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军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218
颗粒名称: 第三十一章 军事
分类号: E289
页数: 27
页码: 10-36
摘要: 历久以来,地理位置重要。战国时期,秦国与义渠戎、魏国反复交战,魏国在县境内修筑魏长城。秦统一后,于始皇三十五年令大将军蒙恬修筑直道,并在雕岭关设秦一号兵站,屯驻兵马。
关键词: 地方军事 正宁县

内容

县域东依桥山,西临泾河,北襟陇东粮仓,南拥关中沃野,塬川兼有,沟壑纵横。历久以来,地理位置重要。明嘉靖《庆阳府志》称县域 “原阜环拥,涧沟萦绕 ”,明《真宁旧志》称 “龙从横岭而来,河自分水而下,势据上游,险阻可恃 ”。战国时期,秦国与义渠戎、魏国反复交战,魏国在县境内修筑魏长城。秦统一后,于始皇三十五年(前244)令大将军蒙恬修筑直道,并在雕岭关设秦一号兵站,屯驻兵马。汉高祖二年(前205),汉将郦商军于县境败雍王章邯别将苏驵、周类。明初,设雕岭关巡检司。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和明军多次在县境交战。清康熙初年陕甘分省后,正宁成为陇、秦出入门户。同治年间,清军与回民反清武装在正宁持续作战8年。民国早中期,中国共产党在正宁开展革命活动,创建革命武装,建立革命政权。26年(1937)起,新正县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新正县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新中国建立后,正宁人民发扬拥军传统,开展军民共建,为保一方平安,继续奉献力量和智慧。
  第一节机构历代机构秦、汉,设县尉。西魏,设泥阳、惠涉二护军,后废,置显州,设都尉,统领州兵。隋,设县尉、兵曹。唐,设县尉、司兵。宋、金,设县尉,并在重要地区设巡检。元,有尉、巡检各1员。明代,设兵房(六房之一);置巡检1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裁撤。清,有武职把总1员。
  民国时期的机构民国初,正宁县行政公署设兵房,管理军事。33年(1944),成立正宁县军事科,设科长1人,科员2人。38年(1949),增设办事员2人。陕甘边区及陕甘宁边区时期,先后成立有:寺村赤卫军总指挥部21年(1932)3月在湫头新庄子成立,总指挥杜兴邦,副总指挥巩世信、张进选、邢进有。赤卫军共计六七百人,任务是配合陕甘游击队打土豪。在各村设有队长,组成人数不等。8月后解散。
  陕甘边区工农游击队第三路总指挥部23年(1934)1月成立,11月改称陕甘边区南区游击队总指挥部。次年7月,移驻三嘉后坡白沟村,冬季撤销。总指挥先后为张明吾、王安民、陈国栋,政委先后为黄子文、张仲良、张邦英。先后辖宁县、正宁、平子、赤水、淳耀、鄜甘、中宜、底庙8支游击队及九支队、特务队、回民支队,共500余人。
  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军事部23年(1934)9月成立于陕西省宜君县小石崖。次年7月,移驻三嘉白沟村;10月,改称陕甘边南区苏维埃政府军事部。25年(1936)1月,改称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军事部,移驻南邑村。黄春圃(江华)、陈国栋先后任军事部部长。先后辖新正、新宁、赤水、淳耀、永红县军事部。
  新正县军事部24年(1935)8月,成立新正县革命委员会军事部,部长张占英。次年1月,改称新正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部长张占英。
  关中特区司令部25年(1936)1月成立于南邑村,司令员江华,政委贾拓夫,副司令员陈国栋。5月,关中特区司令部撤离,成立关中红军司令部,司令员江华,政委贾拓夫,政治部主任张邦英。12月,复于新正县马家堡成立关中特区司令部,张仲良、金道松分任正、副司令员,习仲勋兼政委。次年10月,改称关中分区保安司令部。30年(1941)10月,警一旅移防关中分区。张仲良、文年生先后任司令员,习仲勋、张德生先后兼政委。次年12月,关中分区保安司令部改称关中警备区司令部,文年生、王世泰历任司令员,张德生兼政委,汪锋、王近山、杨拯民先后任副司令,晏福生、徐立清先后任副政委。34年(1945)8月,改称关中军分区,高锦纯、陈国栋历任司令员,张德生(兼)、高锦纯(兼)、赵伯平、杨伯伦(代)历任政委,汪锋、杨拯民、陈国栋、黄子祥历任副司令员,牛书申、杨伯伦历任副政委。关中特区司令部(关中红军司令部、关中分区保安司令部、关中警备区司令部、关中军分区)先后辖新正、新宁、赤水、淳耀、永红县及中心区军事部。
  新正县武装科26年(1937)8月,由新正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改称。科长杨学森。次年7月,新正县抗日民主政府和关中分区专员公署合署办公,未设武装科。30年(1941)7月,新正县抗日民主政府分署办公,设武装科,王凤鸣、李振武、王凤鸣先后任科长。34年(1945)10月,改称新正县人民政府武装科,驻阳坡头。38年(1949)6月,改称新正县人民政府武装科,迁至岭上(永正)。
  新中国建立后的机构正宁县武装科1949年7月至1951年6月,设县武装科,科长赵德荣。
  正宁县人民武装部1951年6月,县武装科改称正宁县人民武装部,部长郑柱国,政委罗金财(兼)。次年6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正宁县人民武装部,机关设军事股、政治股。部长郑柱国,政委罗金财(兼)。1954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正宁县兵役局,属丁等二级县甲种兵役局,机关设组织科、征集科、民兵科,编制14人。局长先后为郑柱国、张耀炽、蔡润来,政委为罗金财(兼)、肖登俊(兼)、张义阁(兼)。1958年12月,县域并入宁县,正宁县兵役局撤销。次年3月,兵役局改称人民武装部,升为团级,设军事科、政治科。1962年1月,恢复正宁县建制。同时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正宁县人民武装部,隶属庆阳军分区。1968年3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宁县公法检军事管制委员会,代行公安、法院、检察院的职权,次年12月撤。1979年2月起,设第一政委,由县委书记兼任。1980年,设政工、组训、后勤3个科。1982年,撤销所属各科。次年5月,恢复政工科、后勤科,设立军事科。1986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宁县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称甘肃省正宁县人民武装部,副县级,撤后勤科,设办公室。此后,不再设第一政委。机关设办公室、政工科、军事科。1996年4月起,甘肃省正宁县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正宁县人民武装部,正团级,撤办公室,设后勤科。
  表31-1-11949年10月至2006年底正宁县军事机构负责人名录续表第二节设施城池驰武城周显王十七年(前352),秦国打败魏国,在魏长城边修筑驰武城,驻军镇守,称秦驰武城。秦二世矫诏派使者在此城药杀蒙恬。西汉,在驰武城置阳周县,故又称阳周故城。清乾隆《正宁县志》载 “阳周故城在县(罗川)北三十里 ”。据考证,旧址在今永正乡的王家庄。
  罗川城自西汉始,罗川为三水县治,后县名多次变更,但至民国18年(1929),均为县治,城垣始筑无考。元至正六年(1346),由守御枢密院副使张天福征集民夫,重修县治城垣。在原基上用黄土夯筑,高三丈四尺,长三百九十五丈一尺,根厚四丈,顶厚二丈,池深一丈。东西二门,石条青砖砌成,分别称 “朝阳 ”、“永春 ”。城门双扇,铁片包就。明天启五年(1625),知县阎国脉开小南门以泄水,并补修城垣。崇祯七年(1634),知县安如嵩创开南门,曰 “安庆 ”;十三年(1640),知县郭之麟增修。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县诸为霖于城南山坡下开浚泄水道,东水归南岸,于北岸筑堤,东西长一百二十丈,宽二丈余,以护城身。城墙现仅留一残段。
