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流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689
颗粒名称: 田园流光
分类号: K295.7
页数: 43
页码: 157-1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诏安县田园流光包括灵动的甲洲村、篆山秀水寨坪村、美地可书山河村、丹诏书院、河山古寺焕新颜情况。
关键词: 诏安县 田园 风光

内容

灵动的甲洲村
  郑毅
  千余年前,一位哲人有感于孔子之于中华文明的特殊意义,内心叹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的,孔子先生提倡的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越是厚重越是光彩夺目,充满着生机与灵动。也许,在城市生活久了,我们有过这样的遐想,寻找一处青山绿水环抱的地方,走在烂漫的田野上,看看古老的村庄,平和淡雅如水墨丹青的景色,一过眼即可涤净心中的尘垢,而村庄的千年故事,世世代代的文明传承,多么写意!诏安县桥东镇有着八百多年古致传统的甲洲村,因其文化香韵的风流与历史人文的荟萃,牵引着人们的无限情思……
  一、村社概况
  (一)地理位置甲洲村位于桥东镇政府驻地的东南部,地处诏安湾内江、东溪下游入海口,依山临海,三面环水,东临桂林埭,西至澳仔头村,北接原国道324线、今桥东镇商业街,隔江与外凤楼为邻,南临宫口港与狮子山相望,聚落呈镰刀状。这里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水充沛,四季如春。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延伸,村内的文江堤公路贯穿全境,有东山、崎尾山两座小丘,河港山脉犹如长龙逶迤而下,顿首崎尾山,东溪潺潺流水似彩虹,环绕其中,烟波浩渺,风光秀丽。四个自然村相对集中、彼此相连,其中上厝园、楼仔、林柄三足鼎立,形成圆圈犹如民间的香火炉,楼仔、林柄之间前面有个小湖泊,既是出水口,又是聚宝盆,突显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该村渔农结合,耕地面积3567亩,其中水田2855亩、农地712亩,海涂地8000亩,渔业以内海捕捞业为主,年渔业总产量400吨,1977年在村东侧围垦桂林埭,筑堤长2896米,围垦面积1000多亩,周边发展养殖业,主要放养对虾、牡蛎、花蛤等,其中虾池面积近2000亩,又放养母鸭近10万只,成为鸭苗、鸭蛋的供应基地,是桥东镇重要的渔村之一、有名的鱼米之乡。
  (二)地名由来甲洲原称蛤洲。清康熙年间秦炯修编的《诏安县志》和1999年周跃红、陈宝钧主编的新版《诏安县志》记载,诏安湾内江有七个洲屿,蛤洲屿为七洲之一,后来雅化写为甲洲。全村1720户、7200人,辖有上厝园、楼仔、林柄、后厝等四个自然村,据1993年陈振发主编的《诏安县地名志》所载介绍,上厝园东临宫口港内江、西邻林柄、北至后厝、南面东山,为甲洲村委会驻地,因地势高于他村、村南侧一片大菜园而得名,又称“上苑”,现有692户、3002人;楼仔东临宫口港内江、西至澳仔头、南连后厝村、北接外凤楼,建村前村民在此搭盖草楼看管农作物,后建村定居,由此得名,现有395户、1522人;林柄东临上厝园、西接崎尾山、北至楼仔村、南连宫口港与狮头山岛相望,因上厝园、楼仔、林柄、后厝等四村排列形似一把镰刀,林柄村居南端丛林中远看似刀柄,故称,现有469户、2016人;后厝东临桂林埭、西至林柄村、北接楼仔村、南邻上厝园,因其南邻上厝园并位于祖祠后,故名,现有165户、660人。甲洲村是著名侨乡,具有艰苦创业、坚忍不拔的精神,明清以来,许多甲洲村人飘洋过海,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旅外乡亲2000多人。甲洲村为陈姓聚居地,当地方言通行闽南语漳州腔诏安话,保留较多古汉语词汇。
  (三)行政沿革明清时期,甲洲村隶属诏安县三都。清宣统年间,为遵化区甲洲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整编保甲,改属诏安县第一区,后又撤区并乡,民国三十四年(1945)为梅中乡甲洲保。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为诏安县第一区甲洲乡,1952年2月为第三区甲洲乡,1955年6月为桥东区甲洲乡,1956年5月改属四都区桥东乡管辖,1958年9月为东方红人民公社甲洲管理区,1959年2月为桥东人民公社甲洲大队,1961年5月为桥东区桥东人民公社甲洲大队,1964年4月为桥东人民公社甲洲大队,1984年实行乡村建制,同年10月为桥东乡甲洲村委会,1992年至今隶属桥东镇。
  二、姓氏源流
  甲洲村,有800多年的历史渊源。据2011年诏安陈氏源流研究会修编的《诏安陈氏族谱》(陈武池为会长,曾任诏安县人民政府县长)记载,诏安陈姓肇漳乃“开漳圣王衍派”。唐高宗总章二年(669),陈元光(字廷炬,号龙湖)随其父、左玉卫翊府左郎将陈政(字一民,号素轩),奉旨南下,后袭父职,承父志,平定闽粤“蛮獠啸乱”,垂拱二年(686),陈元光上表朝廷请建漳州府治,首任漳州刺史,威惠泽民,历代帝王封赐有嘉,民间尊称“开漳圣王”,其后裔为“开漳圣王衍派”,后世衍族三支系,分别为南江、北溪、东海。又据2006年陈木德主编的《诏安甲洲陈氏族谱》记载,甲洲陈氏初祖陈宗说,系“开漳圣王衍派”五世祖陈訏之派下、开漳圣王裔孙十七世祖,约在宋微宗、钦宗之年代(1101—1127),为南宋绍兴元年特奏进士,居沙坂后因避战乱,卜居甲洲,拓土甲洲村忠悦堂,为甲洲一世始祖。陈宗说有三兄弟,其兄宗一特奏进士居海澄,其弟宗成居龙溪。自陈宗说开基甲洲之后,乡村渐拓,子孙繁衍,陈宗说有一子三孙,二世祖守愚,三世祖绍斌之孙登龙宋咸淳(1265)年间中进士任礼部郎中,至九世祖大房复明有四子、三房复初有一子三孙衍林柄社,九世祖二房复龄有一子、其孙仕中衍上苑(前甲社)追远堂、仕衡衍林柄衍上苑(后甲社)五惇堂,九世祖复举的子孙衍楼仔社,九世祖复雍子孙衍后厝社。至此,甲洲从十一世祖衍上厝园、楼仔、林柄、后厝等四村五社初具规模,后经发展,今陈氏后裔已繁衍到三十一世。
  另有林柄社十五世祖陈正移往广东潮州枋洞、陈达移往广东潮州四都,十七世祖仕遴、仕选移往广东澄海,十九世祖陈查移往漳州、陈引、陈吴移往广东海丰、陈进移往广东潮州;上苑(后甲社)十五世祖一章、一表、一言移往广东潮州,十六世祖陈大、陈发分别移往广东潮州和墩下;上苑(前甲社)十七世祖申士、我奇等五人移往和十八世祖初成等八人移往诏安梅州,十八世祖风翔、陈约移往广东;后厝社二十三世祖衍诏安西浒山前村;林柄社衍诏安金星公子店村;楼仔社追远堂衍诏安华表厝仔;林柄社(台湾祖)二十四世祖陈缎、陈哑狗和二十五世祖陈汉顺、陈万来公移往台湾。
  三、村落建筑
  甲洲村民居建筑传承中原传统文化,有着较浓郁的闽南地域特色,保存至今的民居旧宅多数为斜顶屋,为避强烈的沿海季风和雨水过多而建,外观上红瓦大坡屋顶、燕尾脊以及出砖入石的外墙,其结构穿斗抬梁结合,讲究院落布局的对称,多数为“三间起”,有竹篙厝和骑楼两种。竹篙厝狭长,前为商铺作坊,后是生活起居用房,鳞次栉比,分布在街巷的两侧,向纵深延展,形成集市要地;骑楼式正厅为中轴线,依次是大门、天井,天井两侧是庑廊,正厅左侧为大房、右侧为二房,厅的内侧设木屏风,安放祀桌,奉祀祖先神位。甲洲村民居的建筑布局和结构形式乃至建筑理念源于中原,其特点更多地体现在带有民间信仰色彩的祖祠、宫庙、亭塔等,引人入胜。
