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话语中的“上”“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702
颗粒名称: 诏安话语中的“上”“落”
分类号: H176
页数: 6
页码: 221-226
摘要: 本文讲述了诏安话的角度解释了这两个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文章中举了许多例子,并解释了这些独特用法所涵盖的领域,包括等级、时间次序、美好、安装、涂抹、情绪状态等。另外还介绍了一些诏安话特有的成语和俗语的使用例子。整篇文章以诏安话的语境为背景,通过对“上”和“落”字的多种读音和用法进行详细解释,展现了诏安话的丰富表达和独特魅力。
关键词: 诏安话 读音 用法

内容

一、上
  “草蜢公,红碰碰,骑马去ci?h6(象)墓……”耳熟能详的民谣,总给人一种亲切感。可是,“ci?h6(象)墓”的ci?h6(象)字该怎么写呢?很简单,就是“上”字!
  “上”字的主要读音是sian6,常指等级高或品质良好。
  最好说“上好”,元·曾瑞《留鞋记》楔子:“梅香,取上好的胭脂粉来!”《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赵贵〕思念老蔡指挥昔年之情,将蔡武特升了湖广荆襄等处游击将军,是一个上好的美缺。”
  位置最高是“上高”;在时间或次序上处于最前、最后说“上前”、“上后”;最美说“上水”。学生某一学科成绩最好称“上品”,也省称为“品”,如“伊数学上品”。
  “上”也指上位。有句讥讽阿谀奉承、拍马屁之流的俗语“上司放个屁,下属当雷〓”。〓,普通话读tián,诏安话读dang2(铜),《集韵》:“声盈耳也。”
  “上”字还读zi?h6(痒)。
  入席叫“上桌”;子弹上膛叫“上柜”;接受教育能力强,值得一教叫“上教”;往来叫“上落”;中意叫“上目”;到集市上买东西叫“上市”;亲自上门(拜访或道歉)叫“上门上户”。
  “上床翁姐,落床君子”说的是夫妻在平日间要相敬如宾。“上轿甲卜放屎尿”说的是新娘出嫁临上轿才要撒尿,引申为事到临头才要做准备工作。“上棚戏,落箖猪”说的是上台的演员好看,笼里的猪大样。做戏的上台需要化装,装入竹笼准备上市出售的猪要喂饱、洗白、略事修饰,使其品相能吸引顾客。
  有一首畲歌是这么唱的:
  畲歌畲嘻嘻,
  上树顶摘花枝。
  问你花枝摘卜创什么?
  摘卜乞(kou6)娘子插鬓边。
  畲歌畲呵呵,
  落县城买竹篙。
  问你竹篙买卜创什么?
  买卜乞(kou6)阿兄田头上吊槔。
  歌词中的“上吊槔(diao5-o1)”中的“吊槔”,即桔槔槔,是井上汲水工具。在井旁架上一杠杆装置,杠杆一端系水桶,一端坠石块,一起一落,用以汲水。桔槔与井合称“吊槔井”。自从有了抽水泵,桔槔被淘汰。这里“上”字用作“用绳子绑着东西往上提或吊”讲,读ci?h6(象)。“上水(ci?h6-zui3)”是“从井里打水”的意思。
  “上水(sian6-sui3)”则是“最美”的意思,这里“水”是“美丽、漂亮”的意思。水,《说文》“准也”,《释名》“水,准也,准平物也。”《前汉·律历志》:“绳直生准。准者,所以揆平取正也。”合乎水准的人和物,都是美好的,即有水准,所以借“水”作为美称。又因水性阴柔,它只用来形容女性之美。《拍案惊奇》第二十卷:“假如一个老苍男子,娶了水也似一个娇嫩妇人……”
  “上”作“升起、由低处到高处”解,有时也读ci?h6(象)。“上烧”的“上”有“上升”的意思,是气温上升。扫墓要登山,所以叫“上墓”。宋·王溥《唐会要·寒食拜埽》:“开元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勅:‘寒食上墓,礼经无闻,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展孝思?宜许上墓。’”明·张萱《疑耀·上墓设乌饭》:“余里中上墓,皆以清明、重阳二节。独清明上墓,必以乌饭。”
  “上”字用作“滋生并附着在某物上”讲,也读ci?h6(象)。如“上青苔(音‘啼’)”、“上盐花”、“上露水”、“上白蚁”。湿润,呈返潮的状态叫“上溡(ci2)”;发霉叫“上殕(pu3)”;眼珠上生了一层薄膜状物,白内障叫“上肉(ci?h6-bbah8)”。
  “上”字用作“安装、装上”讲,也读ci?h6(象)。把店铺的橱窗用木板装上,以示关店时间到了,暂不营业叫“上铺窗”;将石门斗装上叫“上门斗”。“上铺窗”与“上门斗”,基本上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二、落