  山河城明隆庆元年(1567)筑城,高三丈,东西长六十丈五尺,南北宽四十丈七尺,池深一丈,开有东、西二门。明崇祯十三年(1640),为防范李自成军来攻,真宁知县郭之麟征集民力加厚加固城墙,经年完成。清同治十年(1871),对城墙进行维修。民国13年(1924),以工代赈再次维修城墙,并沿北沟畔修筑道路,设1门名北极门。18年(1929),加高城墙约0.7米,在城东北、西北及东、西门上建哨楼4所。次年,县治搬迁山河城,县长张文明征集民夫维修城垣,在城外修筑外壕,并增设二门,改东关为东雄关,西关为西平关。29年(1940),又加高城墙1米。现无存。
  平子城始筑无考。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时,城高二丈一尺,东西长二十八丈,南北长三十六丈五尺,池深一丈,东南北三门。湫头城始筑无考。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时,城高三丈五尺,东西长五十丈五尺,南北长三十二丈七尺,池深一丈,东西二门。现无存。宫河王姓土城明中期,为防蒙古人扰掠,王姓居民在集场之北筑土城1座,土城西、北、东三面临沟,南仅有一径通向集场。土城易守难攻,后城毁无遗。宫河土城清末辛亥年(1911),宫河镇富商大户为防兵劫,出资募集民众在街区经年筑成。略呈长方形,南北二门,城门未砌砖。城墙1960年代犹存,后被夷毁。永和土城民国24年(1935),东北军 “围剿”陕甘边区,进驻本县后,在永和镇筑成。占地26668平方米,城高二丈余,顶宽五尺。建国后被夷毁。
  战国魏长城周安王二年(前400),魏国在县境内修筑长城 “界戎”。长城以东,为魏国上郡之地,以西为义渠戎国领地。清乾隆《正宁县志》中列举县域地名中有长城里、东长城、西长城、长城塬,证明县境内确有战国魏长城。《大清一统志 ·庆阳府志》载:“长城在正宁县东六十里。”清乾隆《庆阳府志》云:“长城,在正宁县东二十里。”清乾隆《正宁县志》云:“长城在县东七十里。”说明长城在县境的走向与不同的地点。据学者张耀民考证,战国魏 “界戎”长城,从陕西境入县域前马塬,沿沟壑西北上行,经湫头乡长城塬、永和镇堡巷塬,过四郎河,经永正乡岭儿上,又过泥谷水(无日天沟上游的纥拉沟),入宁县。其修筑是依自然地形,或河旁,或沟边,以堑削和筑墩台为主,夯筑者很少见。秦统一中国后,长城被平毁。今前马塬尚有长城遗址可寻。
  秦直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匈奴南侵,加强咸阳与河套地区的联系,派大将蒙恬于秦始皇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前212—前210),率30万大军,历时两年粗成,史称 “秦代战备高速公路 ”。直道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栒邑,由石门关沿子午岭进入三嘉乡刘家店、黑马湾后,过雕岭关,沿子午岭山脊北行,经石窑、高庄、车皮湾、艾蒿店到烧锅梁入宁县。道宽5至8米,在县境长约70千米。后经宁县、合水、华池,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全长900千米。刘家店至雕岭关段,山势起伏较大,是漫上坡;雕岭关至艾蒿店段,山脊平缓,为漫下坡。部分路面今人继续使用;部分路面已废,长满灌木,但路迹仍清晰可辨。1990年代,中共正宁县委在中湾林场山梁处立 “秦直道 ”碑1座。
  关隘又称关、关口或关防,是古代的重要防御设施,一般修筑在交通孔道的险要之处,即所谓 “依山筑城 ”,驻兵防守,遏敌入侵。民国38年(1949)4月《正宁概况》载:“雕岭关及子午岭为本县军事要隘。”雕岭关又作雕翎(调令)关,位于县城东36千米处子午岭顶峰上,海拔1756米,为本县最高点。坐东朝西,为南北走向,上有秦直道,山峦重叠,地势险要,是秦陇交界的关口。古关城坐落在十字路口的一个崾岘南侧,残留关墙50余米,残墙高4米,基厚4米左右,关墙内外散落有秦汉时期的瓦片及宋代后的陶、瓷残片,说明此关秦时已置,宋时仍沿用。明关是在古关基础上设置的。明初,置雕岭巡检司。民国36年(1947),陕西省保安第六团曾在此设防。现有残窑洞2层,有广阔台地3层,每层台地约50亩左右。今 S303铜川至郿县线穿关而过。
  附:秦一号兵站遗址1986年9月文物普查时发现。位于雕岭关南侧的大山梁上,当地称 “四十亩台 ”,北窄南宽,形似葫芦,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东、西、南三面环沟,北面只有30米宽的出口紧贴直道,形成天然屯兵营地。蒿草中,秦代砖瓦俯拾皆是。在4个探坑里,分别发现用姜石铺成的院落地面和夯土墙基、素面方砖、几何纹路与绳纹方砖等14种建筑材料。据推断可屯兵数千。1986年10月2日,《人民日报》予以报道。
  寨堡亦称村寨城堡,俗称 “土围子 ”。一般四周筑以土墙,高二三十米,顶端设有走道,内外有护墙,便于作战和巡逻;四角有角墩,以作候望和值岗之用。堡门构筑较坚固。堡内一般有水井和简单的生活设施。有些寨堡的主墙外,还筑有一道较矮的外墙,称 “羊马城 ”或 “外圈子 ”,以圈养老百姓的牛、羊、驴、马,躲避敌人掠夺。
  西汉时,中原移民来县 “实边 ”,修筑寨堡,以为居所,且耕且守。明、清时,县域筑有寨堡7处:桥山寨,在城(罗川,下同)东15千米;安兴堡,在城东南7.5千米;湫头堡,在城东南25千米;委家镇,在城东35千米;解家堡,在城东北20千米;山河堡,在城东北30千米。西峪堡,在城北17.5千米(清《庆阳府志》称 “在城北20里 ”);高石堡,在城西北12.5千米。7处寨堡系明嘉靖年间(1522—1566),参政汪尚宁、李盘、朱用先后修筑而成。并有堡洞243座。
  民国18年(1929),本县各村多筑寨堡。择居高临下,依山面谷,或三面临沟之地设筑。27年(1938),本县寨堡 “较大者共有六七个,星布县境。城堡俱系土筑,尚称坚固,而且高巍,多筑有简单防御工事、碉楼、战壕等。各寨堡名称:一为纪村、习仵村、乐兴、文乐、王家沟圈等村,各能容二百余人;一为榆林子村,能容百余人 ”。时属宁县的宫河、周家地区有福陀堡、王家禄堡、南庄堡、吴家堡、梁家堡、周家堡。
  新中国建立后,堡寨因失去防御作用,绝大部分被拆除。但堡寨名称仍作为村庄的名称传承至今。如山河镇的冯柳堡子、永正的刘家堡、达仁堡,榆林子的党家堡子、石家仵家堡,永和的堡巷堡子、寺村堡子,月明的南堡子,宫河的纪村堡子、南庄堡子、岳家堡子,周家的芦家堡子、燕家堡子等。
  烽燧又称烽墩、烽堠、烽火台、烟台、狼烟、墩台、亭台、亭隧。烽燧设燧长、属吏及戍卒,小燧不少于4人,个别大燧多至15人,分别担任候望(侦察)、燃烟火(报警)、防守及维修烽燧任务。
  清代,县境有烽燧25座,分布在长沟店、平子镇、山河镇、岘子、秦家店5处(每处各5座)。经考证,至2006年底,县境仅存3处3座烽燧,分别位于永正乡马家后子村公路旁(1座)、艾蒿店林区(2座)。其中较著名的是艾蒿店烽燧,有北五里墩、南五里墩2座,位于子午岭秦直道上,相距约三四千米。北五里墩修筑在艾蒿店以北2公里的大山峁上,圆形,残高6米,底周长60米。南五里墩位于一小山峁上,底周长约30米,残高5米,圆冢状,墩基部以砾石砌筑,为秦汉时期烽墩遗址。
  碉堡民国25年(1936)4月,国民党东北军 “围剿 ”陕甘边苏区,何柱国、董英斌部在湫头、西城、车家沟,五顷塬、刘家店等地修筑碉堡11座。29年(1940),国民党胡宗南李焕民团驻防山河,修筑1条西起平子南亩塬、北沿九龙河南塬畔,经山河北、西五畔、苜蓿岭、车家沟、东城、湫池沟到支当河陈家川的碉堡封锁线。封锁线上每隔1公里修筑碉堡1座,碉堡间挖有深3米、宽六七米的交通沟。每个碉堡驻军1个班,所需物资由1个保的民户供给。当年6月,新正县为防止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保卫边区,亦积极构筑碉堡多座,挖战壕(深1丈,宽1丈5尺)数十千米。36年(1947),正宁县修筑碉堡、哨台24座。38年(1949)4月《正宁概况》载:“碉堡线横贯全境 ”,“各乡镇均有小塞碉堡,均为军事上重要据点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平田整地活动的开展,碉堡、交通沟被夷平。
