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44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口源流
分类号: C922
页数: 6
页码: 273-278
摘要: 抚州人口源远流长,从临川区乐家寨、虎形岭、磨盘山、桃子山寨、金钟,南城县武岗山,广昌县甘竹镇,黎川县栗塘乡,崇仁县巴山镇等地陆续发掘出的氏族村落遗址表明,最迟在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先秦时代,赣东的土著居民为山越人。
关键词: 抚州 人口 源流

内容

抚州人口源远流长,从临川区乐家寨、虎形岭、磨盘山、桃子山寨、金钟,南城县武岗山,广昌县甘竹镇,黎川县栗塘乡,崇仁县巴山镇等地陆续发掘出的氏族村落遗址表明,最迟在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先秦时代,赣东的土著居民为山越人。2009年抚州市文博所从临川区桐源乡翁坊村金钟遗址1000平方米的发掘区内,发掘出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期的土墩类环壕聚落,出土大量新石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石器、陶器和原始瓷等文物。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临川区大岗镇桥山村药山1700多平方米的西周文化遗址,发现西周、东汉、东晋时期的半地穴式房屋建筑、灰坑、古墓葬、古窑址,以及大量的石器、陶罐、瓷碗、铜镜等出土文物。不仅如此,战国时期人类群居生活的城池遗址在临川区河西乡罗家寨得到发现,面积达1.3万平方米。土城、城墙、城门、城壕尚存,表明战国时临川已经成为赣东一带的中心。秦汉时,因抚州为江西通往闽粤的交通要道,随着历史变迁,中原汉人陆续迁入,山越人与汉族人生活习俗趋于一致。
   第一节 南北朝以前 先秦时期,抚州属百越之地。越国疆域拥有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运河以东、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部和浙江北部。据《汉书·地理志下》臣瓒注:“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明确指出江南大部分地区在春秋战国之际属于古代越族聚居之地。抚州处于交趾(今越南境内)至会稽(今浙江绍兴)的中段,这里的原住居民是古越族中一支,叫“干越”。干越是越国中的一个方国,唐代颜师古注《汉书·货殖列传》:“干越,南方越名也。”是活动于江西的古代越族的一支。朱维幹《福建史稿》更明确指出:“干越在今天的赣东。”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一部分越人逐渐与当地汉人融合,但多数避居山区,成为山越人。由于越人已进入农业经济阶段,其中部分越人与汉人交往较多,差别渐少,故进入汉人居住区很快融合。这也是史籍中未留下这些越人移民踪迹的原因。山越人自东汉以后即被称为“深林远薮、椎髻鸟语之人”。山越人的酋长,史书习惯上称为宗帅、大帅、渠帅、名帅、强宗骁帅。他们统率的人数,少则千人、数千人,多则万人。东汉末年孙权据有江南后,不断对山越人进行围剿,将所俘山越成年男子编入军队。《三国志·吴书》卷六十《贺齐传》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豫章东部民彭材、李玉、王海等又起,有众万余,贺齐率兵镇压,“拣其精健为兵,次充县户”。豫章东部就是现在的抚州市区域。直到两晋南朝时,山越人才慢慢融合为汉族,赣东境内的一些少数民族如畲、瑶、苗等民族均应为山越人的后裔。
