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考察河套古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949
颗粒名称: 5、考察河套古渠
分类号: K826.1
页数: 2
页码: 51-52
摘要: 黄河这个“几”字形弯内和其周边流域,自元代起称为“河套”。它主要包括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是黄河常年冲积形成的,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自汉武帝时,就开始在这里实施屯田,开挖河渠,引黄河水灌溉土地,发展灌溉农业,使得这里无论大旱,还是大涝之年,都可确保粮食丰收。因此,这里成为了我国西北地区又一重要粮食产区,自古就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之说。返京后,郭守敬向忽必烈详细汇报了此行的经过,并提出了修复河套古渠的建议,得到忽必烈的赞同。
关键词: 河渠 郭守敬 黄河

内容

黄河由西向东,过应理、鸣沙、中兴,至灵州西界之横城,折而向北,沿着马鞍山北行,再由于阴山阻挡向东,后沿着吕梁山南下,在大西北形成一个大大的“几”字形。黄河这个“几”字形弯内和其周边流域,自元代起称为“河套”。它主要包括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是黄河常年冲积形成的,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自汉武帝时,就开始在这里实施屯田,开挖河渠,引黄河水灌溉土地,发展灌溉农业,使得这里无论大旱,还是大涝之年,都可确保粮食丰收。因此,这里成为了我国西北地区又一重要粮食产区,自古就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之说。
  然而,蒙金之际,这里却成了战争的最前沿,先有蒙古内部各部族之间的征战,后有蒙金、蒙夏之间的战争,人们为了活命纷纷内逃,致使这里社会混乱,经济萧条,许多河渠废弃,大片土地荒芜,灌溉农业遭到了全面破坏。
  郭守敬黄河试航,中途经过查泊兀郎海(即今内蒙古乌梁素海一带),看到茫茫荒漠中有这么一片汪洋,甚是称奇。为了领略这高原碧波的至奇至美,郭守敬让船工们将舟船停靠河岸,稍作停留。带着极大好奇心,郭守敬弃船登岸,随意浏览附近景致。走着走着,郭守敬发现了一些废弃的古渠。看到这,郭守敬来了兴致,不顾旅途劳顿和随从们一起对这些古渠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和测量。通过考察分析,郭守敬认为这些前人开凿的渠道经过修复,还可以用来灌溉。
  返京后,郭守敬向忽必烈详细汇报了此行的经过,并提出了修复河套古渠的建议,得到忽必烈的赞同。不久,朝廷又选派水利官员前往河套,组织人员对一条条古渠进行了疏浚、修复,很快恢复了这里的灌溉系统,并利用这些河渠引黄河水灌溉农田,发展生产。其后数百年间,人门在此陆续开凿了几百条河渠,灌溉田地数万顷,使河套地区成为我国北方一大粮仓,再次印证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古语。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的高峰,其中郭守敬和他取得的伟大科技成就就是最杰出的代表。郭守敬以其领先当时世界的二十余项科技成就和发明创造,堪称“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的一生,是从事科学技术事业的一生,是利用天文、水利等科学技术服务和造福国计民生的一生,是终生勤奋、孜孜不倦的一生。本书以清晰的脉络、简明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叙述了郭守敬的生平业绩和卓越贡献,展现了一代科技伟人的风釆,同时也表达了家乡人民对郭守敬的崇敬和纪念之情。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守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