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编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669
颗粒名称: 第七编 文化
分类号: G127
页数: 125
页码: 779—901
摘要: 文化主要描写了夏河县教育、卫生、文化艺术、体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文化内容。
关键词: 文化 夏河县

内容

第一章教育
  第一节教育机构
  一、历代教育情况
  夏河境内古为氐羌之地,后属吐番,早在汉、唐、宋、明时期,与内地有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元时,夏河地区为蒙古和硕特前首旗亲王属下。18世纪初,和硕特前首旗亲王察罕丹津敦请第一世嘉木样俄昂宗哲,创建拉卜楞寺。自此,夏河境内的宗教教育迅速发展,日趋完善,群众所接受的宗教教育也日益广泛。至夏河建政前,拉卜楞寺已成为安多藏区的“最高学府”。拉卜楞寺及其附属寺院既是宏扬佛法、“政教合一”的社会职能机构,也是夏河地区独特而且惟一的传授知识的教育机构。虽然广大农牧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极少,但其子弟入寺为僧,除研习宗教知识外,还可学到藏文、医药、天文、历算、绘画等方面的知识,夏河地区产生过许多高僧学者。
  清朝以来,夏河隶属循化厅管辖。设在循化的龙支书院以及洮、岷等地的不少义学、私塾和后来的各类学堂,对夏河地区的教育,客观上起了一定的影响和推动。
  1906年夏河属甘肃省南路社学区。1907年甘肃提学使司在各县设劝学所,夏河仍属循化厅治。民国后,循化改县,夏河仍属循化县,但其教育机构在夏河无一设置。1927年拉卜楞设治局建立,藏民文化促进会在拉卜楞镇开办了夏河第一所藏民小学,学校教育及其管理机构才逐步发展起来。
  二、中华民国时期机构设置
  民国初期,甘肃省教育厅专设民族教育股,但夏河只有寺院宗教教育,其教育管理自然属于“政教合一”的寺院组织。
  1927年,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由兰州迁回拉卜楞,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创办附设初级小学。夏河始有教育机构设置,但无确定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1928年,拉卜楞设置局改建为夏河县,开始建政。同时增设小学一处,定名为“中山小学”,其事务由县政府兼理。
  1931年春,由丁明德(时任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教育主任)筹备建立了夏河县教育局,丁明德为首任局长,夏河县方有正式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1932年夏河县教育局内设督学,由中山小学教员刑培仁兼任督学。1933年丁明德入“番民司令部”工作,由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教师石寓珍接任教育局长,督学由刑培仁兼任。
  1935年,九世班禅光临拉卜楞寺,国民党政府派岀别动队长至夏河一带活动,别动队吴队长强借夏河县募捐教育经费银元1000、狐皮40张,被教育局长石寓珍拒绝。吴队长便串通县长杨良,成立教育检查委员会,将石寓珍扣押县府,且密议逮捕夏河县教育界人士。丁明德闻讯后急赴草地躲避,刑培仁等在群众掩护下,取道临谭冶力关,赴兰州报告情况。县长杨良与吴队长决定撤换教育局长石寓珍,任命县府秘书潘仁为教育局长,并将石寓珍押解赴省。激起地方极大公愤,临行,学生吴振刚等人前往送行,被别动队士兵欧打。学生乘潘仁送行别动队归来,将其抓获,游街示众,列数潘仁破坏夏河教育罪状。当晩别动队二次返夏,捕捉学生,但在群众掩护下,未能得逞。杨良闻讯,随即潜逃兰州返乡。后经高等法院立案,经地方及教育人士与省府交涉,始将石寓珍营救出狱,但因关押近一年,备受摧残,终难健任。旋由郭辉祖代理夏河县教育局长。
  1936年,奉省府令裁撤夏河县教育局,文教由县府第二科管理,至1949年9月夏河解放为止。
  三、建国以来管理机构设置
  建国初,夏河县地方教育事业由县政府第三科管理,先后由贡去乎、王乾、张敦厚等人但任科长。195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文教处,夏河县亦改第三科为文教科,管理全县教育、文教经费、教师等工作,配备正科长1名,副科长2名,各乡镇设文教专干一人,负责基层文教工作。自此,夏河县教育行政管理初具规模。