  窨子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老百姓避难躲灾开挖的地道,称窨子。一般在窑洞的尽头拐窑下或石磨下挖有坑洞,作为入口。窨子在地下蜿蜒蛇行,宽狭不一,宽处如窑洞大小,有炕有锅台,狭窄处仅容一人钻过。有的窨子中还挖有陷井,上铺木板,称吊桥。将吊桥用绳子拉起,外人难以入内。出口多在山坡草丛中或背阴不显眼的山洼处。窨子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地道式。入口在窑顶的高窑,进入需登梯方可。抽掉梯子,别人根本无法进入。窨子内安装有磨面的石磨,挖有水井,修有直通三四千米外镇街的通道。避兵患匪祸时,全族人躲在窨子里不与外界联系,生活一两年也不成问题。本县宫河彭家川、永和烟村的窨子即属此类。一种是洞窟式。依靠天然的险峻地形,在绝壁处建造。不凭借云梯难以攀登进入。宫河村担水沟的窨子即属此类。
  史载县内窨子最早修于隋末。现存永和于家庄的窨子集群,是隋末燕国公于志宁率族人所建。该窨子在地下纵横交错,互通各户,各家可凭暗号往来,规模极其浩大。清同治年间(1862—1874),陕西回民军攻入正宁,为抗击躲避回民军戕害,各村普遍挖窨子防御。
  新中国建立后,因水利建设、老庄还田等,窨子大多塌陷平毁,但遗迹仍然可寻。
  人防工程民国27年(1938)12月,山河、永和、平子三镇俱设简单防御工事及天然防空洞,而山河镇 “防空之有相当设备 ”。1969至1971年,中国、苏联关系恶化,为防御核战争,按照毛泽东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和 “备战备荒为人民 ”的指示,全县各机关、单位、学校及社队组织人员挖地道,修防空洞。县城挖人防工程830米。正宁一中师生从校内挖地道500多米,出口通北沟。县广播站在播音室地下打地道100多米,出口通北沟,可容纳单位所有人员。现皆废。
  枪械修造枪械修理民国21年(1932),陕甘红军游击队在三嘉驻扎期间,建有一小型枪械修理厂。修械工具很轻便,装上驮子就能驮走。一般的枪械小毛病都能修理。32年(1943)初,驻关中分区的警一旅,开办军械厂1处,下辖翻砂等2个组及修械所,有工人90余人,生产炸弹、刺刀,兼修枪械。至年底,造炸弹2000枚,修步枪745支、土短枪40支、轻重机枪37挺。
  枪械制造民国37年(1948),正宁县自卫队在马槽沟建有兵工厂一处,制造枪械、弹药。有工人12人。后被赵德荣游击队捣毁。
  第三节驻军历代驻军周显王十七年(前352),秦国在魏长城边筑驰武城,驻大军镇守,防御义渠戎国。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将蒙恬率军修筑直道,在雕翎关置兵站,屯兵数千。秦末,雍王章邯别将苏驵、周类部驻军县境。
  汉高祖元年(前206),刘邦部将郦商军和秦章邯部将周类、苏驵军作战,驻军县境。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冬十月,汉武帝率大军十八万,沿秦直道出朔方,威震匈奴,返回时驻军县境,祭黄帝冢于桥山(子午岭)五顷塬处。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冯异军讨伐嚣,驻军县境。西魏大统元年(535),在阳周县设泥阳、惠涉二护军。泥阳军驻平子(今属宁县),惠涉军驻罗川城。十六年(550),废泥阳、惠涉二护军。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李思齐属部驻真宁。
  明初,设雕岭关巡检司,有巡检1员,弓兵30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裁撤。
  清乾隆初,本县设经制把总分防1员,辖绿营兵36人,其中马战兵12人,步战兵12人,守兵12人。乾隆九年(1744)战事后,仅存马战兵2人,步战兵3人,守兵3人。守汛有5处:长沟店营房3间,望楼1座,狼烟5座;平子镇营房3间,望楼1座,狼烟5座;山河镇营房3间,望楼1座,狼烟5座;岘子营房2间,望楼1座,狼烟5座;秦家店营房3间,狼烟5座;刘家店营房3间;西渠里营房1间。同治二年至九年(1863—1869),清军与陕西回民反清武装在正宁往来活动、作战长达8年。
  民国时期驻军地方军阀驻军14年(1925),甘军黄得贵、韩有禄部进入县境,韩有禄驻山河,宫河驻1个团,上马槽沟驻1个骑兵营,下马槽沟驻1个连。当年9月,冯玉祥国民军(西北军)第一师在正宁红枪会配合下,击溃黄、韩部,进驻正宁。20年(1931),“陕西讨逆军 ”毕枚轩部驻正宁。
  国民党军与保安团驻军21年(1932),陆军新编第十三师陈珪璋部百余人驻防山河。23年(1934),马鸿逵部步兵、骑兵2个连驻防湫头镇。次年2月,第三十五师马鸿宾部一〇三旅二〇五团、骑兵团驻防山河镇,胡宗南部第六十一师2个团进驻正宁。25年(1936)1月,东北军 “围剿 ”陕甘苏区,何柱国、董英斌部驻防湫头、永和、三嘉一带。同年,杨国祯(杨干丞)部1个保安大队驻山河镇。28年(1939),胡宗南部预备第三师第七团驻防山河镇。30年(1941)1月,国民党军第八师一部驻防山河镇;11月,胡宗南部新编三十七师一一〇团驻正宁。翌年,新编三十七师一〇九团驻防山河镇,一一〇团驻防平子镇,一一一团驻防罗川镇;新编二十四师第二团驻防永和镇。33年(1944)秋,胡宗南部预备第三师第十团驻防山河镇。35年(1946),马继援部杨修戎骑兵团驻守山河镇;胡宗南整编第十七师四十八旅一四二团一营,一四三团一营二连,一四四团三营八连、九连,十二旅第三团、第五团,一二三旅三六九团驻防山河镇;陕西省保安第六团驻防雕岭关。36年(1947)2月,胡宗南整编第十七师四十八旅由副旅长万又麟率领,在宫河镇稍事休整;3月,马继缓部独立骑兵第五团进驻山河镇。是年,马继援部杨修戎骑兵团驻防山河镇。
  中国工农红军与游击队驻军21年(1932)1月,陕北游击支队和南梁游击队在西坡柴桥子活动,并改编为西北工农反帝同盟军。2月12日,在三嘉锦章村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3月下旬,陕甘游击队活动于双佛堂、新庄子、碾庄子、西城一带。次年9月,平子游击队(后称正宁四支队)成立,活动于平子、榆林子一带;秋,回民游击队(回民支队)成立,活动于龙咀子、西渠一带。23年(1934)春,陕甘边南区三路游击队活动于龙咀子、西渠、孟家河一带;5月,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第三团短期驻扎五顷塬。次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四十二师第一团在湫头成立,并短期驻扎。
  革命根据地时期驻军民国24年(1935)8月,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1个营,进驻新正县,进行 “肃反 ”。
  25年(1936)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南下开往陕西途中,在宫河镇驻扎数日。次年2月4日,红一军团北返驻防宫河、罗川。军团部驻宫河街北头大地窑,政治部驻宫河镇王录村(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住该村农民王度家),后勤部驻核桃峪村,随军学校驻南庄村,随军医院驻东山羊头村。属部第一师师部驻罗川春场村,所属第一团驻山河东关,第十三团驻罗川戴家店、武王庄。第二师第三团驻宫河镇。8月上旬,红一军团撤离。26年(1937)10月,关中分区保安司令部(辖3个保安大队)成立,驻新正县马家堡。10月下旬,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旅部及其七七〇团因故在山河驻守。一周后,仅留七七〇团一营1个连暂驻山河城,后移防宁县。11月,三八五旅辎重营王清典部200余人驻新正县,后移驻新宁县。27年(1938)6月,关中分区第一、第二保安大队改为独立第一、第二营,不久和第三保安大队合编为关中保安第三团,驻新正县马家堡。27年(1938)3月,八路军荣誉军人学校迁驻县域王家河、西渠、何家山、关家川、巩家斜、富家庄等地,32年(1943)秋迁离。29年(1940)8月,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警三旅警备第八团驻新正县湫头镇。30年(1941)春,警一旅司令部驻新正县马家堡。8月,关中分区警备司令部成立,驻马家堡。原关中分区部队改编为关中分区独立团,驻马家堡。31年(1942)12月,关中分区警备司令部和关中分区保安司令部合并,以警一旅为主组成关中分区警备区司令部,驻新正县马家堡。警一旅辖警备一、二、三团和保安纵队,共6389人(含保安纵队583人),归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领导。34年(1945)4月,因警备一、二团开赴抗日前线,以警备三团为基础,再建警一旅,驻新正县。36年(1947)2月,警一旅编入陕甘宁野战集团军,驻新正县;同期,新四旅驻新正县。九十月间,警一旅编入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驻新正县。37年(1948)4月,西北野战军司令部驻新正县马栏镇,部署发动西府陇东战役。