   据域内各县(区)地名志记载,南北朝以前从外省迁入抚州区域内建立自然村的有10个,分别为:周朝2个,汉代2个,晋代3个,南北朝3个。为避难而迁居赣东是当时迁徙的主要动因,迁出地点以今河南、河北、山东等中原地区为主,安徽、桂林等淮河流域为辅;从江西省其他地区迁入建立自然村的有11个,迁入定居的地点以域内中北部为主。随着土地逐步得到开发,尤其是南城县、临汝县以及临川郡的设立,北方南来为官任职及征战南方的军士日增,滞留不返的汉人越来越多,进一步打破地区上的畛域。如东汉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人廖国祥,桓帝时任临汝知县,任满后定居临川龚溪;三国时庐江安丰(今河南固始县)人丁奉,孙休主政时任吴国大将军。孙休死后,丁奉与丞相濮阳兴迎立孙皓为吴国主,升任右大司马、左军司。后得罪孙皓,徙丁奉一家于临川,成为临川丁氏鼻祖。山东人游子偃因“八王之乱”,为逃避兵祸于晋太安二年(公元303)渡江南迁至今南城县徐家乡;潘姓从河南萦阳中牟迁居今临川区温泉镇。即使是居于长江之滨的人也纷纷迁往南方腹地,如晋代武昌人郭翻,为名门之后,其伯父郭讷任广州刺史,父亲郭察任安城太守。郭翻少年时即有志向,曾辞州郡之征辟,举家隐居于临川。史载郭翻“不交世事,唯以渔钓射猎为娱,庾亮曾举荐他为公车博士,不就任。”迁居赣东的远不止这些,西晋永嘉之乱后,南方相继建立东晋和宋、齐、梁、陈5个王朝。这些王朝凭借长江“天堑”屏障,在较长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局面。然而北方割据政权仍兵祸联结,以致于“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正德《建昌府志》转述《宋史·地理志》所记:“永嘉东迁,衣冠多所卒止,其后文物颇盛。”地方志记载晋代临川郡有人口8500户,说明此言不虚。这是抚州有史料记载最早的人口数字,但这个数字也有不实之处,由于晋代世家豪族“荫户”情况极为严重,他们拥有的佃客、部曲、僮仆、奴婢等倍于郡县的编户,因而官府统计的在籍户口,远低于实际户口。
   经过数百年人口的整合和繁衍生息,到三国时,赣东人口数量已经很多,仅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彭材、李玉、王海等起为贼乱,众万余人”,足见其精健壮年之多。到南北朝时期,政局纷争日益激烈,朝代更迭加快,赣东本地雄杰人物加速成长,首次以本地人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其中佼然突出者有南城县的周迪,临汝县的周敷、周续,巴山郡(郡治在今乐安县公溪古城)的黄法氍、陈定等,无不称雄一方,仕至州牧,在梁陈之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节 隋唐五代 隋代始定“抚州”之名。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的残暴和隋末的大规模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痛苦至极,史称“率土百姓,零落殆尽,州里萧条,十不存一”“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而抚州境域则不断吸纳北方士人定居,包括今福建邵武在内的抚州区域有人口1.09万余户。到唐代,随着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南方生产力水平逐渐超过北方,经过初步开发,临川“翳野农桑,俯津阌阅”,南城“人繁土沃,桑耕有秋”,人口迅速增长,唐初武德年间(公元618—626)由于政区的变动,抚州只有7354户,40685人,至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增加到30605户,176394人,净增3倍多。短短百余年间人口自然增长如此快,其中不少为外地迁入定居的。唐代中后期,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安史之乱”和黄巢农民起义两次大的社会动荡,正如李白所描述的:“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安史之乱对长江以南影响不大,相反倒成为北方难民南迁的接纳地;黄巢农民起义军席卷长江南北10余省。罗常培在《临川音系·叙论》中说:“只有江西东南部(即上饶以南,赣水以东),侥幸没受黄巢的冲击。于是东晋永嘉以后迁移到河南西南部,江西东中部、北部和安徽南部的客家,到这时候就有一大部分迁移到上面所说的乐土”。黄巢农民起义后,各地兴起一批地方割据势力,先是高安县人钟传入据抚州,后由南城县人危全讽统治赣东,前后数十年,他们采取保境安民,劝课农桑,招徕商旅的政策,使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吸引大批中原人士竞相投奔。同时,在招贤纳士的政策下,佛教高僧云集抚州,以致一批信徒和参学之士进入抚州,从而带动人口增长。