  1956年,县工委增设文教卫生部。1957到1958年,县府体制不断变更,机构精简,人员下放,文教科与县工委文教卫生部几经分合,变更频繁。
  1959年1月,夏河县改为市,称“德乌鲁市”,随着市府体制变更,将文教科并入市委文教卫生部。9月,州委组织部通知,州、市两级工作部应对口设立,遂改文教卫生部为文教卫生科。1962年撤消德乌鲁市建制,恢复夏河县,将科学技术委员并入文教科。9月,又将文教、卫生两科合设。1968年6月成立夏河县革命委员会,革委会下设“三部一室”(政治部、生产指挥部、保卫部、办公室),在生产指挥部下设民卫组,管理文教、卫生、民政等工作。1971年7月,县委决定,县革委会下设文教局。1972年,各乡镇重新配备了文教专干。
  1976年,取消革命委员会,恢复县人民政府建制,县政府下设文教局,配备局长1人,副局长2人。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县文教局设立招生办公室,配备招生专职干部1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教管理机构及体制,不断完善,先后设立了督导室、教研室、电教中心等配套机构,领导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第二节学校教育
  一、民国时期
  民国初期,夏河仅有宗教教育,尚无学校开办。1927年,夏河脱离宁海军势力控制,建立拉卜楞设治局。11月7日,藏民文化促进会创办“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校”,开夏河学校教育之先。翌年,夏河县政府开办“中山小学”。全县有学校两所,在校学生90余名。
  1932年至1935年间,省教育厅拨夏河县教育经费由5730.00元增至8730.00元,乃在桥沟、清水、卡加、黑错、麦武先后开办乡村小学5所,全县小学增至7所。1933年,县府规定,教育经费由皮毛斗青四行行佣及牲畜屠佣项下抽取,每年收学款1万元左右。1934年学龄儿童1800人,入学儿童56人,入学率为3.1%。这时,尚无中学教育,拉卜楞藏民小学毕业生由黄正清保送内地专科学校深造。1934年临夏县立初级中学改为联立初中,由夏河县负担部分经费,选送部分学生到联立初中上学。
  1935年,学生增至261人,有教职员15人,历年毕业学生计77人,夏河县学校教育有了初步发展。1935年又得到“中英庚栽董事会”补助款1444元,兴办短期义务教育,同时又得“中央边疆教育补助费”,兴办边疆小学,于次年兴办“短期小学”8所。1935年奉省府教育厅令改“拉卜楞藏民小学”为“拉卜楞小学”,改“中山小学”为“大夏街小学”,1936年,两校分设,学生人数亦有增加。1938年,“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呈请省教育厅开办小学两处。抗战爆发后,随着“建设西北” 口号的提岀,1938年12月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在拉卜楞设立甘肃拉卜楞实用初级职业学校”,招收洮岷河湟一带青年学习实业。同时,京津部分文化界人士来到西北,也有深入拉卜楞地区工作者。燕京大学教授李安宅、于式玉夫妇在黄正清夫妇支持下,于1939年创办“拉卜楞女子小学”,于式玉岀任校长。同年夏河县回民教育促进会在清真寺内设立“夏河县回民小学”。1941年夏河县政府增设达麦、隆瓦、完尕滩3所保国民小学,时全县学校增至13所,小学在校生524人,职校在校生51人,全年经费28450.00元。
  1942年,国民党统一财政收支,将边疆教育经费并入国民教育经费内,并改“夏河县拉卜楞藏民小学”为“夏河县拉卜楞藏民中心小学”。1942年5月省教育厅又拨专款将“大夏街小学”与“女子小学”合并,改称“省立夏河县拉卜楞中心学校”,改桥沟、黑错二初级小学为中心国民学校,其余隆瓦、完尕滩、卡加、麦武、清水均为保国民学校。1944年陆续增设示首镇保国民学校、清水乡红墙保国民学校、洒索玛保国民学校、博拉保国学校、麦西保国民学校,并将清水、达麦学校改为中心国民学校。
  1945年,教育部在拉卜楞开办“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五世嘉木样亲任校长,有学生100余名。1946年秋,国立“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 移交甘肃省教育厅接办,改称“省立夏河师范”,同年招收学生4班,188名。
