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浙江” 相关
共 15 条 1 / 1
1
资料类型: 图书 | 责任者: 吴建新
千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据清光绪《归安县志》记载,“千金市在县东南六十里,宋为千金墟”,“汉吴王刘濞曾铸钱于铜岘山,置库于此,故名”。商墓、东驿达、西驿达、金城、句城等古村名一直保留至今,令人神往。著名的塔地遗址,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印...
2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 类型: 正文
关于南浔辑里丝的源流,我曾作过一番初步考证。相传螺祖是轩辕氏之妻,发明植桑养蚕,始传天下。浙江的湖州是中国最早的蚕桑丝绸产地之一,据考证,钱山漾文化遗址发掘的绢片、丝带和稻谷等,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而蚕丝发达的湖州,恐怕还以南浔辑里丝...
3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 类型: 正文
从前,南浔刘氏家庙威严、肃穆。正厅悬挂着清宣统皇帝所赐“承先睦族”九龙金匾一块,始祖居中(至刘镛止),左为昭位,右边穆位,供奉着刘家列祖列宗的灵牌。刘氏家族每年春秋两季祭祀。 我记忆中的刘氏家庙却一直是破损不堪的。因此小莲庄作为旅游景点以后...
4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 类型: 正文
而今,站在南浔古镇那镌刻着岁月痕迹的石桥上,眺望悠悠长流的碧水,耳畔仿佛隐约传来那丝市的熙攘声。刘镛发迹的话题引我沉思,给我启迪。不论中国还是外国的创业者,个中的精英无一不是从艰难困苦中闯出来的。刘镛曾训诫其子女说:“汝于钱财出入,寸宜宽,...
5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 类型: 正文
刘镛发迹后,虽有家产千万,但平时生活却很节俭,以普通人的心态和朴素的生活哲理坦然处之。即使患了胃病,也不诊治,直到晚年时才在家人的劝告下服些人参等补品。他有了钱财以后,帮困扶贫,积德行善,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二是造福桑...
6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 类型: 正文
说起刘氏后人,我不由想起1983年的一个秋夜。听说《解放日报》资深记者许寅到了南浔小莲庄,我就匆匆赶去拜访。
7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 类型: 正文
在南浔,“四象”之一张氏的财富虽不及刘家,但清末民初的风云突变,使张家生逢好运,成为拉着逊位皇帝的刘家无法可比的显贵。我从小就听到过这“四象”之一张氏起步于糕团店的传说,关于张颂贤这位人物自然有话要说。
8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 类型: 正文
光绪三十二年(1906),张静江于返国途中在新加坡加入同盟会(第二年在香港养病时履行入会手续),成为同盟会会员。当时同盟会在国外活动地域较广泛,亦较秘密,需要有一个联络中心。张静江建议,把这个联络中心设在巴黎的通运公司。孙中山考虑到通运公司...
9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 类型: 正文
张石铭继承和弘扬祖业,在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开办丝行、盐务、典当、酱园,经营码头、房地产和投资银行、钱庄等,又是中国早期进行 外贸的商人之一。他本来并不想真正做官,就花点钱,捐了兵部车驾司候补、江苏道员等的名份,只要有书读,有画看,...
10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 类型: 正文
胡雪岩的后台是左宗棠,他是左宗棠麾下的一员得力助手。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评价左宗棠,既要看到他前半生靠农民起义军的鲜血染红了珊瑚顶戴,又要看到他晚年对民族建树立下的汗马功劳。胡雪岩曾受左宗棠之托向洋商购买军火,当时国内多用火药枪,所谓前膛枪和火...
11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 类型: 正文
南浔的老人回忆说,民国初期,庞氏在苏州城已是望族,庞莱臣远近闻名,并曾住在平安坊15号(后门是施相公弄16号)。庞莱臣晚年从上海到苏州还曾住在市中心观前街附近颜家巷26-28号。众所周知,他是近代中国最有名的书画收藏家和鉴赏家之一,连他家的...
12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 类型: 正文
庞莱臣的弟弟庞元澄(1875-1945),原字清臣,后改字青城,号渊知,系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秀才。其父庞云鏳望子成龙,向清廷献银10万两,作为赈捐豫直灾害报效,慈禧太后恩赏庞莱臣官职时,庞青城却不拘一格,拒领例赏,改字为青城,青者年...
13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 类型: 正文
关于南浔庞氏的传说颇多,但有关庞氏族人的史料却很少。这里不能不提的是庞元浩(1881-1951),字赞臣,与刘承干同科秀才,为庞莱臣、庞青城的堂弟,也是张静江的舅父。他曾留学美国,与朱家骅、陈立夫有同乡同学之谊。
14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 类型: 正文
关于南浔“八牛”之一张佩绅家族的史料,几乎是一片“空白”。现初步考证,张氏祖居南浔镇南栅外竹香兜,其父亲起初是丝行学徒,刻苦钻研,善识丝质,略积资金后自己开设了源泰丝行。据传,清道光年间,张佩绅的父亲曾开漂洋船南下广州,把辑里丝售于洋行,因...
15
知识出处: 好个新世界南浔邱氏百年往事 | 类型: 照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