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福建畲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03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福建畲族
分类号: C921.2
页数: 40
页码: 21-40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畲族在福建的迁徙分布情况。从隋唐时期开始,畲族先民在闽粤赣交界地繁衍生息,后来逐渐向外迁徙。宋元时期,部分畲族先民参加抗元武装斗争后被迫流徙各地。明清时期,大量畲民沿海岸线向闽中和闽东迁散,形成了闽东成为畲族新的大本营的趋势。进入闽东的畲民除了留居当地外,还有部分继续向闽北和浙南、浙西南迁移。长期的流徙使畲族分布范围广泛。同时,文章也提到了畲族人口在福建省内的分布情况,福安市和霞浦县是畲族人口最多的地区。
关键词: 人口分布 调查方法 福建省

内容

福建是我国畲族人口最多的省份,畲族人口占全国的半数以上。除相对聚居的畲族村落外,大多数畲族与汉族杂居在一起。宁德、福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等设区市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人民和福建各族人民一道,开发山区,建设八闽,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明清以后,畲族与周边汉族的交往日益频繁,许多地方的畲族与汉族逐渐深度融合,畲族传统在这些地方成为“隐性”的存在;而在闽东的广大畲区,畲族传统文化得到相对比较完整的保存和传承。
  第一节 八闽畲踪
  一、迁徙分布
  畲族原是一个聚居的民族,闽粤赣三省交界地是他们早期的家园。今天的闽南和闽西是闽粤赣交界地的一部分,至少在隋唐时期就有畲族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唐以后,就有部分畲族先民从原聚居地向外迁移。宋元时期畲民的迁徙带有明显的军事性质。如南宋末年畲族人民组成“畲军”,参加文天祥、张世杰等领导的闽浙沿海地区的抗元武装斗争,宋亡后被迫流徙各地。最典型的当属元代陈吊眼、许夫人、钟明亮等以畲族为主体的反元义军,数十万造反大军转战于闽、粤、赣三省的漳、潮、泉、汀、赣诸州,义军被镇压后,许多畲族勇士或留居当地,或散迁他处。由于连年不断的征战,“迁移路线错综复杂,迁移范围广泛”。①
  明清时期,大量畲民延续传统的游耕方式,沿海岸线向闽中和闽东迁散,闽东成为畲族新的大本营。进入闽东的畲民除了留居当地外,还有部分继续向闽北和浙南、浙西南迁移。长期的流徙使畲族“宋元到福建中部、北部一带,明清时已大量遍布于闽东、浙南等地”。②
  明清交替时期,社会动荡加剧,清政府的“迁界”“复界”政策使已经移居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民又经历一次变动,并且形成一批滨海畲村。
  清乾隆后期畲族的迁徙活动基本上结束,福建畲族的总体分布也基本上定型。
  明清时期许多地方志和民间文献对福建畲民多有记述,但均未见到人口数据。
  1937年的《福建省统计年鉴》第一次出现畲族人口分布的官方统计数字。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畲族共8020户30264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从1953年至今共有过6次全国人口普查。前五次普查显示,福建畲族人口均呈增长趋势,主要原因除人口自然增长外,与民族政策的落实、民族成分的“归本还原”有重要关系。
  据1982年第三次普查数据,全省有畲族208695人,分布在7个地区2个省辖市的62个县级行政区。各县级行政区中畲族人口千人以上的有24个;万人以上的有福安、霞浦、福鼎、宁德、罗源、连江等6个。
  随着民族政策和民族甄别工作的不断落实,闽西、闽南、闽北等地相继有大量畲民恢复了畲族成分。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福建省畲族349052人,比第三次普查净增140557人。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福建省有畲族人口375193人,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52.87%。全省畲族分布在9个设区市的80多个县(市、区),八闽大地几乎每个县级行政区都有畲族;除相对聚居的畲族村外,大多数是畲汉两个民族杂居在一起。详情如下。
  福州市48152人,其中鼓楼区1072人,晋安区3867人,闽侯县1306人,连江县11918人,罗源县18495人,永泰县4231人,福清市5261人;厦门市7115人,其中开元区1698人,湖里区4017人;莆田市2782人,其中莆田县1131人,仙游县1453人;三明市18970人,其中清流县1687人,尤溪县1458人,宁化县7003人,永安市4637人;泉州市26309人,其中泉港区5521人,安溪县8673人,晋江市2405人,南安市5128人;漳州市50534人,其中芗城区4332人,云霄县1119人,漳浦县20729人,诏安县11048人,平和县1715人,华安县1205人,龙海市9583人;南平市27516人,其中延平区2342人,顺昌县6246人,浦城县2429人,光泽县3181人,松溪县1685人,邵武市3389人,建瓯市2423人,建阳市4327人;龙岩市34775人,其中新罗区1376人,上杭县30735人,漳平市1597人;宁德市159040人,其中蕉城区22054人,霞浦县35071人,古田县7708人,寿宁县2385人,周宁县1666人,柘荣县1477人,福安市59931人,福鼎市28207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福建省畲族人口36.55万,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51.57%,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45.87%。福建省畲族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比第五次普查减少9679人。
  二、畲族乡村
  (一)畲族乡
  遵照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的指示,1984年福建省在畲族聚居的连江小沧,罗源霍口,漳浦赤岭、湖西,宁德金涵,霞浦盐田、水门、崇儒,福安坂中、康厝、穆云等地成立了第一批11个畲族乡。随着民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闽西、闽南、闽北等地有大量畲民通过民族甄别,相继恢复民族成分。因此,福建省又先后批准成立了若干畲族乡:1987年成立永安青水畲族乡;1988年成立龙海隆教,上杭官庄、庐丰畲族乡;1993年成立福鼎硖门畲族乡;2000年成立宁化治平畲族乡;2009年成立福鼎佳阳畲族乡。至此福建省共有18个畲族乡。
  2014年全省的18个畲族乡合计畲族人口132732人,占各畲族乡总人口425635的31.18%。其中福安市的坂中、康厝、穆云3个畲族乡连成一片,面积合计309平方千米,畲族人口合计约2.7万人,占该区域总人口的32.23%,是中国畲族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
  (二)畲族村
  2014年福建省共有畲族村①507个,有畲族村5个以上的县级行政区464个。
  福州市:晋安区8个,连江县19个,罗源县34个,永泰县12个,福清市7个;莆田市:仙游县7个;三明市:宁化县19个,永安县12个;漳州市:漳浦县18个,诏安县6个;南平市:延平区5个,顺昌县11个,浦城县6个,光泽县8个、建阳市5个;龙岩市:上杭县40个,漳平市10个;宁德市:蕉城区37个,霞浦县52个,古田县6个,寿宁县5个,柘荣县5个,福安市104个,福鼎市28个。
  以上畲族村中有38个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第一批于2014年命名,共9个:连江县东湖镇天竹村,延平区水南街道岭炳洋村,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沧海村,漳浦县湖西畲族乡顶坛村,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八都镇猴盾村,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溪塔村,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
  第二批于2017年命名,共29个:连江县丹阳镇后冠村,罗源县起步镇庭洋坂村、霍口畲族乡福湖村,莆田涵江区大洋乡坝头村,永安市青水畲族乡青水村,宁化县中沙乡下沙村,大田县桃源镇东坂村,安溪县官桥镇善坛村,芗城区天宝镇茶铺村,漳浦县赤岭畲族乡赤岭村,顺昌县洋口镇田坪村,漳平市赤水镇香寮民族村,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丰康村、官庄畲族乡树人村,蕉城区霍童镇八斗村、九都镇九仙村,福安市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坂中畲族乡廉岭村、松罗乡后洋村、穆云畲族乡虎头村,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佳阳畲族乡双华村、太姥山镇财堡村、硖门畲族乡瑞云村,霞浦县崇儒畲族乡上水村、三沙镇东山村、水门畲族乡茶岗村,屏南县甘棠乡巴地村,寿宁县竹管垅乡李家洋村。
