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通惠漕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955
颗粒名称: 11、通惠漕运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6
页码: 69-74
摘要: 大都,作为元王朝的首都,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官府林立,商贾云集,人口众多,粮食等物资的需用量与日俱增。为了完成江南粮食北运的任务,元朝政府除积极发展海运外,还先后用了十几年时间,诸段开通了南北大运河,使维系元朝统治的粮赋,可以源源不断地水运到大都东边的通州。通州至大都间50余里,每年一百多万石粮食的转运任务十分艰巨。而陆运不仅时间长,耗费大,而且一到夏秋季节,阴雨连绵,道路泥泞难行,车夫怨声载道,牲畜死亡不计其数。元王朝一直想开凿一条运河,打通大都至通州间的水上运输线。对于这两个方案,元世祖忽必烈当即派人进行实地勘察。第二条路线由担任太史令的郭守敬负责调查。
关键词: 通惠河 遗址 郭守敬

内容

大都,作为元王朝的首都,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官府林立,商贾云集,人口众多,粮食等物资的需用量与日俱增。不说别的,单说用粮一项,一年就得一百多万石。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这么多粮食单单依靠大都附近供给是远远不够的,而是主要来自产粮大区江浙一带。为了完成江南粮食北运的任务,元朝政府除积极发展海运外,还先后用了十几年时间,诸段开通了南北大运河,使维系元朝统治的粮赋,可以源源不断地水运到大都东边的通州。通州至大都间50余里,每年一百多万石粮食的转运任务十分艰巨。早年曾开通了大都到通州的北线运河——坝河,但由于运输能力有限,远不能适应迅猛增加的漕运需要,只得依靠陆路运输。而陆运不仅时间长,耗费大,而且一到夏秋季节,阴雨连绵,道路泥泞难行,车夫怨声载道,牲畜死亡不计其数。元王朝一直想开凿一条运河,打通大都至通州间的水上运输线。
  1291年,有人建议开辟漕运河道,改善大都和元夏都上都间漕运的状况。其中提到两个方案:一是疏浚滦河上游,使粮船自永平路(治在卢龙,今河北省卢龙县)沿河而上,直达上都。二是整修卢沟河上游,从大都城西的麻峪村起,逆卢沟河而上,一直到上都附近的寻麻林止,可以通行粮船。对于这两个方案,元世祖忽必烈当即派人进行实地勘察。第一条路线由建议人亲自前往,他们走到了中途,因无法航行而半路折回。第二条路线由担任太史令的郭守敬负责调查。这时,年逾花甲的郭守敬,不顾年迈体弱,依然坐上小船,从大都城西的麻峪村出发,逆卢沟河而上,船在湍急的河水中艰难行驶。走不多远,船就被砂石阻碍,无法行驶。通过实际试航,两个方案都行不通。郭守敬通过其它途径到达上都后,向元世祖忽必烈做了如实汇报,并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另外十一项水利建议。其中第一项就是开凿大都至通州间运河的建议。
  当忽必烈听完郭守敬关于开凿大都至通州间运河工程的上奏后,非常高兴。1292年春,忽必烈下令复设都水监,任命郭守敬以太史令之职兼领都水监事,全权负责运河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这年秋天,运河工程正式开工,忽必烈命丞相以下文武百官亲操治水工具到工地,在郭守敬的统一指挥下,与民工、士兵们一起挖河筑坝。
  郭守敬长期主管全国的水利工程,他早已发现通州、大都之间,没有较大的天然河道可利用,而大都地势高,水流湍急,不易航运,所以要开凿这段运河,必须解决好在大都附近找到足够水源和合理调节水势的问题。
  郭守敬根据丰富水利经验和对大都周围地势、水系的实地勘察,认为大都西北温榆河的上源地区,位于潮白河冲积扇上(今昌平百泉庄、亭子庄附近),是地下水溢出带,呈东北、西南方向长条分布。这里有白浮泉、王家山泉、虎眼泉、孟村一亩泉、灌石村南泉、榆河温汤龙泉、冷水泉、玉泉等十多处泉眼,水量丰沛,泥沙含量少,是比较理想的水源。但要把白浮泉等泉水引向大都城,在工程上困难仍然很多。虽然大都比昌平地势低,但大都和昌平之间的地形是高低起伏,十分复杂,在其中间还有沙河和清河两条较大河流,自西向东流,形成一个低洼的河谷槽。如果直接引白浮诸泉水南流,那么就会使引水顺着低洼河谷东下,直接流入白河,而不流过大都。为了把白浮泉诸水顺利引入大都城,郭守敬设计开凿了一条长64里的河渠,即白浮瓮山河。先引水西去,直逼西山山麓,然后顺着平行山麓斜引向东南,这样既可拦截、汇合沿途东流的泉水、河水,增加渠水的流量,又可保持河道坡度下降的趋势,使引水大致沿着50米等高线平稳顺利流入作为调节水库的瓮山泊(今北京颐和园昆明湖)。
