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22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设施
分类号: E289
页数: 6
页码: 13-16
摘要: 驰武城周显王十七年,秦国打败魏国,在魏长城边修筑驰武城,驻军镇守,称秦驰武城。秦二世矫诏派使者在此城药杀蒙恬。
关键词: 地方军事 军事设施

内容

驰武城周显王十七年(前352),秦国打败魏国,在魏长城边修筑驰武城,驻军镇守,称秦驰武城。秦二世矫诏派使者在此城药杀蒙恬。西汉,在驰武城置阳周县,故又称阳周故城。清乾隆《正宁县志》载 “阳周故城在县(罗川)北三十里 ”。据考证,旧址在今永正乡的王家庄。
  罗川城自西汉始,罗川为三水县治,后县名多次变更,但至民国18年(1929),均为县治,城垣始筑无考。元至正六年(1346),由守御枢密院副使张天福征集民夫,重修县治城垣。在原基上用黄土夯筑,高三丈四尺,长三百九十五丈一尺,根厚四丈,顶厚二丈,池深一丈。东西二门,石条青砖砌成,分别称 “朝阳 ”、“永春 ”。城门双扇,铁片包就。明天启五年(1625),知县阎国脉开小南门以泄水,并补修城垣。崇祯七年(1634),知县安如嵩创开南门,曰 “安庆 ”;十三年(1640),知县郭之麟增修。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县诸为霖于城南山坡下开浚泄水道,东水归南岸,于北岸筑堤,东西长一百二十丈,宽二丈余,以护城身。城墙现仅留一残段。
  山河城明隆庆元年(1567)筑城,高三丈,东西长六十丈五尺,南北宽四十丈七尺,池深一丈,开有东、西二门。明崇祯十三年(1640),为防范李自成军来攻,真宁知县郭之麟征集民力加厚加固城墙,经年完成。清同治十年(1871),对城墙进行维修。民国13年(1924),以工代赈再次维修城墙,并沿北沟畔修筑道路,设1门名北极门。18年(1929),加高城墙约0.7米,在城东北、西北及东、西门上建哨楼4所。次年,县治搬迁山河城,县长张文明征集民夫维修城垣,在城外修筑外壕,并增设二门,改东关为东雄关,西关为西平关。29年(1940),又加高城墙1米。现无存。
  平子城始筑无考。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时,城高二丈一尺,东西长二十八丈,南北长三十六丈五尺,池深一丈,东南北三门。湫头城始筑无考。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时,城高三丈五尺,东西长五十丈五尺,南北长三十二丈七尺,池深一丈,东西二门。现无存。宫河王姓土城明中期,为防蒙古人扰掠,王姓居民在集场之北筑土城1座,土城西、北、东三面临沟,南仅有一径通向集场。土城易守难攻,后城毁无遗。宫河土城清末辛亥年(1911),宫河镇富商大户为防兵劫,出资募集民众在街区经年筑成。略呈长方形,南北二门,城门未砌砖。城墙1960年代犹存,后被夷毁。永和土城民国24年(1935),东北军 “围剿”陕甘边区,进驻本县后,在永和镇筑成。占地26668平方米,城高二丈余,顶宽五尺。建国后被夷毁。
  战国魏长城周安王二年(前400),魏国在县境内修筑长城 “界戎”。长城以东,为魏国上郡之地,以西为义渠戎国领地。清乾隆《正宁县志》中列举县域地名中有长城里、东长城、西长城、长城塬,证明县境内确有战国魏长城。《大清一统志 ·庆阳府志》载:“长城在正宁县东六十里。”清乾隆《庆阳府志》云:“长城,在正宁县东二十里。”清乾隆《正宁县志》云:“长城在县东七十里。”说明长城在县境的走向与不同的地点。据学者张耀民考证,战国魏 “界戎”长城,从陕西境入县域前马塬,沿沟壑西北上行,经湫头乡长城塬、永和镇堡巷塬,过四郎河,经永正乡岭儿上,又过泥谷水(无日天沟上游的纥拉沟),入宁县。其修筑是依自然地形,或河旁,或沟边,以堑削和筑墩台为主,夯筑者很少见。秦统一中国后,长城被平毁。今前马塬尚有长城遗址可寻。