  第二节 往事如歌
  一、告别游耕
  畲族历史上是一个游耕民族,刀耕火种,去瘠就腴。唐以后大批汉人开始进入畲族聚居的漳、汀地区,畲汉人民开始形成杂居格局。受汉族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些地区的畲民不再延续早先的游耕,开始定居的农耕生活,与汉族兄弟(闽西的客家、闽南的福佬)一道共同开发漳、汀二州。宋明以后,这些畲民在许多方面与汉民深度融合,在耕读文化的背景下,不少人通过自身努力取得骄人的成就。
  与此同时,其他畲区仍为“化外之地”,许多畲民依然延续着古老的游耕方式。明清时期大批畲族向北迁徙正是原始游耕的继续。从粤东到闽西,再到闽中,再到闽东,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畲族在新居地住下以后,与当地汉族的交往日益频繁。他们从汉族农民身上学到了许多农耕技术:畲族没有铁匠匠.他们就从附近汉族社区引进锄头、犁耙、砍刀等铁制农具。这样,生产效率和效益都大大提高。他们还亲眼看到并且开始亲身体会到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比较安定,收益也相对可靠,于是不再留恋昔日的“游耕”,从而开始择地定居、以农为业的尝试。
  一部分畲民依靠自己开垦的少量土地得以生存,更多无地、少地的畲民只好租种汉族地主的田地和官山,成为佃农。
  畲族定居之后,因社会认同畲族“始祖乃高辛皇帝敕居山巅,自食其力,不派差徭,历代相沿,由来已久”之说,明末清初,封建官府对畲民一直采取“无为”态度,并禁止基层官吏骚扰他们。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福宁知州董鸿勋在各县立碑勒石:“永禁各都、乡、保滥派畲民差徭。”①
  乾隆二年(1737年),福宁府奉旨绘画畲民图册进览,清政府仍准畲民不编丁甲,免派差徭,循例古法,勒石示谕。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更定清初编置户口牌甲之令,规定“各省山居棚民,按户编册”(《清史稿》卷一二〇)。此后,福建各地畲民和汉民一样,全面实行编甲管理,并和汉民一样承担照章完粮义务,正式成为封建国家的“子民”。“畲即承赋如居民”(《临汀汇考》卷三)“其有田产者亦
  ①福安田螺园《雷氏宗谱·福宁府石碑文》,清光绪元年(1875年)编修。
  必输粮而给官差”(民国《长汀县志》卷三五)。畲民按户编册后,“各都、保遂有滥派、索贴之弊”,“滥派畲民差徭”。地方官府为此多次出示严禁:“毋得仍前滥派畲民差徭,借端索贴扰累,并索砍竹木等项,俾得安生业。倘敢故违,许受累畲民指名直禀,以凭掌究。”①除官家“滥派、索贴”之外,畲民还常遭受地方不法之徒偷盗、勒索等骚扰。地方官府视情颁布“禁骚扰”告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畲民的权益。这些文告在一些畲家族谱中仍可见到,今宁德飞鸾长园畲村还保留一面宁德县正堂光绪三年(1877年)的禁碑,严禁“匪徒窃取滋扰”。
  畲民编图隶籍、编户纳粮,标志着他们正式告别了原始游耕时代,开始了定居农业的历史进程。
  二、以农为业
  广大畲民定居以后,主动融入自然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山居农业是他们最基本的经济形态,垦荒种山是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手段。和周边的汉民一样,他们主要是种植禾稻、蓝靛、苎麻、甘薯、茶叶等。
  (一)种植禾稻
  这时的八闽大地早已经“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尽力耕”(宋·朱行中《知泉州诗》)。他们只好到自然条件更为艰苦的高寒山区,开山辟田。这些地方山高水冷,路途遥远,山田多是“眉毛丘”“斗笠丘”,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梯田山高水冷,土浅砂多,山道崎岖,交通不便,因此种植农作物花工大,产量低。据了解,一亩水稻从种到收,需要30—40个工作日,而每亩水稻产谷200—250斤,300斤以上也有,差的不到100斤”。②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所以“农田耕作,极为粗放,水田都只二犁二耙……原始刀耕火种的残余尚留存在耕种之中。1亩水田,种子6斤,插1300株秧苗,故当时就以1300株为1亩。……畲民田园,多为梯田,靠近溪涧能经常灌溉的不多……‘久晴则怕旱,久雨则怕涝’。水利设备极差,无水坝,亦无水渠,顶多只在溪涧水源地方安上竹筒,疏导灌溉,其法十分原始”。①
  此外,畲民还种植一种旱作禾稻。明万历《福安县志》:“又有一种山稻,畲人种于山坞。”因多为畲民所种,所以又被称作“畲稻”。畲民“所开土地,叫做‘畲田’……当地群众多称他们为‘畲客’或‘山客’,本无恶意”。②
  (二)种植蓝靛、苎麻
  蓝靛也叫蓝、蓼蓝,福建人又叫“菁”,是福建的地方名产。这是一种可以提取蓝色染料(靛青、靛蓝)的草本植物,宋代福建就大量种植,畅销全国。明代以来,东南沿海纺织业的发展,使对靛青的需求激增;“福建菁”已名闻华夏,明·王世懋《闽部疏》有“福州西南,蓝甲天下”之说。明·黄仲昭《八闽通志》称“蓝淀(靛),诸县皆有,闽侯官、长乐尤多”。闽东各县也早有种植。清乾隆《宁德县志》称“邑以种菁为业者,大抵汀人也”;“凡菁客佃作之山,皆深岩穷谷”,“如西乡几都,菁客盈千”。畲民因擅种蓝靛,也被称为“菁客”,他们居住的村寨被称为“菁寮”。
  苎就是苎麻,纤维细长,平滑而又有丝光,质轻而拉力强,吸湿易干又易散热,染色容易褪色难,是寻常百姓主要的衣着用料,社会需求
  量相当大。由于气候和土质的原因,闽东和浙南广袤的山区成了苎麻的理想家园,山居农民都擅此业。种苎,制苎,直至织成苎布,“一条龙”做到底。明清两代,闽东山居农民从事苎业的人数众多,并且获得很大的经济利益。明崇祯十年(1637年),寿宁知县冯梦龙写道:“(寿民)近得种苎之利,走龙泉、庆元、云和之境如鹜,田颇有就芜者……苎山亦曰麻山,一年三熟,谓之‘三季’。富者买山,贫者为佣,中人则自力其地;力薄则指苎称贷,熟而偿之。”
  种苎与种菁关系甚大,种菁种苎之利数倍于种粮,不少乡民因而致富。明末至清,闽东出产的靛菁除为本地苎布着色外,大多销往江浙。此业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最盛,同治和光绪(1862—1908年)以后,洋布洋靛充斥,种苎和种菁业遂走向败落。
  和汉族山民一样,畲民也擅苎业。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织布机。“织麻布是畲族妇女的专长,家庭人口多的一年要织70—80尺,人口少的织30—40尺,原料都是自己种的苎麻,有少量黄麻。麻布都是作外衣备户外劳动之用。布质结实,耐磨损,都是自用,没有出卖的,穿时都染成青、蓝色”(《霞浦县畲族志》第259页)。苎麻丝织成的布叫做“苎布”“纃(qí)布”“夏布”。乾隆《福宁府志》称“夏布之属以福安为上”。这恐怕与福安畲族人口最多,因而种苎者也最多不无关系。
  (三)种植甘薯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长乐华侨陈振龙父子从菲律宾引进甘薯(番薯)苗,经巡抚金学曾的大力提倡,开始在福建各地普遍种植。甘薯初一传入便充分表现出耐旱高产的优秀品质,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尤其受到包括畲民在内的广大山民的青睐。“近山之地辄种薯芋,名曰‘开〓’”(清乾隆《潮州府志》卷一二)。“山田硗确,不任菑畲者,悉种薯蓣以佐粒食(指谷物),贫民尤利赖焉”(清光绪《福安县志》卷之七)。从此甘薯成为山区人民(包括畲民)的主粮之一,在粮食作物中其地位仅次于水稻。
  (四)栽培茶叶
  历史上福建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畲族地区种茶非常普遍。茶叶给茶区人民,包括广大畲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利益。福建的许多名茶,如闽南的安溪茶,闽北的武夷茶,闽东的工夫茶等,都与畲民直接相关。闽东广袤的山野到处都可以看到成片的茶园。明朝万历年间谢肇淛游历闽东后在《长溪琐语》写道:“环长溪百里,诸山皆产茗,山丁僧俗半食焉。”尤其是近代五大口岸开放以后,传统的纺织印染业(蓝靛业)因敌不过外国商品的竞争而一败涂地,但是国际市场对茶叶的需求却不断扩大,从而大大刺激了茶业的发展。对广大山居畲民来说,改菁易茶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他们充分发挥山区的优势,发展茶叶生产。
  一些善于经营的畲民还办起茶庄,做茶叶生意,宁德猴墩畲族村的雷志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治十三年(1874年)他创办“雷震昌”茶庄,不但帮助周边的畲汉乡亲解决了售茶之忧,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还用挣来的银子为村里兴办了许多公益事业,成为名闻闽东的畲族第一代茶人。
  畲民还培育了许多优质的茶叶品种。名闻全国的“福安大白茶”就出自畲族茶农之手,它的“娘家”是福安市穆云畲族乡的高岭畲族村。这个茶种产量高,茶味好,抗寒、抗旱又耐肥,是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国家良种之一,1973年正式定名“福安大白茶”,名列《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中国现有9个产茶省都大面积引种了福安大白茶。
  (五)采薪烧炭
