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德行善的刘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南豪门》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064
颗粒名称: 积德行善的刘镛
分类号: K828
页数: 4
页码: 21-24
摘要: 刘镛发迹后,虽有家产千万,但平时生活却很节俭,以普通人的心态和朴素的生活哲理坦然处之。即使患了胃病,也不诊治,直到晚年时才在家人的劝告下服些人参等补品。他有了钱财以后,帮困扶贫,积德行善,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二是造福桑梓,留给子孙。
关键词: 积德行善 刘镛

内容

刘镛发迹后,虽有家产千万,但平时生活却很节俭,以普通人的心态和朴素的生活哲理坦然处之。即使患了胃病,也不诊治,直到晚年时才在家人的劝告下服些人参等补品。他有了钱财以后,帮困扶贫,积德行善,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二是造福桑梓,留给子孙。
  刘镛一生虽多次捐官,但又很节制,甚至对儿辈也是如此。如光绪二十年(1894),儿子刘锦藻考中第52名进士,有人劝刘锦藻乘机捐资,求取高官厚禄。但刘镛已看到清廷的衰败现象,反而提醒刘锦藻:“祖上虽富,应留给子孙,万万不可自己用尽!希望你谦和待人,谨慎持家,弘扬祖业,不要追求高官厚禄。”刘锦藻听从父训,也就放弃了这次难得的机会。
  《先考通奉府君年谱》记载着这样一件事:刘镛的孙子刘承干刚满月时,全家人对这个最早出世的隔辈男孩视为掌上明珠,准备大大庆贺一番。从坐“月子”开始,每天家里人来客往,十分闹猛,盼着吃这场满月酒了。但刘镛却心静如水,出乎意料地表了一个态:“满月酒不摆了,这钱用于赈灾吧!” 众人哗然,但又不好直说。这时候,长女和女婿蒋锡绅天天回娘家看望弟媳妇,闻此消息,立即告诉刘安澜的岳父邱仙槎、刘锦藻的岳父金桐及徐氏等。他们一起前来劝说刘镛: “刘家添了孙子,这满月酒是不能不摆的!对吗?” “这可是祖上显灵,晚辈有望啊!” “亲家,你就缺这点钱吗?” 刘镛摇摇头,长叹了一声道:“我是从一把尺起家的,从一把尺看到世界上财富的诱惑的,尝试着去挣一点,没想到真的成功了。但是福也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只是希望小辈不要太奢华……”说到这里,他没有再说下去。
  其实他肚子里还有许多话要说,只是不好讲出来。
  原来一个月前,刘镛在上海的家里多喝了一点酒,躺在沙发上睡着了。
  恍惚间,忽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冲进门来,他定了定神,噢,是好友唐漾荷来了。怎么?竟这样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刘镛不由大吃一惊,连忙让座。
  但唐漾荷仍呆着,满脸愁容:“老兄,我已走投无路了,能否在你这里借住一阵子?” “我什么时候亏待过老弟,你说呢?” “唉唉,我心里非常清楚!实在无法可想了……” 刘镛对这位好友,一直是感激不尽的。因为他到上海做丝生意不久,就结交了这位人称“洋商舌人”(即丝通事)的徽州朋友,两人一见如故,成为至交。通过唐漾荷,刘镛认识了很多洋行老板,开始熟悉洋行内情。唐还帮助刘镛在经营上开拓发展。所以,眼下唐提出了这个要求,他略思考了一下,说:“那就到我老家南浔去吧。我有几个小辈在那里,我可以告诉他们,让你好好休养一段时间,读点书,怎么样?我的大女婿蒋锡绅是个藏书家,你可向他借几部好书。” “可我,还想留在上海……”唐漾荷无奈地说。
  刘镛朝唐漾荷望望,叹息道:“你留在上海,说不定又要栽在女人手里。” “说的也是,但没有女人怎么过啊?” “你这人真是本性难改,劣根未尽!” 话说到这个份上,唐漾荷面露愁容,说:“我去也……爹有娘有总归不如自有好……” 刘镛想再听他说下去,转眼却人影消失了。他忙追出门去,连连呼叫起来:“老弟,你回来!回来啊!” 忽听夫人在身边急呼:“老爷,你怎么了?你醒醒!醒醒!” 刘镛醒来,方知刚才做了一个梦。只见墙上那西洋自鸣钟“滴嗒——滴嗒”地响着,翻个身,又想睡去。这时桌上电话机响了,他伸手去接。是南浔来的电报到了公司,说他喜得孙子。再看那自鸣钟时间只过去几分钟。他纳闷了一阵,心想:“唐老弟托梦于我,莫非真是预兆?” 现在,他面对众位亲家和儿女,只好沉默。弄得别人都莫名其妙地呆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
  这个梦,刘镛到晚年才对孙子刘承干说。那时的刘承干遵照父训,寒窗苦读,一心想金榜题名,终因劳累过度而病倒了。刘镛从上海赶回,对孙子语重心长地说了这个梦。刘承干呢,虽然受到新文化思想的启蒙,但仍钻在“学而优则仕”的科举怪圈里不能自拔,并非对爷爷的话在意。直到科举废除之时,他才一梦醒来,觉得爷爷讲得对。这个梦的启发,也许对这位中国近代最晚的藏书家营造嘉业堂,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然而,刘镛造福桑梓也决非仅是那个梦之故。不过,有了孙子刘承干后,他募捐义举倒真的更大方了。不信,请看: 光绪十二年(1886),江苏海门水灾,刘镛又捐巨款。
  光绪十五年(1889),浙江发大水,湖州受灾尤重。刘镛租了轮船向安徽芜湖购米万石,运到湖州救济灾民。当时怕买了米运不过来,刘镛是向旧友安徽巡抚沈秉诚求助,借炮船护送才成功的。
  光绪十六年(1890),春赈结束后,青黄不接之际创办平籴局,又集资固圩堤等。
  光绪十七年(1891),河北大旱,又捐大批棉衣赈灾。
  …… 刘镛对乡邻更是照顾有加,设立“扶贫基金”,给予老弱病残者计口授米,名曰“爱米”。到刘镛病逝,已施“爱米”近千石。他的行为影响了刘氏下一代及几乎所有的南浔“有钱人”。其子刘锦藻建立“孺嫠会”,给予“已经出学而身后无资者,丧不能葬者,孤子无力读书者,守节抚孤者”帮助。刘锦藻还设立义仓,俗称“积谷仓”,平时买谷储存,灾年赈济。为确保南浔及周边地区不再受水灾,刘锦藻与堂兄刘安涛等在义仓内筹设圩工局,旨在修建由于南浔地势低而易受水患的护堤工程。宣统元年(1909),后裔又遵照刘镛的遗嘱,为本族贫困者设立义庄。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江南豪门》

出版者:文匯出版社

《江南豪门》是一部以清末民初南浔丝商世家望族百年沧桑为题材的历史故事。它以南浔丝商世家的生活为主线,描绘了他们的家族历史、商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这个家族曾经是江南地区的豪门望族,在清末民初的时期,他们通过丝商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庞大的家族产业。在故事中,读者可以看到江南地区的社会变迁、经济繁荣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通过这个家族的兴衰历程,也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镛
相关人物
刘锦藻
相关人物
刘承干
相关人物
蒋锡绅
相关人物
刘安澜
相关人物
邱仙槎
相关人物
金桐
相关人物
唐漾荷
相关人物
沈秉诚
相关人物
刘安涛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徽州
相关地名
浙江
相关地名
湖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