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集、戚家与武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103
颗粒名称: 西集、戚家与武霖
分类号: K928.79
页数: 1
页码: 206
摘要: 武霖村是以抗日英雄杨武霖的名字命名的,其前身是由西集、戚家和武霖三个自然村的一部分人家组合而成的。蓬莱城西有一个规模较大的集市,西集周围散住着许多居民。时间久了便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落,而西集村东一带”是民族英雄戚继光家族的聚居地。并在其家族居住之地建起,戚家祠堂,族人及民众为了纪念这位抗倭名将“也就是戚继光家族老房子周围一带称为,抗日英雄杨武霖便出生在西集村和戚家村交界处的南边,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牺牲”为永久纪念这位抗日烈士。当时的蓬莱抗日县政府。从西集村和戚家村划出来独立成村,以烈士英名命名。
关键词: 西集 戚家 武霖

内容

武霖村是以抗日英雄杨武霖的名字命名的,其前身是由西集、戚家和武霖三个自然村的一部分人家组合而成的。
  很早以前,蓬莱城西有一个规模较大的集市,人们都称这一集市为“西集”。西集周围散住着许多居民,时间久了便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落,人们习惯地将它称之为“西集村”。而西集村东一带,是民族英雄戚继光家族的聚居地,后因戚继光抗倭屡建奇功,多次被朝廷封赏,并在其家族居住之地建起“戚家祠堂”,族人及民众为了纪念这位抗倭名将,就将西集村以东,也就是戚继光家族老房子周围一带称为“戚家村”。抗日英雄杨武霖便出生在西集村和戚家村交界处的南边。杨武霖14岁参加革命,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牺牲。为永久纪念这位抗日烈士,当时的蓬莱抗日县政府,遵照周围人家及杨武霖家人的意愿,将杨武霖住所周边的人家,从西集村和戚家村划出来独立成村,以烈士英名命名,定名为“武霖村”。
  西集村、戚家村和武霖村三个自然村的村名,一直沿用到新中国建国前后。1956年成立农村合作联社时,人们出于对抗日英雄杨武霖的敬仰,再加上西集村已经不复存在,所以戚家村和武霖村合并在一起成立了新的武霖村。1966年,受“文革”潮流影响,武霖村曾更名为“卫红大队”,“文革”后又改回武霖村原名,城区成立街道办事处后称为“武霖社区”。
  杨武霖(1919-1940),1938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五支队连指导员,1949年10月在掖县(今莱州)双山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1岁。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曲涛
责任者
张功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