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密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45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密度
分类号: C922
页数: 2
页码: 283-284
摘要: 唐代以前域内人口稀少,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每平方千米只有9.37人,经过唐宋几百年的发展,到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人口密度增加到每平方千米94.3人。明代人口数量有所下降,永乐十年(1412)每平方千米只有66.66人,到正德七年至嘉靖三十一年(1512—1552)降至每平方千米43.3人。
关键词: 人口 密度

内容

唐代以前域内人口稀少,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每平方千米只有9.37人,经过唐宋几百年的发展,到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人口密度增加到每平方千米94.3人。明代人口数量有所下降,永乐十年(1412)每平方千米只有66.66人,到正德七年至嘉靖三十一年(1512—1552)降至每平方千米43.3人。清代人口又有较大幅度增长,乾隆四十七年(1782)每平方千米139.17人,嘉庆十七年(1812)151.85人,道光元年(1821)158.9人,咸丰元年(1851)161人。民国5年(1916),域内每平方千米为140人,后随着战乱和疾疫的加剧,人口不断逃匿和死亡,到29年每平方千米只有70人,36年降至63人。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安居乐业,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尤其是2005年开始在南丰县试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此后在全市全面铺开,解决了农村人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人口密度逐年增大,1949年每平方千米为76人,1965年上升为101人,2000年激增至191人,比1949年增加1.5倍。2011增加至219.17人,比2000年增长14.75%。
   域内人口密度以中北部抚河冲积平原及低丘陵地区较高。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包括临川、东乡、崇仁、金溪4个县,土地面积为6261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人口总数为21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5.49%,人口平均密度为346.72人。其中,临川每平方千米514人,东乡347人,崇仁229人,金溪217人。其次是中南部丘陵地区,包括南城、南丰、黎川及广昌4个户数和县,土地面积为6950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7%,人口总数为10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7.08%,人口平均密度为152.68人。其中,南城县每平方千米180人,南丰县150人,黎川县133人,广昌县146人。再次是东部山区和西部中低山与丘陵地区,包括宜黄、乐安、资溪3个县,土地面积为5607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9.79%,人口总数为681791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7.42%,人口平均密度为121.59人。其中,乐安县每平方千米143人,宜黄县115人,资溪县89人。
   1949年—2010年各县(市、区)部分年份人口密度情况 表3—2—4 单位:万人、人/平方千米 注:①1949年、1962年人口总数包括抚州市及1969年划归进贤县的李渡、长山晏、前途、文港、温圳5个公社人口;②1950年数;③1964年数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南丰县
相关地名
南城县
相关地名
黎川县
相关地名
广昌县
相关地名
乐安县
相关地名
宜黄县
相关地名
资溪县
相关地名
抚州市
相关地名
进贤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