  新中国建立后驻军1949年7月至次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一部驻刘家店。1967年12月,兰州军区 “支左 ”部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正宁,执行 “三支两军 ”任务,翌年夏撤离。
  第四节地方武装明清时期地方武装明嘉靖年间(1522—1566),真宁县有军士983人,土兵军203人,义勇13人,马步民壮105人,乡导20人。城垛口150座,守城乡夫100人。雕岭巡检司有巡检1员,弓兵30人。
  清顺治年间(1644—1661),真宁县各存马、快8人,民壮50人。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回民反清武装进入县境,本县设练总,听命于知县,地方创办团练予以抗御。
  民国时期地方武装正宁县民团10年(1921),成立县民团,分东北、西南、西北、东南4个区团,有团丁1738人,经费自筹,器械有来复枪。18年(1929),境内兵连祸结,为御贼寇、抗粮款,护宅院,百姓自发组织武装,称 “提民团 ”。每个民团推举1名团头负责,一旦有事,团头商量后,击鼓为号,聚众行动。次年,被陈珪璋部强行解散。此后,乡间成立民团。21年(1932),寺村塬尚有上五社、中五社、北八社民团(团头分别是巩世信、张进选、杜兴邦),被陕甘游击队改编为赤卫军,两次配合攻打山河城。
  正宁红枪会14年(1925),为抵抗残兵和土匪,由农民自发成立。最早成立于长口子,后各村都建起红枪会。和甘军黄得贵、韩有禄残部在罗川作战,打死其30余人,并活捉其营长吴稚子。后在榆林子与黄、韩残部作战中失利,一蹶不振。
  正宁县国民兵团(壮丁队)27年(1938),设县国民兵团,为不脱离生产的武装组织,国民兵年龄在18至35周岁。县设团部,县长兼团长;各乡(镇)设区队,乡(镇)长兼区队长;各保设分队,保长兼分队长;各甲设小队,甲长兼小队长,负责国民兵的召集管理和训练。33年(1944),县域有国民兵区队6个、分队65个、小队543个,国民兵4994人。国民兵人备长矛1把,轮流在乡(镇)、保公所站岗放哨,盘查行人。
  正宁县保安队(保安团)19年(1930),陈珪璋部成立县保安队。次年,陈珪璋强令县保安队编为其特务营,保安队逃至三嘉乡刘家店自行解散,原征借富户的 “七九 ”步枪90余支,归还原主。21年(1932),征集壮丁百余人并民间枪支,复成立县保安队,大部驻山河镇,其徐文德中队驻刘家店。23年(1934),改称县保安团。26年(1937),改称西北抗日联军,整编为1个中队,辖2个分队,共百余人,驻防山河、平子等地。后又改称保安队,辖中队1个,有官佐6人、士兵99人、步枪107支、子弹1623发。28年(1939)冬,县保安队整编为甘肃省第三区保安司令部第五大队,大队长胡维陛,辖十二、十三、十四中队,计9个分队、200人、枪190支。次年5月,辖3个中队、9个分队、27个班,有官兵318人、杂色枪支206支。第十二中队驻永和镇,第十三中队驻宁县良平镇,第十四中队分驻山河镇、平子镇、罗川、西城村等处。同年,正宁县保安队与宁县、泾川、灵台县保安队合编为 “甘肃省保安第四团 ”,团部驻宁县。
  正宁县游击队(自卫队)34年(1945),以原县保安队为基础,并征集壮丁,成立县游击队,编总队1个、中队3个,有196人(官佐11人、士兵185人)、枪302支、子弹13883枚。36年(1947),改称县自卫队。次年,扩编为2个大队,辖6个中队、1个骑兵分队。县长兼大队长。设总队部、中队部、分队部。有马30余匹、轻机枪10挺、六〇炮1门、步枪500余支,共600余人。分驻山河、王家沟圈、罗川、平子、纪纲、永和等地。38年(1949)4月,县自卫队有官70员,兵673人,马38匹,步枪655枝,机枪11挺,小炮1门,电台1部。当年5月,正宁县自卫队起义。
  西北反帝同盟军21年(1932)1月1日,阎红彦、杨仲远率领的陕北游击支队和刘志丹率领的南梁游击队在柴桥子村改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谢子长任总指挥,刘志丹任副总指挥,杨仲远任参谋长。队委会书记谢子长(兼),委员谢子长、刘志丹、荣子卿。辖2个支队(每个支队辖3个大队、1个警卫队),有500余人。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21年(1932)2月12日,在三嘉锦章村,西北反帝同盟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是为西北地区第一支冠名红军的革命武装。总指挥谢子长,政委李杰夫,参谋长杨仲远,政治部主任黄子文。队委会书记李杰夫。辖2个步兵大队、1个骑兵大队、1个警卫队,有400余人,枪300余支。
  平子游击队22年(1933)9月,榆林子前文乐村青年何炳正联系本村10多人,杀死催粮要款的县保安队队丁,组织起农民武装,打富济贫。11月,该武装被红二十六军命名为平子游击队。队长何炳正,指导员张策。辖2个分队,有40余人,活动于榆林子、平子一带。
  正宁回民支队22年(1933)秋,龙咀子、西渠一带回族青年王世平、王世英等19人组成回民支队。队长王世平,指导员王世英。
  第三路游击队第四支队(正宁四支队)23年(1934)2月,平子游击队发展到百余人,辖2个分队,改编为第三路游王世平在胡家湾的故居击队第四支队。因活动于正宁地区,故又称正宁四支队。队长刘玉才,指导员郭秉坤。同年冬,抽调100余人编入红三团为三连。次年春,四支队又抽调大部分人员编入红一团为
  一连。
  第三路游击队第五支队(正宁五支队)23年(1934)6月,以高凤坡战斗中失散的红二十六军10多名三嘉籍战士为骨干,建立第三路游击队第五支队(正宁五支队)。队长张占英。次年,发展到150多人,辖4个分队,编入新正县独立二营。
  第三路游击队第十六支队23年(1934)秋,正宁回民支队改编为第三路游击队第十六支队,队长王世平,指导员王世英。辖3个班。次年9月,编入红四十二师一团。
  第三路游击队第八支队(正宁八支队)23年(1934)10月组建,队长刘富奎,指导员赵德荣。有70余人。翌年,得到底庙游击队的补充,增至160多人。辖4个分队,活动于陕西职田、张洪、底庙、北极、永乐一带。当年冬,编入新正县独立二营。
  关中警卫营26年(1937)8月前驻新正县,负责保卫关中特区党、政机关,后与陕甘宁省独立三团合编为鄜甘独立营,留守陕北。
  新正县警卫队24年(1935)8月组建,队长王凤鸣,共8人,负责保卫新正县党、政机关;12月,编入新正县独立二营。
  关中独立师24年(1935)11月成立,师长白志文,政委李宗贵。
  新正县特务队24年(1935),新正县从各游击队抽调十四五名训练有素的干部、战士组成新正县特务班。当年改名新正县特务队。队长先后为王德宽、唐致祥。人员虽然不多,但装备较好,精悍灵活,常深入国统区,侦察军情,镇压恶顽,开展游击活动。
  关中特区独立二营(新正县独立二营)24年(1935)冬,以新正县五支队、八支队和新正县警卫队为主,在湫头龙头村成立。营长张自行,政委先后为张嘉柏、郭廷藩。辖2个连,共250多人,主要活动于新正、新宁地区。次年4月下旬,东北军占领新正县,独立二营转移到陕北直罗镇桃家砭,后编入红四十二师第三团。
  新正县武工队24年(1935)冬,新正县特务队改称新正县武工队,隶属于新正县军事部领导。队长唐致祥。翌年8月,分别编入新正县各区游击队。新宁县十九支队24年(1935)12月,由九岘塬赤卫军改编,队长王运来,指导员董自贵。共30余人,活动于宁县、正宁一带。翌年编入关中特区一营。
  警备第八团26年(1937)12月编成,兵员1100余人,驻新正县湫头镇。
  关中回民支队30年(1941)3月,在龙咀子建立,下设3个班,共36人,受关中分区司令部、新正县委双重领导。队长马全德,指导员先后为卢文秀、郑一、马全普。次年4月撤销,编入新正县保安大队。
