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26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大
分类号: D693.74
页数: 3
页码: 495-497
摘要: 1984年前,菏泽地区未设人大工作专门机构,具体工作由行署办公室安排一位秘书负责。1984年10月30日,菏泽地区人大工作联络处成立,副县级单位。
关键词: 党派群团 人大

内容

1984年前,菏泽地区未设人大工作专门机构,具体工作由行署办公室安排一位秘书负责。1984年10月30日,菏泽地区人大工作联络处成立,副县级单位。
  第一节职责
  建国后至1984年10月,菏泽地区人大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各级人大换届选举应承办的工作任务;组织在区内的全国、省人大代表参加人代会,并做好服务工作;为驻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出席省人大常委会服务; 征求、搜集宪法、法律草案的讨论修改意见。
  1984年10月30日地区设立人大工作机构后,明确了地区人大工作机构的工作任务为:①了解县(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情况,为地委加强县(市)人大工作的领导当好参谋;②总结交流全区各县(市)的人大工作经验,研究解决某些重大问题;③联系区内的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为他们执行职务提供方便。
  第二节代表联络与视察
  1984年12月22—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韩哲一来区内视察工作。听取了地委副书记张守福、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刘洪仁和定陶、东明、梁山县委、县政府负责人关于人大工作情况的汇报。视察了菏泽市的农贸市场,定陶县陈集镇的乡镇工业,东明县境内正在修建的长东黄河铁路大桥,梁山县十里堡、林辛两个黄河放水闸,察看了湖区渔民的生产、生活。此外,还察看了原冀鲁豫边区党委、专署住址, 曹州牡丹园和正在修复的梁山旅游景点。在听取汇报和视察过程中,针对荷泽地区的人大工作和实际情况,对菏泽地区的人大工作和工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1985年3月10—15日,区内的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赵瑞麟、申玉仁、江时、任忠宽、李善修、徐学娟在区内进行视察,听取了行署、地区计委、财政局、定陶县陈集镇、陈集国华贸易公司、定陶县橡胶厂、菏泽市沙土酿造厂、荷泽市前王楼村、菏泽印刷厂等9个单位负责人的工作情况汇报,并深入车间、农户,与工人、农民亲切交谈。代表们对区内政治经济形势表示满意,并对区内的经济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985年12月3—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徐运北来区内视察。听取了地委副书记张守福、许希亮关于全区整党工作和农业生产情况的汇报,视察了菏泽卷烟厂、菏泽市毛纺厂、荷泽印刷厂、沙土酿造厂、沙土镇丝绸厂、定陶县羊剪绒厂、陈集镇裘皮厂等单位,到革命老区菏泽市大杨湖、菏泽市沙土集、曹县红三村、巨野县章缝集、定陶县中沙海等行政村,召开有村党支部书记、老干部、老农会长等人参加的座谈会,并深入到一部分农户,访问了解农民生产生活变化情况。在视察过程中,徐运北就菏泽地区农业生产、乡镇企业、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第三节检查
  1985年9月15—25日,地区人大工作联络处主任张登昆、副主任郭国怀到全区10个县(市)检査了解各县(市)贯彻执行中共中央(1984)8号、9号文件情况,察看各县(市)人大常委会办公、住宿等情况,并写出检查总结报告,向地委全委会做了汇报。12月25日,菏泽地委就加强县(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和建设问题向省委做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央 (1984)8号、9号文件情况的报告》。
  菏泽地区人大机构演变和领导人更迭表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登昆
相关人物
郭国怀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梁山县委
相关机构
菏泽县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梁山县
相关地名
曹州
相关地名
菏泽县
相关地名
定陶县
相关地名
陈集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