  畲民靠山吃山。除种植业外,采薪烧炭也是各地畲民的一项重要的生产劳动内容和经济来源。以闽东为例,20世纪前期每50千克柴片可换约2.5千克稻谷,每50千克木炭可换约10千克稻谷。畲民常靠采薪烧炭换取生活所需。柴薪除松木、杂木片外还有杂木树枝和“细芒”(也叫“铁芒萁”)。直到20世纪后期“厨房革命”(告别柴草,以液化石油气和电力为燃料)之前,每天上午在城镇的集市上依然可以看到以畲民为主体的周边山民挑着薪炭待沽的身影。
  三、畲区生活,
  (一)日常生活
  一些历史文献包括地方志对福建畲民的生活状况多有零散记述。
  清乾隆年间绘制的《皇清职贡图》以福州府属罗源、古田二县为代表,描绘福建畲民形象,并附文字说明畲民的生活形态:“罗源县畲民……今居罗源者只蓝、雷二姓,相为婚姻……其习俗诚朴,与土著无异。无酋长统辖。多在荒僻山巅,结茅为屋。男女相助力作,采薪捕鱼,以供食用。男椎髻短衣,荷笠携锄。妇挽髻蒙以花布;间有戴小冠者,贯绿石如数珠,垂两鬓间;围裙著履,其服色多以青蓝布。”“古田畲民即罗源一种,散处县之上洋村。以耕渔为业。竹笠草履,勤于负担。妇以蓝布裹发或戴冠……短衣布带,裙不蔽膝。常荷锄跣足而行,以助力作。”
  晚清杨澜《临汀汇考》卷三《风俗考·畲民附》:“唐时初置汀州,徙内地民居之,而本土之苗(按,即畲)仍杂处其间,今汀人呼曰畲客……三族自相匹配偶,不与乡人通,种山为业。而近时无跳梁抗拒之事,盖在各省诸苗中最驯良者矣。”
  清光绪《福安县志》:“扆(福安古称)深山中有……畲民……福郡古田、连江、罗源、福宁、宁德、福安多有……不知始自何时,布散山泽间,亦受民田以耕。谓平民曰百姓。男女杂作,以远近为伍。性多纯朴,短衫跣足;妇人高髻,蒙布加饰,如璎珞状。”
  清末一位侨居闽东的外国人凭自己的观察这样描述畲民:“在某些地方颇为集中……据说他们没有文化,讲自己的语言。男人穿的衣服跟汉人差不多,但是妇女的穿着跟汉族妇女完全不同……他们的外貌也与汉人不同,眼睛里充满勇敢,妇女们体格强壮,并且大脚板。”①
  (二)畲族语言
  畲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学界称闽东各地畲族内部使用的语言为“福安畲语”,以区别流行于广东的惠东等4县、使用人口仅一千多的“惠东畲语”。
  福安畲语在我国畲族中最具代表性,使用者遍及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的畲族社区,是中国畲族地区的“普通话”。福安畲语与汉族客家方言接近,但跟现在汉族客家人说的客家话又有所不同,它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其间还保留了丰富的古畲语成分,因而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畲族把这种语言叫做“山哈话”或“畲话”。②
  由于受当地汉族方言的影响,不同地区畲民所说的畲话有一些小区别,但基本上是一致的。除了“畲话”,大多数畲民同时还能说当地汉族的方言,这种“双语”现象一直延续至今。
  一些地区如闽西、闽北等地的畲族,由于长期与汉族深度融合,许多畲民已经不具备使用畲语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和城镇化浪潮的强大冲击下,闽东畲区的畲语传承在新生代身上也面临很大的挑战。
  (三)族内婚制
  历史上畲族实行的是族内婚,即畲族内部雷、钟、蓝三姓之间相互通婚,一般情况畲女是不嫁汉家的;畲族李、吴、杨等姓是“男嫁女家”的产物。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畲汉之间交往增多,畲汉通婚现象也不断增加。进入21世纪后,畲族族内婚的传统受到越来越普遍的挑战,尤其是在城镇工薪族中,畲汉之间相互通婚已是很平常的事了。
  (四)人生礼俗
  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畲族的民间习俗明显地受到当地汉族的深刻影响。但是,每遇本民族的重要节期和每当人生的重要关节,畲民又常常表现出鲜明的独特之处来。
  畲族富有民族特点的人生礼俗主要有婚姻嫁娶、生育寿诞、建房修坟、丧葬习俗等。
  第三节 情系闽东
  一、落籍定居
  (一)三姓入迁
  闽东①是我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早在唐代畲民就开始迁入闽东;明清时期大批畲民迁入闽东,开始了定居农业的历史进程。成千上万的畲族新移民,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散布在闽东的茫茫山野,他们主动融入自然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和周边汉族兄弟一道,垦荒种山,用辛勤的汗水为闽东山区的进一步开发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此过程中,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富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为闽东的文明与进步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根据闽东现有畲族谱牒统计,自唐至清,畲族蓝、雷、钟三大主姓共有73支迁入闽东,其中唐代2支,明代30支,清代41支;蓝姓25支,雷姓25支,钟姓23支。②
  唐代的2支,最早的是唐干符三年(876年),有畲民蓝应潮从侯官县(闽侯)迁入古田县的水竹洋(今富达村)。其次是唐五代时期,有钟姓畲民从汀州上杭迁入福安韩阳坂五十三都钟莆坑,其后裔又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移迁今坂中畲族乡的大林村。
  还有一些是语焉不详的“来历不明”者。如北宋时就有雷姓畲族迁住福安金斗洋村。《福安畲族志》有这样的记述:“坂中和安钟谱载,‘大林钟’始祖飞公之女适金斗量(金斗洋)雷谓礼。时为北宋末年。”①现今金斗洋畲民口碑还在流传类似说法。这也是有关闽东雷姓畲民的最早记述。
  畲民大批迁入闽东是在明清时期,尤以万历至乾隆中期(约16世纪中后期至18世纪中期)的200年最为集中。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有雷姓畲民由罗源北岭迁福鼎白琳牛埕下,这是有明确时间记载的进入闽东的第一支雷姓畲民。此外,比较重要的还有福安后门坪雷姓,明成化二年(1466年)从福州方向转迁而来;宁德猴墩雷姓,明万历元年(1573年)从罗源迁入;霞浦水门茶岗雷姓,清乾隆元年(1736年)从浙南迁入。
  闽东最主要的一支钟姓畲族是“大林钟”。该支派祖籍广东,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辗转迁福安大林村,后来大林钟氏宗祠就成为闽东钟姓畲民共祀的祖祠,支派始祖被奉为钟熙侯王。
  明中期以后蓝姓开始大批进入闽东。较早的有宁德飞鸾葡萄坑蓝姓,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自罗源八角井迁入。此外,比较重要的还有福安穆云溪塔蓝姓,万历年间(1573—1620年)自寿宁迁入;霞浦盐田青皎牛岭蓝姓,天启元年(1621年)自罗源迁入;霞浦崇儒上水蓝姓,崇祯九年(1636年)自浙江泰顺迁入。
  乾隆后期以后畲族入迁闽东的历史基本结束。
  据推算,乾隆后期在今之闽东范围内有畲民4万多人,其中福安县约1.4万人①。清光绪《福安县志》载,“各都畲民村居”共有209个。
  明清时期畲族的迁徙活动相当频繁,情况相当复杂。从族谱资料看,迁徙大都是一家一户进行,“迁迁住住,徐徐而行”,经过比较长的时间,走过许多州县,才最后停下脚步;而且没有固定的路线,沿着海岸线迁移可能是一条主要迁徙路线。②大体上是从闽粤赣交界的漳州、潮州地区迁出,经泉州、福州(闽侯),然后或从连江、罗源进入宁德、福安、霞浦、福鼎,或从闽侯进入古田、屏南和宁德一带。
  进入闽东后,畲民仍然在继续频繁的流徙,有在县内,也有在县际;还有一部分继续北迁,散居浙南温处两州(今温州、丽水两市)各县,其中有部分又回迁闽东。《丽水地区畲族志》:“今调查统计,由福建入迁处州的蓝、雷、钟三姓有35支,由福建迁居浙江平阳、瑞安、杭州钱塘(今萧山)等地后分迁来的7支,共计42支,他们散居于丽水地区的9个县市……另有9支族返迁福建。”①
  畲民“在漫长的流徙过程中,每经过一个地方并没有全数迁走,迁走的只是一部分,其余仍在原处安居下来,故迁移沿线都有畲民住居”。②这样一来,畲族的分布越来越分散,畲族就是这样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闽东畲族的许多宗谱还记述了这样的传说:唐末盘、蓝、雷、钟等姓畲民共三百六十余口随王审知为向导官从海路入闽,其中盘姓一船被大风漂流不知去向,其余在连江马鼻登岸,经罗源大坝头后分迁各地。
  闽东畲族有蓝、雷、钟、李、吴、杨六姓,蓝、雷、钟三大姓构成畲族的主体,占畲族总人口的95%。畲族各姓人口大致比例:蓝28.9%,雷36.2%,钟30.4%,李、吴、杨等合计5%。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宁德市畲族人口15.48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1.7%,占全市总人口的5.5%;占全省畲族人口的42.3%、全国畲族人口的21.8%。
  (二)分布格局
  1.首选福宁
  闽东地处东亚大陆边缘,依山面海,资源丰富。地貌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大部分地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非常适合禾稻、甘薯和蓝靛、苎麻、茶叶等山地作物的生长。闽东民风质朴,喜于接纳。《闽书》云:“福宁州西北依山,东南际海,鱼盐螺蛤之属不贾而足,虽荒岁不饥。其俗朴而专,和而静……福安,慷慨尚气,俭侈相半。男女安耕织,兄弟不相离,士民淳,尚作力,无浮靡之态。婚嫁称家,不相求备,其美俗也。”