  1947年夏河县共有各类学校17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258人(师范116人,喇嘛职校142人),全年教育经费达至354430.20元。至1949年9月夏河解放,除“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因五世嘉木样去世停办外,其他各校无大的变化。
  二、建国以后
  1949年末至1950年初,全县原有15所小学几乎全部停办,仅剩县城两所小学,勉为支撑,拉卜楞藏民小学仅余学生三四名。11月,经县人民政府第58次政务会议决议,将拉卜楞藏民小学同夏河县中心学校暂行合办,时两校在校学生共计213名,教职工9人。
  1951年,县人民政府在基层建政的同时,对原有乡村小学校进行了整顿,妥善按置各校工作人员,补修校舍,动员学生入校,先后恢复了黑错、清水、桥沟、红墙、完尕滩、洒索玛、卡加曼等七所普通小学及县城私立回民小学一所。4月,省教育厅通知,改原“夏河县小学”为“省立夏河小学校”,学生全部公费,建筑费由教育厅拨付,并将两校分设,将中心小学腾出拨付藏民小学。同年开始为全县各小学学生配发课本,并在小学高年级少数民族学生中设立人民助学金,每人每月配发小米40斤。是年小学在学生增加到268名,其中藏族学生77名,女学生140名。全县教职工23名。
  1951年9月,省教育厅通知夏河初级师范由夏河地方接办。1952年2月正式移交,有教职工10人,学生170名。
  1952年,恢复美武、博拉、隆瓦、达麦4所小学,全县小学达到14所,其中完全小学3所——“省立夏河县小学”、“拉卜楞藏民小学”、“合作小学”。初级小学10所,私立回民小学1所。共计在校学生1386名,其中藏族学生247名,教职工23人。
  1952年改私立回民小学为公办,校址由夏河清真寺迁入河南村。
  1954年新设阿桧乎小学,同年夏河初级师范迁至麻莲滩。1955夏师改学制为4年。1956年夏河师范学生达241名,教职工18人,同年,新设上卡加小学,改完尕滩初级小学为完全小学。
  1957年,为解决群众居住分散、儿童上学不便的困难,在火尔卡加、甘加八角城新办初级小学各一所。同时隆瓦小学在唐尕昂设立第二部、上卡加小学在土房设立第二部、合作小学在自治州政府附近设立第二部(即今合作一校前身),四区下卡加小学附设高小班。拉卜楞藏民小学也实行半日二部制,使全县小学生人数比1956年增长了40%。至此全县有小学19所,其中完全小学4所,初级小学14所,民办小学1所,小学教职工77人。小学在校生2383人,其中藏族76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27%。学生人数较1949年增加了24.8倍。同年,夏河初级师范学生达到252人,教职工19人。
  1958年,在“苦战三昼夜,实现小学普及化”的口号声中,掀起了“社社队队办学校”的高潮,年底,全县各类小学猛增至70所,在1957年的基础上翻了3番。全县共有小学生8628人,达到了小学教师87人,致使本来基础就不够稳固的小学教育事业超负荷现象日趋严重的程度。
  公社化时期,县内兴办了一批社办农业中学、技术中学、卫生学校、红专大学等,与原有学校争设备,争经费,争教师,使地方教育发展更趋困难。大炼钢铁时,师生参加劳动,教学秩序彻底打乱。1960年后半年,师生生活甚为困难,1960年夏河初师有学生饥饿,挖食野菜中毒身亡。
  1961年,县政府对教育采取了“关、并、撤”的调整措施,撤消了办学条件不足的红专大学、卫校、拖拉机校、农中等中专。在经济调整的同时,动员下放了一批小学教师,教师队伍大大削弱,夏河县地方教育事业进入低潮。
  1962年10月,甘南州文教会议决定,甘南地区现有学校及教师不再减少,尤其牧区学校和民办学校应予积极支持。州文教会议提出牧区有学生10人以上即可设校,确定藏族地区的小学要以藏语文为主,学制7年,吸收还俗僧人任课,藏族小学助学金每月12.00元。夏河县初等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
  1962年,省政府教育、厅将夏河县初级师范学校改为中师,学制4年,招收对象亦改为初中毕业生,翌年在夏师开始附设初中班,中学生享受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中开支的助学金。