  临江亭,位于甲洲村东部海滨,元末儒士陈汶辉、陈原震隐居垂钓时所建,后扩建为楼阁,面积16平方米,高6米,两层八角出檐,斗拱为一斗三升式。石匾榜书“临江亭”三字,门柱对联曰:临水饶佳景,看惊涛拍岸,海鸟翔空,自是隐士乐土;江山震盛铭,仰谢聘乞休,清潭垂钓,长留高风中朝。亭左竖立一石碑,题额为《明皇圣旨》,碑文曰:“公讳原震,字复雍,别号临江,后更少皋,系出颍川忠肃公之后,……雅怀恬澹,少善诗词……与宗公南皋翁汶辉、南众翁德谦诸哲士磨砻理义、讲圣、论仁……千万言及语道公,曰君子忧道忧不可无也,至谈论之余,则泛舟临流对酌吟咏陶遣,虽家计不裕,怡然自乐……国初岁在甲子,天子以人材避徽,时邑人杨允恭翁及辉陡大理寺少卿恭拜常州别驾,公耽泉石不出历三聘诣,谢辞不仕……”(原文见附录)至今保存完好。《诏安陈氏族谱》记载,甲洲九世祖陈原震“公晋明经,精通儒学,兼识阴阳之奥,涵熏道艺,聪明谋略过人。素与明王朝开国功臣刘基(字伯温,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宗兄大理寺少卿陈汶辉(字耿光,四都梅岭人),壮游于燕赵越,临衡阳,溯潇湘,洞观世事,详察民情。”明初时,明廷要刘伯温邀请陈原震入朝谋事,但陈原震不愿为官,便弄瞎自己的眼睛,隐居垂钓临江亭,终老于兹。又据1999年新版《诏安县志》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征聘经明行修科遗才,陈汶辉上京应试,得第一,称“八闽元士”,累官至大理寺少卿,攫嘉议大夫,执法不阿,直言敢谏,结果因忤旨而于南京投水自尽,在《明史》第103卷《列传》中也有相关记载。明嘉靖、万历年间,乡贤报请朝廷,准在此镌石立碑、扩建临江亭奉祀陈汶辉、陈原震二人雕像,后增祀玄天上帝等神像,1937年、1997年进行两次较大的修葺。据清康熙《诏安县志》所载,临江亭“西溪自华岭、象江逶迤而下,兹亭则乱石排空,惊涛拍岸,挟龟山、龙渚诸流以入海。芦花浅水,虽折必东。”东溪之水绕亭而入海,亭边巨石,又有榕高数丈,可观看水天山色,远望万顷汪洋,烟波浩渺,临亭抑可垂钓,故有“耕云钓月”、“钓屿临江”之美称,系诏安二十四景之一,1996年入选诏安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获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忠悦堂祖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主祀甲洲陈氏开基先祖陈宗说,坐落于甲洲林柄自然村,1997年重建,为典型的南方古建筑祠宇,占地面积300多平米,歇山式结构,脊梁龙凤琉璃辉煌,大门前鹿鹤石雕、石鼓齐全,门神巍然挺立。厅堂立龛,供奉陈宗说等列祖列宗灵位。祠中对联云:“有宋贤大夫礼部朗中振鹭翔鸾矜羽仪于上国;皇明隐居子临江亭外耕耘钓月传清白乎世家”,字迹飘逸。祠堂设一厅四房、其中暗房两间,堂上雕梁画栋,厅堂梁楹上挂历代祖宗科甲及任职官衔牌榜十六块,记载着唐代将军陈政及其子陈元光和六将三军开漳功绩、宗说拓村的艰辛历程和历代乡贤的事迹。甲洲忠悦堂子孙衍至十一世分为四村五社,目前村落居住仍然保留这一格局,每年举行春秋二祭。
  松山祖庙,也称“威惠庙”,坐落于甲洲松山(崎尾山),是纪念开漳先祖陈政、陈元光父子及其部将的古庙宇。庙宇处龙穴宝地,周边数株古老榕树,依山傍海,气势雄伟,占地将近千平方米。庙门上方悬挂“松山庙”石匾及庙门对联“松荫枝柯千秋永葆,山环汪水万户长春”,系我国著名潮汐学专家陈宗镛题书。入门处正中匾曰“惠溢漳南”、“极高明”,庙内神壇正中奉祀唐代将军陈政、开漳圣王陈元光父子神像及其夫人灵牌,左右是弁将沈世纪、李伯瑶的立像,甲洲人称之为大二使公。松山祖庙悬山式建筑,造型独特,工艺精湛,梁柱额坊油漆彩绘,点缀得流金溢彩,庙宇周边古榕参天,这里是甲洲及邻村民众信仰与祭拜之圣地。松山祖庙始建何时,尚无可考,但从历次重修的文字记载中,一处碑文写到的重修时间是光绪辛卯年十月(1891),距今有120多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及1980年、1989年、2003年都有过较大修缮,甲洲海外华侨和诏邑陈氏族人纷纷出资捐助,可以推断这是一座历史悠久、颇具影响的古庙宇。
  甲洲妈祖庙,也称天后宫和莲花妈祖,位于上厝园(上苑)东南部,约建于明末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重修,硬山式木结构。庙顶飞檐翘角,雕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庙门对联曰:“木德可参天,坤仪堪配地”,其地理位置十分独特,依山面海,背枕东山印石,宫庙木雕神龛供奉着以香檀木雕刻贴金的天后像。山上绿树成荫,四季常青,庙前临溪面海,碧波荡漾,浮鸥拍浪,有十八处的“圣杯”奇石屹立在大海之中,随着潮水起落,时隐时现,其景致十分壮观。妈祖是渔村人民的保护神,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的诞辰纪念日,都会举行庙会,渔民百姓纷纷前来祈祷谢愿。
  宝塔寺,甲洲有两处石雕浮图佛像,一在松山下的佛亭,是一块一尺多高的三角形古石,两个侧面雕刻两尊佛像,世人称之佛母(应是佛祖);另一处位于甲洲井山山麓,清末时期,只是一间简单的木亭,放置着一块高一米多、宽约80公分、前后雕刻跌坐图佛像二尊的方块石,1938年改建为石亭,2000年辟地扩建为宝塔寺,以古建筑为主,脊梁瓦塑,金碧辉煌。庙里西侧有个古井,水清甘甜,有“仙水”之说,庙外两侧各有小塔,寺庙前端有块圆形的大石头,留有佛祖的脚印,古时将此称为井山佛祖,村民每逢佛节多去朝拜。
  四、乡贤名人
  甲洲村历代名人辈出,开基先祖陈宗说系南宋绍兴元年特奏进士,四世祖陈体舒、陈体胖分别为礼部郎中、太学生,五世祖陈登龙为宋咸淳戊辰进士,后来又有清朝文举、明朝武举,据《诏安甲洲陈氏族谱》记载,清道光年间,甲洲人陈鸣洲,中贡生,咸丰九年中举人,明朝时期,甲洲村追远堂内,曾挂横匾武魁一块,后被毁,故享有文武之乡的美称。民国时期,陈锡宗,字鹤祯,1946年当选南京政府国代,后到台湾,为国民党终身国代;旅台画家陈学将,从事美育工作,以其“气韵生动”的独特风格驰名台湾画坛,2001年被台湾政府授予“资深文化人”。
  学者陈宗镛,青岛海洋大学教授,代表作《潮汐学》为我国第一部海洋潮汐专著,1988年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出版《海洋学概论》、《中国海面变化》、《潮汐和潮流的分析和预报》等10部书,创造了海平面研究和潮汐学领域的一个国内第一、世界领先的业绩,成为世界著名的潮汐学专家、海洋潮汐学的奠基人之一。爱国侨领陈晋昌,曾创办新加坡合安信局任董事长、新加坡诏安会馆副主席,早年远渡重洋新加波、马来西亚一带谋生,终获成功,为闽粤两省的侨胞办理汇兑、邮寄书信和包裹等诸多业务,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困难时期和海峡两岸人为隔绝的时代,发动海外侨胞往内地亲友寄送化肥、药品、粮食等物质,多个渠道帮助疏通信款、争取侨汇,热心公益事业,为家乡教育、修堤筑路捐资120多万元,并为中新两国友谊作出努力,《人民日报》曾经报道陈晋昌心系桑梓的事迹,1993年底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陈晋昌“乐育英才”金字牌匾、荣誉证书和金质奖章,曾任诏安县人民政府县长沈耀喜赞之:“经营有道誉南瀛,待客殷勤胜有情;长筑中新友谊路,合安业绩日昌荣。”
  1964年该村陈春珠获得福建省劳动模范;2001年,甲洲村人、新华社记者陈斌华作为大陆首批驻点记者赴台采访,此后数十次入台,2008年被评为新华社“十佳记者”;2006年回家探亲的现役军人陈列周,在抗洪救灾中勇救126名村民,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并于2007年当选中共十七大代表。
  五、民俗文化