  新正县保安大队31年(1942)4月,整编新正县各区游击队和关中回民支队,建起新正县保安大队,隶属新正县抗日民主政府。队长郭廷藩(兼),政委胡秉坤,副大队长何相贤。下辖3个中队,共300余人,主要活动于新正、新宁、赤水等地,是新正县的军事骨干力量。
  新正县独立营35年(1946)11月,撤销新正县保安大队,在其基础上成立新正县独立营。营长王凤鸣,政委师明。辖3个连,共300多人。37年(1948)2月,编入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警一旅第三团。
  宫河李喜喜支队37年(1948)10月建立,翌年6月并入新宁县政府。新正县警备队38年(1949)2月组建,辖3个班,共34人。队长王振南,指导员侯德旺。8月,会宁县警卫队换防至正宁县,称正宁县警备队。新正县第一保安中队38年(1949)2月组建,共77人,有轻机枪2挺、步枪32支。中队长李金明。8月改称正宁县第一保安中队。新正县第二保安中队38年(1949)2月组建,有轻机枪2挺、步枪46支。中队长秦致甲。8月改称正宁县第二保安中队。新正县第三保安中队38年(1949)2月组建。中队长马鸿发。8月改称正宁县第三保安中队。
  民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称赤卫军。抗日战争时期称自卫军,县设自卫大队,区、乡设自卫队(军)。解放战争时期称民兵,县设大队部,区设民兵营,乡设民兵连,村设民兵排;县、区、乡长分别担任大队长、营长、连长,并配备一专门副职协助工作。26年(1937)12月,新正县有自卫军2430人。33年(1944)3月,新正县基干自卫军分连、排、班编制,有441人,有大刀32把、矛子320个、土枪107把、步枪11支。此后,人数不断增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武装正宁县公安中队1950年春,县警备队和3个保安中队大部分人员被编入庆阳军分区独立营,少部分人员组建正宁县公安中队,隶属县公安局。有50余人、手枪2支、步枪40多支、机枪2挺。队长王振兴,政治指导员侯德旺。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正宁县中队1955年7月,县公安中队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正宁县中队,仍隶属县公安局。1958年12月,编为平凉地区直属一中队,驻子午岭劳改农场。1962年1月,恢复原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正宁县中队1965年5月,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正宁县中队改编而成,仍隶属县公安局。次年6月,正式编入军队序列,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正宁县中队,隶属县人民武装部。1968年12月,与会宁县中队换防。1976年1月,移交县公安局领导。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甘肃省正宁县中队1983年1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正宁县中队改编而成,隶属武警庆阳地区支队。1985年7月,武警正宁中队移交地方,受武警庆阳支队和正宁县公安局双重领导。主要担负县看守所的外围武装警戒,并协助县公安局维护社会治安,执行逮捕、追捕、押解等临时勤务。
  民兵1950年10月,县内成立民兵大队部,设副大队长、参谋、文书各1人。各区设民兵营,区长兼营长,区委书记兼教导员,另设专职副营长1人。各乡设民兵小队,乡长兼小队长,乡党支部书记兼指导员,另设专职副小队长1人。较大的乡再设普通民兵连长1人。小队长领导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组长由骨干民兵担任,普通民兵编为班、排。民兵组织实行地方党委和军事机关双重领导体制。1951年,县内建立区民兵大队8个,乡民兵中队49个,村民兵分队165个。次年12月,将年满18至40岁、身无残疾的男性公民编入民兵组织。后把年龄在41至45岁的男性公民、23至30周岁的女性公民编入普通民兵;把政治合格、身体健康、家庭劳动力充裕,年龄在16至30周岁的男青年、16至22周岁的女青年,编入基干民兵。1953年2月,新建基干连10个,基干排45个,基干班161个;有乡民兵队部46个,中队9个,分队147个,小队488个。民兵总数由原来的6043人(普通民兵4430人,基干民兵1613人)增加到9739人(普通民兵8040人,基干民兵1699人)。1964年6月,整顿民兵组织,民兵组织较稳定。1969年3月,中、苏在黑龙江省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事件,毛泽东发出 “要准备打仗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的号召后,县域进行民兵整组。当年,全县组建民兵师1个,团11个,营78个,连414个,排1199个;基干连80个,基干排533个,基干班1783个;武装基干营1个,武装基干连11个,独立排76个,独立班340个。共有民兵41357人,其中普通民兵16464人,基干民兵24893人(含武装基干民兵3535人)。
  从1974年4月起,学习上海民兵工作经验,先后建立县、公社、生产大队三级民兵指挥部。全县农村、机关、学校和一些厂矿单位建立民兵小分队。一些地方民兵小分队私自进入农户搜查,造成不良影响。当年有民兵师1个,民兵团11个,民兵连129个,有民兵41682人,其中普通民兵19831人,基干民兵21851人(含武装基干民兵1411人)。1976年 “文革 ”结束后,撤销民兵指挥部和民兵小分队,民兵工作由县人民武装部统一领导。1981年3月,调整民兵组织,男民兵的年龄为18至35岁,女民兵为18至28岁。同时,将原来的普通、基干、武装基干3个层次改为基干和普通2个层次,取消县民兵师和公社民兵团。是年,全县基干民兵编为1个团、9个营、12个连,共5885人;普通民兵编为110个连,共16790人。1987年,全县建起民兵应急连1个,辖4个民兵应急排。1989年,全县建民兵营7个,民兵连16个,民兵排97个,民兵班334个。有基干民兵2780人。1994年,全县共编基干民兵2450人,111个行政村建立民兵组织103个。
  2002年,全县有民兵21120人,其中基干民兵1250人,普通民兵19870人。2006年底,全县有普通民兵12570人,基干民兵1350人。
  训练1950年后,进行队列、刺杀、射击、投弹、爆破、越障碍、执勤、利用地形地物等内容的训练。基干民兵每年集训10至15天,普通民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训练。1964年,开展 “比武 ”活动,当年10月,在全省民兵大比武实弹射击比赛中,县一中基干民兵张庚申,取得10发94环的优秀成绩,西坡公社基干民兵张立庆,获全省机枪精度射击第1名,受到省军区表彰。1969年,为适应形势需要,突出 “三打三防 ”(打飞机、坦克、伞兵;防核、化学、生物武器)和野营拉练训练。1978年后,训练缩小范围,减少人数,缩短周期,精简内容,突出重点,改进方法。1987年,建成民兵训练基地,可进行规范化军事训练。1990年后,采取基地训练和分片设点相结合的形式,分类训练民兵应急分队、专业技术分队和对口专业分队。每年在农闲时节训练15至30天。2000年,经考核,民兵干部和民兵应急分队步枪第一、第二练习实弹射击及格率100%,优秀率30%,战术队列擒敌技术等课目及格率100%,总评优秀。2006年,军训224人,其中应急分队120人、炮兵专业分队84人、对口专业分队20人,课目有队列基础、防暴队形、盾棍术、轻武器射击第一练习、八二迫击炮实弹射击等。
  装备1950年初,以长矛、大刀为主。此后,配有少量步枪。1969年9月,组建永和公社武装基干民兵连1个,有民兵355名,装备步枪60支,冲锋枪20支,轻机枪8挺。1970年4月,民兵装备有步枪214支,冲锋枪74支,轻机枪28挺。1989年,民兵武器有398部(件),枪350支,炮21门,火箭筒22具,枪弹455952发,炮弹1497个,手榴弹20枚。1991年,民兵武器总件数393支(挺、具、门),枪350支,炮21门,火箭筒22具,枪弹452771发,炮弹1497发,步枪321支。此外,还有各类器材装备。1994年,县政府挤出1.5万元,为民兵应急分队购置服装和防暴器材。1972年前,民兵枪械由个人管理。1973至1975年,由各生产大队民兵连统一保管。1980至1985年,由公社(乡镇)武装部统一保管。1986年3月后,由县武装部统一存放,统一管理,统一使用。
