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园述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南豪门》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100
颗粒名称: 适园述怀
分类号: K828
页数: 5
页码: 134-138
摘要: 张石铭继承和弘扬祖业,在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开办丝行、盐务、典当、酱园,经营码头、房地产和投资银行、钱庄等,又是中国早期进行 外贸的商人之一。他本来并不想真正做官,就花点钱,捐了兵部车驾司候补、江苏道员等的名份,只要有书读,有画看,有石玩,有文朋诗友往来,就觉得此生足矣。他与国画金石大师吴昌硕,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等有文墨之交,为西泠印社的发起人和赞助人,至今西泠印社还留有他书写的对联石刻。
关键词: 适园述怀 张石铭

内容

张石铭继承和弘扬祖业,在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开办丝行、盐务、典当、酱园,经营码头、房地产和投资银行、钱庄等,又是中国早期进行外贸的商人之一。他本来并不想真正做官,就花点钱,捐了兵部车驾司候补、江苏道员等的名份,只要有书读,有画看,有石玩,有文朋诗友往来,就觉得此生足矣。他与国画金石大师吴昌硕,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等有文墨之交,为西泠印社的发起人和赞助人,至今西泠印社还留有他书写的对联石刻。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张石铭在南浔鹧鸪溪畔补船村原董说读书隐居处的丰草庵和黄叶台旧址,拓地30余亩,建造了一座比刘氏小莲庄、庞氏宜园规模更大的园林建筑,取名“适园”。郑孝胥所作的《适园记》碑文中云:“张子取‘季鹰适志’之语曰适园。”意指他不愿在外做官,宁愿要适合自己的心态和性情。陈其采《吴兴导游》写道:“外园石山之堆砌,尤极玲珑精致,回廊壁间,砌有历代名贤手迹碑刻甚多;内园有四面厅,厅前奇石数方,颇是古雅。又有玉兰树两株,为镇上最巨者。再进有一土山,结构自然,无雕凿痕,海棠篁桂,杂植其间,登眺四方,洞庭七十二峰,隐约可见。”著名作家徐迟在《废园》一文中,也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适园的假山特别高,上山的路径很曲折,要盘旋而上,全用太湖石假山垒成。一道清泉从高处流下来,沿着太湖石砌成的蜿蜒沟渠流过。有的地方很险要,架起了一道桥,从桥上正好看到一条瀑布飞溅而下。清泉从何而来呢?在山底下的背阴地方有一石室,其中放了一台水泵和发电机,一开动便可抽水上山,让清泉从山顶流下来。这也和网球场一样,是南浔花园里的洋玩意儿,在别处则哪里也没有见过的。适园里有许多亭台楼阁,绕着一个并不很大的湖有两座临水的精美楼台。相距不远,可以互相眺望,就成为年轻男女初次相亲的场所。这相亲指的是两人从来未见过的,经媒人约定时间,在这里初次见面之意,而不是别的。” 适园中还有“六宜阁”藏书楼,这是一幢古色古香的二层建筑,三面临荷池,一面通梅林鹤笼,清静雅致。张石铭早在中举之前就已开始藏书,至1916年编《适园藏书记》时,已聚书十余万卷。其珍秘藏书仅目录《适园藏书志》(缪荃孙编)就达16卷,其中著录宋刊本45部、元刊本57部、名人稿本及钞校本460部,基本上囊括了朱学勤的“结一庐”、张蓉镜的“小琅环福地”、吴骞的“拜经楼”、顾沅的“艺海楼”等旧家珍藏,其中有清乾嘉时期大藏书家黄丕烈亲笔校勘、题跋的所谓“黄跋本”,更是弥足珍贵。他还大量收藏古籍,搜刻旧本700余卷,为《适园丛书》,又选宋元本中尤佳的影印数种为《择是轩》丛书,并著有《古欢录》等稿待印。收藏了不少名家书画、碑刻,其中有晋、东魏、六朝及隋唐时代的一些墓志铭原石七八方,还有苏轼手书的《赤壁赋碑》、元赵孟頫手书的《胡笳十八拍碑》和苏东坡熙宁一年(1069)草书《表忠观碑》等。在适园的所藏珍本中,很多均有着时代的印记。如宋版本《东都事略》130卷,在目录后刻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两行牌记,正如时下通行的“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可知我国对于著作权(或版权)的保护,起源甚早。此书曾为清代怡贤亲王收藏,因此有“怡府世宝”、“明善堂”、“安乐堂”等印记,后来流落到日本,被民国初年著名司法官兼收藏家董康发现买了回来,张石铭即以千元的代价购得。还有《北山小集》和《李贺诗歌编》,都是宋代人利用当时废旧的公文纸背面印刷的,上留不少关防失印,可见古人爱惜物力之精神,至今仍值得弘扬。值得一提的是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当时东南各藏书家所藏古籍大量散失,驻沪的美国哈佛燕京学社、日伪的华北交通公司都在抢购。郑振铎根据张元济函告,十分关注张氏藏书,为免遭日军掠夺流往国外,经郑振铎、徐森玉等人的努力抢救,张氏藏书于1941年4月由当时的中央图书馆收购,运往重庆。可以说张石铭祖孙三代的这些藏书,几十年来一直是该图书馆最大宗且最完整的故家旧藏。若张氏祖孙三代人九泉下有知,也会了无遗憾的。