  可见闽东自古就是一个富庶而又充满温情的地方。在农耕时代,这样的生存环境很能够养人,这样的民风民俗也格外能够吸纳人;广大畲族先民在封建官府招民垦荒和“免差徭”政策的背景下,很自然地首选闽东近海濒海的山区或半山区,开始新的生活。
  2.开发山区
  闽东大地,山多田少。尽管早在南宋之时就已是“插稻到山顶,栽松侵日边”(宋·王十朋《入长溪》诗),但是引发人们更大兴趣的却是围海造田。历朝历代闽东沿海各县不乏筑海成田的光辉记录。长期围海造田缓解了土地矛盾,使闽东山区尚存较大的开发空间。
  霞浦赤岸一带的营田陂始建于五代,垦辟盐卤地千余亩。后经历代不断整修,乾隆时“其势愈壮,今本都(今赤岸一带)皆籍灌溉”(清·李拔《福宁府志》卷五)。
  福安的甘棠洋始围于宋元丰三年(1080年),耗时60年,筑堤10.16千米;到宋元之时已围海2400亩(陈一夔《甘棠堡琐志》卷上)。后代劳动人民继续努力,围垦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今天闽东最大的平原,拥有良田万亩,被称为“闽东第一洋”。
  宁德六都的赤鉴陂(西陂塘)始筑于宋朝元祐四年(1089年),“筑堤上广二丈,长二里”,“溉田三百十八顷,受种二千四百石,园艺不计”(宋·梁克家《三山志》卷十六)。
  据乾隆《福宁府志》载,18世纪中期霞浦县有陂2处,福鼎县有塘、陂12处,福安县有塘、圩57处。
  围海造田大大缓解了人口增殖与土地的矛盾,为大批畲族新移民提供了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广袤的山区空间。这许多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族群,怀抱着“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敕赐,名垂后裔皇子王孙免差徭”的信念,络绎不绝地到闽东来做“山客”,进而定居落籍成为这里的新主人。于是,闽东、浙南开发程度较低、人口密度也较低的山区就成为他们的新家园。
  闽东近海沿海山区星罗棋布的畲族村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以福安为例,全市“畲族自然村721个,但64.82%的自然村都位于平均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尽管该市平原面积占全区的34.5%,达158平方公里,但畲族基本上与这些粮食高产稳产区无缘。”①
  3.滨海畲村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为了封锁占据台湾的郑成功,实行海禁,强迫沿海居民内迁30里,造成大面积耕地抛荒。据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统计,闽东沿海因为迁界总共荒田2441顷,其中霞浦(含福鼎)1797顷,福安484顷,宁德160顷。②荒田的面积占原有耕地5586顷(乾隆《福宁府志》卷十)的43.7%。
  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野蛮的措施保证迁界政策的实施。“编篱为界,越界数步,即行枭首。田庐荒废,鱼盐失利,百姓流离,惨不可言。”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平定台湾,郑克塽归顺,海氛始靖,下诏开界,民归故土”(乾隆《福宁府志》卷四十三)。
  复界之初,沿海村镇“远迁者乏费莫归,附近者尽回梓里,搭茅开垦,重新筑堤”。“较原迁之数,十无回三,断炊有七。”清政府为鼓励开界复垦,规定“开垦田土,随垦随报,三年之外升科输银”(《甘棠堡琐志》卷上)。优惠的政策和大片的荒地吸引了一部分先期已经移居闽东(包括罗源、连江等地)、浙南近海山区的畲民,使他们也加入到复界垦荒的行列。复界垦荒一直延续到乾隆时期。今福安的甘棠、下白石、湾坞、溪尾,福鼎的桐城、前岐,霞浦的牙城、水门,以及宁德的七都、飞鸾等沿海乡镇的许多畲村基本上在这一时期形成。
  复界使闽东原有的畲村分布格局得到一次较大的调整,提升了沿海畲村的比例。
  清末,福安南部沿海五个都的畲民村居就有30个(清光绪《福安县志》卷三)。这许多畲村都是复界后迁入(其中金腰带村明代已迁入,复界后回迁),除下王坑、通湾洋系由罗源迁入外,其余都是福安县内或从相邻的宁德县迁入。今天,福安南部沿海三乡镇有24个畲族村,畲族人口1万多,约占该市畲族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闽东其他地方的情况总体上与福安差不多。据统计,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共有32支畲民(蓝姓15支、雷姓10支、钟姓7支)迁入闽东各县。其中大部分于康熙二十二年复界后从浙江南部的平阳(包括今苍南)、泰顺回迁与之毗邻的福鼎桐城、前岐,以及霞浦的牙城、水门一带沿海山区;小部分是从罗源、连江继续北迁宁德,基本上落户七都、飞鸾的沿海山区(也有迁往腹地山区的如宁德虎浿)。其余向沿海迁移的基本上来自本县、邻县的内陆腹地。
  这一时期畲族迁移的明显特点是短距离,哪怕是跨省跨区,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都离得比较近。也有少数远途跋涉的,如雍正二年(1724年)有一支蓝姓畲民自上杭县迁福鼎沿海前岐的梅溪,第二年有一支钟姓畲民从武平县迁宁德内陆赤溪的斑竹。①
  复界为畲民重新选择生存环境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遇。从整个闽东来说,经过“复界”,畲族村落的分布得以重新整合,沿海畲村数量增加了很多,基本确定了今天闽东畲族村落的分布格局。宁德市现有的240个畲族建制村中,福安、霞浦、福鼎、蕉城4个沿海县市区就有220个,占91.7%;即便扣除沿海县份中离海稍远的畲族建制村,包括蕉城赤溪镇2村,福安潭头、上白石、社口三镇12村,霞浦崇儒、柏洋二乡10村,福鼎管阳、磻溪二镇5村,仍近占总数的80%②。据历次人口普查,福安、霞浦、福鼎、宁德4县市的畲族人口合计都超过当时闽东畲族总人口的91%。
  (三)文化名人
  畲族定居以后,对家族的耕读文化非常重视,有的畲村也设立私塾,延师授课,培养本民族的知识分子。一些人通过刻苦努力,取得成就,或跻身于上流社会,或成为一方能人、名医;还出现了像古田的富达、霞浦的白露坑等一批文化名村。
  历史上闽东畲族英才辈出,不乏文化名人。这里撷举数例,以资说明。
  蓝孙璇,古田平湖富达人,康熙十六年(1677年)生。1737年考中进士,历任顺昌县教谕、台湾嘉义县教谕、山西怀仁县知县。
  雷国楚(乳名朝宝),福安康厝金斗洋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生。曾师承南少林寺铁珠和尚,结合畲族传统功夫,创金斗洋畲族拳,为畲族武术做出重要贡献。带领畲民习武健身,保卫家园,身后被尊为“雷大三十二公”,立祠祭祀。
  钟缔华,宁德金涵上金贝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生。一生好为公益事业,修路建亭,方便路人。曾出资围海造田180亩供族人耕种。
  钟良弼,福鼎佳阳人,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生。从小好学,嘉庆年赴府应试,因民族身份受到歧视;钟良弼不服,变卖家资,一直告到省城,历尽艰苦,终于胜诉,并得中秀才。畲民视其为英雄,将其事迹编成歌言传唱。
  雷瑞光,福鼎管阳花亭人,道光九年(1829年)生。咸丰四年得中进士。曾任福鼎县正堂。
  雷志波,宁德八都猴墩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生。同治间创办雷震昌茶庄,带动猴墩成为闽东重要的茶叶加工和转运中心之一。
  钟学吉(又名春黄、陈吉),霞浦溪南白露坑人,咸丰六年(1856年)生。整理、改编、创作大量畲歌,以长篇叙事歌为主,有百余篇传世。其作品在闽东、浙南畲族社区影响深远。代表作有《末朝歌》《蓝佃玉》《钟良弼》《二十四节气》《十二月歌》《五百杂歌情歌》等。其人其事载入《中国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
  雷天何,福安康厝半山人,光绪九年(1883年)生。民国元年受畲民公推,长期负责福宁三明会馆事务,为畲民服务。
  雷一声,福安月斗人,光绪十一年(1885年)生。族谱编纂专家。参与修纂畲族宗谱多部,如月斗雷氏谱、溪塔蓝氏谱、长潭雷氏谱等。
  钟学枪,福鼎松树坪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生。民间名医。善治少儿疳积,擅长艾灸疗法。终年91岁。
  蓝耀文,古田平湖富达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上海法科大学毕业。先后任过邵武、光泽、清流、建宁县长等职。抗战初任福建省动员委员会设计委员。
  钟招能,宁德飞鸾长园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地方名医。
  雷静贞(女),古田大桥梅坪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1926年古田毓馨女子中学师范班毕业,任教毓青小学,创办聋哑班。毕生致力特殊教育事业,为中华聋哑教育第一人。
  雷贤钟,古田大桥梅坪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早年侨居马来西亚,1953年回国。致力于中国的橡胶事业,开辟万余亩橡胶园。获国务院授予的“开荒植胶,热爱祖国”锦旗。