  第五节兵役兵制秦实行征兵制。凡年满15岁男子,须向官府登记,称为 “付籍 ”,随时准备应征服役。征兵年龄15至60岁。服役时限,视战争需要而定。西汉沿袭征兵制。规定年满20岁男子,都要向官府登记,从23岁起到56岁服兵役2年,56岁后免除兵役义务。
  三国两晋实行世兵制。军户(亦称 “士家 ”),归军府或州郡的 “代领 ”(军事官员)管理,专为国家服兵役,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代为兵。一旦为兵,其家即被定为 “军户 ”,强制其世代服役。
  隋唐实行府兵制,也以募兵制作补充。府兵的来源是军府所辖地区的成丁农民,凡26至60岁有受田权利的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宋实行募兵制。募兵来源,或募当地百姓,或取营伍子弟,或募饥民,或为罪配之民。兵制有禁兵、厢兵、蕃兵、乡兵4种。元军队分为 “宿卫 ”和 “镇戎 ”两大系统。为保证兵员补充,把全体军人和 “壮士有力之家 ”定为军户,并与民户分籍登记。明地方兵制设 “卫 ”、“千户所 ”和 “百户所 ”。1120人为 “千户所 ”,112人为 “百户所 ”。
  清实行军政合一的里甲制,派兵,抓丁。
  民国15年(1926)后开始征兵,农民逃避,遂有按户派捐,雇人应募之制。22年(1933)3月,国民政府颁行兵役法,实行征兵制。规定20至25岁的男子服现役,现役期满后至45岁前,依次再服正役、续役和国民兵役。27年(1938)4月,国民政府发布《非常时期征集国民兵及抽签实施办法》,规定服兵役之壮丁,以年满20至30岁为甲级,年满30至40岁为乙级,调查后,抽签确定应征人员。抗日战争时期,正宁为缓办征兵县。35年(1946)经正宁县政府呈请,县域继续缓办征兵。次年,壮丁买卖趋于 “合法 ”,1丁值银洋200余。,时有俗语:“攒下银元是保长的,生下儿子是老蒋的。”陕甘边南区时期,贫苦农民自愿投奔红军,或从赤卫军、游击队中转入红军部队。民国23年(1934),全县有300多人参加主力红军。此外,还接纳从国民党统治区投奔解放区的爱国青年以及国民党军队中投诚、起义的官兵加入红军。陕甘宁边区时期,实行自愿报名与内定兵员相结合的制度。征兵办法有3种:一是民主评议式。区、乡召开村民大会宣传动员,适龄青年自愿报名,民主评议,从中选出新兵。二是自卫军选拔式。区、乡自卫军经过训练,从中选拔出符合征兵条件和军事动作熟练的自卫军入伍。三是点名式。区、乡根据掌握的情况,动员自愿应征,凡年满18至45周岁的男性公民均可报名,经当地抗日民主政府审定批准后入伍。26年(1937)7月下旬,新正县选拔100余名兵员,补充改编后的八路军贺龙一二〇师,直接开往华北前线抗日杀敌。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前实行志愿兵役制。195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改志愿兵役制为义务兵役制,凡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都有义务服兵役。1978年,改为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1984年5月,实行以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平时士兵服现役的年龄是18至35周岁,征集现役时的年龄是18至22周岁。凡年满18至35周岁的公民,都要进行登记服预备役。
  兵员征集民国29年(1940)5月,正宁县征国民兵221人。34年(1945)1月,征 “青年军 ”兵24人,征壮丁9226人。
  陕甘边区时期,21年(1932)2月,陕甘游击队驻三嘉期间,当地青年赵德荣、赵宏钧、梁秉德、焦福德等10多人踊跃报名入伍。翌年秋,成立的回民支队,19人均是正宁县人。28年至32年(1939至1943)新正县624人参加八路军和陕甘宁边区警备部队。36年(1947),新正、新宁两县征兵4850人。,1950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327名青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62至1998年,共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输送5193名合格兵员。据不完全统计,1950至2006年,全县有7140人(未含1958至1961年正宁撤并宁县期间征兵人数)入伍。
  表31-5-1若干年份正宁县征兵统计表(单位:周岁、人)备注:1974年征有女兵2人。
  预备役1956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全县开展预备役登记,并将服役期满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和士兵编为一类预备役,凡年满18周岁~35周岁的公民编为二类预备役。次年6月,将民兵和预备役工作合二为一,停止登记二类预备役。1958年,将预备役军人编入基干民兵,“全民皆兵”代替预备役。1962年,开始对转业、复员的副排级以上干部和授予准尉以上军衔转业、复员干部,进行预备役军官登记。1980年,恢复预备役登记制度,将民兵和预备役在组织上统一起来。次年,对在部队服现役期满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退伍军人,进行预备役登记。至2006年底,每年均对退役军人进行预备役登记。
  第六节重要兵事历代兵事季历伐义渠商武乙三十年,古公亶父之子季历伐义渠,获其君而归。
  文王伐密须商纣西伯时,文王西进 “伐密须(故城在泾州鹑觚县西,辖今县域)”。
  虢公攻太原戎周夷王七年(前881),公率六师攻太原(董志)戎,经桥山,至于俞泉,获马千匹。周宣王出兵太原周宣王元年(前827),猃狁入侵,周大将军尹吉甫修筑战车道路,经本县,逐猃狁于太原(董志塬)。秦灭义渠之战周贞定王八年(前461),秦国始伐义渠戎,至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终灭义渠戎国。西汉陇西都尉郦商败秦军汉高祖二年(前205)八月,刘邦部将陇西都尉郦商军在泥阳城大败秦章邯部将周类、苏驵军。此役后,今正宁之地归属汉王刘邦。东汉冯异伐隗嚣东汉建武六年(30),光武帝遣征西将军冯异讨伐隗嚣。冯异军沿直道进军,在县境追击大败隗嚣将王元军。
  汉大司马刘曜败西晋大都督麹允晋建兴四年(316),汉大司马刘曜围北地郡,西晋大都督麹允将步骑三万援救,刘曜绕城纵火,烟起蔽天,并使信反间麹允曰:“郡城已失,往无及也!”麹允部惊惧而溃。刘曜纵兵直追,败西晋军于磻石谷(今正宁东南)。麹允经县域逃往灵武。汉兵覆关中,氐、羌兵掠陇右晋建兴四年至建武元年(316—317),汉兵覆关中,氐、羌兵掠陇右,雍、秦之民,死者十之八九。
  后秦姚苌攻新平东晋太元九年(384)十月,后秦姚苌攻新平(今彬县、正宁县、宁县一带),太守苟辅凭城固守,击射后秦将士万余人。次年春,姚苌攻克新平,“坑杀男女五千余口 ”。
  明真宁贫民起事明嘉靖年间(1522—1566),真宁贫民起事,围困县城,声势颇盛,庆阳府卫廖庠率军镇压,被贫民杀死。
  明李自成起义军转战真宁明崇祯七年(1634)八月,李自成起义军攻陷真宁县城罗川,杀知县赵跻昌。明总督洪承畴兵至,义军西去。十月,李自成军复至真宁,佯求抚于监道刘三顾,真宁知县王家永轻信,出城招谕,丢失官印。刘三顾疑其诈,即入堡自守,李自成军转走泾原。八年(1635)六月十四日,明副总兵刘成功、艾万年,游击王锡命以3000人与李自成起义军战于宁州湘乐镇,明军大败。之后,“明季良将第一 ”、总兵曹文诏以3000人马自宁州、真宁往讨。义军伏险以诱,在东至湫头岘子,西至底庙产场布下口袋阵。二十七日,曹文诏之侄曹变蛟统锐师在前,文诏率步兵继后,在湫头岘子两军相遇,义军埋伏突起,截明军为二。变蛟先登,“斩首五百,追三十里 ”。义军诱其东向林区,明军紧追30里,到达雕翎关。文诏与义军大战于湫头趟子坳,明军兵力分散,顾此失彼,死伤惨重。二十八日,义军四面合围,明军大败,曹文诏左堵右挡,且战且退,义军折转诱其西向,又大战于娑罗寨。义军埋伏万骑,四起合围,飞矢猬集。曹文诏受伤10余处,力不能支,转战数里,经烟村堡子沟的红泥城,跑到姬家山,外无援兵,突围无望,拔刀自刎。是役,文诏部折军大半,游击将军及材官殁者20余人。此战,中国军事史称为 “明军与李自成义军真宁之战 ”。