  秦直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匈奴南侵,加强咸阳与河套地区的联系,派大将蒙恬于秦始皇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前212—前210),率30万大军,历时两年粗成,史称 “秦代战备高速公路 ”。直道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栒邑,由石门关沿子午岭进入三嘉乡刘家店、黑马湾后,过雕岭关,沿子午岭山脊北行,经石窑、高庄、车皮湾、艾蒿店到烧锅梁入宁县。道宽5至8米,在县境长约70千米。后经宁县、合水、华池,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全长900千米。刘家店至雕岭关段,山势起伏较大,是漫上坡;雕岭关至艾蒿店段,山脊平缓,为漫下坡。部分路面今人继续使用;部分路面已废,长满灌木,但路迹仍清晰可辨。1990年代,中共正宁县委在中湾林场山梁处立 “秦直道 ”碑1座。
  关隘又称关、关口或关防,是古代的重要防御设施,一般修筑在交通孔道的险要之处,即所谓 “依山筑城 ”,驻兵防守,遏敌入侵。民国38年(1949)4月《正宁概况》载:“雕岭关及子午岭为本县军事要隘。”雕岭关又作雕翎(调令)关,位于县城东36千米处子午岭顶峰上,海拔1756米,为本县最高点。坐东朝西,为南北走向,上有秦直道,山峦重叠,地势险要,是秦陇交界的关口。古关城坐落在十字路口的一个崾岘南侧,残留关墙50余米,残墙高4米,基厚4米左右,关墙内外散落有秦汉时期的瓦片及宋代后的陶、瓷残片,说明此关秦时已置,宋时仍沿用。明关是在古关基础上设置的。明初,置雕岭巡检司。民国36年(1947),陕西省保安第六团曾在此设防。现有残窑洞2层,有广阔台地3层,每层台地约50亩左右。今 S303铜川至郿县线穿关而过。
  附:秦一号兵站遗址1986年9月文物普查时发现。位于雕岭关南侧的大山梁上,当地称 “四十亩台 ”,北窄南宽,形似葫芦,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东、西、南三面环沟,北面只有30米宽的出口紧贴直道,形成天然屯兵营地。蒿草中,秦代砖瓦俯拾皆是。在4个探坑里,分别发现用姜石铺成的院落地面和夯土墙基、素面方砖、几何纹路与绳纹方砖等14种建筑材料。据推断可屯兵数千。1986年10月2日,《人民日报》予以报道。
  寨堡亦称村寨城堡,俗称 “土围子 ”。一般四周筑以土墙,高二三十米,顶端设有走道,内外有护墙,便于作战和巡逻;四角有角墩,以作候望和值岗之用。堡门构筑较坚固。堡内一般有水井和简单的生活设施。有些寨堡的主墙外,还筑有一道较矮的外墙,称 “羊马城 ”或 “外圈子 ”,以圈养老百姓的牛、羊、驴、马,躲避敌人掠夺。
  西汉时,中原移民来县 “实边 ”,修筑寨堡,以为居所,且耕且守。明、清时,县域筑有寨堡7处:桥山寨,在城(罗川,下同)东15千米;安兴堡,在城东南7.5千米;湫头堡,在城东南25千米;委家镇,在城东35千米;解家堡,在城东北20千米;山河堡,在城东北30千米。西峪堡,在城北17.5千米(清《庆阳府志》称 “在城北20里 ”);高石堡,在城西北12.5千米。7处寨堡系明嘉靖年间(1522—1566),参政汪尚宁、李盘、朱用先后修筑而成。并有堡洞243座。
  民国18年(1929),本县各村多筑寨堡。择居高临下,依山面谷,或三面临沟之地设筑。27年(1938),本县寨堡 “较大者共有六七个,星布县境。城堡俱系土筑,尚称坚固,而且高巍,多筑有简单防御工事、碉楼、战壕等。各寨堡名称:一为纪村、习仵村、乐兴、文乐、王家沟圈等村,各能容二百余人;一为榆林子村,能容百余人 ”。时属宁县的宫河、周家地区有福陀堡、王家禄堡、南庄堡、吴家堡、梁家堡、周家堡。
  新中国建立后,堡寨因失去防御作用,绝大部分被拆除。但堡寨名称仍作为村庄的名称传承至今。如山河镇的冯柳堡子、永正的刘家堡、达仁堡,榆林子的党家堡子、石家仵家堡,永和的堡巷堡子、寺村堡子,月明的南堡子,宫河的纪村堡子、南庄堡子、岳家堡子,周家的芦家堡子、燕家堡子等。
  烽燧又称烽墩、烽堠、烽火台、烟台、狼烟、墩台、亭台、亭隧。烽燧设燧长、属吏及戍卒,小燧不少于4人,个别大燧多至15人,分别担任候望(侦察)、燃烟火(报警)、防守及维修烽燧任务。