  1937年11月,日军从金山卫登陆后冲进了南浔,有人说是日军纵火;也有人说,在日军尚未侵入之前有一个真空时期,土匪乘机抢劫,抢过之后就放了一把大火,南浔适园连同宜园、绿绕山庄等园林和大批民宅惨遭厄运,烧的烧,盗的盗,拆的拆。毁灭是瞬间完成的。在硝烟烽火弥漫的战乱之中,这些南浔的园林有如砂器瓦罐一般脆弱。可以想见,这天倾地陷的瞬间会引发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情节:死别与生离,崇高与卑劣,人情与兽性,在这一瞬间都凸现无遗。
  但这些毕竟已成为不可挽回的历史陈迹了。走在适园的废址上,我的心头涌动着一股巨大的惊悸。事实上,适园并不是一下子消失的。在我童年时代的回忆里,适园的楼台亭阁虽已没了踪影,但太湖石假山没有烧掉,在那里我仿佛进入了桂林山水,只见到石磊磊兮葛蔓蔓的一片荒凉景象。荷塘虽已一览无余,但池水仍清澈见底。遗憾的是十年浩劫期间,适园的太湖石假山统统被拆除,据说还用红漆标上编号,运到了杭州。只剩下一座美女照镜石,因巨大无比,无法盗卖,被推倒在地,显然已毁损,难以补天,现已移置南浔儿童公园荷池边。还有一座石塔,也因体积庞大,无法迁动。这石塔是张石铭为其母七十大寿于清宣统三年(1911)始建,至1919年建成的,以祈祷母亲长命百岁。
  石塔名为“长生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六面七层,塔高三丈八尺,周长三丈六尺,塔身实心。塔顶为吴昌硕篆书塔名,以下为摹唐柳公权正书《金刚经》全部,系敦煌石窟拓本,故又称“金刚经塔”。康有为、朱祖谋、张謇、郑孝胥、罗振玉、周庆云等17位名人题写颂词,又有江苏金坛冯煦文、钱塘吴山监书的《乌程张氏石塔记》,缪荃荪文、钱文惠书的《适园金刚经塔记》。
  这石塔,犹如一支参天巨笔,把世上不朽的“孝”字写在历史的天空,至今仍为南浔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徘徊在长生塔前,徘徊在童年的岁月里,徘徊在古镇南浔的千年历史中。我在这适园旧址上,徘徊复徘徊,千思万绪涌上心来。1936年的中国园林经典著作《江南园林志》云:“南宋以来,园林之胜,首推四州,即湖、杭、苏、扬。而以湖州、杭州为尤。然湖州园林,实萃于南浔。”但南浔园林历经沧桑,大多毁于战火,至今保存完好的只有小莲庄、颖园了。这园林是优秀的建筑师和湖丝阿姐双手织制而成的锦绣河山,本是国宝级的艺术精品,我们如何忍心任其荒芜、凋零?南浔毕竟是文物之邦!

知识出处

江南豪门

《江南豪门》

出版者:文匯出版社

《江南豪门》是一部以清末民初南浔丝商世家望族百年沧桑为题材的历史故事。它以南浔丝商世家的生活为主线,描绘了他们的家族历史、商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这个家族曾经是江南地区的豪门望族,在清末民初的时期,他们通过丝商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庞大的家族产业。在故事中,读者可以看到江南地区的社会变迁、经济繁荣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通过这个家族的兴衰历程,也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石铭
相关人物
王福庵
相关人物
郑孝胥
相关人物
张石铭
相关人物
朱学勤
相关人物
黄丕烈
相关人物
张蓉镜
相关人物
赵孟頫
相关人物
张元济
相关人物
郑振铎
相关人物
徐森玉
相关人物
康有为
相关人物
朱祖谋
相关人物
张謇
相关人物
郑孝胥
相关人物
罗振玉
相关人物
周庆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浙江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江苏
相关地名
重庆
相关地名
湖州
相关地名
杭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