  清回民反清武装活动于正宁清同治二年(1863)四月,陕西回民反清武装从陕西邠县北极镇进入县境。宫河廪生王桂林率团丁在周家细岭子一带抗阻,因遇大雾,民团腹背受敌,全团覆没,王桂林战死。回民军占领宫河、山河后,许多村堡被攻陷,焚杀惨重。清廷派雷正绾入关,镇压回民军。雷部40余营,兵勇杂乱,粮饷匮乏,旋集旋溃,旋散旋招,“遇回军辄便惊溃,缺粮饷即哗散作乱 ”,四处抢掠,给正宁人民带来沉重灾难。三年(1864),外省协饷不能接济,官府即派绅士入乡串村,四处劝捐。殷富大户倾囊输纳,穷家小户升斗之积也搜刮无遗。粮款催逼,烧杀掳掠,清兵、回民军轮番争夺,群众纷纷逃亡。五年(1866)十月,回民军自华亭东移,在董志踏勘地形,准备安营扎寨。其前锋直逼正宁,欲继续东进。到达平子镇,清提督谭玉龙率部三营截击,回军战败,遗弃财物甚多。清兵贪财行劫,无心恋战,更不及营垒,回民军反扑,清兵大败,谭玉龙弟被擒,裂尸而亡,弁勇死伤殆尽,惟谭玉龙单身遁免,祸及群众,死伤甚多。从此,东路遂通,回民军携眷长驱直入,占据董志塬,号称十八大营,对陇东诸县反复袭杀,村屯堡寨多被攻陷,群众逃亡,十室九空。六年(1867),回民军、捻军合势,占据正宁及周边地区,山河塬成为回民军运粮要道。乡民多数逃亡,少数困守孤堡,因粮食缺乏,遂将所剩耕畜杀食殆尽,且胆怯畏惧,不敢出外播种春禾,遂无籽粒滴地。夏,安化(今庆城县)土匪何大帅,归顺回民军,率众攻陷正宁县城(罗川),大肆烧杀抢掠。时值小麦成熟,尽由回民军抢收,群众只在回民军撤走后,收拾残穗。秋后,粮价飞涨,升米千钱,饿殍遍野,惨不忍睹。十月,回民军复陷罗川城,知县黄绍薪逃跑,训导李莲峰、团首于腾辉战死,典史彭觉全家殉难,杀士民三四千人。冬,土匪何大帅就抚于雷正绾,入罗川城大肆抢掠,被群众诛杀。土匪之漏网者多藏匿险隘,杀人越货,掳人以食。十二月,从三水进入湫头、寺村、香庙塬的回民军侵犯于家庄,遇到抵抗。回民军报复,围庄搜掠,找到一地窨出口,用火熏烧,致躲入窨中60余口男女老幼全部罹难;百余年后,窨子出口的沟渠仍有秽水渗出。七年(1868)四月,罗川城又被回民军攻陷,山河塬成为回民军集聚地。闰四月,罗川城再次被回民军攻破,官吏、兵勇逃避,百姓遭杀,全城尽成废墟。冬,左宗棠与副帅刘松山派提督高连升率部进驻山河镇,刘倬云部进兵永和一带。从此,正宁成为清军镇压回民军的主要战场,百姓深受兵灾之苦。刘倬云所部各营,与回民军战于湫头、永和。回民军白彦虎部万余众大败,给养不足,潜伏要路险隘,杀人夺粮。十一月,回民军袭陷罗川城,知县黄绍薪 “率团巷战 ”,回民军无所掠,旋去。同年,回民军夜袭山河镇,架云梯登占城垣一角。山河镇人多善鸟枪,持刀枪抗击,击毙回民军甚多。又短兵相接,回民军进退势窘,登城者多坠城而亡,尸体未搬走者,被饥民割食。八年(1869)三月,小部回民军潜入市镇,夜间纵火重袭山河城,遭受重挫,死伤更甚,镇民伤亡20余人。陕西兴汉道台黄鼎在牛堡(今周家乡境内)设伏,斩杀回民军首领胡麻子,又在高丽坊刺死余得彦,“回军全营惊恐 ”。清军镇压回民反清武装的战火,在正宁延续8年,至此基本平息。永和镇于家庄清代《赵氏家谱》、周家乡宫家川清代《宫氏家谱》等对清军镇压回民反清武装的战火在县域造成的灾难,多有记述。
  清末哥老会起事清宣统三年(1911)九月十六日,宁县早胜镇哥老会首领彭泗海,带领会党打开县治罗川城,知县王炳勋未遭伤害,继续就任。十月初,榆林子南头任政义等哥老会头领响应辛亥革命,同彭泗海一起攻打庆阳府失败。
  民国兵事靖国军掠山河5年(1916)3月24日,郭坚(陕西省蒲城人)、高进娃率 “陕北靖国军”2000余众攻破山河城,摊粮派款,大肆掳掠。次年3月,“陕西靖国军第二路司令 ”樊钟秀(绰号樊老二,洛川人)率众千余人,攻入山河城,杀死40多人,并摊粮派款,大肆掠夺。7年(1918)9月初,樊钟秀又率众千余人,劫掠山河城。
  滇军劫永和9年(1920)3月,滇军卢占奎、叶荃率部到永和寺村、于家庄一带行劫,拉去耕畜甚多,枪杀樊村群众1人。
  甘军驻正宁14年(1925)前季,甘军黄得贵、韩有禄部驻正宁数月,摊粮派款,奸淫掳掠,残害百姓,人称 “蝗旱灾 ”。9月,被冯玉祥国民军第一师、正宁红枪会击溃。
  红头军袭扰县域15年(1926)7月,陕西 “红头军 ”土匪百余人由连长任振武率领,从长武县袭扰宫河镇南庄堡,搜掠财物,欺侮妇孺,民众闻风而逃。后又窜入县城罗川,大肆抢劫,县知事苏绍泉逃亡永和朱村,隐藏40余日。传为国民军第三师杨九娃所部;又一说是姜宏谟部,以红布缠头,故称 “红头军 ”。
  傅明玉部袭罗川16年(1927)7月,庆阳县傅明玉部与宁县东、西区邵三纲、王瑞珊部合为1股,攻破罗川城,在城关、五王庄一带烧杀抢掠。
  赵文华、陈珪璋率部袭正宁17年(1928)4月下旬,庆阳县赵文华、陈珪璋率 “甘肃义军混成团 ”围攻山河城40余日,因军民团结固守,终未被攻克。5月,赵文华、陈珪璋等率部进攻山河城未果,退回庆阳。次年5月端午节,赵文华与陈珪璋聚众数千,窜入本县,围攻山河城未果。后盘踞南邑、五顷塬、湫头、永和、罗川等地,烧杀抢掠。仅在湫西村用烟火1次熏死群众达48人。
  范老二部袭罗川17年(1928),土匪范老二率部夜袭罗川,烧杀抢掠,罗川书院、书社所有藏书及木版印刷设施毁于大火。
  饥民起事18年(1929),县域大旱,民遭饥馑,官府不恤民情,索粮逼款,饥民走投无路,纷纷组织 “镢头队 ”、“口袋队 ”等,外出 “吃大户 ”,以求生存。二三月间,长乐饥民 “口袋队 ”围困富户,向富户讨粮,声势颇大。8月,南北二塬4000多饥民包围县城罗川,向县府 “交农 ”示威。县府派长乐塬绅士何义胜的长子何炳端出城解围,因其拒绝饥民的正当要求,激起民愤,当即被饥民用石碑压死在东城门口,迫使县府取消所增加的田赋。同年,正宁县长李剑泉被饥民所杀。
  土匪李培霄股窜正宁19年(1931)8月,庆阳县李培霄股土匪武装七八百人在县境内活动。刘志丹欲收编,未果。不久,撤出正宁进入陕西境内,后归毕玫轩部。
  陕甘游击队两次攻打山河城21年(1932)3月31日,陕甘游击队在正宁南塬千余群众配合下,攻打山河城。驻城陈珪璋残部警卫团刘湘林连与刘西坤所属保安队凭险固守,攻城未山河城南城壕遗址克。4月1日,游击队退至西坡坳设伏,包围陈珪璋部援军1个营,击毙50余人。游击队牺牲10余人,双佛堂赤卫军班长赵福进落崖致死。4月13日,游击队、赤卫军采用 “围城打援 ”战术包围山河城。次日,击溃早胜陈珪璋部援军1个营,毙伤其四五十人。游击队见急切难克,撤回寺村塬。
  陕西讨逆军毕枚轩部掠正宁21年(1932)5月,“陕西讨逆军 ”毕枚轩部炮轰山河城,逼索银元2000枚、大烟3000两。6月8日,退走陕西途经永和烟村时,将麦草一堆投于一巩姓农户地坑窑前,放火点燃,烧死5人。
  陕甘游击队三攻王郎坡、固守五顷塬失利21年(1932)7月下旬,中共陕西省委派李艮(愚痴)任陕甘游击队政委。此间,驻山河国民党军乘机占据从湫头到寺村塬一带的要道,切断两地交通,完成对游击队的进攻部署。李艮在军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下令3次强攻王郎坡寨子,游击队伤亡五六十人,撤出战斗,转移到三嘉塬。又强令死守五顷塬,歼敌百余,游击队牺牲30多人,损失骡子10余匹,不得不东撤到高凤坡。
  红二团伏歼王郎坡赵世坤民团23年(1934年)5月,红二十六军二团派10多名战士化装成 “土匪 ”,假抢湫头镇周大海家药铺,拿走一些零碎东西,又拉走另一家的毛驴。然后,让周大海去湫头王郎坡寨子找赵世坤民团 “报案 ”,赵闻讯后率部追赶。红军将其诱至石炭沟口,全歼20余人。赵世坤被活捉,处决于三嘉狼牙洼。
  红四十二师高凤坡失利23年(1934)5月,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到达南邑。刚停下休息准备造饭,国民党马弘章骑兵团追到。红四十二师骑兵团且战且退,混乱中与马弘章骑兵团混在一起,冲乱红军步兵队形,致步兵火力难以展开。红三团团长王世泰领1个排在五顷塬西侧山峁阻击,掩护大部队转移。在弹药将尽的情况下,钻进茂密的森林。红三团先锋队在高凤坡顽强阻击,终因众寡悬殊高凤坡战斗遗址而后撤。大部队撤到雕岭关,又遇国民党军堵截而激战1天。战斗异常激烈,红军阵亡30多人,丢失两门迫击炮及全部辎重。有的重伤员钻进梢林因无人救护而死去;20多名红军被俘,被活埋在山河城老爷庙里。