  “落”的读音比较复杂,有loh8、lo1、lao2、lao5、lat7几个读音。
  “落”最常见的读音是loh8。诏安人所说的“落”,有的等同于现代汉语的“下”,如“下雨”叫“落雨”,下本钱叫“落本”,下课叫“落课”。
  有一个词叫“落火”,意思是添油加醋地挑唆使发火。《红楼梦》则表述为“下火”。《红楼梦》第三十三回,焙茗道:“……不知在外头唆挑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火。”
  也有的等同于现代汉语的“入”,如入账叫“落数”,入耳叫“落耳”,入夜叫“落暝”。
  诏安谓婴儿出生为“落土”,如“落土时命”,《红楼梦》则表述“落草”。《红楼梦》第八回:“另外有那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
  “手面讨食”的人天天要“讨米落鼎”,有时驴(像驴一样劳作)到“?骨落肉”(“肉”读如“弱”,如“肉桂”。“肉”又音转为“叶”),所以钱不能乱花。
  “落庵落院,荷包着滇”,意思是到庵堂神庙拜神拜佛,没有一定的财力是支撑不了的。荷包:指钱包。滇(d〓6):满。《汉书·礼乐志》:“泛泛滇滇从高斿,殷勤此路胪所求。”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滇滇,盛貌也。”如“酒滇客情,茶滇欺人”。
  “蛇落竹筒”,本来是说蛇“本性好曲”的特点。清·翟灏《通俗编·禽鱼》:“蛇入筩(竹筒)中曲性在。”按,《大智度论》:“譬如蛇行,本性好曲,若入筩中则直,出筩还曲。”在诏安则喻指被严格控制起来,失去了自由,只能任人摆布。
  “热天日落砍担柴,寒天日落洗双脚”,说的是夏天昼长,太阳下山后还可砍一担柴天才黑;冬天昼短,太阳下山后只洗一双脚的工夫天就黑了。所以夏天干活,要抓紧时间,要“放落篙,就是桨”。
  “出日落雨,刣猪覂猪肚”,是说夏天气候急剧多变,牲畜容易病死。
  凡事要谨慎,不可“失脚落手”,越是到收尾阶段,越要小心,因为“师傅易做,尾箍僫落”。
  “落(loh8)”经变调而读“落(lo1)”,表示投入、加入(液体的东西)。
  “落豉汁”。“豉汁”:酱油。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羹臛法》:“小蒜白、及葱白、豉汁等下之。令沸,便熟也。”
  “做官清廉,食饭落盐”说的是做官如果清廉的话,吃饭连下饭菜都没有,表示清官没有办法过极为富裕奢华的生活。
  “食糜落豆酱,俭钱买生肖”,讽刺有些人节省伙食,却把节省下来的钱拿去赌六合彩。
  “落”读lao2。
  东西掉了叫“交落(ga1-lao2)”。“交落”或作“珓流”,翁辉东《潮汕方言·释言》:“珓,音筊。《类篇》:‘巫者用以占吉凶。’珓落者,谓物从高处落下,有似珓之坠落也。俗谓胶落,胶、珓音转。如儿歌:‘火屎珓落涂。’”
  “老戏做到交落棚”,说的是因一时疏忽而致演出失败,引申为行家里手的偶尔失误。“交落棚”:摔倒在台下。老戏:拿手好戏或老手。
  经常见到人家在祭拜时,把纸钱如纸牌般展开,然后在人的身上掸一掸,叫ga1-lao1,据说能驱邪气,除晦气。ga1-lao1,实际是ga1-lao2的变调,仍写作“交落”。“交落(ga1-lao1)”的作用是使人身上的晦气、秽气“交落(lao2)”掉。
  “落”读lao5。
  空车而返叫“落空车”;裤带松弛导致裤子掉下来叫“落裤”;上衣滑落到肩膀外叫“落肩”;衣服过于宽大,不合身,给人邋遢的感觉叫“落栅(lao5ceh8)”lao-ceh;流产叫“落胎(lao5t〓1)”。“落下颏(huai2)”指下巴脱臼,用以斥责小孩吃饭掉饭粒。
  最后,“落”还读lat7。
  拉屎叫“落屎”,含斥责语气。
  “〓落落”,iah8-1at7-lat7,(由于得不到认同而)情绪低落。落落:孤单寂寞貌。晋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唐韩愈《东都遇春》诗:“悠悠度朝昏,落落捐季孟。”成语有“落落寡欢”。
  (作者微信公众号双砲山讲诏安话有语音版,微信号:shuangpaoshan)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本书讲述了史海钩沉、人物春秋、文化守护、薪火传承、往事纪实、田园流光、艺苑掇英、乡土风味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一贵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汲水镇
相关地名
石门县
相关地名
南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