  甲洲村至今还保留放“水灯”的民俗文化。每逢造船择日、安装船头,或九年一次的“大赛祈安”(一般在农历10月中下旬),村民要到海边烧纸点灯,古时渔民出海常常遇到风险,以此祭拜遇难的亲人,后来传至台湾,台海两岸寄托乡愁,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水灯到达彼岸,为亲人拾获。放“水灯”的仪式简朴浓重,用一盏灯笼、七盏纸竹扎成莲花型水灯,在驾船出海返回的途中,把莲花型水灯点亮放入海里,随风飘荡,水灯点点,如天上的花朵落下人间,代表全村许下心愿,祈求平安、来年风调雨顺。“大赛祈安”节庆期间,除了放“水灯”,每户人家都在各自屋顶挂起天灯,张灯结彩,每个自然村搭盖古棚,古棚里奉祀一尊观音大仕,身饰为武将打扮,头顶观音佛祖,摆放着人们用猪油塑造的大象、鱿鱼须做成的狮子、糖类与蘑菇雕制的老虎以及蔬菜拼成的凤凰、飞鸟等仿动物祭品,栩栩如生;古棚外,整齐有序排列着村民奉祀祖先的猪羊生牲及其他糕粿。祖祠宗庙装饰一新,彩旗飘扬,大门两侧肃立着天神、地神两尊雕像,对面搭盖草戏台,举办一系列先祖巡安、祭祀和文娱活动,村民们纷纷邀请亲朋好友来此作客观赏。这一民俗文化,传统韵味之浓和规模之大在诏地屈指可数,福建东南卫视和漳州市、诏安县电视台特此作过专题报道,目前甲洲村正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百多年来,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着村庄鲜活的气息,并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甲洲古村落一直焕发灵动的光彩……
  附录:本文参考清康熙《诏安县志》、1997年《诏安县志》、《诏安陈氏族谱》、《诏安甲洲陈氏族谱》、《诏安县地名志》、部分《诏安文史资料》、《独具特色的漳州传统民居》等相关文献资料,得到县政协陈荣顺先生和甲洲村村两委、老人协会的支持帮助,在此一并鸣谢。
  篆山秀水寨坪村
  李应梭
  一、村社概况
  寨坪村在秀篆镇东南边,秀篆溪的下游盆地的北部,现由山沟盆地从北至南沿溪两边有大坪头、坝头、石沦堀、上谢、寨背,新光、高坵、下坝、大坪等九个自然村组成,东面隔着海拔561米的狮子牙山与青龙山村相连,西面隔着海拔712米的茅坪里山连海拔485米的三坑山与广东饶平饶洋镇的凹背斜相连,南是河美村,北是陈龙村。发源于秀篆堀龙的东溪水,从东北方流入寨坪坝头,流经上谢寨背后转向东南,流经高坵至河美村的溪背楼,溪水似大极图的S线把寨坪的田园分成两大田洋,北是寨背田洋,南是大坪大田洋。两边高山有高坵山坑、鸡公塘山坑、石塘浦山坑,三坑四条水系汇集入秀篆溪。全村占地总面积8平方公里,有田园989亩,茶果园地1880亩,林地1.5万亩。新中国成立前,该村以农耕为主,山地种茶、制茶维系族群的生存和发展,素有“三坑茶园广,寨坪出好茶”的美称,并先后创办有芳园、二隆、日春、合村、荣春、恒发、松荣等茶叶商号。茶叶生产是该村的一大特色,育茶苗、采茶、制茶、焙茶、茶叶销售,可安置一大批劳动力,维持大半农户的生计。
  该村明清时期,属诏安县二都秀篆社河尾堡大坪头,清代中期属诏安县二都九图秀篆社河尾保大坪头,清末宣统年间属诏安县二都秀篆区河尾保大坪头。新中国成立后,河尾和寨背同一行政单位,合称寨河。1950年属诏安县第六区寨河乡,1958年9月属诏安县和平人民公社寨河管理区,1959年11月属秀篆公社寨河大队。1961年5月全县重组乡社时,秀篆设区,下辖秀篆、埔坪、寨河三个公社,原属大坪头范围的自然村,由寨背和大坪各择一字取名寨坪,成为寨河公社寨坪大队。1964年4月秀篆区三个公社合拼成一个公社,称秀篆公社寨坪大队。1984年属秀篆乡寨坪村民委员会,1992年秀篆乡改镇成为秀篆镇寨坪村至今。全村分设15个村民小组,866户3778人。
  当地通行方言全讲客家话,属秀篆腔调。
  二、姓氏源流
  依据秀篆《李氏族谱》、台湾桃园县追远堂《李氏家谱》、台湾桃园县李氏宗亲会23周年会庆编印的《李氏族谱》等资料,福建省闽南李氏开基祖李火德从闽西宁化县石壁村迁至上杭稔田镇,传下十世裔孙李仲仪,号念七,出生于明永乐12年(1414年)于明正统年间,从平和县南胜郑坑,先到晋江雁塔山,于明正统11年(1446)迁至漳州漳浦诏安二都秀篆大坪头开基,选址在现寨坪村北部与陈龙交界的鸡公塘水库傍山坡平地上拓荒垦殖,先后娶妻黄晚娘、罗十一娘、蔡五娘生二子,念九郎、念十郎。九郎娶妻林氏传下三子,即十四郎、十六郎、十八郎;十郎娶妻黄氏,传下四子,即十二郎、十三郎、十五郎、十七郎。从明正统十一年至明嘉靖年间(1446-1566)大都住在大坪头,并建有宗祠启宗堂,祀开基祖至三世祖考祖妣神主。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宗祠才被拆除。寨坪村是以李姓为主的古村落,现九郎公传衍裔孙住坝头、高坵、大坪自然村。十郎公传衍下裔孙集中住在寨背、新光、上谢自然村,分述如下:
  (一)仲仪公长子九郎娶妻林氏传下三子:十四郎(高坵始祖)、十六郎(坝头始祖)、十八郎(留守大坪头)。
  在该村的东北方,秀篆溪上建有水坝,截流灌溉该村良田,近水坝处,由十六郎公裔孙从大坪头迁来,先后建成永和楼、荣春楼,称为坝头自然村。现共有178户,四个村民小组,841人。坝头都是仲仪长子九郎公派下裔孙,其次子三世的十六郎公与江九娘传下裔孙四世是宗宁,五世天园,至六世有李有信,号我任,出生于明万历16年(1588),与其母柯氏二娘,请堪與师在坝头村对面的山脚下,选花眉跳架吉穴建宗祠“余庆堂”,祭祀四世宗宁公派下的列宗神主。该宗祠,按地理名师定下吉祥尺寸,裔孙祭拜后人口大增,至九世士字辈有28位,十世益字辈有62位裔孙。其中九世士衡公,号定荣,率妻及子益敕、同长房的益墙、二房的益缕,于清康熙年间(约1720年),渡海迁至台湾桃园县大桧溪拓荒垦殖,而后,在岛上购地制产并组织“祭祀公业李我任”,建宗祠“追远堂”,祭祀李我任派下列宗神主,以弘扬宗功祖德。该房系保留有秀篆大坪头《李氏族谱》手抄本、坝头村《李氏族谱》、桃园大桧溪《李氏族谱》、新北市土城《李氏族谱》、新编《追远堂李氏家谱》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桃园县“祭祀公业李我任”不仅常有台胞回乡拜祖,捐资修复“余庆堂”,还大力支持祖籍地兴办公益事业:建桥修路、造林植草,与乡亲共同做好水土保持,捐资为寨坪小学增建教室,还鼓励乡亲在霞秀公路两边创建坝头新村。
  该村的东南方是高坡丘陵地,是九郎公派下长子十四郎公,娶妻张氏,生子即四世二十郎,娶妻张氏生一子,即五世名一郎,娶妻黄氏,生子即六世名近田,娶妻沈氏传衍裔孙至七世有华庄、辉南两兄弟。华庄公娶妻沈氏、朱氏,传下四子,即召恒、凌霄、凤居、启丹。在高坵溪边建东华楼又称高坵下楼:现住高坵有35户,188人,该房系传至12世有名顿、名恋两兄弟迁台,在新北市拓荒垦殖传至18世有李训铭,任新北市福建同乡会副会长。
  七世耀南公娶妻何氏,传下裔孙在高坵建庆阳楼又称高坵上楼。,中厅建分房祠“宜庆堂”,祀七世耀南公传下列宗神主。现住高坵有45户,233人。现住高坵上、下楼共有80户,一个村民小组,421人。至十三世有荣轴公渡台,迁至宜兰县冬山,拓荒垦殖。该房系21世裔孙李汪洋,近几年多次组织耀南公派下裔孙回祖地拜祖。秀篆大坪头九郎公派下辈序诗:
  文士宜元先荣茂,家传诗训后汪洋,
  书香丕振流芳远,耀族光宗永吉昌。
  从八世起每字一世,已传至最长辈是传字16世,最小的已23世香字辈。
  (二)仲仪公次子十郎公娶妻黄氏,传下四子,其长子十二郎公,号积德,娶妻曾氏、黄氏传下二子,其长子廿三郎,号念三郎娶妻黄氏传下六子:即祖德、祖高、祖胜、祖寿,祖宣、祖清六兄弟,选在寨背村东边山脚下吉穴猛虎下山建祖祠绍衣堂,祀三世积德公传衍下的列宗神主。
  寨背村是九世兆麟,号瑞伯娶妻游氏传下五子,即世珀、世元、世琛、世选、世项五兄弟,长子世珀,号仲壁娶妻吕氏在绍衣堂祖祠左边建新园楼,其裔孙在圆楼建分房祠“敬恩堂”祀仲壁公传衍下裔孙的祖考祖妣。现共有裔孙住新光自然村的共有65户,一个村民小组,272人。
