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周恩来” 相关
共 45 条 1 / 3
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1927年福建地区中共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的情况。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福建党组织积极整顿和恢复,扩大党的组织力量,开展工农群众运动。同时,南昌起义军进入福建,福建党组织积极配合他们的行动,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协...
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南昌起义军在汀州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镇压豪绅官吏,治疗伤病员,建立中共长汀支部,指示当地党组织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起义军进入广东与国民党军激战失利后返回福建,进入平和县城并指示当地党组织开展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最后进入江西山...
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撤消陈独秀总书记职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中央指派周恩来等成员管理南方局,组织暴动、武装斗争和农运,着力扩大党的力量。接着,中央给闽南、闽北临委发出指示信,决定划分闽...
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闽西是中国福建省西部的地区名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福建省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地区。本文主要介绍了红四军在闽西的行动和建设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以及抵抗国民党军队围剿的斗争历程。红军通过游击战争和军事行动,逐渐夺取了龙岩、永定、上杭、长汀等地...
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协助当地党组织建立革命政权,发展武装斗争,成立苏维埃政府,形成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经历了多次斗争和团结,党组织逐渐统一,革命势力蓬勃发展。
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执行李立三和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福建地区党组织错误评估革命形势,冒险进行城市暴动和飞行集会,在农村和白区展开冒险斗争,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挫折。因此,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对“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并号召全省党员团结起来,反对“左”倾路...
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以及福建省委在其决议指导下进行的“左”倾冒险斗争,以及由此导致的损失和暴露。闽西苏区内部肃反运动的展开及其严重后果,以及经历的纠正与总结过程。闽北苏区根据鄂豫皖苏区的“肃反”文件展开行动,结果和曾洪易的反...
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闽粤边、闽西和闽东地区在1935年至1938年期间,面临日军南侵和国共内战的双重压力。在这一时期,中共闽粤边特委、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和闽东特委通过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调整政策,组建红军游击队,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和国民党地方当局...
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在日本南侵的背景下,闽粤边特委不断调整政策,开始与国民党展开合作抗日的谈判。然而,由于特委书记何鸣过于妥协,导致红军部队被一五七师缴械。此后,特委重新组织红军,并在龙岩白土与闽西红军汇合,成为新四军二支队四团第一营。
1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在1966年起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该运动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旨在揪出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运动中,学生和造反派批斗了一些权威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称他们为“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运动逐渐升级,导致福建省政府...
1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斗、批、改"运动,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混乱和经济损失。大量干部和群众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受到残酷的迫害和迁徙。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基本瘫痪,经济生产受到重大影响。
1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了严重的社会混乱和经济损失。在该省进行整顿的过程中,由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涉,整顿工作遭受严重干扰,冤假错案未能全部平反。然而,在中央的支持下,福建省继续推动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在有限的条件下取得了一些成绩...
1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福建党组织在不同时期宣传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情况。
1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共产党的领导文艺宣传工作发展情况,其中包含开创革命文艺、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建设革命文艺队伍。
1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共产党的国共合作和对进步人士的统战工作情况,其中包含第一次国共合作、支持十九路军抗日反蒋、第二次国共合作、策动起义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