  蓝银妹(女),福安坂中洋坪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擅长以青草药治不孕不育症,医德高尚,被称为“送子娘娘”。
  钟阿银,霞浦赤岸桥头人,宣统二年(1910年)生。擅长以青草药治病,畲区名医。
  钟月清(女),宁德八都南岗人,1912年生。宁德县模范接生员。二十多年间共安全接生530多人(其中危难12例)。
  蓝克宜,霞浦崇儒上水人,1928年生。畲族工艺传人,所编制的“上水畲家斗笠”曾被选送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
  雷石维,霞浦盐田洋边人,1930年生。民乐演奏高手,所整理、改编的婚礼主吹曲唢呐《绣鞋换》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钟成瑞,福安溪尾帕岭人,1933年生。擅长治疗喉科疾病,分喉科病为72症,辨症施治,誉满闽东。①
  二、畲乡巨变
  (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1980年开始,闽东各地加大对少数民族区域的扶持力度,全面实施扶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经济发展战略,经过二三十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可喜的预期成就。进入21世纪以后,少数民族区域经济进一步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1.造福工程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福建省从1994年开始实施“造福工程”,逐步消除农村贫困,实现共同富裕。闽东畲族乡村和畲族群众是造福工程最直接的受惠者。截至2008年上半年,闽东少数民族造福工程共搬迁7406户33363人,占宁德市少数民族总人数的16.77%,共搬迁少数民族自然村713个。福安市搬迁畲族农户人均纯收入从1993年的1300元,提升到2007年底的3000元以上。①2008年以后,闽东畲族造福工程进一步提升与优化。
  与此同时,宁德市加强畲族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闽东畲区已经基本完成路网、饮水和贫困村造福搬迁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畲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为了增强畲区的发展后劲,还通过省、市、县三级挂钩帮扶,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增强民族乡村发展的“造血功能”。
  2.建立农业示范基地,发展乡村特色经济闽东畲族总人口数中有90%以上是农业人口,农业经济在畲乡占有重要位置。改革开放后,畲乡经济发展显著,至2010年已建立的畲乡农业示范基地有:福安溪塔刺葡萄、虎头水蜜桃,古田富达芙蓉李,蕉城上金贝蜜柚、金垂晚熟龙眼、猴墩柑橙,霞浦西胜巨峰葡萄等优质水果示范基地;福安马山生姜、古田富达茭白、蕉城北山草莓、霞浦瓦窑头槟榔芋、屏南巴地反季节蔬菜等高优蔬菜示范片。还建立韩丹、南山、鹅山、半岭、茶岗等10多个茶叶生产名优品种示范村,成规模种植金观音、铁观音、黄观音等优质茶,创办畲族茶叶企业,打造茶叶品牌。农业示范基地(村)建设对大幅度增加畲族村民收入起了很大的作用。
  宁德市还积极实施民族乡村特色经济发展扶持增收工程,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一乡一优势产业,一村一优势产品”,调整产业结构,突出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畲族乡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创建特色品牌,提升产品品质,赢得广阔市场。2014年闽东少数民族农民人均纯收入9083元,畲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2105元,其中坂中、康厝、金涵、硖门、盐田、水门等畲族乡畲族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超过万元。①
  3.畲族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
  福安穆阳民族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1998年该开发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更名“福建省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是全国唯一的畲族经济开发区和国家民委改革开放的联系点。开发区遵循“规划入手,基础先行,政策引路,打好畲族牌”的发展思路,着手工农业园区和民族风情旅游区的开发与建设,有企业242家,形成以冶金铸造、玩具业为支柱,水电、矿产开发、食品加工、电机电器为重点的产业格局。①此外还有福安市坂中畲族乡电机电器工业园区和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的文渡、柏洋两个工业小区。畲族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对推进民族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4.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
  闽东各地加强对民族教育的投入,新建、改建和扩建了70多所独立设置的民族寄宿制中小学;民族中学发展到10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2014年,闽东少数民族在校生中有大学生1264名,中专生813名,高中生1721名,初中生3742名,均居历史新高。各民族中小学注重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少数民族传统文体项目的培训基地,许多优秀项目如“打枪担”“蹴球”等曾在全国民运会上获表演和竞技第一名。宁德市各畲族乡共有民族医院1所,乡级卫生院9个,村办医疗站235个,有255个村建立了新型合作医疗,参加合作医疗的少数民族超过12万人。全市9个畲族乡都建立了文化站、社会福利院和幼儿园(托儿所),其中村文化站116个。畲乡文教卫生事业的进一步提升,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
  5.畲族人口常住率下降和城镇化程度提高
  以往闽东畲族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基本上“同步”,二者相差不很大。近年闽东畲族的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大为减少。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闽东畲族常住人口154771人,而户籍人口却有189173人,比常住人口多34402人;这多出来的均为异地流动人口,占户籍人口的18.19%。在闽东各县级行政区(东侨经济开发区除外)中,常住人口均比户籍人口少,其中山区县份,如古田、寿宁、周宁、屏南等地的畲族,更多人离开户籍地,前往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地区①。这一现象表明,闽东近两成畲民自觉离开本乡本土到异地谋求更好的发展,从而使原本“小聚居”的畲族进一步散居化,在一定程度上对畲族的城乡人口结构和分布状态发生影响。
  与此同时,闽东畲族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程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宁德地区畲族农业人口146113人,占畲族人口的92.88%;非农业人口4653人,占畲族人口的2.96%。可见20世纪90年代闽东畲族人口主要在农村。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闽东畲族常住人口154771人中,城镇48371人,乡村106400,城镇率31.25%。
  (二)畲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闽东的畲族文化资源相当丰富。由于长期实行族内婚制,保证于民族语言和文化心理的存续;加上小范围的聚居和山川地理的阻隔,使畲族文化的基本要素得以传承至今。
  ①陈建樾:《宁德畲族人口的散居化与城镇化趋势》,《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宁德畲族聚居区卷》,第26—2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2010年宁德市各县级行政区“六普”资料畲族常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畲族传统文化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强烈冲击,许多文化事象正在加剧弱化,有的甚至已经消失。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闽东地区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开展对畲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和发展工作。
