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45条
析出资源
69条
图表
72条
人物
1条
事件
2条

检索条件

与 “郭守敬” 相关
共 145 条 2 / 10
16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郭守敬随张文谦行使大名、彰德等路期间,治水之余,进一步研究莲花漏,把早年试制的燕肃莲花漏加以改进,大为鼓铸,制造出了计时仪器宝山漏。郭守敬来到这里,协助师友张文谦整治水利设施。后来,张文谦返回朝廷,把“宝山漏”进献给朝廷。当朝皇帝忽必烈看到...
17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包括(—)水利成就:1、面陈水利六事,2、西夏治水,3、黄河探源,4、黄河试航,5、考察河套古渠,6、规划京杭运河,7、妙织京城水网,8、开凿金口河,9、坝河济漕,10、开挖金水河,11、通惠漕运,12、首用“海拔”。13、议建水上...
18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郭守敬自1262年入朝为官,到1316年去世,在元朝政府供职长达五十多年。历任提举诸路河渠、银符副河渠使、都水少监、都水监、工部郎中、同知太史院事、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等要职。他恪尽职守,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多次主持治水、编制历法...
19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郭守敬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水利工作,曾两度出任主管水利工作的最高长官——都水监,先后提出水利工程建议二十余项,主持了西夏治水、大都治水、京杭运河开挖等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整治河泊渠堰大小数百余处,为元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
20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1261年春,中书左丞张文谦奉命自大名、彰德返京复命,重新负责中书省的事务。1262年,张文谦向元世祖忽必烈推荐了郭守敬,说他是“习知水利,巧思绝人”。此时,元王朝刚刚建立,百业待兴,急需各方面人才。忽必烈听了张文谦的推荐,非常高兴,马上派...
21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至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264年,郭守敬奉命跟随中书左丞张文谦行省西夏,修复黄河两岸的诸多河渠。这里所说的西夏,是指西夏王国统治的广大地域,即今宁夏,及甘肃、内蒙古部分地区。它“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自古这里就...
22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我国的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人烟稀少。过去,这里的运输主要依靠一支支小小的马队、驼队架起了西北与中原文明传播的桥梁。然而,这种利用畜力驮运的方式,运输量小,耗时又太长,很不利于大批物资的长途运输。1265年,西夏治水完工后,郭守敬看着长势很好...
23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黄河这个“几”字形弯内和其周边流域,自元代起称为“河套”。它主要包括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是黄河常年冲积形成的,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自汉武帝时,就开始在这里实施屯田,开挖河渠,引黄河水灌溉土地,发展灌溉农业,使得这里无论大旱,还是大...
24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杰作。它像一条蓝色的飘带,把相距千里之遥,分属海河流域和钱塘江流域的两座历史名城——北京和杭州紧密连接起来,是我国数百年来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南宋、金对峙时期,为了运送军事物资...
25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在元大都城营建过程中,郭守敬及其老师刘秉忠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刘秉忠奉命主持了整个工程的规划设计,并亲自主持了宫城的建设;而郭守敬则主要协助老师,重点负责了城市引水、排水工程的建设。
26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在大都城的建设过程中,郭守敬为了将西山的木材、石料运进城内,支持城市建设。郭守敬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了重开金口河,引永定河水通航的建议。
27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1262年,郭守敬面陈水利六事时,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了引玉泉山水入中都旧漕河(即坝河),东至通州以通漕运的建议,受到忽必烈的重视。1265年,忽必烈下令,开挖河渠,引玉泉水济漕运,并责成河道官员宁玉具体负责运河的开挖工作。接此任务后,宁玉马...
28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元大都开始兴建以后,考虑到城内宫城规划和用水的要求,郭守敬向朝廷提出了开挖金水河的建议。朝廷批准后,郭守敬亲自主持了此项水利工程的实施。郭守敬设计的金水河,先引玉泉山水,自和义门南水关入大都城,再曲折南下,转至皇城西南隅外,分成两支。一支北...
29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大都,作为元王朝的首都,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官府林立,商贾云集,人口众多,粮食等物资的需用量与日俱增。为了完成江南粮食北运的任务,元朝政府除积极发展海运外,还先后用了十几年时间,诸段开通了南北大运河,使维系元朝统治的粮赋,可以...
30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正文
我国先秦以前,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就逐步对地形高低有了初步的认识,《诗经》中出现了“山”、“岗”、“丘”、“陵”、“原”、“洲”、“渚”等不同地形的名称,人们已经能够绘制表示山川等内容的地图。郭守敬对这一带地形、水利的勘测规划,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