  兆麟公四子世选,号伦魁,在秀篆溪下游盆地大田洋建坐南朝北的中心楼,其址靠河尾寨,称为寨背,现是寨坪村的村址,寨背是以十世伦魁公裔孙为主共有270户,分组成4个村民小组,1251人。(其中伦魁公传衍裔孙256户,1209人。吕四郎公传衍裔孙14户,42人)。
  在寨背西北方是上谢自然村,原是沿海的洪州沈姓裔孙到秀篆僻难住此处,传衍三代后清康熙年间搬回沿海。寨背搬至该村有16户85人;坝头我任公裔孙原住九华岭的有13户110人。原住大坪头裔孙8户50人,现上谢村共有37户,组成一个村小组,261人。
  十郎传下裔孙传至十一世有李善明,于清乾隆年间率妻黄氏,儿子先俅、先琏、先洛、先极、先抓五兄弟一起迁徙台湾桃园县大溪镇月眉里后又到美华里,先帮人卖肉至垦田卖米,虽历营生诸多,依然度日维艰。至李善明之孙李炳生(李先抓与廖氏之长子)长大时,适逢大溪作为台湾北部重要商埠,进入繁盛时期,重新经营米业,之后又购置帆船,往返台北与大溪之间载货赚钱。李炳生就这样以后发之势,让李家在积蓄雄厚资金后又涉足地产投资,曾参与和平路街道及其他项目的营建。历经数代艰辛创业,终于在月眉里形成李氏大家族聚居区。由李炳生家族创办的李金兴商号日渐壮大,以至扩张成庞大的“李金兴五大公业”工商业团组而富甲一方。
  该房系保留有九世兆麟公派下裔孙秀篆大坪头《李氏族谱》手抄本3本,重壁公派下裔孙《李氏族谱》手抄本1本,2004年编印的台湾桃园县李氏族谱资料本。
  大坪头十郎公派下辈序诗:
  国兆世善先荣茂,家传诗训后汪洋,
  书香丕振流芳远,耀族先宗永吉昌。
  八世起每字一世,已传至最长辈是传字16世,最小辈的已是23世香字辈。
  大坪自然村在寨坪村西南方,与河美村相连,县城至秀篆县道559线在村前通过,该村原是秀篆邱姓选择的开基地,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建有邱氏宗祠“瑞云堂”,在祖祠后建围龙屋一排,邱姓传五代后,迁至青山溪上游小盆地的庵前发展。而后,寨坪李仲仪九郎派下裔孙住埧头的六世;李有会传衍裔孙,同原住高坵庆华楼耀南公派下裔孙先后搬至大坪垦殖,在邱氏宗祠后与两旁建多圈的半开放包围屋成为半月楼,现共有226户,分成3个村民小组,994人。(其中耀南公裔孙191户,740人,有会公裔孙23户,102人,邱姓12户,52人)。
  寨坪村西北方的石沦堀自然村,原是九郎公派下的祭祀公租田产,田址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坡地,由青龙山李仲信传下八世李翼鼎公的三个儿子李熙文、李淑忠、李几圣三兄弟耕种,并允许其在周边拓荒垦殖,其三兄弟齐心合力把田寮改建成彩石楼,增建一排护屋,而后并在该村选址黄狗坑建宗祠“思远堂”。祭祀七世祖李完区公传衍下列宗祖考祖妣神主。传衍至十一世,有李转、李段、李毅、李节、李奏等14人迁台至云林崙背乡拓荒垦殖,传衍裔孙五千多人。现在当地守的有10户,48人,保留有《李氏族谱》手抄本,台湾云林1997年编印《李氏族谱》等资料。
  三、村落古建筑
  寨坪村从北至南先后建有永和楼、荣春楼、彩石楼、中心楼、新圆楼、庆阳楼、东华楼、盛坝楼等,因这些生土楼年代久远,大都倒塌,现保留完好比较有特色的是大坪半月楼。
  大坪半月楼。位于在大坪自然村平缓的山坡上,该楼始建于十六世纪的明嘉靖年间(1522-1566),距今已近五百年。该楼呈马蹄形,共5环,均环绕祖祠瑞云堂。造型独特,不像圆楼那样完全闭合,而是朝同一方向敞开,开口处前方为一个半月形池塘,再前是连片水田,远处是层叠的群山。
  半月楼内环50开间,二环60开间,三环70开间,四环80开间,外环90开间,相隔约10米宽的巷道,环环相套。每开间各为独立单元;每单元面宽4米,进深10米;人口门厅单层,兼作厨房,中为天井,后进双层楼当卧房;单元门均朝向祖堂。
  这种以祖祠为圆心,一圈又一圈地围绕一个中心的半月形布局的土楼形式,既不同于闽南地区单元式的圆楼,也不同于粤北地区客家的围龙屋,可谓客家土楼中的一个奇观。近年来,由于受风雨侵袭,半月楼已倒塌11间,还有些被改建。
  在寨坪村最早建的宗祖祠氏大坪村邱氏宗祠瑞云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改革开放后,由台胞邱正吉先生捐资修建成为双层钢筋水泥结构的宗祠,底层拜福德公妈,二楼祭拜开基秀篆的邱伯顺公传衍二至五世列宗神主。下埧村原是吕秉仁传衍下四子于明代始建的“荐仔堂”祖祠,改革开放后,由迁台裔孙捐资按原貌修复,祭祀吕四郎公及祖妣至传衍下列宗神主。现李姓修复的祖祠三处:埧头的余庆堂、寨坪新光的绍衣堂、高坵村庆阳楼的宜庆堂。还在埧头村水口修建有龙兴宫祀王爷和福德神主。在寨背原老楼后修建有三开间的日新堂,祀从广东饶平迎请的老爷神像。在寨背水口修建有塘辰宫祀王爷和神德神主。在高坵村下山塘口土地伯公,祭祀有福德神主香炉。
  四、民俗文化
  寨坪村每年正月15日在坝子洋举办“迎请金马台阿娘看戏”的民俗活动。坝子洋三百多亩,址在大坪村前,秀篆溪下游盆地的上半部。金马台阿娘是民众信仰的偶像,来此焚香礼拜者不少,每值朔、望日香火更为鼎盛。阿娘则是配祀在金马台首层的观音菩萨。由于坝子洋场地大、演戏时容纳的观众也多,每年上演社戏时都非常热闹,且戏金都由民众自愿筹集。除此而外近几年来,由于地方热心人的引导及信众积极捐资,这里成立了管委会并将金马台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名胜风景区。
  五、乡贤名人
  李腾芳,祖籍秀篆大坪头李仲仪衍传的14世裔孙。迁台的李炳生三子,本名有庆,字香阁,号兰亭,官名腾芳,生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咸丰六年(1856)四十三岁时中秀才,同治四年(1865)到福建参加乡试中了举人第二十一名,三年后即同治七年(1868)参加会试未考中,纳捐得到内阁中书衔,诰授奉政大夫。于咸丰十年(1860)在桃园大溪镇大汉溪东侧台地上,建一座闽南贰宅第类古厝,占地3000坪,三进四护厝的建筑群,选址坐西朝东,背水面山,坐落于翠绿的水稻田中,红砖墙黑瓦顶与周围绿野相辉映,至同治三年(1864)竣工。1985年8月公告为宅第类台湾第二级古迹。经整修后,于2004年对外开放参观,开辟成为旅游景区。
  李哲源,又名李发,1921年出生,祖籍是寨坪埧头自然村人,李仲仪衍传16世裔孙。曾任桃园县桃园市长,桃园县李氏宗亲会理事长,“祭祀公业李我任”管委会主席。曾于1988年12月24日率20位乡亲回秀篆寨坪村坝头寻亲谒祖。1990年11月30日又率带“祭祀公业李我任”129人的拜祖团,回到家乡祭祖。其侄儿李诗宗接任该管委会主席后,于2005年3月15日组织96人回寨坪拜祖,2008年5月10日组织287人,分乘八部旅行车回乡祭祖。其中有八位八十岁以上的老台胞,由儿孙们用轮椅推着进宗祠,上祖坟进香祭祖,这种敬祖睦宗的精神感人,规模大,影响好。
  李木清,1925年11月出生,祖籍是寨坪村新光自然村人,李仲仪衍传下19世裔孙.曾任台湾省台北市针车同业公会理事长,桃园县李金兴五大公业管理主席。于1992年11月6日率回乡谒祖团95人,1993年率96人,1995年率72人,回到秀篆寨坪村拜祖,先后捐资15万元为寨坪小学新建教室6间;同时捐资16.5万元,于溪东山边“猛虎跳墙”穴原样修复李氏分房祠“绍衣堂”祀三世积德公派下的列宗神主。李木清先生曾受诏安县委、政府嘉奖,是“热爱乡梓”的模范。
  李传荡,1939年出生于寨坪村大坪自然村,1964年9月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曾任上海市鲁迅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创办上海迅行中学,任董事长。
  美地可书山河村
  沈雄武