  1.实施畲族文化“八个一工程”
  2004年宁德市启动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的近期“八个一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八个一工程”预期的主要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1)进行一次畲族文化的全面普查。已完成闽东有史以来第一次畲族文化大普查,涉及200多个重点畲族村,基本摸清闽东畲族的文化“家底”,积累了大量的文物和文献资料。
  (2)编辑一套畲族文化丛书。完成《闽东畲族文化全书》(钟雷兴主编)的编纂,共12册13卷,2009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3)制作一套畲族文化专题光盘。宁德市已完成“总述”和包括畲乡名胜、畲族服饰、歌言、婚礼、祠堂、民间信仰等多个专题的制作;福安、霞浦、福鼎、蕉城也各自完成具本地特色的专题光盘若干。
  (4)建设一个畲族文物馆。2008年在宁德中华畲族宫内建成“闽东畲族文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同时也是“中国民族博物馆畲族分馆”。
  (5)开辟一条畲族风情旅游线路。目前比较成熟的畲族风情旅游线路和旅游目的地主要有:蕉城区的中华畲族宫、亭坪、上金贝畲族风情游,福安市的穆阳畲族民俗古镇、虎头、溪塔畲族风情游,福鼎市的方家山畲族民俗村,霞浦县的溪南白露坑半月里畲族民俗村等。
  (6)命名一批畲族重点文化村。2004年和2006年宁德市人民政府先后命名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廉岭、康厝畲族乡凤洋,古田县平湖镇富达村为“畲族重点文化村”。
  (7)创作一台畲族歌舞剧。宁德市畲族歌舞团已完成首部以畲族文化为题材的舞剧《山哈魂》的创作,2015年12月首演,并在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上获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类优秀剧目一等奖。
  (8)编写一套中小学畲族文化乡土教材。已全部完成中小学畲族文化乡土教材的编写。宁德市民族中学组织编写《畲族文化简说》(高中用书),宁德市教育局、民宗局组织编写《畲族文化读本》(初中用书)和《畲族文化常识》(小学用书),并在各民族中小学使用。
  2.保护与传承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应有的保护和传承,各级政府以分批次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方式加强这方面工作。
  2005—2017年,闽东有57项畲族文化项目(包括扩展项目)先后被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6项,福建省级17项,宁德市级34项。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名录如下。
  国家级:畲族小说歌(霞浦),畲族民歌(蕉城)(以上2006年5月公布),歌会(瑞云四月八)(福鼎),畲族银器制作技艺(福安)(以上2011年5月公布),畲族银器锻制技艺(蕉城),畲族婚俗(霞浦)(以上2014年11月公布);
  省级:霞浦畲族小说歌,福建畲族民歌(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闽东畲族歌言)(蕉城),畲族奶娘催罡巫舞(福安),福安畲族银器制作工艺,闽东畲族婚俗(霞浦),畲族三月三节俗(福安),福鼎双华畲族二月二歌会(以上2005年10月公布)!畲族武术(盘柴槌)(霞浦县),福建畲族歌会(福鼎市)(以上2009年5月公布),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蕉城、霞浦),畲族医药(福安),畲族银器制作工艺(银饰锻制技艺)(以上2011年12月公布),畲族民间舞蹈(龙头舞、铃刀舞、猎捕舞)(蕉城),畲族武术(福安金斗洋畲族拳),畲族乌米饭制作技艺(福安),畲族斗笠制作技艺(霞浦),畲族服饰(霞浦)(以上2017年1月公布,)。
  3.修编、出版一批畲族史志和文史资料
  畲族志主要有:《霞浦县畲族志》《福安畲族志》《福鼎畲族志》《闽东畲族志》《宁德市(县)畲族志》《富达畲村志》《穆云畲族乡志》《福安雷氏志》《康厝畲族乡志》。
  文史资料主要有:《畲族传说故事》《闽东畲族革命斗争纪实》《闽东畲族民间故事》《闽东畲族谚语》《崇儒乡畲族》《闽东畲族歌谣集成》《猴墩茶人》《蕉城畲族歌言简集》《畲族文史资料专辑》《梦里畲乡》《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志》《闽东畲族百年实录》《福安畲医畲药》《传世畲歌》。
  2011年至今,福建省民族研究所陆续出版《福建省少数民族古籍丛书·畲族卷》,现已出版的家族谱牒、契约文书、小说歌、民间故事等分卷中有许多闽东畲族的资料。
  4.进一步弘扬畲族优秀文化
  地方政府加大对保护和弘扬畲族文化的投入。1988年宁德地区建成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闽东畲族博物馆,成立畲族歌舞团;1995年建成中华畲族宫,2006年新建畲族博物馆,2008年建成畲族文物馆。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和闽东畲族文物馆被确定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是展示和宣传闽东畲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畲族歌舞团积极进行民族文化交流,是全国文化先进集体。
  2005年开始,宁德市民族中学坚持开设校本课程《畲族文化简说》,对各族学生进行畲族优秀文化教育;配合课程教学建立的“畲族文化展厅”是目前最为全面、系统的畲族历史文化展示。
  2009年,经中共宁德市委批准成立宁德市畲族文化研究所,成为国内首家地市一级的畲族文化研究所,为闽东畲族文化研究搭建起重要的学术平台。
  2010年开始,福安市先后在溪塔、铁湖、后舍、梨田等畲族村建立畲族文化中心,布置畲族历史文化图展,系统宣传、展示畲族历史文化。
  每年“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九月九”“分龙节”等畲族传统节日,福安、霞浦、福鼎、蕉城、古田等县市区都举办大型的歌会和民俗文化活动,弘扬畲族文化。通过歌会和文化活动,还培养了一批歌手,扩大了承办村寨的知名度。
  2012年迄今,福建省有关部门先后在福安、福鼎、霞浦、蕉城举办高规格、大规模的“‘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活动。
  2015年,为加强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创造畲族文化生态保护新局面,省文化厅授予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猴墩、金涵畲族乡上金贝、霍童镇八斗,福安市坂中畲族乡林(廉)岭、仙岩,康厝畲族乡凤洋、金斗洋,穆云畲族乡溪塔,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瑞云、佳阳畲族乡双华,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崇儒畲族乡上水、水门畲族乡半岭,古田县平湖镇富达等畲族村,以及宁德市畲族歌舞艺术传承中心,共15个单位为第一批“省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
  2016年由国家民委、国务院台办、全国台联与福建省人民政府指导,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福建省少数民族发展基金会、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建省畲家企业商会联合主办的“中华一家亲·2016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暨福建省第五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在福安市举行,通过海峡两岸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展示交流活动、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艺展演、少数民族文艺论坛等活动,表达两岸少数民族同胞加深亲情往来的愿望和对民族文化的热情歌颂。
  2017年5月25日,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宁德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的决定。这是宁德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制定的首部实体法,标志着宁德市畲族文化获得立法保护。
  三、锦绣畲乡
  闽东畲乡有着丰富而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秀雅明丽的畲族村寨和质朴率真的畲家风情无疑是生活高节奏的现代人回归清纯与自然的最佳首选。
