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抚州市” 相关
共 1689 条 14 / 113
196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根据抚州市地貌形态,全市可划为4种地貌区。中低山区多分布在域内边缘地带,分布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0%,往往形成界山与分水岭,东南部以武夷山与福建省分水,西南部以雩山山脉与赣江中上游分水。
197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州市山脉分布于东部和南西部,山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主要有东部武夷山和南西部雩山,二者在平面上构成北东向斜“川”字型地貌框架。域内水系发达,溪河纵横,属长江流域鄱阳湖的抚河、信江、赣江水系。有集水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大小河流计470条...
198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武夷山山脉位于抚州市东部,沿赣闽省界自北向南延伸,为盱江和闽水的分水岭。域内分布在金溪东北部,资溪、黎川全境,南丰、广昌东部,其北端余脉延伸至南城东部,南北延伸长约180千米,东西宽50千米—60千米。
199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河水系地处北纬26°30'~28°50',东经115°35'~117°09'之间,流域面积16439平方千米,呈菱形。涉及江西省抚州市11个县(区),宜春市境丰城市,南昌市境南昌、进贤两县和福建省光泽县,共计16个县(市、区)地域。
200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南城、临川、东乡、南丰等县设有水位和雨量观测站。1952年后,流量、沙量等项目观测在各地先后设立。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13个水文站,36个水位站,348个雨量站,5个泥沙观测站,8个蒸发观测站,2个地下水监测站,32个水质水环...
20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全市有16处水文、水位站,观测14处大、中、小河流水位。观测时间大部在30年以上,廖家湾站最长达74年,牛田站最短为4年。各站年最高、最低水位变幅为5米~12米,变幅最大的沙子岭站11.58米,变幅最小的双田站4.98米。各站年最高水位多出...
202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以农谚预告农事,运用二十四节气歌谣安排农业生产为域内农民传统习惯。如“过了惊蛰节,春耕有有歇”;“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油菜不吃谷雨水”;“桐子树开花,正好种棉花”;“栽了立秋禾,不够喂鸡婆”;“七蓖八蒜”“九油十麦”“霜降不割禾,一夜丢...
20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市内三面环山,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条件好,物种繁多,分布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高等动物1180余种。其中有珍贵稀有树种65种,珍贵稀有动物104种。
20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州市自然灾害主要有水灾、旱灾、风灾、雹灾、冻灾、虫灾和地质灾害等。水灾、旱灾偏多,较大水灾每4年发生1次;较大旱灾每10年左右发生1次,较小的旱涝灾害几乎年年发生。新中国成立后,水灾次数未见减少。由于加强水利建设,水灾不断,灾情却减轻;
20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据考古发现,区域内最迟在新石器晚期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先秦时期,赣东的土著居民是山越人,后随着中原汉人陆续迁入,山越人逐渐被汉族人同化。西晋太康初年(公元281),抚州始有人口数量记载,当时临川郡辖10个县,有人口8500户。
206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州人口源远流长,从临川区乐家寨、虎形岭、磨盘山、桃子山寨、金钟,南城县武岗山,广昌县甘竹镇,黎川县栗塘乡,崇仁县巴山镇等地陆续发掘出的氏族村落遗址表明,最迟在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先秦时代,赣东的土著居...
207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先秦时期,抚州属百越之地。越国疆域拥有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运河以东、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部和浙江北部。据《汉书·地理志下》臣瓒注:“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明确指出江南大部分地区在春秋战国之际属于古代越族聚居之地...
208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有几次大的人口迁移变动,对全市人口构成有较大影响。1956年从上海迁移2299人到抚州专区垦荒,分别安置在乐安、资溪、金溪3个县18个乡33个农业社,当时有不适应环境的垦民1037人迁回上海,118名因病经批准迂回上海,实...
209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州的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域内整个地貌轮廓概括为“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位于区域中部的抚河小平原、谷地地带人口较为集中。1990年,抚州市及临川、东乡两县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8%,到2010年上升为39....
210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唐代以前域内人口稀少,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每平方千米只有9.37人,经过唐宋几百年的发展,到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人口密度增加到每平方千米94.3人。明代人口数量有所下降,永乐十年(1412)每平方千米只有66.66人,到正...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