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嗜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32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嗜好
分类号: K892
页数: 1
页码: 954
摘要: 自明万历末传入境内,种烟、吸烟很快进入社会生活。清初,县人以为吸烟“辟瘴消寒最有用”,自制烟丝,吸之者众。),危害健康而不自觉。吸烟成风,又产生烟具使用等级习俗。富室豪门用的是白铜水烟壶,饰以银练,配以银签,显示高雅。上述两种长度的烟斗,普通群众不敢乱用,否则视为犯规,往往要受罚。此俗沿至民国中期消亡。后卷烟上市日多,用烟斗吸旱烟者日少。1966年以来,县人吸卷烟者骤增,香烟年销量由8~15万条增加到20万条,用烟斗吸烟者甚少。1980年起人们以吸高档烟、进口烟为荣,把低档烟谑称为“忆苦烟”,不受欢迎。
关键词: 广昌县 生活习俗 嗜好

内容

一、吸烟晒烟是广昌之传统特产,古称黑于菟,今名黑老虎。自明万历末传入境内,种烟、吸烟很快进入社会生活。清初,县人以为吸烟“辟瘴消寒最有用”,自制烟丝,吸之者众。甚至“八岁孩提亦吸烟,喙焦面墨不知怜”①(① 高丹杏《枕石集稿》。),危害健康而不自觉。吸烟成风,又产生烟具使用等级习俗。富室豪门用的是白铜水烟壶,饰以银练,配以银签(挑烟灰用),显示高雅。其他阶层人士用的是长短不一的竹制旱烟筒,凡烟筒杆长70厘米以上的,仅武术教头或畜禽阉刈师可用;若烟杆极短(15厘米以下)的则仅有乞丐、团头可用。上述两种长度的烟斗,普通群众不敢乱用,否则视为犯规,往往要受罚。此俗沿至民国中期消亡。后卷烟上市日多,用烟斗吸旱烟者日少。1966年以来,县人吸卷烟者骤增,香烟年销量由8~15万条增加到20万条,用烟斗吸烟者甚少。1980年起人们以吸高档烟、进口烟为荣,把低档烟谑称为“忆苦烟”,不受欢迎。
  二、食咸辣谚云:“盐健脚,辣开胃。”““三日无盐脚软,三日无辣口淡。”县人口味喜咸爱辣,农村尤甚。盐炒、盐卤的食物丰富。家常吃菜少不了辣椒,筵席佳肴常用生姜、胡椒佐味,烹调擂茶也少不了花椒、胡椒。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