  1962年至1963年,县上采取保送进修、办短期培训班等方式,培训了一批民族教师。1964年,陆续收回部分下放精简教师。同时在各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弥补教育经费不足,使教育事业逐步呈现上升趋势。1964年全县有小学31所,其中完全小学13所,初级小学15所,耕读小学3所。有教职工179人,小学在校生4300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31.7%。有中等师范1所,设四班,有学生150名,师范附设初中班二级,学生68名。1965年,全县小学增至40所,其中完全小学11所,初级小学18所,集体办耕读小学11所,集体办小学11所,有教职工19人,小学在校生4852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34.7%。中师在校生增加到176名,教职工36人,附设初中班3级,有学生82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县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摧残,所有学校停课闹革命,教师成了批、斗对象。9月,师范学校迁至自治州首府合作镇, 改名“甘南师范学校”,附中设在麻莲滩师范旧址,称“夏河中学”,夏河县第一所普通中学。
  1968年,各校开始“复课闹革命”,小学改学制为5年,开设以毛泽东著作为内容的“天天读”,中学二二分段一律4年,将语言课,政治课合并,另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军训课。取消民族语文课,取消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的一切优惠待遇。
  1969年,将夏河中学与夏河县中心小学合并,改称9年制学校,其中学部设在拉卜楞寺内。同年,将拉卜楞藏民小学改为7年制学校,附设初中班。随后,在“队队办小学,大队办初中,社社办高中”的口号声中,增设县“五、七”红专学校一所,又改达麦、美武、清水、麻当、完尕滩、唐尕昂、上卡加、博拉、阿木去乎10所小学为7年制“戴帽初中”,全县有中学12所,其中7年制10所。全县小学92所,其中耕读小学76所,教职工298人,其中中学教师30人,平均每所中学2.5人。1972年,夏中与夏河县中心小学分设,迁夏中于县武装部(今夏河中学址)。改藏民小学为夏河县第一小学,改夏河县中心小学为夏河县第二小学。
  1973年,将博拉、阿木去乎、美武、清水、完尕滩五校改为9年一贯制学校。
  1975年,完尕滩中学与小学分设,小学学制5年,中学仍为二段4年制。同年在合作镇筹设合作中学,1976年建成并招生,设初中班二级。
  1976年“文革”结束,县政府对原有学校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调整。1979年决定,将博拉9年制学校改为中、小学分设,博拉中学兴设初中部。同时撤销美武、清水、阿木去乎九年制学校及上卡加、下卡加、扎油、麻当、达麦、唐尕昂等7年制学校,统改为5年制中心学校。到1980年,全县有中学4所,其中完全中学为夏河中学、合作镇中学2所,农村独立初中为完尕滩中学、博拉中学,中学生1542名,教职工100名。同年,全县有小学218所,其中公办小学29所,民办小学62所,村学120所,小学在校生9918名,教职工846人,其中民办教师391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40.3%。年底县委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全县教育工作,根据中央提出的民族地区要以“民族语文为主,公办学校为主,寄宿学校为主”的办学方针,决定继续调整县内不适应民族地区特点的学校。同年开办桑科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食宿、生活费和学习费由国家、集体和学生家长三方面负担解决。国家每月给学生发放助学金6.00元,社队担负学生的肉、油、奶等副食,家长负担学生的衣、被等生活用品。寄宿学校学制为6年,主要开设民族语文、汉语文、政治、数学、常识、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以藏汉双语进行教学。
  同年秋,将全县藏族聚居区小学统一定为民族小学,改学制为6年,对民族小学在经费、师资按排等方面,予以适当照顾,对来自农村牧区的高初中住校生口粮,按城镇高、初中生标准供应。同年,夏河县第一小学恢复拉卜楞藏民小学名称,被确定为甘肃省重点小学,招收附设藏族初中班学生两班。年底从全县招收藏文教师52名,充实民族师资队伍。
  1981年,裁减停办了无学生和学生过少且办学条件不足经费又无着落的141所民办小学及村学,经过考核辞退了325名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
