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正宁县” 相关
共 2806 条 1 / 188
1
资料类型: 图书 | 责任者: 王立明 ; 邵青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
2
资料类型: 图书 | 责任者: 王立明 ; 张志英
古人云,东流不作西归水。正宁恰巧相反。境内四条较大的河流,如四郎河、支党河、无日天沟河、嘉峪河,皆潺湲向西;四块较大的塬,如宫河塬、永和塬、三嘉塬、月明塬,都渐次西倾。山河走势和东端的子午岭密不可分,宝藏资源跟自然演化大有渊源。至于地下文物...
3
资料类型: 图书 | 责任者: 不详
本书设置文物古迹、峥嵘岁月、人物春秋、经济追踪、梨园掌故、风情民俗、轶闻趣事等栏目,收录“罗川访古”、“辛亥革命在正宁”、“红一军团在正宁”等文章。
4
资料类型: 图书 | 责任者: 不详
本书设置故土沧桑、文物遗址、峥嵘岁月、人物春秋、古迹史考、遗文摭拾、乡物奇葩、案例写真、乡情民俗、奇闻轶事等栏目。
5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正文
自古以来,正宁县域旱、水洪、冰雹、霜冻、风沙、病虫灾害多发,鼠害、地震、滑塌、火灾、交通事故等时有发生。
6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正文
历久以来,地理位置重要。战国时期,秦国与义渠戎、魏国反复交战,魏国在县境内修筑魏长城。秦统一后,于始皇三十五年令大将军蒙恬修筑直道,并在雕岭关设秦一号兵站,屯驻兵马。
7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正文
西魏,设泥阳、惠涉二护军,后废,置显州,设都尉,统领州兵。宋、金,设县尉,并在重要地区设巡检。元,有尉、巡检各1员。
8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正文
驰武城周显王十七年,秦国打败魏国,在魏长城边修筑驰武城,驻军镇守,称秦驰武城。秦二世矫诏派使者在此城药杀蒙恬。
9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正文
周显王十七年,秦国在魏长城边筑驰武城,驻大军镇守,防御义渠戎国。
10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正文
明清时期地方武装明嘉靖年间,真宁县有军士983人,土兵军203人,义勇13人,马步民壮105人,乡导20人。
11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正文
凡年满15岁男子,须向官府登记,称为 “付籍 ”,随时准备应征服役。征兵年龄15至60岁。服役时限,视战争需要而定。
12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正文
季历伐义渠商武乙三十年,古公亶父之子季历伐义渠,获其君而归。文王伐密须商纣西伯时,文王西进 “伐密须”。此役后,今正宁之地归属汉王刘邦。
13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正宁县始有社会团体。解放后,国民党正宁县社团组织被取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团体组织相继建立并得到发展、完善,成为中国共产党联系某一方面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 “桥梁 ”和 “纽带 ”。
14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正文
商会民国12年设,张振襄任会长。辖山河、平子、罗川、永和4个镇杂业同业公会。25年7月15日,重组商会,张振襄任主席,刘兴祯、赵宪章任执委,朱汉杰、罗儒生、张新耀任监委,辖百货、药材等公会。7月17日,设山河、永和、罗川3镇杂货业同业公会。
15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正文
1949年10月19日至20日,在县城召开正宁县农民代表会议,选举成立县农民协会,罗文蔚任主任。翌年4月,县农会撤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