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坝河济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953
颗粒名称: 9、坝河济漕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1
页码: 67
摘要: 1262年,郭守敬面陈水利六事时,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了引玉泉山水入中都旧漕河(即坝河),东至通州以通漕运的建议,受到忽必烈的重视。1265年,忽必烈下令,开挖河渠,引玉泉水济漕运,并责成河道官员宁玉具体负责运河的开挖工作。接此任务后,宁玉马上组织人员,开始实施。时间不长,他就指挥民工疏浚了玉泉河渠,并治理了下游河道。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条运河的供水还是有保证的,它成为元初中都漕运的重要河道,在元初中都漕运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后来加以发展,这就是元大都到通州的北线运河——坝河。坝河,又称阜通河。1301年,洪水冲毁坝河堤坝六十余处,年内,元政府组织人员对坝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抢修。
关键词: 坝河 遗址 郭守敬

内容

1262年,郭守敬面陈水利六事时,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了引玉泉山水入中都旧漕河(即坝河),东至通州以通漕运的建议,受到忽必烈的重视。1265年,忽必烈下令,开挖河渠,引玉泉水济漕运,并责成河道官员宁玉具体负责运河的开挖工作。接此任务后,宁玉马上组织人员,开始实施。时间不长,他就指挥民工疏浚了玉泉河渠,并治理了下游河道。疏浚后的河道,通舟漕运。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条运河的供水还是有保证的,它成为元初中都漕运的重要河道,在元初中都漕运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后来加以发展,这就是元大都到通州的北线运河——坝河。
  坝河,又称阜通河。随着宫城及大内的建成,为了保证清洁的宫廷供水,元朝专门开辟了玉泉山至大内的金水河。从此,玉泉水首先要保证宫廷和大内的供水,从而,使坝河漕运的水量受到严重影响,得不到保障,只得改建为节水闸坝工程。
  坝河河道自积水潭北部出口(应是利用金代修建漕渠时的出口),沿今北护城河,出大都城光熙门,大致沿今东北郊坝河至通州城北入温榆河。坝河上共设有深沟坝、千斯坝等拦河坝七座,因此,坝河又称为阜通七坝。
  运送漕粮的船只,过了通州,逆河而上时,首先越过最东边的深沟坝,运至上级坝下,再由车户搬运至坝前的船户,如此逐级而上,可达最西端的千斯坝,再转运至斯仓内。这种驳运制是克服缺水的唯一办法。
  通惠河竣工后,因水流大部分引入通惠河,坝河水源锐减,郭守敬曾提出自积水潭东岸澄清闸向东北引水,接济北坝河的建议,目的是想利用金代已有的旧渠道,接通坝河,济漕运。然而,可能是因为它位于大都城区,施工起来比较困难的缘故,郭守敬的此建议一直未能实施。六年后,即1299年,罗璧又疏浚了阜通河(即坝河),并拓宽了河道,使漕运岁额增加六十余万石。1301年,洪水冲毁坝河堤坝六十余处,年内,元政府组织人员对坝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抢修。元末,坝河管理相当混乱,河道淤积严重,漕船无法正常通行。1352年,“舟不至京师,”坝河漕运也走向衰落。现在,这条元代著名的运河,已成为北京市东郊的一条排水干渠。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的高峰,其中郭守敬和他取得的伟大科技成就就是最杰出的代表。郭守敬以其领先当时世界的二十余项科技成就和发明创造,堪称“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的一生,是从事科学技术事业的一生,是利用天文、水利等科学技术服务和造福国计民生的一生,是终生勤奋、孜孜不倦的一生。本书以清晰的脉络、简明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叙述了郭守敬的生平业绩和卓越贡献,展现了一代科技伟人的风釆,同时也表达了家乡人民对郭守敬的崇敬和纪念之情。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守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