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陆象山” 相关
共 11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朱子新探索 | 类型: 正文
本文详细阐述了淳熙二年乙未(一一七五)朱子与陆象山、吕东莱等人在江西铅山的鹅湖寺举行的会谈。文章修正了会议日期,并讨论了与会人员和讨论主题。文章还提到了关于地点的详细描述以及新的资料来源。
2
知识出处: 朱子新探索 | 类型: 正文
本文指出朱子与陆象山相会的次数只有两次,分别是淳熙二年乙未(一一七五)的鹅湖寺会和八年辛丑(一一八一)的南康会。两次会议总共只持续了十余天,这表明两人的关系发生了转变。文章提到了鹅湖会是由吕东莱安排的,目的是让朱子和陆象山彼此交流并达成共识...
3
知识出处: 朱子新探索 | 类型: 正文
本文提到,《语类》卷一二四中的《陆氏》部分共有六十八条,其中五十八条讨论了陆象山,其余讨论了陆氏的门人。这些条目中有九成是批评性言论,指责象山倾向于禅宗,而《文集》中的信札更是严厉批评。朱子对象山的批评数量实际上比象山对朱子的批评要多。然而...
4
知识出处: 《诸儒鸣道集》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熹对谢良佐的思想既有批评也有肯定,谢良佐的仁说以生意和知觉为核心,但其以知觉论仁的观点可能对后世学风产生负面影响。
5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1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陆象山、王阳明、黄宗羲等对朱子的格物致知理论提出批评,认为其有“义外”之嫌。牟宗三从康德哲学的视角指出朱子的格物致知理论将他律道德置于主体之外。实际上,朱子的格物致知是克服气禀、物欲的影响,充分认识自身性理并使其现实呈现的过程,是...
6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 类型: 正文
该文通过研究朝鲜儒学的方法,旨在深入理解其相对于中国朱子学的独特性。其中,朝鲜的“性理学”是一个重要的学问体系,具有区别于中国性理学的特点与独特性。
7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现代中国哲学研究者认为心学是以修心为学的思想体系,最早可追溯到韩愈的“心将老、犹自将心学”。邵子首次将“心”与“学”连词,并阐释了“心学”的含义。宋明时期,陆象山与王阳明的思想被视为心学的代表。明代开始,“心学”一词被广泛使用,并...
8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1982年夏威夷朱子学国际学术会议是首次朱子学国际会议,涵盖多学术背景,促进对朱子学进一步研究,展望未来,使年轻学人受益。会议论文集出版英文版。
9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熹在浙江的遗址和他在浙江的经历。
10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介绍了朱子学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影响。文章指出,朱子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既控制着庙堂之上的思想倾向,也渗透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习俗当中。同时,由于朱子对理学的义理阐发得尽其精微,朱门后学对朱子理学的新发展微乎其微,主要在阐释朱子对《四书》学...
11
知识出处: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 时代: 不详
曾祖道,字择之,江西人,生卒不详,先从刘清之、陆象山学,本年才转从朱子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