  青山隐隐,绿水悠悠,秋日灿烂的阳光洒落在山河村上,古朴典雅的村落焕发出别样的光芒。早闻诏安有座中国传统古村落福建历史文化名村,可总是机缘不凑巧,无缘亲身感受古村的古风流韵,深以为憾。今日山含笑,水含情,一路迎我至山河,凝望.感悟.沉思,一偿多年之夙愿,心如轻捷的白鹭掠过碧绿的江面,绿波荡漾,泛起阵阵涟漪。
  山河村(山宝雷村)坐落于漳州市诏安县西潭镇西北部,北枕青山,南邻碧水,村子中心部分古宅祠堂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村道干净整洁。众多古宅中“震山大寨”是最古老的其中一座,据山河族谱和《诏安乡土大观系列丛书——西潭》记载,它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此地原是一座古墓,荒草丛生,荆棘遍地,沈氏十九世祖沈雍穆天生聪颖,俭以持家,敬以处事,祗父恭兄,精心实地勘察,看中这块风水宝地,于是率族亲披荆斩棘,在此建起祖祠——震山祖祠,并在祖祠的东北两面建起了二十多间房子,围成一个小寨,后来人丁兴旺,原来的小寨不够居住了,再以祖祠为中心建第二环及第三环的回字形大寨,大寨座北朝南,前方一波碧潭,满眼翠绿,后靠乌山山脉,连绵起伏,郁郁苍苍,右手边一棵古榕枝繁叶茂,绿树浓荫,旁边的国家级传统村落、福建历史文化名村的巨大宣传牌昭示着山河村早已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了。大寨是由三合土夯成,都是土木结构楼层,外墙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雨,虽有些脱落风化,但触摸着用沙土、贝灰、糯米浆砌成的斑驳墙体,仍可感受到它的坚固。此时此刻不由让人感慨万分,在那个技术落后的年代,人们可以用勤劳智慧毅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让一座座建筑留住了我们久远的记忆。
  正中大门匾额上“震山大寨”几个大字古朴苍劲,熠熠生辉,人们伫足凝望不由心生沧桑之感。踏进古寨仿佛踏进幽深的历史隧道,石磨、石杵、古井无不浸透着远古先民浓浓的生活气息。古寨就是一个大家庭,老老少少,聚族而居,怡然自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深山荆棘丛生,他们常常面临野兽和土匪的侵扰,古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全温暖的家。青山绿水抚慰了他们疲惫的心灵,花果鱼米滋养了他们孱弱的肉体,这里是千百年来中国农耕生活的一个缩影,这里就是我们祖先在长期漂泊中停留的一个驿站。
  祖祠西北侧约十米处一口古井吸引了我的目光,据村里老人介绍,这口古井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泉涌丰富,清冽甘甜,一直供全村人的饮用,后村落逐渐扩大,村里又在其他地方挖造了好几口井,可每到干旱时节,其他井都干涸了,只有这口母亲井清泉如涌,恩泽万民,古井斑驳沧桑的面容无法掩盖她的神奇,她还将继续恩泽千秋万代。正在古宅树下纳凉的老人微笑地向我们颔首致意,热情地招呼我们喝茶,和他们交谈中你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内心的自足安乐,他们仍然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那股淳朴善良的民风如秋日的阳光照得我心里暖暖的。
  大寨正中即是“震山祖祠”,与四周其他建筑斑驳沧桑相比,它显得彩饰繁复色彩艳丽,仿佛一位老人在脸部做了拉皮手术却没法掩盖脖颈的皱纹似的。推开厚重的两扇杉木门,我仿佛推开了一扇历史的大门,这是一座二廊二厅一天井的中国传统建筑,正中厅堂横梁上悬挂的“进士””亚元”匾额昭示着主人的辉煌荣耀,左右两边的横梁上分别悬挂着“文魁”“四世大夫”“武魁”“三世将军”等众多匾额,内厅正中摆放的是沈氏历代先祖的牌位,左边挂的是清乾隆年间一位名叫沈仕林的地理学家,迷路时来到山河并受到热情款待,离开时赠送给主人的一幅古画。最珍贵的应该是右边悬挂的一道乾隆圣旨,圣旨原件已锁进保险箱高悬在横梁之上,挂着的虽是一道复印件,仍然让人浮想联翩。抚摸着发黄的纸片,我已经真切地触摸到了历史:当年沈雍穆之孙沈之骁任广东增城营守备忠诚勤勉剿贼有功,乾隆帝特颁圣旨诰赠其祖母林氏继祖母程氏为宜人,古人所说的光宗耀祖莫过如此吧。陪同一起走访的村书记告诉说,此圣旨2017年入选漳州市珍贵历史文物档案,正在申报福建省珍贵历史文物档案。祖祠下厅左边有根有些风化的石柱,并逐渐凹陷,听守护祖祠的老人说,该石柱清雍正年间曾经严重风化,不久雍穆之孙沈之骁即中武举人武进士,乾隆中后期,石柱又出现风化,沈之骁之子沈宝善又高中文举人,后因石柱风化严重,支撑力不足,换上新石柱又多次出现风化,每次出现风化村里都出人才,“小蚀出小贵,大蚀出大贵”的传说给祖祠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我抚摸着乌黑光滑的石柱,湿滑冰凉的感觉刺痛了我神经,传说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而已,是什么力量在推动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又是什么力量能让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国家长盛不衰呢?我伫足沉思,抬头凝望内厅正上方“继述堂”三字,我似有所悟,吟诵着两边的对联“继志期后起,科联甲第当思奋勉;述事念前徵,箕裘了冶勿坠渊源”、“继志在诗书,愿汝曹学古入官悉遵圣贤正轨;述事惟忠孝,念我祖遗孙嘱子不外君父大伦”,顿时豁然开朗,勤勉忠孝,慎终追远,遵圣贤之大道,守君父之大伦,此乃中华文化之精华,而这也正是推动一个民族国家发展的力量源泉啊。
  步出大寨,仰望蓝天,白云悠悠,思载悠悠。门前的十二根旗杆静默地矗立着,承接着历史也开启着未来。东边的一棵老榕吸引了我的眼光,十年前的一次台风把老榕刮倒了,老榕倾倒在池塘边,它却顽强地昂起头,枝干上长出新根须,根又深深地扎进了土壤里,老枝迎着朝阳绽放出浓浓的绿意。在此笔者采访了山河村党支部书记沈杰辉,据沈书记介绍,山河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村两委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取得显著成绩。2014年山河村成功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6年入选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国古村落,2017年获得“漳州市十佳最美古村落”称号,去年还在县里扶贫干部的努力下,山河村火把节成功被列为诏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的那个夜晚,红红火火的火把节吸引着县内外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一派喜气洋洋。我内心涌动着莫名的感动,我不敢停下寻觅的脚步,继续前行吧。
  大寨东北边有座“大夫第祖祠”,为清道光年间沈宝善亲自精心设计建造,是一座二进二廊一天井的古建筑,虽历经二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依然精美壮观。祠堂门匾所题“大夫第”三字为沈宝善亲书,苍劲有力,古朴浑厚透着股清新之气,似乎在透视着主人深厚的文化修养。正厅内匾“鸿仪鹄瑞”,厅堂保存完好道光皇帝的三道御赐对联,其一为“旧营镇西山上为国下为民,新任赴河源出尽忠入尽孝”,此联有力地概括了沈氏一门忠君爱国,尽职尽孝的历史功绩,遥想苍茫的历史,不由地让人浮想联翩,古代世大夫不仅用一生的勤勉忠孝换来了一门的荣耀,而且他们的立身准则和思想文化终将如滚滚东逝的长江水润泽着子孙后代,二百多年来,“大夫第”在昭示着祖先荣耀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激励着山河村的后人继往开来,发愤图强,清朝中后期,山河村先后出了多名进士、举人,几十名秀才,近年来又先后考取博士三名,硕士二名,学士十余名。山河村因为人才济济而闻名遐迩,“大夫第”也成为了历代人才培养教育的重要基地。