  1981年,在那义乡江卡那队新建那义藏校,占地55.9亩,修建砖木结构平房四十间,当年招生开课。10月,开始筹建夏河县藏族寄宿制中学,以黄正清捐献原王府附近旧空基地为校址,建成平房37间,将附设于藏民小学的初中班迁入开学。有11个教学班,在校生500名,全系藏族,教职工37人,当年毕业57人。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夏河县教育事业经过“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等一系列措施,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各类学校布局与结构比例日趋合理,人力、物力、财力亦相对集中,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至1985年全县共有完全中学5所,其中藏族寄宿制中学1所,普通完全中学2所,农村独立初中2所,中学在校生1917人,其中女学生802人,藏族学生532人,中学教职工159人,其中女教师37人,藏族教师28人。全县共有小学87所,其中县镇小学3所,乡中心小学及村级公办小学37所,其中寄宿制小学7所。全县小学在校生8882人,其中女学生3053人,藏族学生5423人,全县小学教职工540人,其中藏族教师197人,民办教师63人。
  1986年10月,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讨论制定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和《普通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办法》。1986年,全县中学在校生达到202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108人,女学生876人,全县小学在校生8936人,少数民族学生7062人,女学生3133人。
  三、学校简述
  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
  1927年11月8日开办,学制定为4年,开设藏文、国文、算术、劳作、军训等科程,招收藏族儿童30名,食宿由校方供给。“藏民文化促进会”为提高入学积极性,特地规定:凡送子弟入学家庭,可以免除其对拉卜楞寺院的各种差役负担。
  1928年,“河湟”事变,祸及夏河,藏族师生有遭难身亡的,亦有逃避他乡未能返回的,在校人数大减。1929年全县遭旱灾,学校经费困难。藏民文化促进会向省政府请求补助,11月省府批准,每月拨给补助费300元,但实际不能按期如数拨付。1930年春学生仅余20余名,学校坚持开办。
  1931年丁明德筹建夏河县教育局,将“藏民文化促进会”迁入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并与“中山小学”合办,但经费各自独立,定名为“夏河县立第一完全小学”。1932年改学制为六年,有学生30名,全年经费4440.00元。
  1933年拉卜楞藏民小学第一届毕业生,共18名,其中藏族学生16名。
  1935年春,甘肃省教育厅将“拉卜楞藏民小学”改名为“拉卜楞小学”,于大夏街(今民贸公司、供销社址)修建“拉卜楞小学”新校舍。1936年春与“大夏街小学”分设。1938年建成校舍49间,校长黄正清为藏校增置双轮水磨一盘,以收入补贴学校费用。1937年藏民小学决定,兼收回、汉子弟,但不得享受公费。时拉卜楞藏民小学有教学班6个,教职工6人,在校学生72人。全年经费8700.00元,其中3600.00元由教育厅补助,其余由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以当地牲畜行佣、商贩架腿税补助。
  1941年,全校学生增至102名,其中藏族学生45名,汉族学生29名,回族学生26人,蒙旗学生2名。教职工9人,校长下设政务、教育、训练三组。每月经费收入700.00元,支出800.00元,本年大夏镇停止行佣税收,学校经费骤减。
  1942年,省教育厅改“拉卜楞小学”为“夏河县藏民中心小学”,取消学生公费待遇。学校靠水磨收入供给户籍文具,教育薪金县府支付部分,藏民文化促进会每人每月补助炒面3升。由于经费困难,学生日趋减少。
  1949年,县保安司令部占用学校操场,与校方发生冲突,校长班智打为士兵所伤。经县参议会调解,赔医药费150.00元,因县保安司令部未退出操场,班智达愤然辞职。时学校设5年级3个教学班,学生42人,女生2人,教员包括校长在内共4人,俸薪为月粮2石。
  藏校自1927年创建至1949年,共毕业学生77名。
  建国后,拉卜楞藏民小学获得新生。从1951年的270名学生发展到1957年的761名,教职工13人,教师格尔仁曾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
  1958年“大跃进”时期,大幅度摆动,学生发展亦大起大落,1958年学生增至620名,1959年又下降到315人。1962年贯彻州文教会议精神,实行 “以藏文为主的方针”,少数民族助学金12.00元,学校得以稳步发展。
