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图书馆
烟台图书馆
机构用户
烟台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2条
析出资源
61条
作品
1条
知识出处
全部
蓬莱地名故事
检索条件
与 “张功基” 相关
共 62 条
2
/
5
16
海上丝绸之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
类型:
正文
汉武帝以丝绸之路为纽带,通往朝鲜和日本的航线。这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在陆上丝绸之路和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前,以登州古港为起点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就早已形成。这条航路从登州古港出发,然后沿朝鲜半岛西海岸和东海岸航行,...
17
海防军垒刀鱼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
类型:
正文
登州蓬莱的社会经济出现了徘徊和衰退迹象,但登州古港的军事建设却得到了不断加强。登州蓬莱变成了北方最著名的海防要塞。因海港内驻泊刀鱼战船而得名”刀鱼战船是北宋时期普遍使用的一种浅海巡逻船。被朝廷选定为批量建造的定型战船,而驻泊刀鱼船的港口(水...
18
海峡千帆渡漕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
类型:
正文
由国家统一组织船只从水道运输粮食,漕运的粮食叫做,运送粮食的船只叫做”一种是内河漕运”一种是海上漕运。规模空前的海上漕运对登州古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元代以前就有海上漕运。大规模、持久性的海上漕运则始于元代。元世祖忽必烈任命朱清、张谊...
19
最后一役与首次海战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
类型:
正文
山东境内仅剩下孤立在海中的长山列岛仍然盘踞着国民党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长山岛战役前方指挥部成立。并由蓬莱选调近百名对长山岛地形熟悉、有战斗经验的党员干部和民兵,参战部队全部大炮对南长山岛敌军阵地进行试炮轰击。我军炮火完全能够控制长山岛南端及...
20
蓬莱沙城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
类型:
正文
蓬莱沙城是道光年间山东巡抚托浑布指挥建筑的军事防御设施,位于城北海滨。托浑布到登州督办海防。托浑布饬令蓬莱知县王文焘调集民工,在水城东北海边修筑沙城,以拱护登州府城。沙城西起画河入海口,沙城北距海约50米,沙城上有方形青砖砌成的敌台十余座,...
21
紫荆山街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
类型:
正文
紫荆山街道是蓬莱市城区三个街道办事处之一,辖区位于蓬莱城区西半部,总面积21平方公里,辖8个居委会,10个行政村,总人口30116人。
22
司家庄与陈鼎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
类型:
正文
紫荆山街道司家庄村,由五里桥、南沟和司家庄3个自然村组成,现有441户、1416人、1200亩耕地。司家庄村曾为“赤山人民公社”驻地,1971年赤山人民公社撤销后,所辖大队分别划归相邻的城关、南王、北沟3处人民公社。明朝时期司家庄曾叫“杏花...
23
武霖有座马神庙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
类型:
正文
武霖社区地处蓬莱城西南区域,占地一千余亩。辖区内历史上曾有过多处有名的古迹,马神庙就是其中之一。马神庙坐落在城内府门南街路西侧,庙内曾有一尊泥塑,其形象是:马头、人身、四只手,呈坐姿。据传,马神庙是由蓬莱城里一个大户人家修建而成。后来,受一...
24
立交桥畔的“三里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
类型:
正文
位于蓬莱城西立交桥周围的三里桥村,是由三里桥村、窑坊村和下采王沟3个自然村组成的。三里桥村位于原蓬莱古城南门口的西南角“朝阳寺的旁边有一座用石板铺砌的漫水桥。在这座漫水桥的附近,居住着许多木匠、厨师、泥瓦匠等手艺人,后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因...
25
万寿山·万寿宫·万寿村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
类型:
正文
万寿山坐落在城内钟楼之南、基督教堂对面。后来人们在这座土丘上植花木、建楼台,这是因为朱明王朝崇尚道教,就是当时为皇帝祈寿而建的道场,系唐开元年间所建”供奉历代在登州府任职的政绩显著的官吏”后周登州刺史郭进,宋时知登州侍其曙、刘涣、李师中、马...
26
西集、戚家与武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
类型:
正文
武霖村是以抗日英雄杨武霖的名字命名的,其前身是由西集、戚家和武霖三个自然村的一部分人家组合而成的。蓬莱城西有一个规模较大的集市,西集周围散住着许多居民。时间久了便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落,而西集村东一带”是民族英雄戚继光家族的聚居地。并在其家族居...
27
西沟村的演变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
类型:
正文
村子并不大,有一户姓付的夫妇挑着担子,带着儿女,来到了蓬莱城西南部的一个小山沟里定居,丈夫上山开荒种地。妻子在家织布做饭,一家人尽管贫穷,付姓夫妇的儿女渐渐长大成人,因为这个山沟里再也没有别的姓氏人家居住。因此周边的人们都习惯地称这个自然形...
28
无马姓的马家泊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
类型:
正文
地处蓬莱城西半坡地带,在蓬莱城西出口连接206国道的西侧,是个不到百户人家、200多人口的小村庄。马家泊村原来并不叫这个村名,因为这个村子有史以来从来没有一户姓马的人家,因故乡连年灾荒,衣不蔽体,只好携妻带子,用一根扁担挑着孩子和生活用品,...
29
史家沟的三官庙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
类型:
正文
蓬莱城西南方向10里处,即206国道的南侧有一条山沟,沿沟两侧坐落着一个小山村,叫做“史家沟村”。旧时,史家沟村曾有一座“三官庙”。该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院外还有庙地若干亩,新中国成立前常年有数名道士护庙看院。树上古...
30
南王街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
类型:
正文
南王街道位于蓬莱城东南郊,西傍英雄山,与北沟镇接壤;南跨羽山、平山和牛山,与大辛店镇相依;东临战山水库,与刘家沟镇毗连;北邻新港街道。总面积59.76平方公里,人口21635人,现辖57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地设在南王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