  (一)山水村寨
  1.山水自然景观举例
  太姥山 位于福鼎市太姥山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景区有54险峰、45奇石、24洞、10岩、9泉、3溪、2岭、1谷,最高峰为摩霄峰,海拔917.3米。太姥山主景区以花岗岩峰丛为特色,与峰林内的花岗岩象形石、花岗岩嶂谷洞穴等景观构成独特的地质遗迹风光,融山、海、川、瀑、洞的自然景色和寺、寨、镇的人文景观于一体,素有“海上仙都”的美誉。太姥山下有畲村、蓝溪,传说昔时每年八月,畲民在溪中染帛。
  白云山 位于福安市穆云畲族乡和晓阳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山上常年白云缭绕,最高处缪仙峰海拔1450.2米,史称“闽东第一山”。有白云山、九龙洞、龙亭峡谷、金钟山、黄兰溪峡谷等五个景区。景区具有山雄、岩奇、峰险、谷幽、林深、水秀的特点,最吸引人的是石穴石臼、“佛光”(“摄身光”)天象、山溪水瀑和植被景观;其中河床侵蚀地貌十分独特,为世界奇观,具有独特的旅游和地质科研价值。白云山区分布着许多畲族村寨,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进香节(也叫游山节)前夜,福安及周边各县畲汉群众连夜登山,争进“第一炉香”;天亮以后,香客们游山观日,畲族青年男女则盘诗对歌,尽情欢乐,此俗衍为畲族传统歌会。
  瓜溪刺桫椤自然保护区 位于福安市溪潭镇瓜溪畲村。省级自然保护区。在溪海拔150—500米的峡谷及其周围方圆10平方千米的山野中,分布有3600多株大大小小的刺桫椤树,最大的一株高达6.5米,超过《中国濒危植物红皮书》最高6米的记载。瓜溪刺桫椤分布区是目前已知的华东高纬度地区分布数量最多、生长最好、生境最佳、垂直分布最广的一个集生地,具有稀有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特点。保护区内山势崔嵬、云雾氤氲,怪石峥嵘,叠瀑奇秀,自然景观十分丰富。
  仙岫山 位于福安市坂中畲族乡。最高处海拔600米,为“韩阳十景”之一“仙岫晴云”之所在。山上可观韩城美景,可见“佛光”天象。仙岫山散布着许多畲族村落,仙岫山区是闽东畲族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
  清泉洞 位于福安市穆云畲族乡凤翔山侧峰。凤翔山有福安畲族人口最多的畲族自然村凤洋。清泉洞巨石覆顶,以洞为寺,洞中有洞,曲折深幽;内有一泉,清澈甘甜,常年不竭,为一方名胜。
  东山 位于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东山畲村。山上有飞瀑奇石和“东山雪洞”胜迹,“雪洞”及其四周还有许多摩崖石刻,据史志记载,均是抗清英雄刘中藻的题刻;山下有纱帽山景观和传说是刘中藻率领的畲汉抗清义军的练兵处。
  东吾洋 位于霞浦县南部的溪南、沙江、长春、下浒4个乡镇之间。碧海蓝天,视野开阔,风光十分秀美。周边分布有白露坑、南山门、小马、四斗等十多个畲族村落。
  杨家溪 霞浦杨家溪位于霞浦水门和福鼎硖门两个畲族乡之间,属太姥山的九鲤溪瀑景区。景区由九鲤溪、龙亭瀑布、钱大王村、杨家溪村、半岭亭、渡头村和雉溪龟山村等9个小区构成。景观丰富,是理想的旅游、度假、休闲的胜地。
  翠屏湖 位于古田县的中部,总面积37平方千米,是闽东最大的人工湖。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度假旅游的好去处。周边有富达、梅坪、新建等畲村。
  霍童溪 发源于鹫峰山脉,注入三沙湾,是闽东第二大河。霍童溪风光旖旎,水量充沛,在宁德市蕉城区境内有九仙、柴坑、乌坑等畲族村落。
  2.村寨人文景观举例
  富达村 古田县平湖镇富达村建于唐代,是闽东历史最为悠远的畲村;全村2000多人口,以蓝姓为主,是闽东畲族人口最多的村落。胜迹多处,有蓝田胜境、蓝氏祠堂、清代牌坊、蓝公府、石牛丘等景观。
  每年正月初四至十五日,村里都举行隆重的“蓝公节”活动。
  大林村 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大林畲族村是闽东钟姓畲族的发祥地。村里钟氏宗祠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重修于光绪年间,为闽东钟姓畲族的祖祠。祠内供奉从元代到清光绪八年(1882年)三十四世钟姓先祖牌位470多面。祖牌雕刻精细,保护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溪塔村 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溪塔畲村位于白云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南面,风光秀美,民风质朴,畲韵浓郁,是第一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蓝氏宗祠是闽东重要的畲族祠堂之一,畲族文化馆是福建省最早向社会开放的畲族历史文化展馆;一条绵延数千米的葡萄沟与山溪相伴,为国内少有的景观。
  虎头村 福安市穆云畲族乡虎头畲村与溪塔村毗邻,依山面水靠公路。该村主姓吴,是闽东吴姓畲民的主要聚居村之一。虎头村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保护良好。现存传统建筑有古民居、路亭、官道、土炮楼等。该村是闽东珍果“穆阳水蜜桃”的主产地。每年农历三月,桃花盛开,千亩桃林成为闻名遐迩的乡村旅游佳境。
  金斗洋村 福安市康厝畲族乡金斗洋畲村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村子凭险临涧,沿山叠建。金斗洋是畲族武术家雷国楚(雷朝宝,雷三十二公)的故乡,村前建有纪念他的祠庙。金斗洋村人习武成俗,拳师辈出,是著名的武术之乡。
  白露坑 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畲村是畲族“歌王”钟学吉的故里,闽东著名的畲族古文化村,是第一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白露坑村的半月里迄今保存着许多清代建筑和畲歌手抄本等珍贵文物,每年都举行传统畲族歌会。
  观音亭寨 位于霞浦县水门畲族乡半岭畲村。有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的寨堡,寨堡门上方有石刻“观音亭寨”四字;亭外还有明清时代的碑刻15面。每年元宵、重阳,畲民在此聚会,盘诗对歌,成为习俗。
  樟坑蓝氏大厝 位于霞浦县崇儒畲族乡樟坑村。厝分母厝和子厝,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子厝附建于母厝左右。三大座形成整体,占地5亩,有9个厅堂、6个天井、99根大柱;厝屋分两层,每层各有94间。是畲村罕见的群体建筑。
  双华村 福鼎市佳阳畲族乡双华畲村位于闽浙交界之地,枕山近海,风光秀美。村里最有特色的是每年“二月二”的会亲节,近年衍为地方的民俗节。每年这一天,各地畲民云集双华,彻夜对歌;村里还组织游灯、武术、打尺寸、火头旺等活动。
  瑞云村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瑞云畲村最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是每年的“四月八”。这一天是硖门畲民的“歌王节”,各地畲汉群众慕名前来观光助兴。村边有一处始建于晋代的古刹瑞云寺,殿宇楼台,鱼池假山,吸引着众多香客和游人。
  猴墩村 蕉城区猴墩村位于蕉城与福安交界处,是闽东著名的畲族聚居区,距今已有430多年历史。这里至今保留着穿畲服、唱畲歌、练畲拳、过畲节等传统习俗,新娘出嫁仍举行畲家的传统礼仪,是第一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猴墩的自然景观也很丰富,著名景点有红军岩洞、狮子抢球、平湖日落、龟蛇相会等。
  上金贝村 位于蕉城区金涵畲族乡,海拔325米,距宁德市区7千米。近年该村经精心打造成为知名的乡村旅游景区,是第一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浓郁的畲族风情,茂密的生态林木,秀美的田园风光,碧绿的人工湖,始建于唐代的金贝禅寺,以及神秘的明代古墓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
  中华畲族宫 位于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亭坪畲族村。建成于1995年,早期主要建筑有仿汉宫阙门楼、忠勇王殿和宫前广场等,总占地面积50亩。曾多次接待中央领导和重要贵宾,宁德市许多重要的民族文化活动也在此举行。2008年增建畲族文物馆,为中国民族博物馆畲族分馆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二)民族风情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畲族与汉族亲密交往,相互影响,社会生活中常常表现出“畲汉同俗”。但是在许多方面畲族人民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传统,或者在汉族习俗中融入本民族的文化元素,从而形成富有特色的民族风情。闽东畲族的习俗风情可以有以下分类,每个类别都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事象。
  家族文化类,如迎祖祭祖、建祠修谱、建房做墓、祠堂活动等;农耕文化类,如农事祈福、传统耕织、竹编工艺、狩猎习俗等;生活习俗类,如畲族女装、乌米饭、菅叶粽、糍粑、茶俗等;岁时节令类,如“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五月五”、分龙节等;人生礼俗类,如婚嫁礼仪、生育寿诞、丧葬习俗、奏名传法等;文体娱乐类,如山歌盘对、畲家拳术、打枪担、扭扁担、打尺寸等。