  回民支队庙梁伏击战24年(1935)4月下旬,马步芳部一股散兵向正宁逃窜,经西渠转龙咀子而来。回民支队获悉后,由王世英带领,迅速赶往龙咀子、庙梁设伏袭击。俘虏12人,缴获步枪6支、机枪1挺、子弹500余发、手榴弹22枚。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 “摩擦 ”事件26年(1937)10月,国民党顽固派动用武力骚扰、蚕食边区,不断制造 “摩擦 ”事件。29年至32年(1940至1943),对新正县发动 “摩擦 ”事件39起,杀死数十人,抢夺毁坏财物无数。
  土匪王世玉、梁世玉、王东仁、宫启运股为害正宁30年(1941),这些土匪勾结国民党宫河镇公所和哥老会,纠集地痞流氓10多人,为非作歹,常流窜在宫河及陕西邠县、长武一带,拦路抢劫,打家劫舍,危害七八年之久,当地群众提心吊胆,惶恐不安。解放后,匪首被人民政府镇压。
  回民支队解家川战斗35年(1946),解家川有国民党军经营多年的军事要塞,地势险要,工事坚固,易守难攻,由装备精良的30多人把守。国民党西北行辕三七总部也在此派驻五六名特务。7月,为迎接王震大军过境,回民支队在当地工作人员的配合下,首先让10名战士扮作慰问国军的群众,混进碉堡,在内设酒摆宴,行令猜拳,麻痹敌人。中午时分,碉堡内发出暗号,外面预先埋伏好的回民支队迅速出击,里合外应,迫使国军投降,并烧毁碉堡,拆除障碍。这次行动一枪未发,俘虏国军30余名,缴获机枪1挺、步枪30余支、子弹1000余发、手榴弹20多箱及文件等物。
  回民支队永和战斗35年(1946)11月12日,回民支队(新正县独立营)奉命出击驻扎永和城的胡宗南部1个营。代营长王凤鸣指挥部队,经过激战,攻克城堡,毙18人,俘虏30余人,打伤19人,缴获步枪28支、机枪1挺、六〇炮1门、子弹1000余发,余敌逃跑。
  回民支队巩家斜、梁家沟圈阻击战35年(1946)12月30日,胡宗南部四十八旅一四二团,十二旅三团、五团、三六七团,一二三旅三六九团从西南方向向新正地区大举进攻。回民支队(新正县独立营)驻守巩家斜、梁家沟圈的3个排,奋战1昼夜,打退胡宗南部1个团的多次进攻,歼敌80余人。独立营牺牲战士3人。
  警一旅三团马咀头战斗35年(1946)腊月初八,胡宗南部四十八旅一四二团驻湫头城内。正宁县自卫队于外围设防,并在马咀头周围构筑3个互为犄角、首尾呼应的碉堡。腊月二十二日,警一旅三团参谋长姚知一率部来到西渠、侯家河一带。先由在新正县工作过的姚知一去侦察,了解3个敌碉堡中,马咀头碉堡地形险要,构筑坚固,兵力充足,守军1个排,装备优良,但碉堡两侧是深沟陡洼,且梢林茂密,便于隐蔽,能攻易守,于是决定首先拔掉这颗 “钉子 ”。当晚,三团抽出几名勇士组成攻坚队,身背手榴弹,掮长木杆直奔碉堡,靠近后,迅速沿木杆爬上碉堡顶,将5个一捆的手榴弹投进碉堡,随即一跃而下。碉堡炸毁后,三团战士发起进攻,全歼守军,收缴全部武器弹药。同时,警一旅三团团长张占云率2个营,在新正县独立营的配合下,端掉其他2个碉堡。
  新正游击队前马塬伏击战36年(1947)1月28日,新正游击队在三嘉前马塬利用有利地形伏击,使胡宗南某部迟迟不能前进,经过1昼夜英勇奋战,打退胡军6次进攻,打死、打伤敌30余人,神枪手王忠信1人就地击毙11人。
  回民支队崾岘伏击战36年(1947)3月,国民党陕西省保安团约2000余人向关中方向移动,企图偷袭关中分区司令部。马全德、马全普率领回民支队,将其死死牵制在雕岭关。并在崾岘设伏,毙3人,俘虏11人,缴获长短枪14支。
  警一旅三团二营三嘉塬细咀子战斗36年(1947)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警一旅三团开赴三嘉塬,攻打细咀子据点。该据点易守难攻,驻正宁县自卫队1个分队。警一旅三团二营与其相持两天,不能取胜。第二天中午截获驻罗川国民党军增援的情报后,决定将计就计。第三天上午,二营1个连伪装成罗川国民党军增援部队。在其到达前1个小时,二营正面部队和伪装连在南庄子坳接火假打。二营一部佯作败退,且打且走,绕细咀子战斗遗址过细咀子据点,撤向锦章方向。伪装的解放军鸣枪追到细咀子据点前,伪装连长命令站在城头待援的自卫队全部出动,追击解放军。当国民党军进入埋伏圈后,被二营和伪装连迎头痛击。俘2人,其余50多人被全歼,二营夺取细咀子。
  回民支队(新正县独立二营八连)皮坊店设伏战36年(1947)7月下旬,正宁县自卫队为驻守雕岭关的陕保六团运送军用物资。新正独立营八连获悉后,在皮坊店设伏,击溃前来接应的陕保六团,打死打伤20余人,缴获步枪50余支、机枪3挺、子弹万余发。回民支队无一伤亡。
  新正县二三支队房家河战失利36年(1947)11月6日,国民党底庙、北极、罗川、新民、李家胡同等保安分队和乡丁300多人包围新正二、三支队驻地房家河,经激战,二、三支队失利,阵亡2人,被俘1人,消耗子弹1400余发,丢失轻机枪1挺、步枪1支。
  新正游击一中队坳子截击陕保二团一部36年(1947)11月24日,新正游击一中队(队长赵德荣、指导员李树森)在栒邑县游击队配合下,在坳子(坳桥)截击由栒邑往职田镇护送军需物资的国民党陕西保安二团五、六连的2个排,打死、打伤其排长各1人,俘42人,缴获步枪39支、短枪2支、子弹1000余发。
  袭击国民党永和镇公所系列战斗37年(1948)3月10日,关中分区保安大队马志超部第一支队袭击国民党永和镇公所,激战4小时,因驻山河国民党军1个营驰援,马志超部撤出战斗。4月27日,马志超部又在永和袭击正宁县自卫队第三中队,包围1昼夜,正宁县自卫队第一、二、四、五中队增援,马志超部撤围。5月23日,新正县游击队赵文虎部在永和与正宁县自卫队一部激战2小时,各有伤亡。次年5月3日,新正县游击二中队樊积财部在永和与正宁县自卫队肖恩多部激战,游击队数人被俘。
  回民支队张洪坡遭遇战38年(1949)1月17日,马全德、马全普率回民支队,配合警一旅三团二营六连,接应国民党栒邑县长兼保安大队长郝登阁率部起义,途经张洪镇时,遭马继援八十二师骑兵团突然袭击,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回民支队和六连战士奋勇冲击,浴血奋战,终因力量悬殊过大,除13人突出重围外,马全德、马全普等大部分官兵牺牲。
  新中国建立后兵事收缴武器解放后,正宁县人民政府全面清理收缴私藏武器。至1950年3月,共查出隐藏长枪11支、子弹347发,短枪1把、子弹1条,并清理出山后存放武器若干。
  平息新治改正军叛乱1950年,在罗川区,由恶霸地主赵文章,原中统特务、国民党中央检察院书记官兼中校警卫大队长杨志茂,原国民党镇长赵秉文等组织起反革命组织 “新治改正军十七师 ”。杨志茂纠集赵秉文、赵文章等20多人在永正街北一匪徒家密会,杨当会宣布 “新治改正军第十七师 ”下设4个团,每团下设3个营,并宣布赵秉文为 “新治改正军第十七师 ”师长,彭怀西、温宝山为副师长,赵文章、李时举、李清海、彭保怀分别任团长。同时任命了7个营的营长。杨志茂、赵秉文要求参加会议的各团长、营长下去继续发展人员,扩大势力,筹集枪支弹药,伺机举行暴动。11月至12月间,赵秉文、赵文章等人,先后在马家后子小学,佛堂村彭怀西家、彭德选家开密会7次,密议发展成员,筹集枪支、经费、联络暗号等事宜。12月28日,赵秉文、赵文章等12人前往杨志茂家中密议,决定1951年元旦晚举行暴动。12月31日下午,赵秉文、赵文章、张彦清等21人再次商议暴动,并确定各地暴动以罗川的枪声为号。会后,分头实施暴动。赵秉文、彭保怀等带匪徒30多人、炸弹8枚、长枪1支、短枪1支、马刀11把、剑1把,在罗川杀害土改工作队干部杜宗有、樊德兴,焚毁土地清册,抢去短枪1支、皮大衣1件。当晚罗川城在演戏,开戏前,罗川区区长无意识中说:“大家不要拥挤,人群中有反革命分子作乱,大家要警惕。”被匪徒侦知,以为政府已有准备,遂撤销暴动计划。次日晨,杜宗有、樊德兴的遗体在焦家川被发现。庆阳专区民警大队闻讯,连夜从西峰出发,跑步到达出事地点,展开攻势,抓获巩怀刚、焦保义、李时举等58人。1951年1月10日晚,赵文章、彭怀西、高占轮重新纠合逃匪20多人,携带步枪4支、手枪1支、手榴弹1枚、马刀1把等武器,企图攻击聂家店乡政府,杀害土改工作团干部及乡农会干部,被公安机关击散并抓获彭怀西、彭德选等匪首匪众19人。至1月底,专区、县公安机关连续追捕,共抓获匪首匪众113人,其中依法逮捕94人、管制19人。缴获印信1枚、委任状23张、长枪14支、短枪3支、炸弹31枚、马刀22把、剑1把,以及关防、派令等罪证。参加叛乱的300余人,分别受到惩处。1954年,匪首彭保怀在兰州被抓获。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正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