  古村众多的祠堂大都记载了男人们的功名荣耀,坐落在大寨西北边的叶太恭人祠却承载了一位女人一生的悲苦辛酸与荣耀欢乐。“叶太恭人祠”与安徽徽州“清懿堂”.南靖县的“文奎祠”并称“中华三女祠”。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是沈宝善为其母叶氏修建的专用祠堂。叶氏是宝善之父沈之骁的奴婢,身份卑微,死后是不能进祖祠的,沈宝善功成名就后感其母一生悲苦,特修此祠堂供奉其母。祠堂是座三进二廊上下厅一天井的古建筑,占地七百平方米,后有个八百平方米的花园,祠堂主体是由花岗岩条石砌成的,精美的装饰花纹清晰可见,屋顶东边的房梁断了半根,瓦片了掉落了许多,屋顶疏疏落落的几根秋草似乎在述说主人一生的辛酸悲苦。屋后的花园也早已不复存在了,祠堂后是一排废弃的猪圈,在往后的一排二层楼房已经分给各家各户了,只有中间那排花格子门还彰显着曾经的辉煌,我抚摸着门框上精美的雕花纹饰,有种刺痛的感觉。一个女人一生的寂寞坚守,一位母亲一生的期盼守望,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儿子功成名就之时就是她一生荣耀的顶峰,可惜已是昏惨惨黄泉路近,纵是威赫赫爵禄高登,也只是虚名与后人钦敬。回头一望,却见古祠旁边的石缝中斜出一簇艳丽的三角梅,开得热烈奔放,在灿烂秋阳照耀下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一时间驱散了我心头的那点阴霾。据沈书记介绍:山河村正在规划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主要是围绕保护和开发震山大寨、大夫第周边2.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利用,并置入新式业态的旅游产品,打造重点旅游项目,并串联成集古村、休闲农业、书画艺术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景点,古老而又年轻的山河村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时光如流水,历史的洪流如滔滔的江水东流,让我们守护住历史的源头,让历史的古风流韵驱散我们前行的阴霾吧,让我们在守望中温暖前行吧。
  丹诏书院
  叶妙琴
  如果用旧志的语言描述现在的丹诏书院,应该是:“丹诏书院,原在县学东,今废”。
  但是,如果废了之后,还在一代一代人的心里抹之不去,念念不忘,是不是应该叫,废而无废。
  我很艳羡别人的书院,有书院志。从第一任山长到现在的院长,历朝历代,重要教师,重要事件,都有记载。
  我就到各种县志里面找,到各种资料里面找,到网上找。我把所找到的资料聚在一起了,都放在这篇文章里,它就是我心里的丹诏书院志。如果你还有更多的资料,请补充进来,它就是我们共同的丹诏书院志。
  丹诏书院兴废史
  (清)秦炯修,戴冠纂:《(康熙)诏安县志》记:“丹诏书院,在南诏场。宋绍定间,河西尉周申请于郡,建乡校,设讲堂。置二庄斋曰养正。曰明善。立圣像,仿邑学之制。后尉叶障继之,谋建祠宇。堂长阮汝良糜钱二十五万营构。以就圣像端严,圣哲布列,仿古。乡饮酒礼落成焉。莆陽马鑾记,状元黄朴题匾今废。见癸酉志。”
  这是丹诏书院始建情况记载。癸酉志也已不存。
  之后,丹诏书院于元、明两朝被废,清乾隆以降,丹诏书院有过几次有史料记载的复兴:
  第一次: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县张所受、继任知县陶浚、教谕黄长茂和士绅林名世、陈丹心发动捐资,邑人许液金、林克珍、林轩昂、胡廷彛、林太极、杨英南、许作楫、沈高山、林文叢、陈拔梅、沈增美、沈壮璣等十二人为董事大兴重建。重建后,院内有室、轩、亭、池,学舍20余区,环境幽美。——《丹诏书院记》作者是时任丹诏书院山长的杨黼时。载于(民国)冯春生修,吴梦沂纂《(民国)诏安县志·上》卷十六《艺文上》。
  《(民国)诏安县志·上》卷六《学校志》也记录此次重建:拓地文公祠左中搆講堂,东向前后两旁斋舍二十五间。其北一座三间,南向。匾日“懷德堂”。有亭,有池。其旁庖湢悉備。文公祠后搆一座,祠文昌魁星,匾曰“崇義堂”。
  第二次:道光八年(1828)。知县陈盛韶兴复书院,创办众母局并选邑绅许炳章为董事。许炳章“实心维持,著有成绩”,使书院“规模宏敞,栋宇焕然”。延师掌教,备奖赏,定章程,生徒勤于砥砺操修,文风日上——《重兴丹诏书院碑记》。作者陈盛韶,时任诏安知县。载于(民国)冯春生修,吴梦沂纂《(民国)诏安县志·上》卷十六《艺文上》。
  陈盛韶(1775~1861),字晓亭,又名赓飚,号澧溪。今临澧县人。道光三年(1823)中进士,历任福建建阳、古田、仙游、诏安知县。陈公于道光八年(1828)四月至道光十一年(1831)二月执掌诏安,在诏期间,扶贫恤孤、纠正民风、设众母局、兴复书院,为民筹谋,不辞劳苦,深受诏安民众爱敬。公务之余,陈公还颇有著述,有《谷似堂时文》、《论孟典铬》、《问俗录》、《公余录》等问世。今图书馆藏有其《诏安县问俗录》复印本。
  正是这本《诏安县问俗录》,记录了陈公在诏安做的许多事,也留下了道光年间诏安的许多珍贵而生动的史料。陈公在《丹诏书院劝捐序》后,附了一份当时诏安士绅及民众捐银兴复丹诏书院的名单,甚是珍贵。名单首位,是陈公自己捐银五百元。
  《问俗录》中还记录丹诏书院旧存田园的具体状况和新买田园的状况;记录书院发商生息数目及修筑费用;记录书院肄业章程和董事章程。书院兴复后,诏邑生员“岁考取进至二十三名之多,内计在院肄业者十七名,人各奋兴鼓舞,以读书自勉”可谓积功自显。陈公在其《书院膏火报竣详请鼓励》一文中还说:“诏邑地处海滨,民俗强悍,如张、胡、沈、程等姓,皆斗杀相寻,连年不解……两载以来,械斗无闻,盗贼敛迹、似于风俗亦有转机”。兴复书院,以广教化,书院中的谆谆教诲,权如绕指之柔,慢慢流入民间,如何不对民间风俗起作用呢。
  第三次:光绪间知县杨卓廉再次整修。正房3进,中悬“丹诏书院”石匾。中构讲堂,东向名敬业堂,前后两旁斋舍25间,供肄业生读、宿。其北一座三间,南向名怀德堂,专祀捐献膏火的先人。堂前隔池为亭,四周置石凳,东西两边种植翠竹,风景清幽。教学以“四书”“五经”制艺、时文、辞赋为主,也注重品德教育。规定“诸生等既束名数,务当自行砥砺,以为民望,其舍业而嬉,及干预外事,行止不端者,一经访闻,必行摈斥,不准肄业”。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为官立丹诏高等小学堂。——引自《福建·漳州书院对联集锦》
  最后一次能勉强称为丹诏书院“复兴”的记载,是民国十七年:“丹诏小学原沿用丹诏书院旧址,南北军兴,校舍残破不堪。沈聪慧自力更生,带领师生劳动建校,并大力宣传“教育救国”的道理,争取社会各界捐资改善办学条件。为此,曾被讥为“武训”,但他执着工作,加上丹诏小学的声望越来越高,终使邑中绅耆、官员、侨胞、校友纷纷解囊资助,丹诏小学也成为邑中名校。”
  这段文字来源于《诏安县志》(1999年版),人物志:“沈聪慧”条目。
  也就是说,乾隆以降,丹诏书院历经几度兴废,直到民国17年还在开办,还是诏安本邑重要的学堂。
  最后,我查到了一篇有关文庙的文字,因文庙与丹诏书院毗邻,很多命运,它们一起承担着走了过来。