  “文革”中,藏校和其他学校一样,遭到很大破坏,民族语文教学被迫停止。
  1970年,藏校筹建新校舍,1971年迁入新址,学校占地17.5亩,有校舍面积1450平米。
  1980年,省教育厅确定藏校为省级重点小学,恢复“拉卜楞藏民小学”名称。至1986年,藏校共有11个教学班,学制六年,实行“双语教学”。在校学生501名,其中藏族学生477名,女生254名。教职工38名,其中藏族教职工27名,女教工22名。
  拉卜楞藏民小学自建立以来,为夏河地区培养了大批人才,尢其是解放以后培养了不少教育名人、学者、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以及党政领导干部,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贡献。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拉卜楞藏民小学的发展,1987年拨款66万元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教学楼。
  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
  30年代初,拉卜楞寺主五世嘉木样和拉卜楞保安司令黄正清,鉴于拉卜楞地区宗教复杂、文化落后,一切政务难于推行。为适应发展,兴学育才,于1943年秋赴重庆为抗日献飞机时,向国民党中央建议在拉卜楞寺建立青年喇嘛职业学校,对青年喇嘛实行现代教育,实行宗教革新,推进边疆大业,即得允许。1944年秋,由教育部聘请五世嘉木样、黄正清、绳景信(国民党直属拉卜楞地区党部书记)、黄景文(国立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校长)、郭中央5人为筹备委员。黄景文、郭中央未到职,由黄正清、绳景信着手筹办。1945年2月,黄、郭到职,由郭中央负责继续筹办。3月,五世嘉木样大师下令“议仓”由各扎仓选派优秀青年喇嘛一百名来校报到,4月1日,“国立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正式开学。教育部聘请五世嘉木样担任校长,校方聘请当地通晓藏文、汉语文人士担任教员。学校设教导、总务二处,教导主任由教育部选派,总务主任由校长选聘。教导处下设教务、训育、体育、卫生等组;总务处下设文书、出纳、庶务等组。另外还设有经济稽核委员会,补充教材编辑委员会,课外活动指导委员会,分别负责学校的经济稽核、教材编辑及课外活动等工作。1945年有学生100名,分甲乙两班上课。课程分为普通科目和职业科目两类,普通科目有公民、国文、藏文、常识、算术、音乐、体育、图画、习字等9门;职业科目为编物学、纺织学、整理漂染学、物理、化学及工厂实习等6门。
  学校创建初期,实行半日制教学,教育部以为“半日制不便于公费,倘能按普通职校章程办理,公费待遇则无问题”,故从1945年秋季,按普通职校编制全日授课7小时。
  1945暑假,教育部曾发学生膳食费一次,但秋季开学后教育部又来令收回学生膳食费,移作教职工生活补助费。自是学生膳食费无着落,由嘉木样供给午茶。喇嘛职业学校面临困难,经嘉木样五世极力维持,终未停课。1946年春,又招收新生一班,学生42名,全校共有学生142名。后学校迁至嘉木样花园,学生每日往返十多里,甚感不便,加之公费无着落,部分学生离校出走。
  1947年4月,五世嘉木样圆寂,喇嘛学校为各扎仓(学院)收回,“国立拉卜楞青年喇嘛学校”随自行消失。
  青年喇嘛学校虽开办时间不长,但作为宗教革新的一种创举,在全国而言,亦属首创。在当时和后来,在拉卜楞地区和传播现代文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国立初级实用职业学校
  “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战开始,在“开发西北,建设西北”口号影响下,西北教育得到注重1938年5月5日,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在武汉筹备设立“甘肃省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确定该校任务为“造就卫生、医药和畜牧兽医人才,以谋解除边民医药痛苦和改善其经济生活”,以刘濂克为第一任校长。1939年3月12日正式开课,校址暂设藏民小学院内。招收卫生、畜牧两班,每班学生25名,修业期定为3年。课程设置分普通、专门两科。普通课程为公民、国文、化学、物理、英文、算术、史地、藏文藏语、年训等,专门课程卫生班设生理、解剖、卫生药物、细菌、内科、看护、眼科、耳鼻喉、皮肤、医药、卫生实习等科;畜牧班设家畜解刨、家畜生理、药物学、农学、家畜诊疗学、饲养管理学、兽医看护、家畜传染病学、畜产品制造等。