   这一时期,域内新建自然村366个,其中,外省迁入的81个,江西省其他地区迁入的55个,抚州境域内部迁移建村的230个,分别占此期新建自然村的21.8%、15%和63.2%。迁入定居地主要集中在南丰、金溪、东乡、崇仁、临川等平原丘陵地带,广昌、黎川、乐安、资溪等山区较少。
   由于抚州地邻八闽,从外省迁入建村的以福建最多,共27个,占外省此期迁入建村的33%;其次是河南、山东、四川、江苏、浙江、湖南等省,分别为6个~10个。其祖籍大都在中原一带,也有少数在江东或西蜀。迁徙路线有的是直接从中原地区迁入,如崇仁马鞍瑞溪李氏,世居甘肃陇西“(武)则天作乱,子孙南奔,隐居瑞溪”。但更多的人迁徙路线较曲折,在迁入抚州之前,有的先在福建邵武、宁化停留过;有的在赣北、赣中停留过;有的先迁江浙、湖南,再转赣北、赣中,最后定居赣东。如山东武城(今费县)人曾据,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曾据耻事新莽政权,挈族渡江,率领家族近千人,南迁豫章庐陵吉阳乡(今永丰县睦陂),子孙繁衍,到唐代初,形成永丰、乐安、南丰三大聚落。南丰吴氏始迁祖宣公,生于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娶后蜀国主孟知祥之女为妻,世居四川阆州。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63岁时,偕妻携子东下江西至抚州,二子吴经居临川之石井。吴宣于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8)随长子吴纶、三子吴绍再徙居南丰县,“有孙十八人,曾孙七十七人,玄孙三百人”,其孙辈再从南丰扩展至金溪、宜黄等地。金溪陆氏,始迁祖是唐昭宗时宰相陆希声的孙子陆德迁、陆德晟,五代时为避战乱,从吴郡吴县(今江苏)迁徙到金溪县,定居于延福乡青田里(今陆坊乡陆坊村),陆德迁有6个儿子,子孙不断繁衍,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族,到南宋养育出理学大师陆九渊兄弟。金溪周氏,原为金陵(今南京)宦族,“唐末由金陵徙临川。金溪之庄上,临川支派也”。乐安流坑董氏的祖先,也是在唐末战乱时由安徽皖南迁至宜黄,在宜黄繁衍3代之后,于南唐时期一支北徙鄱阳海口(今属德兴县),一支西迁乐安县流坑村,遂成一大宗族。徐幕贞曾任广东寿州长史,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辞职隐居金溪县琉璃乡蒲塘村。宜黄乐史之父乐璋,原籍河南,因“朱温扰京兆,乃游仕江左,为抚州临川丞,籍居临川”。广昌揭氏,也是“兄弟遭五季之乱,遂散处诸郡”,先从北方迁袁州(今宜春),再转迁广昌。
   除北人南迁之外,唐代后期,南方各地百姓外徙的现象也很普遍。江西省其他地区迁入抚州的,如宋代王谠《唐语林校证》卷一载:袁州刺史阎伯玛改任抚州刺史,由于他治理有方,以致在其改任时“百姓相率而随之(至抚州),……前后相继,吏不能止”。唐末河南光州固始县人黄俊随王绪、王潮的部队进入福建,其子孙散居各地,“今邵武、南城、临川多其后也。徙抚州南梧桐坪者曰祚,梧桐坪今隶金溪”。“(饶氏)始祖讳元亮,世为饶州鄱阳人,仕唐德宗,晚寓南城。生五子,……后遭兵燹,迁徙无常,不能悉数。”抚州迁至江西省其他地区也较多,如宁都李氏,唐中和(公元881—885)间从抚州赤栏门迁清泰乡琳池定居,到20世纪末已传48代,其人口为宁都诸姓之冠,遍布各乡镇;宁都曾氏,唐天宝年间从今乐安西南部迁清泰乡七都镐原,其人口居宁都诸姓第二。毕氏,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95),为避兵乱,从乐安迁石城县毕家屋。
