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新中国成立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451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新中国成立后
分类号: C92-09
页数: 2
页码: 277-278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有几次大的人口迁移变动,对全市人口构成有较大影响。1956年从上海迁移2299人到抚州专区垦荒,分别安置在乐安、资溪、金溪3个县18个乡33个农业社,当时有不适应环境的垦民1037人迁回上海,118名因病经批准迂回上海,实际留下341户1144人。
关键词: 抚州 人口

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有几次大的人口迁移变动,对全市人口构成有较大影响。
   一、上海人迁入垦荒 1956年从上海迁移2299人到抚州专区垦荒,分别安置在乐安、资溪、金溪3个县18个乡33个农业社,当时有不适应环境的垦民1037人迁回上海,118名因病经批准迂回上海,实际留下341户1144人。
   二、洪门库区移民 1958年兴建洪门水库,水库建成淹没9个公社,144个自然村,37316间房屋,80692亩耕地。移迁5978户,27005人。其中,南城县4个公社,79个自然村,房屋27503间,耕地48324亩,3882户,18682人;黎川县5个公社,65个自然村,房屋9813间,耕地32368亩,2096户,8323人。库区迁出的移民主要安置在本县各公社,一般以3户~5户分散到各自然村,也有少数回原籍或投亲靠友到外县(市)定居。
   三、上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4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下发后,陆续安置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简称知青下乡,下同),截至1967年底,全区有下乡知青1879人。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后,知青下乡掀起热潮。1968年—1972年,抚州专区和外省有59115名知青到域内农村插队落户,其中上海知青11887人。知青下乡主要是插入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农村综合场、水土保持专业队和国营垦殖场或回原籍农村投亲靠友。上海知青分布在全区11个县81个公社(场),463个大队,1450个生产队。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各级政府本着“国家关心,负责到底”的精神,对下乡知青进行回城安置。上海知青大部分通过招工、入学回原籍安置,只有少部分仍留在抚州工作。
   四、浙江省新安江水库移民 20世纪50年代,电力工业部选址浙江省淳安县与建德县交界的铜官,建设新安江水电站。按设计要求,电站水库将淹没淳遂盆地的淳安、遂安两县(1958年合并为淳安县)49个公社、1377个自然村的289951人和浙江建德县部分农民。1969年—1972年,抚州专区接收浙江省新安江水库转迁移民12299户、55616人,采取建队(移民单独新建生产队)与插队(移民分散“插花”到当地原有生产队)两种形式,分别安置在9个县的876个村庄(详见卷七第二章第三节)。
   在库区移民之前,有浙江省缙云等县群众举家迁入抚州东南部山区种香菇,仅资溪县就有10余个自然村是由浙江省菇农建立的。库区移民之后,该省又有群众陆续自主迁入定居,在资溪县建立10多个自然村。
   五、湖南湘潭移民 1968年—1970年,湖南省湘潭地区兴建水库,经江西省政府统一安排,有540户,2581人迁移至抚州专区,安置在乐安县13个公社、29个大队、63个生产队,就地插队或新建自然村。至2000年,湖南湘潭移民在抚州市发展到2万多人。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江西省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城县
相关地名
黎川县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淳安县
相关地名
建德县
相关地名
资溪县
相关地名
湖南省
相关地名
乐安县
相关地名
抚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