  1940年5月5日印发《中央组织部拉卜楞地区初级实用职业学校成立第二周年纪念日致各界同胞书》,向社会各界宣传该校之任命。
  1941年改属于教育部,校名改称“国立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增设普通科,并设立卫生实验所、消费合作社及畜牧场、家畜诊疗所等。有教职工17人,有学生51人,其中汉族47人,回族3人,藏族1人,同年于九甲沟口东边筹建新校址。本年经费7480.00元。
  1942春,卫生科停办,另设畜产制造科、畜牧科各一班,普通科二班,全校共4班,学生168名,教职员20名,新建校舍106间。
  1945年秋,因事务人员管理不善,将学生菜金4800.00元减至3000.00元,引起学潮。十月校长黄景文出走,全体教职员公推教导主任李正元代理校长。随即教育部委托甘肃省教育厅查办,以“办理不善”移交甘肃省教育厅接办。1946年3月改称“省立夏河简易师范”,学制四级,招收学生4班, 计188名。开设科目有国文、代数、化学、藏文、教育概论、算术、动物、植物、小学行政、教育心理学、小学教材、生理卫生、统计、物理、应用文、拼音、体育、音乐、美术、劳作等,全年经费841644.00元。
  1949年9月,夏河解放,夏河简师由县人民政府接管,吴振刚暂理校长,教育主任张射书,总务主任王一鸣,教员有万邦兴、加羊加、张梅等,学生仅15人。
  夏河县第一完全小学1928年,拉卜楞设治局改建为夏河县,县政府设置小学一处,定名为“中山小学”,是为夏河地方行政部门开设的第一所小学,丁明德为首任校长,有学生24名,全年经费800.00元。
  1930年因地方变化,学生人数大减,随将“中山小学”与“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合办,定名为“夏河县第一完全小学”,学制为6年。开设课程有国语、藏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美术、劳动、音乐、童训、体育。但经费使用,两校仍各独立。
  1942年春,奉省教育厅令,将大夏街小学与女子小学合并,成立“甘肃省立夏河县拉卜楞中心学校”。
  1945年春,黄正清鉴于夏河县小学校务松弛,学生日少,提名刑培仁为校长,至1947年,设有6个班级,教职员8人,学生200余人,其中女生40余人。
  1949年初仍设6个年级,教职员9人,学生增至211人,其中女生53人。9月夏河县解放,县人民政府又改名为“夏河县回汉子弟小学”,校长仍由刑培仁担任。有教职员6人,学生123人,其中女生35人。时学校计有教室4座17间,教员宿舍6间,学生宿舍17间,办公室3间,工友室2间,图书室3间,储藏室3间,厨房3间,厕所2间,女生部计有教员宿舍4间,厨房1间,学生宿舍9间,楼房10间,教室2座8间。
  建国后曾更名为“夏河县回汉子弟小学”,“省立夏河县小学”,“夏河县第二小学”等名称,1980年改名为夏河县拉卜楞小学。
  学校原址在人民街中段(1970年迁于河南村)。1986年国家投资75万元,将拉卜楞小学迁至塔哇大地,占地40亩,新建综合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2876平方米。1986年有教学班18人,在校学生914名,其中男生505人,女生409人。学生民族构成为汉族301人,回族517人,藏族90人。有教职工143人,其中女教职工35人。
  1983年拉卜楞小学获省妇联“全省三八红旗集体奖”。
  夏河县藏族中学
  夏河县藏族中学于1980年筹办,1981年开办,现占地42.5亩,有教学楼一幢、礼堂一幢、学生食堂一处、教职工学生宿舍等建筑,面积共4814平方米。
  藏族中学实行“三个为主”的办学方针(以招收藏族学生为主、学生以寄宿为主、教学以藏语文为主)。学校根据入学学生的实际,分两个体系授课,以藏文为主的藏加汉班,单科加授汉语文,其他科目均用藏语授课;以汉文为主的汉加藏班,单科加授藏文课,其他科目均用汉文授课。
  1986年底,共有11个教学班,其中高中3个班,初中8班。在校学生453名,其中藏族学生443人,寄宿学生312人。有教职工52人,其中藏族26人。
  夏河县中学
  夏河县中学初建于1963年,前身为夏河师范附8个初中班1966年9月与师范分设。1969年与拉卜楞小学合设,称“九年制学校,1970年分设,1971年迁至人民街右上段,校舍占地55亩。
  夏河县中学是一所多民族普通中学,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生理卫生、动植物、体育、美术、音乐等课。