   第三节 宋元时期 经过唐末五代近百年的开发,到宋代,“盱江南北,地方千里,田如绮绣,树如烟云,原隰高下,稍涉腴美,则鲜有旷土”。不独平原地区,丘陵山区也是“山耕而水莳。”域内社会、经济、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宋元丰三年(1080)抚州、建昌军有主户183497户,客户87547户,合计271044户,其中客户占32.3%。这一时期,抚州新建自然村3003个,占现有自然村总数的20%,其中外省迁入建村的343个,江西省其他地区迁入建村的341个,抚州域内互迁建村的2319个,分别占新建自然村的11.4%、11.3%和77.3%。迁入定居地点集中在临川、东乡、南丰、南城、金溪等平原丘陵地区,并逐渐向广昌、黎川、乐安等地发展。由于“人口繁伙,疆界阔远,难以抚宇”,于是在宋绍兴八年至十九年(1138—1149)增设广昌、新城(今黎川)、乐安3个县。
   从外省迁入抚州域内建村的仍以闽西为主,共172个,占外省迁入建村总数的50%,其次是河南、浙江、湖南、山东、四川、安徽等地。北宋末年金兵入主中原,宋室南渡,北方南迁的民众从鄱阳湖经南城、南丰进入闽西,其中不少人则留居抚州境内:崇仁东来马氏、三山乐氏迁自河南,白鹭祝姓迁自山西太原;东乡孝岗胡氏迁自山东;临川河西、嵩湖的邱氏、聂氏从河南来。此中也不乏赵氏宗室,如崇仁赵继盛“自卫高祖随龙南渡,流寓洪之丰城,暨祖就婚抚之崇仁西馆饶氏,因家焉”。由于南宋王朝定都临安(今杭州),打破往日的宁静生活,江南部分民众陆续迁入抚州境内。广昌魏远四“从浙江浦江迁抚州赤塘,至南城李(里)塔,再迁西英堡”,其后裔迅速繁衍,孕育出西英堡周边19个村落。南宋初年,元兵进攻长江中下游地区,民众为避兵乱,纷纷向南迁徙。如祖籍四川、出生于湖南衡阳的虞集随父徙居崇仁;苏氏也从四川峨嵋州迁居金溪珊城;洪氏从浙江嘉兴迁居金溪双塘。
   宋代,抚州州、军、县各级行政机构设置基本定型,官员交流日益频繁。在抚州为官者被这里安定的社会环境,繁荣的经济、文化生活所吸引,任满多有留居者。宣城人夏安“从齐王之临川,因占籍焉”。元《世祖本纪》载:“以汉民就食江南者多,又从官南方者秩满多不还”,于是在黄河、长江、淮河诸津渡设人把守,“凡汉民非蜜公文迁南者止之”。可见留居抚州者也不在少数。
   宋元时期抚州农业、手工业生产兴盛,旰江航道畅通,于是徕商纳贾,舟楫连樯,交易繁盛。汉人南迁既然为官府所禁止,人们便以经商为由,来而不返。东乡马圩赵氏三兄弟由山西吉县来,岗上积官氏由福建来,金溪秀谷卢氏、蔡氏由福建到此定居,都属经商定居者。
   元代,中原地区赋税、差科苛重而频繁,迫使百姓流移到谋生条件较好的江南,抚州区域也在其迁入范围。为躲避赋役而流移迁徙者数量较多,这可以从宋崇宁年间(1102—1106)抚州、建昌军558688丁口,与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抚州、建昌路1774513人的差距看出,虽然前者为“丁”,后者为“人”,统计标准不一,但后者却是前者的3倍。
   这一时期,抚州区域在接纳外地人口迁入的同时,已有不少人口从域内迁至赣南、闽西、粤东等地,形成客家民系,其迁出时间从唐末五代始,至宋元递增,如曾氏乐安房,唐末有曾中彦、曾美等迁宁化,宋元间又有曾淳、曾裕振迁至宁化。南丰房曾肇之孙曾发福于北宋时迁至闽西永定,宋元间后裔分徙上杭、武平各处;曾巩后裔曾存义、曾克,宋元间迁至宁化;曾准后裔曾荣,元末由虔州(赣州)徙福建上杭,其子曾源勋再迁至河源。广昌县头陂镇的詹学传,宋末南迁至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暂居,后继续南迁到闽粤边深山区的广东省海阳县长窖村(今大埔县长治镇长兴村)定居,成为粤、闽詹姓开基的始祖,其后裔分别移居至今大埔县茶阳镇、西河镇。子孙繁衍至龙岩、永定、漳州、饶平、潮安、惠来、普宁等地。
   第四节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域内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明洪武年间抚州、建昌两府有人口171万余人,至清咸丰年间增至300余万人。这一时期,域内新建自然村10310个,占现有自然村总数的67.05%。其中,外省迁入建村的998个,江西省其他地区迁入建村的704个,域内互迁建村的8608个,分别占新建自然村的9.68%、6.83%和83.50%。移民迁入定居地点多分布在黎川、广昌、乐安、资溪、宜黄等丘陵山地。