  清代,县境有烽燧25座,分布在长沟店、平子镇、山河镇、岘子、秦家店5处(每处各5座)。经考证,至2006年底,县境仅存3处3座烽燧,分别位于永正乡马家后子村公路旁(1座)、艾蒿店林区(2座)。其中较著名的是艾蒿店烽燧,有北五里墩、南五里墩2座,位于子午岭秦直道上,相距约三四千米。北五里墩修筑在艾蒿店以北2公里的大山峁上,圆形,残高6米,底周长60米。南五里墩位于一小山峁上,底周长约30米,残高5米,圆冢状,墩基部以砾石砌筑,为秦汉时期烽墩遗址。
  碉堡民国25年(1936)4月,国民党东北军 “围剿 ”陕甘边苏区,何柱国、董英斌部在湫头、西城、车家沟,五顷塬、刘家店等地修筑碉堡11座。29年(1940),国民党胡宗南李焕民团驻防山河,修筑1条西起平子南亩塬、北沿九龙河南塬畔,经山河北、西五畔、苜蓿岭、车家沟、东城、湫池沟到支当河陈家川的碉堡封锁线。封锁线上每隔1公里修筑碉堡1座,碉堡间挖有深3米、宽六七米的交通沟。每个碉堡驻军1个班,所需物资由1个保的民户供给。当年6月,新正县为防止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保卫边区,亦积极构筑碉堡多座,挖战壕(深1丈,宽1丈5尺)数十千米。36年(1947),正宁县修筑碉堡、哨台24座。38年(1949)4月《正宁概况》载:“碉堡线横贯全境 ”,“各乡镇均有小塞碉堡,均为军事上重要据点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平田整地活动的开展,碉堡、交通沟被夷平。
  窨子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老百姓避难躲灾开挖的地道,称窨子。一般在窑洞的尽头拐窑下或石磨下挖有坑洞,作为入口。窨子在地下蜿蜒蛇行,宽狭不一,宽处如窑洞大小,有炕有锅台,狭窄处仅容一人钻过。有的窨子中还挖有陷井,上铺木板,称吊桥。将吊桥用绳子拉起,外人难以入内。出口多在山坡草丛中或背阴不显眼的山洼处。窨子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地道式。入口在窑顶的高窑,进入需登梯方可。抽掉梯子,别人根本无法进入。窨子内安装有磨面的石磨,挖有水井,修有直通三四千米外镇街的通道。避兵患匪祸时,全族人躲在窨子里不与外界联系,生活一两年也不成问题。本县宫河彭家川、永和烟村的窨子即属此类。一种是洞窟式。依靠天然的险峻地形,在绝壁处建造。不凭借云梯难以攀登进入。宫河村担水沟的窨子即属此类。
  史载县内窨子最早修于隋末。现存永和于家庄的窨子集群,是隋末燕国公于志宁率族人所建。该窨子在地下纵横交错,互通各户,各家可凭暗号往来,规模极其浩大。清同治年间(1862—1874),陕西回民军攻入正宁,为抗击躲避回民军戕害,各村普遍挖窨子防御。
  新中国建立后,因水利建设、老庄还田等,窨子大多塌陷平毁,但遗迹仍然可寻。
  人防工程民国27年(1938)12月,山河、永和、平子三镇俱设简单防御工事及天然防空洞,而山河镇 “防空之有相当设备 ”。1969至1971年,中国、苏联关系恶化,为防御核战争,按照毛泽东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和 “备战备荒为人民 ”的指示,全县各机关、单位、学校及社队组织人员挖地道,修防空洞。县城挖人防工程830米。正宁一中师生从校内挖地道500多米,出口通北沟。县广播站在播音室地下打地道100多米,出口通北沟,可容纳单位所有人员。现皆废。
  枪械修造枪械修理民国21年(1932),陕甘红军游击队在三嘉驻扎期间,建有一小型枪械修理厂。修械工具很轻便,装上驮子就能驮走。一般的枪械小毛病都能修理。32年(1943)初,驻关中分区的警一旅,开办军械厂1处,下辖翻砂等2个组及修械所,有工人90余人,生产炸弹、刺刀,兼修枪械。至年底,造炸弹2000枚,修步枪745支、土短枪40支、轻重机枪37挺。
  枪械制造民国37年(1948),正宁县自卫队在马槽沟建有兵工厂一处,制造枪械、弹药。有工人12人。后被赵德荣游击队捣毁。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正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