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古寺焕新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694
颗粒名称: 河山古寺焕新颜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5
页码: 195-199
摘要: 本文讲述了河山寺的溯源、变迁和新貌,从宋代小村建庙到清朝遭受屠村事件,再到乾隆年间重建和近年来的规模扩大重建,详细叙述了寺庙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关键词: 何山寺 寺庙 历史沿革

内容

一、溯源
  宋时,现溪南村东北方向三、四里远有一何姓小村,其村虽小,亦有百十人口,因依河流入海口而建,故称“水潮河”,亦称“水潮何”(其村何姓之故)。水潮河村南面有一小山,为该村所有,故称“何仔山”(何家山、何灶山)。在村子南面,何仔山西麓建有一何姓家庙,其建筑规制依祠堂、家庙而建(因其留传下来的石料中有石鼓、旗杆石、上马石等)。不知何时开始这一小庙除供奉何氏祖先外,又祀观音菩萨,至明末时因檀越主布施丰盈,该庙已发展成附近颇具规模的庙堂,香火日盛,便是日后“何山寺”,现在“河山寺”的前身。
  二、变迁
  据清康熙《诏安县志》载,溪南堡曾遭屠村惨案。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郑成功麾下抗清将领黄廷、万礼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其间,海盗首领何匏头(水潮河村人)前往投靠郑成功黄、万属部。据称,郑军在诏安沿海一带活动时,有一天何匏头要到水潮河村探访何姓族亲,路过溪南(其时,溪南是相当繁荣的村堡,是一个以陈姓为主的多姓氏的地方),想到堡内看看,没想遭到一无知孩童的戏弄,于是勃然大怒,找村里长者理论。村老承认教育不周,望何匏头予以体谅。但何匏头却怀恨在心,发誓报仇雪耻。后来,何匏头乘黄廷、万礼领兵在诏安征饷之机,以溪南堡抗缴粮赋为由,引兵围攻该堡。于农历九月二十八日夜晚,一举攻破溪南堡,里面的男女老幼惨遭杀戮,尸横遍地,此案并祸及邻近村庄。
  而后清官府因溪南屠村事件进行彻查,何匏头已随郑军离开(一说后来战死,一说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去了),清官兵多次到水潮河村缉拿何氏族人讯问,加之何匏头所参与的郑成功所部鼓倡“反清复明”,其时为清官兵追剿的对象,何氏族人不堪其扰,纷纷搬离,何氏一族至此衰微(一说全族举众投靠梅岭下河乡宗亲而去)。因何匏头为何山寺檀越主,致何山寺所供何氏先祖牌位尽被官府毁损,于是只剩下供奉观音菩萨,但信众寥寥,香火不旺,庙宇破败不堪。而后因溪南陈姓逐步强盛,其地为陈氏后人所属,其址是在今日的新溪村往溪南方向附近。何山寺庙宇也因历史变迁逐渐颓毁。据说解放前后其址地基仍在,瓦砾散落其间,从其地基考究,何山寺原规模不过为占地三四十平方米,位于何仔山西麓半山腰一处略为平坦的地段。现其址(N23.68938715E117.1576861)已被荒草杂木覆盖,个别后来修筑的坟墓已侵占了旧址范围,拨开杂草仍见零星瓦砾。
  乾隆年间,溪南人进士陈丹心(乾隆十九年甲戌科)倡议重建何山寺,由于原来庙址受山势所局限,经溪南十寨村老聚众商议,迁其址往何仔山南麓,扩大其规模,并改寺名“何山寺”为“河山寺”,主祀观世音菩萨。后经多次修建,最后一次在1987年,由溪南信众及乡民集资重新修建,其时占地面积逾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祀观世音菩萨、地藏王、十八罗汉等。坐北朝南,硬山顶式,有门楼、下厅、天井、大殿和东厢房。从天井到大殿拾级而上,大殿高出天井2米。面阔3间,1厅1暗。东厢房1厅3暗。门楼上有金字石匾,上勒“河山寺”三个大字,双侧有陈丹心所撰对联曰:“河透南溪,溪边杨柳;山经北院,院里昙花”,门楼两边墙面各镶嵌两块一米见方的石板,各刻一大楷字,组成“南溪佛国”字样。1987年重建时仍见从旧址搬来的明代之前何山寺残留石料,如方形上马石、石香炉(其上仍勒“何山寺”三字)。该寺有僧尼(包括藏族僧尼)住持,香火旺盛。
  三、新貌