   这一时期,从外省迁入域内建村的仍以福建为主,共714个,占外省迁入建村总数的71.54%,迁入地以黎川、广昌、南丰为主,其迁徙方式仍是由近向远递减的蔓延式。移民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上述地区垦山种植。明洪武间,黎川县有田地山塘34.93万亩,到清代增至40.46万亩,增加15.83%。土地大多用于种植烟草,当地居民“惟菸是务,妇不知织”,富户更是“种稻轻其值,种烟重其值”,于是从闽广二省招雇工,“趋菸地而弃禾田”。除福建之外,其余各省迁入建村的是:河南86个,浙江63个,湖南42个,山东19个,广东14个,江苏12个,四川11个。
   域内土地经过长期开发利用,到明代已是“土狭民稠”,于是纷纷流徙他处。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域内在籍人数171.49万,比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减少近6万,到正德七年(1512)每况愈下,只有在籍户25.48万户、81.48万人。域内户口大量减少,并非天灾人祸所致,也不全是豪门大户欺隐户口,而是大量的外流。人口外流在宋代已经开始,至明代已成大势,但这时的外流不是以家族甚至家庭的形式,而是以单个人为主体流徙他处,其中又以破产农民为逃避赋役流徙偏远山区佃种谋生最多。时任兴国知县的海瑞认为:江西流民以吉安、抚州、南昌、广信(今上饶)为多,到赣南的仅1/10,9/10游食他省。如果流民到赣南,当地里甲得强迫他们人籍,分担赋役,原籍官府又行追捕,而逃往他省却没有这些麻烦。尽管如此,逃往本省其他地区的仍然不少,如南丰县明洪武间有县民外迁,其中迁至江西玉山、浙江常山和江山一带居多,据这3个县地名志记载,至1987年散居于3个县148个自然村中,有3662户、19671人属南丰籍后裔。此外,抚州人口移居其他府县佃耕的也较多,万载“佃民多系抚瑞等府”,修水县也有一批来自南丰县的棚民集中于东北部丘陵山区。兴国县有抚州各县人口迁入建立自然村23个,占该县自然村总数的1.3%。而在明代“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潮中,抚州人口也参与其中,查阅史料证实,金溪人移居湖南邵阳2族、新化1族、湘阳1族,临川人移居汝城2族。
   明清两代,抚州外出经商者颇多,明人王士性说“作客莫如江右,而江右又莫如抚州”。抚州乡贤艾南英也声称:“随阳之雁犹不能至,而吾乡之人都成聚于其所。”云南、贵州、四川是抚州商人活动的重要地区。王士性估计,在云南居住的外地人口,有一半以上是抚州人,他在神宗万历时曾派人巡视缅甸,回报说只要有居民点,其头目往往是江西抚州人,这些“抚人”又多系经商至此而定居者,他们往往“行旅达四裔,有弃妻子老死不归去”者。
   第五节 民国时期 民国年间战乱与疾疫频仍,民国20年(1931)域内尚有人口近180万人,抗日战争以前,仍有外省部分人迁入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生产,建立12个自然村,其中以河南、浙江省籍居多;江西省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建村的6个。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军占领沿海及江西南昌、丰城一带,大批难胞涌入赣东,此时黎川、广昌、乐安、崇仁尚未受到日军侵扰,尤其是黎川,是战时闽盐人口配售据点,距离抗日前线稍远。沦陷区的一些学校师生、商人和居民纷纷迁入,不少长期在外地定居的本籍人士也迂回家乡。为安置难民,乐安县设虎形垦殖场和竹山垦殖场2处,安置广东难民286人。民国27年崇仁县收容难民438人。28年—29年广昌收容难民1331名;南丰洽村、仙人石,南城洒源、魏坊4个垦殖场共收容难民750人。南丰、宜黄分别开办难民工厂,招收难民720多人。31年6月,日军侵占抚州、南城等地,域内中北部居民也纷纷逃至黎川、广昌避难,致使广昌、黎川等地人满为患,商业也由此繁荣,一时成为赣东、闽西贸易中心。抗战胜利后,各地难民陆续迂回原籍,但仍有部分人口留居下来。
