良好效果的形成。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先是举办了多种形式的知识竞赛,对党的十三大知识、时事政治、法律常识等有关内容进一步巩固。学校办起了“知识抢答窗”,班级、年级组也分别进行了知识竞赛活动,使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起到了较好巩固教育效果的作用。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联系个人表现进行了对照检查。不少同学在分组座谈会上,联系自己思想实际,摆不符合道德行为规范的表现,如打架斗殴,与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偷窃、早恋、拜把兄弟,随便缺课早退,看淫秽黄色书刊、不健康录像,只管埋头读书其余不感兴趣,对师长无礼貌,只知受爱,不知爱人等不良倾向。论其危害,纠其根源,明确是非观念,制订改正措施,提高遵守纪律性,促进班集体的建设。
  3.增加教育渠道
  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过去仅靠学校教学,或者只依靠班主任教育,这种单纯的做法已不适应思想教育工作的新特点。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了学校、社会、家庭一盘棋的做法,多层次、多渠道的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1)要求各科教师深入了解学生,认真钻研教材,用教材中固有因素,潜移默化地,生动活泼地感染熏陶学生,把各科教学作为向学生思想教育的最经常、最主要的途径。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教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如:语文教学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通过对课文的表情朗读,形象分析,深刻阐发,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在讲授《友邦惊诧论》时,师生共同分析“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地学生纷纷请愿示威的情景、性质、目的、结局之后,教师提出1989年部分大学生闹学潮的情景、性质、目的、结局,做了简要对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又加深了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危害性的认识。作文教学密切结合实际命题,指导学生写《有感于“拿来主义”》,批判“全盘西化”论,写《敬礼,国旗》,唤起学生庄严的爱国之情。理科教学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的作用,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如举行题为“八十年代需要雷锋”和“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从班到年级,再到学校层层选拔,参赛者台上几分钟,台下几天功夫,从写稿试讲到登台演讲,花费很大力气,受到很好的陶冶。大家听了感情充沛、说服力强的讲演,也受益非浅。班影视评论小组通过对《春晖》、《高山下的花环》、《血战台儿庄》等影片座谈、评论、写读后感,在提高艺术鉴赏水平的同时受到生动的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另外,还举行了“香港之行报告会”,“一个真正牧马人,典型事迹报告会”,“献给教师的歌”诗歌朗诵会,时事政治及法律常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常识抢答赛,智力竞赛,书法、绘画、集邮展览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创造性格和生活情趣,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陶冶了高尚的情操。
  (3)努力争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家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我们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之一。几年来,我们坚持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接待日,向家长发公开信,密切学校同家庭的关系,增进了解,互通情报;同时要求领导、共青团、班主任经常性的进行家庭访问,把握学生的成长环境,对不同的学生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给予解决。在密切学校与家庭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家长知道每个学生的长处、短处,明确学校教育采取的措施、手段和纪律要求,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对有模糊认识的家长,还帮助他们增强对思想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取得良好的配合。
  (4)重视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做好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我们制定了《班主任工作条例》,加强了班级管理。在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班风。针对青年学生思想不稳定,不能正确估价自已,容易受不健康东西的影响和侵蚀的特点,特别是对有这样或那样错误的学生,要求班主任慎重对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细微处发现后进生的积极因素,把握发光点。如高三六班一名学生,曾一度讲究哥们义气,拉帮结伙,打仗斗殴,是个有名的顽皮生。一次他在街上拾到县丝绸公司同外地签署的合同书及其他物品一宗,主动打电话告诉派出所找到失主,失主寄来了感谢信。班主任抓住他自重心强的特点,让他在班集体活动中发挥作用,逐渐走上正道,并成为班中骨干,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期末被评为三好学生。
  三、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保证
  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一支强大主力军是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思想教育工作的好坏。党支部几年来一直着力培养了一支事业心强,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主要做法是:
  1.尊重教师,热情为他们服务
  我校领导干部,都是近年从骨干教师中提拔起来的,对当前教师的甘苦、价值、意义,体会较深,对于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政策感到十分亲切。80年代以来本着积极慎重的方针先后发展40名教师入党,在支持教师业务进修,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方面,都是尽心竭力,对青年教师鼓励他们边工作边学习,通过进修函授等手段提高业务水平,生活上给教师买化肥、柴油、烤火煤。校内办起了手套厂,帮助解决家属子女就业,还采
  取措施解决大龄教师婚姻及家属户口在农村的农转非问题,使大家心情舒畅,专心致志的为四化培养人才。
  2.发扬民主,激发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学校领导深入群众,亲自任课,分赴各教研组、年级组参加政治学习、业务研究;定期实事求是地向老师们汇报学校工作,诚恳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如教师队伍建设打算、教改设想、思想教育工作计划等,都是先提交教研组或班主任会讨论,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反复修改后,再付诸实施;对党、政、工、团等组织,校领导尊重其职权,为他们创造良好条件,广大教职工尽主人责,出主人力的自觉性逐步增强。
  3.坚持疏导,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我们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在教师中开展了“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每周星期三晚上为政治理论学习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学习讨论,引导大家自我教育;每学期期中,组织学生评“教”,分析每位教师的工作的优缺点,以便教师改进工作;领导干部经常与教师谈心;青年教师一进校,向他们讲校史,讲学校的好传统,请优秀教师向他们介绍本校的良好教风和加强师德修养的经验;还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了评优选胜活动,使广大教师在道德规范方面为学生做出了表率。
  4.典型示范,运用榜样的力量帶动大家我们要求领导干部严以律己,以身示范,做团结互助的模范,勤奋工作的模范,大公无私的模范。领导之间互相尊重,做到求大同存小异,不闹无原则纠纷,要工作在教师前头。在调资、分房、发奖金、评选先进等涉及个人利益的事情上,要先人后己,尽量把“实惠”让给群众。在教职工考核奖励条例中,明确规定,学校领导的考核奖金一般不超过职工的二等奖数额。对教职工要满腔热情地发现和树立先进典型,多发现他们的长处,引导他们积极进取,以先进帶动全体,团结互助,建立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校教师队伍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了一个有力的战斗集体。有这样一支堪为学生表率的教师队伍,为改进和加强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可靠保证。
  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几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离思想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序列化、制度化还有一定距离。我们要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虚心学习兄弟学校的经验,弥补自己工作的不足,为做好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出新的努力。
  1988年12月20日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莒南县教育志》

《莒南县教育志》上限起自1998年,下限断至2008年。分为概述、大事记、教育行政、教育经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师资队伍、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袁世凯
相关人物
申阿衡
相关人物
陈毅
相关人物
马保三
相关人物
李丹祥
相关人物
徐建春
相关人物
邢燕子
相关人物
陈桂芝
相关人物
刘兴芬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