  (三)文体娱乐
  闽东畲族的传统文化体育和娱乐项目内容丰富,富有特色,并且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举其要者如下。
  1.畲家武术
  主要分为拳术和棍术两大类。
  拳术以福安金斗洋、霞浦四斗、福鼎双华等畲族村的为代表。畲家拳步稳势烈,发力短猛,善用手法,攻守门户严谨,“形威、力猛、马实、手狠”,讲求实用,曾多次在国内外武术大赛中获奖。金斗洋武术集长拳短打和棍术于一体,具技击和健身功用。
  棍术以霞浦溪坪、古田梅山、蕉城后山、金涵等畲族村为代表。棍术分齐眉棍(七尺棍)和丈二棍(长槌)两种,可单打,也可对打。溪坪的棍术又称“盘柴槌”,有双头挺、三步跳、四步半、七步、九步、猴子翻身等动作,有攻有拦,攻防结合,步伐稳健又灵活快捷,刚猛有力,招招实用。
  2.游戏体育
  畲族民间的传统游戏与体育活动常常合为一体,并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打枪担:“枪担”是畲民上山砍柴时挑柴草用的工具,将约2米长的毛竹两头削尖即成。上山路上或挑柴途中歇息游戏时,用柴刀敲击枪担,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响声,配以舞蹈动作,自娱自乐。后经提炼加工,衍为今天的传统体育表演项目。该项目多次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奖。
  赛海马:“海马”是沿海滩涂养殖生产用的交通工具,上部为木架,可盛物;底部是滑泥板,可推着在泥滩上滑行。居住沿海的畲民在劳动过程以推海马展开竞技活动。
  舞龙头:由畲家祠堂祭祖礼仪演变而来。参加祭祀的畲民舞动木雕龙头,配上龙珠、龙伞,在锣鼓声中腾跳,是一项兼具舞蹈表演性质的娱乐体育活动。
  畲族传统游戏体育还有虎抓羊、猴抢蛋、打尺寸、赛竹卜等。
  3.畲族舞蹈
  畲族的传统舞蹈可以分为巫舞和民俗舞两类。
  巫舞是畲族巫师在法事过程中模拟女神陈靖姑(奶娘)驱魔、赶鬼、祈福的全部场面舞蹈,舞姿多样,内涵丰富,流行闽东各畲区。《踩罡》和《手诀》是巫舞的代表。畲族巫舞《奶娘踩罡(催罡)》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舞最常见的是畲族婚礼过程带舞蹈性质的系列动作,包括蹲步、团拜、拜堂、换灯、请位、迎客、敬茶等。各地婚礼舞蹈基本相同,但又各显特点。
  祭祖是畲族民俗的重要内容。与祭祖活动有关的舞蹈有《龙头舞》《铃刀舞》《猎捕舞》等。这些舞蹈粗犷朴质,展示祭祖活动圆满后的欢乐,表达畲民对祖先的怀念和崇敬。
  畲族人民为闽东的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创造了富有特色的光辉灿烂的本民族文化,并以千年的时光,和当地汉族兄弟一道谱写了一曲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壮丽乐章。

附注

① 郭志超:《畲族文化述论》,第8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 施联朱:《关于畲族来源与迁徒》,《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①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将少数民族人口占村总人口30%以上的村定义为“民族村”。这里的“村”指的是建制村,习惯上也称行政村,设有村民委员会(村委会)自治;村委会一般管辖若干个村民小组,即本村和周边的自然村。 ①福安田螺园《雷氏宗谱·福宁府石碑文》,清光绪元年(1875年)编修。 ① 《霞浦县正堂碑文》(乾隆三十九年),转引自《霞浦县畲族志·附录》 (俞郁田编纂),第477—478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② 施联朱等:《福建福安县畲族情况调查》,《畲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36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① 陈元煦、蒋炳钊等:《福建福鼎县畲族情况调查》,《畲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66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② 施联朱等:《福建福安县畲族情况调查》,《畲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34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① 《三都澳海关十年报(1899年至1901年)》,《福建文史资料》第十辑,第159页,1985年福建省政协文史委编印。 ② 游文良:《中国民族文化大观·畲族编·第四章语言》,第54、66页,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① “闽东”在唐宋时期为长溪县,元明清三朝为福宁州(府)。民国初至1934年先后属福建东路和闽海道。1934—1971年为福建省的行政督察区和福安专区。1971年至2000年10月为宁德地区,此后称宁德市至今。“闽东”的范围多有变化。1983年以前的闽东曾包括罗源、连江两县,1989年竣工开馆的“闽东革命纪念馆”和“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的陈列都包括罗源、连江。本书所称“闽东”除专门说明外,一般指1983年以后的宁德地区和今宁德市的范围。宁德撤地建市时辖蕉城区和霞浦、柘荣、寿宁、周宁、屏南、古田6县,代管福安、福鼎2个县级市。 ② 蓝运全、缪品枚主编:《闽东畲族志》,第30页,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① 蓝炯熹总纂:《福安畲族志》,第8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① 李健民:《闽东畲族村居分布格局的形成》;《畲族文化研究论丛》,第252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 蒋炳钊:《畲族史稿》,第94页,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① 《丽水地区畲族志》:第19、20页,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② 陈元煦、蒋炳钊等:《畲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58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① 钟雷兴:《梦里畲乡》,第196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② 朱维干:《福建史稿》下册,第342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① 《福鼎县畲族志》第46—52页,《霞浦县畲族志》第50—54页,《宁德市(县)畲族志》第2—18页,《闽东畲族志》第31—44页。 ② 林校生:《滨海畲族:中国东南族群分布格局的一大变动》,《畲族文化新探》,第4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① 以上人物简介参考《闽东畲族志》和福安、霞浦、福鼎、宁德(县)畲族志,以及《富达畲村志》等。 ①刘冬:《宁德畲族乡村的“造福工程”》,《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宁德畲族聚居区卷》,第5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① 福建省统计局、民宗厅: 《福建少数民族乡村社会经济统计资料(2014)》。 ①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 ①陈建樾:《宁德畲族人口的散居化与城镇化趋势》,《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宁德畲族聚居区卷》,第262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六章,从畲族概貌、福建畲族、忠勇精神、凤凰情结、民俗风情、畲族歌言等方面叙述畲族的历史和文化。

阅读

相关人物

文天祥
相关人物
张世杰
相关人物
陈吊眼
相关人物
钟明亮
相关人物
董鸿勋
相关人物
俾得安
相关人物
王世懋
相关人物
黄仲昭
相关人物
陈振龙
相关人物
金学曾
相关人物
雷志波
相关人物
雷震
相关人物
常荷锄
相关人物
于广东
相关人物
金斗洋
相关人物
钟熙侯
相关人物
王审知
相关人物
王十朋
相关人物
海成田
相关人物
李拔
相关人物
甘棠洋
相关人物
宋元丰
相关人物
陈一夔
相关人物
宋朝元
相关人物
梁克家
相关人物
蓝孙璇
相关人物
雷国楚
相关人物
钟缔华
相关人物
钟良弼
相关人物
雷瑞光
相关人物
钟学吉
相关人物
陈吉
相关人物
蓝耀文
相关人物
雷静贞
相关人物
雷贤钟
相关人物
钟月清
相关人物
雷石维
相关人物
钟成瑞
相关人物
陈建樾
相关人物
钟雷兴
相关人物
石峥嵘
相关人物
刘中藻
相关人物
陈靖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