  “文庙在南诏镇城内街……日军侵华期间大殿被日机炸坏,民国时期两廊作丹诏小学教室。1951年大殿修整后作县人民大会堂,丹诏小学教室改为会议人员宿舍,“文化大革命”期间前殿厢房被人民武装部使用,1984年大成殿用作潮剧团仓库。1993年门楼外广场被建为“老干部活动中心”楼,1995年9月由县政府拍卖建“常安国贸商业城”。该城奠基后,原建筑物拆毁,仅有建筑工人拾存于洋尾庵的原文庙圣旨石(书: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石门匾3块、杉木中脊1根及部分石柱础。”——《诏安县志(1999年版)》
  这可以作为丹诏书院“已废”的交代了。诏安的百姓多有崇文尚古者,捡拾了文庙或书院的部分构件妥为收藏,并有主动找上相关部门想重新移交还给政府管理的。本人只能表达由衷的敬意。
  阮汝良(清)秦炯修,戴冠纂:《(康熙)诏安县志》记:“丹诏书院,在南诏场。宋绍定间,河西尉周申请于郡,建乡校,设讲堂……堂长阮汝良糜钱二十五万营构……
  堂长,是宋时对书院职事人员的称呼。这毫无疑问是丹诏书院的第一任的堂长,宋绍定间人。
  赖翰颙《南靖县志》记:赖翰颙(1697~1765年),字孚仲,号竹峰,南靖人,世居南坑葛竹。
  雍正十年(1732)举人,雍正十一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授文林郎、翰林院编修,参修《大清律》,与张廷玉等人编修《明史》。乾隆元年(1736)升任翰林院编修编纂《五朝本纪》于乾隆十四年刊印成书。后任督察员六科掌院给事中兼国史馆纂修官。乾隆二年因母亲叶氏病重回乡,辞官居家潜心学问。
  乾隆庚午年(1750)春受聘长泰“泰亨书院”任院长,并担任《长泰县志》总纂。又先后受聘主持汀州、漳州两郡书院讲席。1763年被漳州知府蒋允君聘为芝山书院院长。乾隆二十八年,诏安丹诏书院重建竣工。甲申年(1764)二月,应时任诏安知县的陶浚、教谕黄长茂热情邀请,赖翰颙来到诏安县丹诏书院任院长。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亲自主持制订《丹诏书院肄业章程》,规定:“诸生等既束名数,务当自行砥砺,以为民望,其舍业而嬉,及干预外事,行止不端者,一经访闻,必行摈斥,不准肄业”.乾隆乙酉年(1765)六月二十一日,赖翰颙病逝于丹诏书院,终年69岁。这位优秀的南靖进士与丹诏书院可谓因缘深厚。
  在2017年《诏安文史资料》正筹备付印之时,赖翰颙九世裔孙,南靖人赖进权先生联系到我,并给我发来仍保存在他家中的赖翰颙的画像、题字匾和张廷玉书匾,很是珍贵,特此感谢!
  杨黼时(1708~1797),广东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人。雍正十四年(1736)中进士,选庶吉士入庶常馆,后授编修以御史用。曾知黄梅县。后因疾辞官,赋闲40年。
  百度百科关于他的介绍并未提及他到丹诏书院任山长的事,但(民国))冯春生修,昊梦沂纂《(民国)诏安县志·上》卷十六《艺文上》录有其撰写的文章《丹诏书院记》,署名为:清编修丹诏书院山长:杨黼时(大埔人)。我想,应该就是他辞官赋闲40年间来的丹诏书院吧。
  杨公《丹诏书院记》中记录了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县张所受、继任知县陶浚、教谕黄长茂和士绅林名世、陈丹心发动捐资,邑人许液金、林克珍、等十二人为董事大兴重建一事。一派宰官兴贤育才,人民踊跃欢乐之景象。可谓丹诏书院自宋后的一次重要复兴。
  谢献畴(民国))冯春生修,吴梦沂纂《(民国)诏安县志·上》卷十七《艺文下》收录有《留题丹詔書院壁間》诗六首。作者为:清山長謝獻疇(嘉應人)。
  黄开泰《(民国)诏安县志·上》卷十三《人物志》记:“黄开泰,字瑞庵,四都高坑人……登道士乙巳〔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授满城知县……同治间为丹诏书院山长,按月课士,定评揭晓。后每对诸生论文,淳淳然匪怒。伊教好作解人颐语,令听者兴趣。引申诗曰:宽兮绰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先生有焉。”
  沈钦文《(民国)诏安县志·上》卷十三《人物志》记:“沈钦文,字景唐,三都人。性沉静好学,博极群书。由癝生领乡薦……尝赴春闱,举子集京师,先以文会,辄冠首京师……掌救黄冈瑞光本邑丹诏两书院,为士子所钦服。生平所学务求实践,不区区子文字间,故闻义勇为……年七十余尤任丹诏书院山长,往漳重游泮水,孙文宗荣以匾曰“士林衿式”,诏邑人文一时大盛。如林史林壬、孝廉沈镜鑾、沈一杰、沈士菁、沈庸等皆其所造就者……”。
  沈聪慧(1891~1985),生于深桥后岭村农家,后移居县城。民国10年(1921年)受聘任丹诏小学教员,民国17年任校长。
  丹诏小学原沿用丹诏书院旧址,南北军兴,校舍残破不堪。沈聪慧自力更生,带领师生劳动建校,并大力宣传“教育救国”的道理,争取社会各界捐资改善办学条件。为此,曾被讥为“武训”,但他执着工作,加上丹诏小学的声望越来越高,终使邑中绅耆、官员、侨胞、校友纷纷解囊资助,丹诏小学也成为邑中名校。沈聪慧退休后仍被聘为学校顾问,继续为丹诏小学办学发挥余热。
  丹诏书院(丹诏小学)部分学生
  张贞(1883~1963年),字干之,原名张善兴,东峤村人。青少年就读于丹诏小学堂,肄业于漳州府中学堂。
  曾在福建靖国军总指挥方声涛部下任旅长、军长,后任福建自治军司令。民国12年(1923年),被孙中山召至广州任大元帅府副官长,颇受器重。
  民国15年,在诏安丹诏书院创办“福建陆军干部学校”。后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四师师长,兼福建政务委员会主任及福州警备司令。16年4月,独立师奉令调防浙江、上海,后驻防南京,任首都卫戍司令。17年初被蒋介石召见,后率部回闽,驻军漳州,分防泉州、龙岩,“防共剿匪”,镇压平和暴动及转移到长乐的农军。
  民国19年,张贞驻防漳州,在诏安主持开辟纵贯东西的新式马路中山路,长870米,宽12米,杉桥头至通济桥之间的路段沿街均改建为以三层为主的西式骑楼,民国22年在东关开辟三民路。同时城内的游击府营房也改建为中山公园。
  民国38年张贞去台,任台湾“立法院”军事组召集人和何应钦的国事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1963年病故于台北。
  谢松山(1894~1965年),城关人。幼年受业于族亲、秀才谢北垣,后就读家乡丹诏书院。
  曾受聘为新加坡《南洋商报》副刊编辑。民国30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谢松山身受其苦,写下近百首《昭南竹枝词》,用“劫后余生”的笔名,连载于《南侨日报》,引起强烈反响。后又编印成册,书名《血海》,再版4次,创南洋出版界售书记录。
  1957年,他应邀参加北京国庆观礼,受到周恩来的接见。
  著有诗集《赤雅轩吟草》。1965年病故。
  后话
  书院,兴贤育才之地。虽说当今教育场所已为各类学校所取代,但书院绝不致因此而不必存在。且不说岳麓书院、白鹿书院,即便是漳州的北溪书院,东山的南溟书院、云霄的云山书院等,也都应了时代之需而得以重建,重新焕发时代的和人文的光辉。单是作为谒拜古代先贤之所,它已有了足够的理由被敬重和妥为保留。它原有的建筑格局和管理制度,更是研究和追溯中国教育史,中国文化传播史的重要依据。到了今天,作为讲学的重要所在,它仍可以在诸多领域填补着学校教学的欠缺和不足。
  想当年,丹诏的石屏书院、龙山书社、丹诏书院等的光环,使得周边学子士人纷至沓来。诏安本地,更是涌现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引领了诏安文化的先声,也使得诏安尚武好斗的民风渐趋温和敦厚。时间至此,又是一个好时代,丹诏书院是不是能够值遇再一次的复兴呢?倘若此,丹诏书院志就可以续写下去了。
  (图片由县图书馆提供)
  资料信息:
  (清)本邑知县陈盛韶《重兴丹诏书院碑记》