  为防止引水东泄,郭守敬在水渠东岸设计筑成了一条土堤,这条土堤就是白浮堰。在白浮瓮山河沿途与山溪交汇处,郭守敬设计建造了12座“清水口”工程,亦即渠道与山水平面交叉工程。就地取材用,砍割附近山上荆条编制成大筐,装满砂石,堆砌在引水渠与原河道相汇处的下流河道上,建成一座活动闸坝。遇到降水比较少的年份,渠水水量小,河水沿引水渠,平稳下流。如遇到降雨量比较大的丰水年,雨水多,雨量大,河流上源的河水短时间内同时下泄,洪流夹杂着泥沙,滚滚而下,往往冲垮荆条、砂石做成得活动闸坝,顺着原河道向东流去。洪水过后,就可马上组织河工们砍荆条,取砂石,再建筑活动闸坝,拦截河水。就这样,郭守敬用设置活动闸坝的办法,很好解决了引水与防洪的矛盾。今天京密引水工程,在与山溪相汇处建有倒虹吸5座,山洪桥7处,正好也是12处,用以解决引水与防洪的问题,其位置基本上与郭守敬设置的“清水口”工程位置相当。
  此外,郭守敬当年白浮引水路线,与今天北京城的生命线——京密引水工程行经路线基本上相吻合。这条引水线路的选取,表明郭守敬当时已掌握了高超的地形测量技术,史称白浮引水工程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的伟大创举。
  汇入瓮山泊的水,通过长河引入大都城内的积水潭,并把这里辟为泊船终点码头。当时的积水潭比现在的积水潭要大得多,“汪洋如海”,故人们又称积水潭为“海子”。“海子”是蒙古语,意思即为花园之意,可见元时的积水潭景色之美。
  积水潭以下,再东折而南,出南水门(约今南河沿南口),合入旧运粮河。重新开挖、疏浚了金朝这条“旧运粮河”,使引水顺着“旧运粮河”向东经过通州,至高丽庄入白河,与南北大运河相接。在这段主要航道上,为使引水平缓东流,保证漕运的水量,郭守敬巧妙地设计了多处闸坝。基本上是每十里设一闸,闸与闸之间,根据需要还增设了斗门,以起到“过舟止水”作用。实际施工中,整个河道上设闸十一处,共24闸。如广源闸、西城闸、朝宗闸、海子闸、文明闸、平津闸等。江南漕运船只逆流而上过闸时,先缓缓提升下闸,等到上下闸间水位下降到与下游水位基本相平时,船过下闸,进入上下闸之间,随即关闭下闸,同时,缓缓开启上闸,等到上下闸间水位上升到与上游水位基本相平时,船过上闸,随后关闭上闸。反之依然。郭守敬在运河上设置闸坝,用闸坝控制运河水量,较好地解决了因落差大,水流容易流失的难题,实现了节水行舟,确保了漕运的畅通。这是郭守敬在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的又一伟大创举。今天,巴拿马运河和我国长江葛洲坝的航运仍就采用这一方法。
  运河工程在郭守敬的主持下,用工258万个,费银152万锭,用时一年就顺利完工了。京通运河自白浮泉至通州高丽庄,共计164.5里。1293年秋天,运河正式开通。当时的积水潭上,碧波荡漾,人声鼎沸,一支支满载江南漕粮的船队,浩浩荡荡驶入运河终点码头。那真是“舳舻蔽海水,仿佛到方壶”此时,元世祖忽必烈从上都返回大都路过积水潭,看到运粮船密密麻麻排列在水面上,兴高采烈,欣然挥笔,为大都到通州间这段运河赐名为“通惠河”。并奖励郭守敬12500缗钱钞,任命郭守敬以旧职兼任提调通惠河漕运事。有诗人称赞说“莫谓盈盈衣带水,胜它多少犊轮辛!”通惠河的开凿,使京杭运河实现了全线通航,解决了当时“南粮北调”的问题,漕运到大都的粮食由每年几万石猛增到一百几十万石。同时,也大大方便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有水利史专家认为,正是郭守敬大都治水的成功,才有了北京城700多年的定都史。
  为了缅怀郭守敬的治水功绩,明朝,人们在积水潭岸边修建了“汇通祠”。1988年,北京市在“汇通祠”的遗址上,建立了“郭守敬纪念馆”。2005年4月,家乡邢台市与北京市西城区,又在什刹海西北岸,为郭守敬树立铜像一尊,以纪念郭守敬大都治水的丰功伟绩。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的高峰,其中郭守敬和他取得的伟大科技成就就是最杰出的代表。郭守敬以其领先当时世界的二十余项科技成就和发明创造,堪称“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的一生,是从事科学技术事业的一生,是利用天文、水利等科学技术服务和造福国计民生的一生,是终生勤奋、孜孜不倦的一生。本书以清晰的脉络、简明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叙述了郭守敬的生平业绩和卓越贡献,展现了一代科技伟人的风釆,同时也表达了家乡人民对郭守敬的崇敬和纪念之情。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守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