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829条
析出资源
1037条
图表
362条
事件
200条
地名
10条
专题
100条
作品
116条
实物
4条
知识出处
全部
鯉城区志
安溪县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检索条件
与 “鲤城区” 相关
共 1829 条
22
/
122
316
第一节 批发市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批发市场在唐代以后成为主要粮食集散地,元代出现以经营粮食批发业务为主的商业组织行郊。明末至清康熙年间,台湾成为泉州粮食供应的重要基地。解放后,人民政府组建国营贸易公司参与粮食收购、调运,实行统购统销政策。80年代以后,粮食产销体制...
317
第二节 零售网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零售网点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已有记载,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出现粮店。民国时期,泉州的米店(摊)、粮杂铺遍布城乡各处。解放后,继续经营并不断调整,1953年实行统购统销后,代销店和国营粮店逐渐增多。1983年,实行...
318
第三节 集市市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集市市场在民国以前是粮油余缺调剂的重要场所,参与交易的包括粮油摊贩和自产自销的农民。交易品种以稻谷、大米为主,还有蕃薯、大豆、豆饼、生油等。1953年后,市场管理加强,农民只能在完成统购任务后在市场进行粮食余缺调剂,不允许私营粮商...
319
第二章 购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市粮油市场的购销情况。首先介绍了1953年底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的情况,包括设立粮食交易所、限制私商经营等。然后介绍了不同年份实行的购销政策,如合同定购、议价收购等。接着详细介绍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粮油供应情况,以及军供和侨供的...
320
第一节 收购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市在1953年开始实行粮食统购,随后经历了“三定”工作、合同定购和议价收购等阶段。在各个阶段,泉州市的粮食收购数量和方式都有所不同。粮食议购在1979年后逐渐活跃,随着市场开放和价格波动,粮食部门进行抛销以保持库存量。至199...
321
第二节 销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2005-2010年泉州市粮食产销总体情况,泉州市粮食生产稳定增长,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04.2万吨。粮食销售方面,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了合同定购和议价销售,并加强了市场调节措施,保障了粮食市场的稳定供应。城镇和农村居民的...
322
第三章 储运加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市粮食储运加工情况。在调运方面,泉州一直是粮食的转运枢纽,从唐代开始依靠江浙、湖广和台湾等地供应粮食。抗日战争期间,由于航线被封锁,泉州粮食主要依赖龙溪补给。解放后,调运主要通过公路汽车运输和水路调运进行。在仓储方面,泉州市拥...
323
第一节 调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在历史上是粮食转运枢纽。民国时期,随着航运设施的改善,航线逐渐增加。抗日战争时期,粮食供应变得困难,主要靠龙溪补给。解放后,调入和征购公粮主要靠公路和水路运输。鹰厦线铁路开通后,调入粮食主要靠铁路运输。1982年后,成立多个调...
324
第二节 仓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的粮库历史悠久,自唐代起就有官方建立的粮仓。清道光年间,泉州府有4所粮仓。民国时期,由于田赋改征实物,新建了简易仓库。解放后,新建和改建了许多仓库,并采取各种方法进行粮食保管,如使用化学药剂薰蒸杀虫、密闭缺氧保管等。
325
第三节 加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市粮食加工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情况。涵盖了稻谷加工、小麦加工和油料加工等内容,包括了加工场所的设立、生产情况以及价格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326
第四章 经营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市粮食加工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情况。涵盖了稻谷加工、小麦加工和油料加工等内容,包括了加工场所的设立、生产情况以及价格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32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清代以前,粮食管理机构由府署、县衙掌管。民国时期,先后设立财务委员会、粮食管理局、公沽局和田赋粮食管理处等机构。1950年,泉州贸易公司粮油部成立,1954年改为泉州市粮食局。1986年改称
鲤城区
粮食局。
328
第二节 计划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3~1981年,泉州市粮食局实行计划管理体制,按月、按季上报和下达计划,检查购销计划执行情况。1982年4月起,实行大包干管理,统购按“一定三年”计算,城乡居民口粮按发证人口递增计算,其他粮食供应按1980年销售实绩包干。1...
329
第三节 财务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9年9月至1952年6月,泉州市粮食部门由行政核算制转为独立核算制,建立会计科目和账册,单独计算盈亏。1979至1984年,改革粮食企业财务体制,建立购销包干、差额调拨制度,实行工业企业利润留成及商业企业财务包干、减亏分成的...
330
第四节 价格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9年9月,泉州市开始对粮食进行价格管理,统一收购牌价及销售市价。1953年11月,设立购销股专管粮价。1966年,提高粮食购销价。1978年后,恢复粮油集市贸易,价格多次调整。1992年4月起,全面实行市场调节。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