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9526 条 580 / 636
8686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诏安县田园流光包括灵动的甲洲村、篆山秀水寨坪村、美地可书山河村、丹诏书院、河山古寺焕新颜情况。
8687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灵动的甲洲村包括村社概况、姓氏源流、村落建筑、乡贤名人、民俗文化情况。
8688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寨坪村位于秀篆镇东南部,由九个自然村组成,面积8平方公里,居民以李姓为主,属于客家话方言。村内建有多座古建筑,如永和楼、荣春楼、彩石楼、中心楼、新圆楼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马蹄形的大坪半月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村落保存有丰富的姓氏源流...
8689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福建诏安县山河村的古村风貌和历史建筑,如震山大寨、大夫第祖祠和叶太恭人祠等。文章介绍了这些建筑的历史渊源和特点,并提到了山河村的历史荣耀、人才辈出以及地方政府对于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计划。
8690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丹诏书院在历史上曾经兴废多次,但无论废与不废,它都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提到了丹诏书院的兴废史,并列举了多位历史人物在书院中的故事,记录了书院的重建和复兴,还详细介绍了书院部分学生和相关人物的事迹。据此,可以将这些信息整理成一部...
8691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河山寺的溯源、变迁和新貌,从宋代小村建庙到清朝遭受屠村事件,再到乾隆年间重建和近年来的规模扩大重建,详细叙述了寺庙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8692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诏安县艺苑掇英包括百年老店——诏安“庆源号”彩绸庄、丰富多彩的丹诏店号楹联、沈起津和他的草书中堂赏析、黄开泰的灯谜与诗词造诣、民宅中发现的清代地契、诏安通济桥头钱币文化层之考察、诏安话语中的“上”“落”情况。
8693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诏安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庆源号”彩绸庄,从百年老字号的创办到现代传承人林养生的努力,描述了彩扎、刺绣等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和创新,以及该庄的作品在展览、收藏和参展等方面的成就和影响。
8694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诏安县商业文化的丰富内涵,包括商店名号、商号书丹、商号楹联的制作和书丹,商标和广告的设计,以及店面装饰和交易用语的运用等。文章强调了诏安商业文化对于传承历史、展示文化和促进商业发展的重要性。
8695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诏安县书画史的发展,特别关注了明末出现的书画名家沈起津。沈起津出身于显赫的家族,他在书法上展现了豪迈、雄健、潇洒纵逸的风格,被认为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文章还探讨了明代书法的特点和晚明书法家对沈起津的影响。虽然沈起津的书画作品已经销...
8696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主要介绍了诏安高坑人黄开泰,他的生平事迹以及文学艺术成就。黄开泰在文学、灯谜和诗歌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诗中描绘了诏安的民俗和风景。文章着重介绍了黄开泰在文化活动中的才华和对诏安民间文化的贡献。
8697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田地契约在传统中国民间社会土地交易中的重要性,以及田地契约文书在展现历史时期土地交易活动和物权管理制度演变方面的作用。文章还描述了一个人收藏了一些清代的地契,并与县文物学会交流了解清代地契的历史背景。清代地契分为民间的“白契”和官...
8698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诏安通济桥是福建通往广东的重要通道,2004年至2005年重新修建时发现了大量跨历代的古钱币。这些古钱币跨越了多个朝代,包括汉至民国的历代钱币数十斤,层次分明,呈现出丰富的历史文化。钱币文化层的形成与当地的历史、政治、经济有密切联...
8699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诏安话的角度解释了这两个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文章中举了许多例子,并解释了这些独特用法所涵盖的领域,包括等级、时间次序、美好、安装、涂抹、情绪状态等。另外还介绍了一些诏安话特有的成语和俗语的使用例子。整篇文章以诏安话的语境为背景,通...
8700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乡土风味包括诏安饮食谭概、贼婆婆和她的贼婆面情况。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