  时至新世纪,河山古寺因规模所限,无法容纳日常信众的朝拜。自2004年10月寺庙新住持释宏观师父(佛教净土宗)到来之日起,便开始谋划重建寺庙。在释宏观师父的努力下,2008年12月5日(农历十一月初八)经诏安县宗教局审批,河山古寺破土重建。经几年来营建,寺庙已初见规模,焕发新的光彩。
  现在的寺庙利用原址(1987年建,N23.68865416E117.1576861)扩大规模,将原来的建筑推翻重建,利用平整山地及征用农田,使占地面积由原来1000平方米扩大至7000多平方米(12亩),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形式采用混合结构,主体楼仍坐北朝南,改原来的硬山顶式为悬山顶式,楼体建在2米高、20米见方的基座之上,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大雄宝殿”,供奉佛教“三宝佛”(亦称“三世佛”,既裟婆世界中央现在佛释迦牟尼佛、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两侧八大菩萨及韦陀菩萨和关公帝君。下层为佛堂,供奉佛教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大殿内的佛像高大而庄严,每尊佛像的均采用鎏金工艺,主体“三宝佛”和西方“三圣”背光部分采用透雕工艺,与殿内雕梁画栋的精雕细琢呼应,使两座大殿均显得美轮美奂。上层大殿的殿前平台外侧是花纲石围栏,每个栏板上都是莲花浮雕,栏柱的柱头为祥云纹浮雕。下层大殿的门外平台正面摆放一个硕大的透雕蟠龙石香炉,外侧石围栏的样板亦吉祥图样的浮雕,柱头也是祥云纹浮雕。
  从殿前正面延台阶下来是天井,台阶上的栏杆与主体楼下层围栏连为一体,体式相同,台阶的陛石为麒麟祥云浮雕。整个天井与主体楼基座表面一样由花纲石板铺就。天井向前为门楼,门楼里外都有两根石柱,里侧石柱通体水磨,光洁照人,外侧为高浮雕的蟠龙石柱,气派威武,四根立柱承起悬山顶式的门楼。
  主体楼东西两侧各为三层的厢房,采用硬山顶式建筑,东西厢房左右相向,南北延伸,北半部中间隔着主体楼,南半部隔着天井。厢房二、三层的走廊外侧也有石质围栏,与主体楼不同,这里的栏板采用平雕的莲花图案,柱头为通体光洁的圆球状。东西厢房安排寺庙内一应堂室,与主楼之间建成两道共用楼梯,这样的设计巧妙合理而且节约空间。
  门楼外有一广场,广场是一水泥平台,表面也是用花纲石板铺就,这是在原来田地的基础上通过水泥立柱抬高而浇筑成的,与门内天井高低相称。广场上建有回廊,木质围栏等设施,还建有花坛,花坛已经种满时令鲜花。整座庙宇墙体及房顶为红黄瓷砖、琉璃瓦,通体金碧辉煌,气势宏伟。
  河山寺建设至今,尚有后续工程正在进行中(寺名、楹联等均未完善)。近日,在河山寺旧址下方(何仔山西麓)通往现址的水泥路边,有一块300多平方米的空地,现已平整待建,规划建成一座骨灰塔。河山寺总计现已投入资金800万元人民币,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广东、福建厦门、福建泉州、诏安县本地及溪南18社信众的乐捐。按规划,寺庙还将建成五观堂等建筑。
  河山寺举行法事的主要时间是农历正月初九、二月十九、四月初八、五月廿六、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二月十九等佛教传统节日。是时前往朝拜的信众络绎不绝,现已修建成的水泥通道(连接诏亭公路)车水马龙。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本书讲述了史海钩沉、人物春秋、文化守护、薪火传承、往事纪实、田园流光、艺苑掇英、乡土风味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春华
责任者
郑成功
相关人物
黄廷
相关人物
陈丹心
相关人物
万礼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潮河镇
相关地名
山西省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金门县
相关地名
潮河村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溪南镇
相关地名
下河乡
相关地名
新溪村
相关地名
十寨村
相关地名
南溪区
相关地名
三圣乡
相关地名
麒麟区
相关地名
蟠龙镇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