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曹州” 相关
共 84 条 1 / 6
1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之名最早见于《禹贡》:“导菏泽,被孟潴。”菏泽,水名,在今定陶县东北,古为一大沼泽,济水流经其间,禹治水时,由菏泽将济水导于他处。《尚书集传》载:“菏泽在定陶东,以其水近菏山,故名。”
2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488年(北魏太和十二年)始建乘氏县于今城,直至1166年(金大定六年)。其间,除隋末唐初因战乱乘氏县一度废置外,历北周、隋、唐、五代、宋及金,共678年其名未变。
3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市志》中对重点集镇、村庄的具体描述。
4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粮食志 | 类型: 正文
历代田赋均按地亩、人丁征收。清初沿用明末"一条鞭”法,雍正时摊丁入亩,地、丁两税统归一则,原征谷、麦,后改征银。民国初期仍沿旧例,唯将银两折征银元。民国四年改章征实(粮)。民国三十年物价高涨,粮食匮缺,改征粮款各半。同时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全面...
5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粮食志 | 类型: 正文
历代田赋均按地亩、人丁征收。清初沿用明末"一条鞭”法,雍正时摊丁入亩,地、丁两税统归一则,原征谷、麦,后改征银。民国初期仍沿旧例,唯将银两折征银元。民国四年改章征实(粮)。民国三十年物价高涨,粮食匮缺,改征粮款各半。
6
概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产志 | 类型: 正文
今菏泽地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4°48'〜116・24'北纬34°32'〜36・10'之间。北面隔黄河与聊城地区相望,东部与泰安、济宁二市接壤,东南部与江苏省丰县、安徽省砀山县为邻,南部和西部与河南省商丘、开封地区及濮阳市毗连....
7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电业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人们常叫“曹州”,因曹州牡丹闻名中外,又盛称牡丹之乡。
8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旱灾主要由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而形成。菏泽地区陆地水面蒸发量以六月份为最大,蒸发量为223毫米,以元月份为最小,蒸发量为29毫米。除七月八月份降水量,尚能满足蒸发外,其他月份则远远不够,蒸发和降水两者差额,形成了水份供不应求,致使一些季节发生...
9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区内道路全系土路,一般宽不过四五米,且弯弯曲曲,高低不平,交通十分不便。民国时期,废除驿站,始修公路,但由于政局动荡,灾荒连年,成效较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为掠夺财产和军事需要,在菏泽至济宁公路上铺筑两轮砖渣路面,质量极差。直到...
10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驿道唐代,驿道从曹州向东经兖州、济宁、淄州、青州、莱州达登州;西经汴州(今开封市)、郑州、洛州、陕州、华州、上都(今西安).....。“达边境;由兖州转经沂州,抵东海。宋元时期,驿道有所发展。清代,曹州府和各县设驿丞负责驿站业务,不设驿丞的...
11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驿道唐代,驿道从曹州向东经兖州、济宁、淄州、青州、莱州达登州;西经汴州(今开封市)、郑州、洛州、陕州、华州、上都(今西安).....。“达边境;由兖州转经沂州,抵东海。宋元时期,驿道有所发展。清代,曹州府和各县设驿丞负责驿站业务,不设驿丞的...
12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有线电报菏泽区内有线电报线路始于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中国电报局架设开封至曹州线路120公里,曹州电报局有“直列式”莫尔斯电报机一台,主要开办官府电报、新闻电报、普通电报3种。1934年,菏泽电报支局有电...
13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城堤绿化清末民初,境内居民在护城大堤上植树,以加固城堤。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城堤树木被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军队砍伐殆尽。建国后,各级政府发动群众在城堤上植树造林,并组织专人看管。“文化大革命”期间,乱砍滥伐,无人管理,花草树木遭到很大破坏...
14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4年前,菏泽地区未设人大工作专门机构,具体工作由行署办公室安排一位秘书负责。1984年10月30日,菏泽地区人大工作联络处成立,副县级单位。
15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由州升府。府署设在原州署,即今菏泽一中校址。府的长官为知府,初为正四品,1753年(乾隆十八年)改为从四品,府内的民政、财政、司法审判等政务俱由其负责。另设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为辅助官员,当时被称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