   民国后期,国民党发动内战,兵燹饥荒相叠,又有大批人逃离家园。《江西政治》记载,青岛迁移至江西农垦的难民有5万人,抚州的崇仁凤岗垦殖场,乐安第六中心垦殖场、竹山垦殖场,南丰第一垦殖场,广昌头陂垦殖场、下芒垦殖场,黎川樟村垦殖场以及金溪、南城、临川等县安置难民多者4000人,少者1000人。36年,黎川县城有人口9900人,其中外省籍达1300余,占县城人口的13.3%。
   第六节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有几次大的人口迁移变动,对全市人口构成有较大影响。
   一、上海人迁入垦荒 1956年从上海迁移2299人到抚州专区垦荒,分别安置在乐安、资溪、金溪3个县18个乡33个农业社,当时有不适应环境的垦民1037人迁回上海,118名因病经批准迂回上海,实际留下341户1144人。
   二、洪门库区移民 1958年兴建洪门水库,水库建成淹没9个公社,144个自然村,37316间房屋,80692亩耕地。移迁5978户,27005人。其中,南城县4个公社,79个自然村,房屋27503间,耕地48324亩,3882户,18682人;黎川县5个公社,65个自然村,房屋9813间,耕地32368亩,2096户,8323人。库区迁出的移民主要安置在本县各公社,一般以3户~5户分散到各自然村,也有少数回原籍或投亲靠友到外县(市)定居。
   三、上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4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下发后,陆续安置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简称知青下乡,下同),截至1967年底,全区有下乡知青1879人。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后,知青下乡掀起热潮。1968年—1972年,抚州专区和外省有59115名知青到域内农村插队落户,其中上海知青11887人。知青下乡主要是插入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农村综合场、水土保持专业队和国营垦殖场或回原籍农村投亲靠友。上海知青分布在全区11个县81个公社(场),463个大队,1450个生产队。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各级政府本着“国家关心,负责到底”的精神,对下乡知青进行回城安置。上海知青大部分通过招工、入学回原籍安置,只有少部分仍留在抚州工作。
   四、浙江省新安江水库移民 20世纪50年代,电力工业部选址浙江省淳安县与建德县交界的铜官,建设新安江水电站。按设计要求,电站水库将淹没淳遂盆地的淳安、遂安两县(1958年合并为淳安县)49个公社、1377个自然村的289951人和浙江建德县部分农民。1969年—1972年,抚州专区接收浙江省新安江水库转迁移民12299户、55616人,采取建队(移民单独新建生产队)与插队(移民分散“插花”到当地原有生产队)两种形式,分别安置在9个县的876个村庄(详见卷七第二章第三节)。
   在库区移民之前,有浙江省缙云等县群众举家迁入抚州东南部山区种香菇,仅资溪县就有10余个自然村是由浙江省菇农建立的。库区移民之后,该省又有群众陆续自主迁入定居,在资溪县建立10多个自然村。
   五、湖南湘潭移民 1968年—1970年,湖南省湘潭地区兴建水库,经江西省政府统一安排,有540户,2581人迁移至抚州专区,安置在乐安县13个公社、29个大队、63个生产队,就地插队或新建自然村。至2000年,湖南湘潭移民在抚州市发展到2万多人。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颜师古
相关人物
朱维幹
相关人物
秦始皇
相关人物
孙权
相关人物
彭材
相关人物
李玉
相关人物
王海
相关人物
贺齐
相关人物
廖国祥
相关人物
丁奉
相关人物
孙休
相关人物
孙皓
相关人物
庾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临川区
相关地名
南城县
相关地名
广昌县
相关地名
黎川县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抚州市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