  (民国)冯春生修,吴梦沂纂《(民国)诏安县志·上》卷十六《艺文上》
  (清)编修丹诏山长杨黼时《丹诏书院记》
  (民国)冯春生修,吴梦沂纂《(民国)诏安县志·上》卷十六《艺文上》
  本文参考书目:
  1、(民国)冯春生修,吴梦沂纂《(民国)诏安县志·上》
  2、《诏安县志(1999年版)》
  3、(清)陳盛绍《詔安縣問俗錄》
  4、网络:百度
  河山古寺焕新颜
  陈春华
  一、溯源
  宋时,现溪南村东北方向三、四里远有一何姓小村,其村虽小,亦有百十人口,因依河流入海口而建,故称“水潮河”,亦称“水潮何”(其村何姓之故)。水潮河村南面有一小山,为该村所有,故称“何仔山”(何家山、何灶山)。在村子南面,何仔山西麓建有一何姓家庙,其建筑规制依祠堂、家庙而建(因其留传下来的石料中有石鼓、旗杆石、上马石等)。不知何时开始这一小庙除供奉何氏祖先外,又祀观音菩萨,至明末时因檀越主布施丰盈,该庙已发展成附近颇具规模的庙堂,香火日盛,便是日后“何山寺”,现在“河山寺”的前身。
  二、变迁
  据清康熙《诏安县志》载,溪南堡曾遭屠村惨案。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郑成功麾下抗清将领黄廷、万礼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其间,海盗首领何匏头(水潮河村人)前往投靠郑成功黄、万属部。据称,郑军在诏安沿海一带活动时,有一天何匏头要到水潮河村探访何姓族亲,路过溪南(其时,溪南是相当繁荣的村堡,是一个以陈姓为主的多姓氏的地方),想到堡内看看,没想遭到一无知孩童的戏弄,于是勃然大怒,找村里长者理论。村老承认教育不周,望何匏头予以体谅。但何匏头却怀恨在心,发誓报仇雪耻。后来,何匏头乘黄廷、万礼领兵在诏安征饷之机,以溪南堡抗缴粮赋为由,引兵围攻该堡。于农历九月二十八日夜晚,一举攻破溪南堡,里面的男女老幼惨遭杀戮,尸横遍地,此案并祸及邻近村庄。
  而后清官府因溪南屠村事件进行彻查,何匏头已随郑军离开(一说后来战死,一说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去了),清官兵多次到水潮河村缉拿何氏族人讯问,加之何匏头所参与的郑成功所部鼓倡“反清复明”,其时为清官兵追剿的对象,何氏族人不堪其扰,纷纷搬离,何氏一族至此衰微(一说全族举众投靠梅岭下河乡宗亲而去)。因何匏头为何山寺檀越主,致何山寺所供何氏先祖牌位尽被官府毁损,于是只剩下供奉观音菩萨,但信众寥寥,香火不旺,庙宇破败不堪。而后因溪南陈姓逐步强盛,其地为陈氏后人所属,其址是在今日的新溪村往溪南方向附近。何山寺庙宇也因历史变迁逐渐颓毁。据说解放前后其址地基仍在,瓦砾散落其间,从其地基考究,何山寺原规模不过为占地三四十平方米,位于何仔山西麓半山腰一处略为平坦的地段。现其址(N23.68938715E117.1576861)已被荒草杂木覆盖,个别后来修筑的坟墓已侵占了旧址范围,拨开杂草仍见零星瓦砾。
  乾隆年间,溪南人进士陈丹心(乾隆十九年甲戌科)倡议重建何山寺,由于原来庙址受山势所局限,经溪南十寨村老聚众商议,迁其址往何仔山南麓,扩大其规模,并改寺名“何山寺”为“河山寺”,主祀观世音菩萨。后经多次修建,最后一次在1987年,由溪南信众及乡民集资重新修建,其时占地面积逾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祀观世音菩萨、地藏王、十八罗汉等。坐北朝南,硬山顶式,有门楼、下厅、天井、大殿和东厢房。从天井到大殿拾级而上,大殿高出天井2米。面阔3间,1厅1暗。东厢房1厅3暗。门楼上有金字石匾,上勒“河山寺”三个大字,双侧有陈丹心所撰对联曰:“河透南溪,溪边杨柳;山经北院,院里昙花”,门楼两边墙面各镶嵌两块一米见方的石板,各刻一大楷字,组成“南溪佛国”字样。1987年重建时仍见从旧址搬来的明代之前何山寺残留石料,如方形上马石、石香炉(其上仍勒“何山寺”三字)。该寺有僧尼(包括藏族僧尼)住持,香火旺盛。
  三、新貌
  时至新世纪,河山古寺因规模所限,无法容纳日常信众的朝拜。自2004年10月寺庙新住持释宏观师父(佛教净土宗)到来之日起,便开始谋划重建寺庙。在释宏观师父的努力下,2008年12月5日(农历十一月初八)经诏安县宗教局审批,河山古寺破土重建。经几年来营建,寺庙已初见规模,焕发新的光彩。
  现在的寺庙利用原址(1987年建,N23.68865416E117.1576861)扩大规模,将原来的建筑推翻重建,利用平整山地及征用农田,使占地面积由原来1000平方米扩大至7000多平方米(12亩),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形式采用混合结构,主体楼仍坐北朝南,改原来的硬山顶式为悬山顶式,楼体建在2米高、20米见方的基座之上,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大雄宝殿”,供奉佛教“三宝佛”(亦称“三世佛”,既裟婆世界中央现在佛释迦牟尼佛、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两侧八大菩萨及韦陀菩萨和关公帝君。下层为佛堂,供奉佛教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大殿内的佛像高大而庄严,每尊佛像的均采用鎏金工艺,主体“三宝佛”和西方“三圣”背光部分采用透雕工艺,与殿内雕梁画栋的精雕细琢呼应,使两座大殿均显得美轮美奂。上层大殿的殿前平台外侧是花纲石围栏,每个栏板上都是莲花浮雕,栏柱的柱头为祥云纹浮雕。下层大殿的门外平台正面摆放一个硕大的透雕蟠龙石香炉,外侧石围栏的样板亦吉祥图样的浮雕,柱头也是祥云纹浮雕。
  从殿前正面延台阶下来是天井,台阶上的栏杆与主体楼下层围栏连为一体,体式相同,台阶的陛石为麒麟祥云浮雕。整个天井与主体楼基座表面一样由花纲石板铺就。天井向前为门楼,门楼里外都有两根石柱,里侧石柱通体水磨,光洁照人,外侧为高浮雕的蟠龙石柱,气派威武,四根立柱承起悬山顶式的门楼。
  主体楼东西两侧各为三层的厢房,采用硬山顶式建筑,东西厢房左右相向,南北延伸,北半部中间隔着主体楼,南半部隔着天井。厢房二、三层的走廊外侧也有石质围栏,与主体楼不同,这里的栏板采用平雕的莲花图案,柱头为通体光洁的圆球状。东西厢房安排寺庙内一应堂室,与主楼之间建成两道共用楼梯,这样的设计巧妙合理而且节约空间。
  门楼外有一广场,广场是一水泥平台,表面也是用花纲石板铺就,这是在原来田地的基础上通过水泥立柱抬高而浇筑成的,与门内天井高低相称。广场上建有回廊,木质围栏等设施,还建有花坛,花坛已经种满时令鲜花。整座庙宇墙体及房顶为红黄瓷砖、琉璃瓦,通体金碧辉煌,气势宏伟。
  河山寺建设至今,尚有后续工程正在进行中(寺名、楹联等均未完善)。近日,在河山寺旧址下方(何仔山西麓)通往现址的水泥路边,有一块300多平方米的空地,现已平整待建,规划建成一座骨灰塔。河山寺总计现已投入资金800万元人民币,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广东、福建厦门、福建泉州、诏安县本地及溪南18社信众的乐捐。按规划,寺庙还将建成五观堂等建筑。
  河山寺举行法事的主要时间是农历正月初九、二月十九、四月初八、五月廿六、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二月十九等佛教传统节日。是时前往朝拜的信众络绎不绝,现已修建成的水泥通道(连接诏亭公路)车水马龙。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本书讲述了史海钩沉、人物春秋、文化守护、薪火传承、往事纪实、田园流光、艺苑掇英、乡土风味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应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