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0005条
析出资源
2561条
图表
1687条
人物
2793条
机构
931条
事件
8204条
地名
807条
专题
2138条
作品
544条
实物
334条

检索条件

共 20005 条 112 / 1334
1666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拉卜楞地区部落民兵武装始建于1927年。在这之前,拉卜楞藏区虽有部分民兵及枪械,但武装力量由青海镇守使马麒控制并派宁海军1个营驻拉卜楞。1918年马麒率兵两次镇压拉卜楞,残酷杀害藏族群众,大肆抢夺金银财物,引起藏区广大人民的强烈反抗,得到青...
1667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拉卜楞地区部落民兵武装始建于1927年。在这之前,拉卜楞藏区虽有部分民兵及枪械,但武装力量由青海镇守使马麒控制并派宁海军1个营驻拉卜楞。
1668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1年2月,夏河民兵司令部改编为夏河县人民武装部,隶属甘肃省军区,干部编制为21人,组建民兵中队12个,分队31个,小队175个,共有民兵2625人。
1669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的民兵组织是1953年在原封建部落武装和自己部队的基础上建立的。30多年来,全县民兵工作坚持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和军事落实的方针, 针对民族地区的特点开展工作,促进了民兵工作落实。
1670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人武部自成立以来,开始管辖少量的民兵组织和武工队,到1956年已发展到民兵大队1个,中队27个,分队75个,小队303个,武工大队1个,中队3个,分队10个。从1958年开始进行民兵整组工作,根据“大办民兵师”的要求,全县共组建民兵师...
1671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50年代主要进行了 “射击、投弹、刺杀、爆破、土工作业”为内容的五大技术训练,结合本县牧区特点还进行了骑术训练。
1672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兵是我国武装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雄厚的后备力量和有力臂膀。在各个斗争时期,英雄的夏河民兵和全国民兵一样,做为人民解放军的得力助手,为夏河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673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3年民兵工作重点转移以来,夏河县民兵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下,广泛开展了军民共建文明村活动。1983年,县武装部在达麦乡山塘村与当地民兵连共抓文明建设,在识字扫盲,改变村民村风和旧的传统习俗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
1674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汉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烧当羌首领迷吾及其弟号吾,联合各羌部起兵,进攻陇西边境的临夏、甘南两地区。号吾被汉将李章俘获。号吾说:“独杀我,无损于羌,诚得生归,必悉罢兵,不复犯塞”。(《后汉书•西卷传》)陇西太守张纡从其言,将他所属部设归...
1675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文化主要描写了夏河县教育、卫生、文化艺术、体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文化内容。
1676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教育主要描写了夏河县教育机构、学校教育、家事队伍、教育经费及设施、社会教育等内容。
1677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教育机构主要介绍了夏河县历代教育情况、中华民国时期机构设置、建国以来管理机构设置等内容。
1678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学校教育主要描写了夏河县民国时期、建国以后、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等内容。
1679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旧有学校的原有教师继续留用,同时吸收了部分社会人员补充教师队伍,仍沿用聘任制。
1680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地方筹措、勤工俭学和群众集资几个方面。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