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广昌县” 相关
共 3250 条 143 / 217
2131
鞋袜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代以来,男穿双鼻黑布鞋,白色布袜。女穿双鼻绣花鞋,因有缠脚陋习故裹缠脚带,外罩脚裤。民国初期,男女多穿圆口布鞋(女鞋前端绣花者多)。棉纱袜、丝光袜流行。民国中期有皮鞋、防水“钉鞋”(又叫油鞋)、胶鞋和力士鞋。1950年后,浅、高帮球鞋与解...
2132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多数村庄背负青山,门临开阔地。房屋规制,坐北(或西北)朝南(或东南),有上下两厅(或三厅),中间天井,上厅设神龛,祀祖先;两侧分正间、厢房、舍屋。或四楹三间一厅。平房楼房,单门窄窗,采光不足。房屋建筑,土木结构多,砖木结构少。屋前有禾场、门...
2133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酒席种类有:海参席、鱿鱼席、鱼圆席、双碗席(又称硬鱼硬肉),还有八碗、四盘海味席,均以首菜定名。平民之家宴客通用八个碗的“鱼圆席”,出菜顺序:1、鱼圆;2、落鸡;3、捶鱼;4、片肉(或仁鱼肉丝);5、香菇;6、春箍;7、墨鱼(或肉皮);8、...
2134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除饮食业的各式糕点之外,民间有糯米糍、黄糍、粳米糍、七层糕、杓仔糕和盅仔糕等糕点。
2135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广昌民间酿酒始于南宋绍兴年间。水酒为糯米酿制而成,香甜可口。甘竹农家以独特工艺酿造的米酒,色清碧,味香醇,有“竹叶青”之誉。烧酒多为“谷烧”,还有以杨梅为原料的“杨梅烧”,家庭自造自饮。冬月酿造的米酒,若呈红色,民间认为来年运气必佳。70年...
2136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旧时建房要请堪舆师,看“龙脉”,选地址。多数村庄背负青山,门临开阔地。房屋规制,坐北(或西北)朝南(或东南),有上下两厅(或三厅),中间天井,上厅设神龛,祀祖先;两侧分正间、厢房、舍屋。或四楹三间一厅。平房楼房,单门窄窗,采光不足。房屋建筑...
2137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广昌民间酿酒始于南宋绍兴年间。水酒为糯米酿制而成,香甜可口。甘竹农家以独特工艺酿造的米酒,色清碧,味香醇,有“竹叶青”之誉。烧酒多为“谷烧”(以稻谷酿制),还有以杨梅为原料的“杨梅烧”,家庭自造自饮。冬月酿造的米酒,若呈红色,民间认为来年运...
2138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有绿茶、红茶。开水冲泡谓之“沏茶”,清香可口。古寺“龙凤岩”特产之茶叫“岩茶”,是广昌茶中佳品。
2139
擂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保持客家习俗,用胡椒(或花椒)、茶叶、油、盐、芝麻、五香八角等置齿钵内擂烂,沸水冲烫,另加炒熟的大蒜、芹菜(加大米粥的叫“米擂茶”)。擂茶清香诱人,咸辣适口,功能健胃、提神、发散风寒。大株、塘坊两地四季常用,客人来了,先烫擂茶,炒南瓜子、花...
2140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自明万历末传入境内,种烟、吸烟很快进入社会生活。清初,县人以为吸烟“辟瘴消寒最有用”,自制烟丝,吸之者众。),危害健康而不自觉。吸烟成风,又产生烟具使用等级习俗。富室豪门用的是白铜水烟壶,饰以银练,配以银签,显示高雅。上述两种长度的烟斗,普...
2141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新居落成迁居时,要从原住宅带“火种”(燃烧着的木炭或茶枯)入新宅,亦叫“移火”。亲友以瓷碗、香烟、鞭爆相送以祝开“烟”“爆”族(人丁繁衍之义)。主人宴客,不贺则不请。现今迁居不移“火种”。
2142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晒烟是广昌之传统特产,古称黑于菟,今名黑老虎。自明万历末传入境内,种烟、吸烟很快进入社会生活。清初,县人以为吸烟“辟瘴消寒最有用”,自制烟丝,吸之者众。),危害健康而不自觉。吸烟成风,又产生烟具使用等级习俗。富室豪门用的是白铜水烟壶,饰以银...
2143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谚云:“盐健脚,辣开胃。”““三日无盐脚软,三日无辣口淡。”县人口味喜咸爱辣,农村尤甚。盐炒、盐卤的食物丰富。家常吃菜少不了辣椒,筵席佳肴常用生姜、胡椒佐味,烹调擂茶也少不了花椒、胡椒。
2144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礼仪习俗的情况
2145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妊娠期中戒吃狗肉、鼠肉,还要戒怒、节哀。县人无名氏著《养胎俚言》云:“七情六欲在娘心,胞里胎儿受感应”,“娘若怒冲冲,生儿多惊恐;娘亲哭凄凄,生儿病不离”……。母教女,婆教媳遵守护胎常识,谓之“胎教”,儿媳无条件服从,谓之守“胎礼”。三三朝...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