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陈吊眼” 相关
共 13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畲族迁徙原因包括不堪税赋、反抗失败情况。
2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从入迁闽东到定居落籍的情况。其中包括入迁闽东——招民垦荒政策带动移民热、告别游耕——一曲感动历史的山地情歌、垦荒种山——融入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等。
3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畲族定耕过程因地区和时代而异,盘瓠传说在此过程中成为保护民族权益的“护身符”。定耕后,盘瓠传说转变为畲族的精神力量,规约其生产生活。畲族游耕农业的转变受生态破坏等因素限制,盘瓠传说延长了这一过程。总之,盘瓠传说对畲族历史和文化发展...
4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畲族历史充满迁徙和英勇斗争,受封建压迫和剥削而被迫迁徙。从广东到福建再到浙江,畲族通过歌教传承迁徙路线,不忘本。《高皇歌》反映畲族受汉人上层剥削压迫的遭遇,畲族人民团结英勇抗争,涌现出众多英雄。尽管受局限,畲族人民仍坚决反抗封建统...
5
知识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元时期,朝廷对畲民武装进行剿抚,导致“畲军”“畲兵”“畲寇”大量减少。招抚畲军既能平息叛乱,又能加强统治,所以朝廷尽力招抚。畲军用于地方防守,也被朝廷作为征服其他溪洞的工具,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6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畲族在福建的迁徙分布情况。从隋唐时期开始,畲族先民在闽粤赣交界地繁衍生息,后来逐渐向外迁徙。宋元时期,部分畲族先民参加抗元武装斗争后被迫流徙各地。明清时期,大量畲民沿海岸线向闽中和闽东迁散,形成了闽东成为畲族新的大本营的趋势。...
7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畲族在历史上曾遭受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困扰,但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特别是在教育和文化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8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两宋时期,虽然发生了多起以畲族为主的武装斗争,但活动地域仍在原有聚居区内。到了宋末元初和元代,由于连年战乱和军事调动,畲民的迁徙路线和范围变得更为复杂和广泛。这些迁徙主要是军事性质的移民,最有代表性的是陈吊眼、许夫人、钟明亮等多...
9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畲族是一个淳朴谦和的民族,但绝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民族。畲族人民在面对封建王朝的剥削、压迫和民族歧视时,展现出了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精神。从唐代至明清,畲族人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包括畲族人民为主或参与的大大小小的武装起义。这些斗争反...
10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 | 类型: 正文
陈吊眼(1250~1282年)是南宋末年福建著名的抗元首领,出生于福建云霄。他曾率领起义军在漳浦、漳州等地与元军进行激烈的战斗,展现出顽强的抗争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提出“畲汉一家亲”的口号,动员贫苦农民不分畲、汉,共同抵御元兵,使得起义...
11
知识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漳浦县湖西、赤岭的蓝姓畲民不祭“圣王公”,但赤岭畲族乡境内仍有陈圣王庙、观音亭等其他庙宇。其中,杨美村的古美山上的陈圣王庙,据学者考证,不是祭祀开漳圣王陈元光,而是祭祀畲族英雄陈吊眼。该庙建于清乾隆庚申年(1740年),因村民建土地...
12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 | 类型: 军事事件
1277年(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七月,陈吊眼、许夫人率领汀漳“诸峒畲军”协助张世杰围攻泉州叛军蒲寿庚,后被元军击破。
13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 | 类型: 军事事件
1280年(元世祖至元十七年)陈吊眼攻陷汀州,杀死元在漳州的招讨使和万户府知事,后退守闽、粤交界的千壁岭,次年被诱杀,起义军被杀达两万多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