  学校设有党支部、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工会、团委等组织机构。
  1986年全校设教学班14个,其中高中3个班,初中11个班,在校学生650人,高中154人,初中496人,学生藏族91人。教职工66人,大专以上学历52人。
  甘肃省佛学院
  为培养藏传佛教职业人员,甘肃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于1986年在夏河县拉卜楞镇开办甘肃省佛学院,同年7月12日举行开学典礼。
  甘肃省佛学院地址为原夏河县党校旧址,占地平15000方米。1986年秋, 共有教职员15名,从全省藏传佛教寺院中招收,首界有青年僧侣80人。
  开设课程,公共课有语文、历史、地理、科学常识、民族政策、时事政治、法律常识等;专业课有释量论、正字学、藏文文法、基本念诵经、藏文书法以及佛教基本知识等。
  学制五年,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发给大专毕业证书,分配到各藏传佛教寺院从事宗教职业。
  四、教育管理
  管理体制
  建国后,文教事业统归县人民政府第三科管理。1956年改为文教科,各乡镇设立文教专干。“文革”期间,学校下放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各级设立教育革命领导小组。派“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县城学校进行管理,派 “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农村学校进行管理。
  1977年,撤消各级教育革命领导小组,由各公社中小学校长兼任文教干事,负责学校管理。
  1986年,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分级管理。各乡镇建立了由乡政府、村民小组、学校及地方知名人士组成的乡教育管理委员会,负责动员儿童入学,筹措本乡教育经费及学校教育管理等事宜。
  各类学校领导体制,建国初实行校务委员会制,1952年改行校长负责制;文革”期间实行“革委会” 一元化领导;1978年后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86年,县城中、小学大都建立了党支部。农牧区学校党的组织统归乡(镇)党委领导。各中、小学都设有教务处,各科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学制
  建国初,夏河简师为4年制,各学校学制一律为6年,实行“4、2”分“文革”时,根据“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要求,中学实行2、2分段4年制,小学实行5年制。有的小学、初中合办,称“戴帽中学”或“7年制学校”,也有的小学、初中、高中合办称“9年一贯制”,中小学均改为春季始业1978年,中、小学恢复秋季始业,陆续改为6年学制,为3、3分段。
  课程设置
  建国后,取消“公民”、“童训”等科目,新设政治常识,改国文为语文。小学高年级开设政治常识、语文、算术、史地、自然、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中低年级开设语文、算术、口述、唱游等科目。
  1956年小学开始实行拼音教学。
  “文革”期间,根据“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指示,中学理化课合并为“工业基础知识课”,中学生物、卫生、植物等课程合并称“农业基础知识课,师生常以”走出去,请进来“和”大小课堂“结合等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小学设”三算课(口算、珠算、笔算)。
  1978年后,中小学课程设置恢复旧制。1982年恢复民族语文,教学,夏河县民族类中小学分别实行藏汉语并用的双语教学,牧区学校以藏文为主授果,单科加授汉语文,半农半牧区学校以汉文主授课,单科加授藏语文。县蔵族中学根据小学生源实际,实行“两个为主”(即分别以藏语文、汉文为主授课)教学体系,合校分班授课。
  思想教育解放初期,结合“镇反”、“抗美援朝”运动、学校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物)。1957年后,根据“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结合“创三好”、“学雷锋”等活动,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文化革命”期间,以单纯搞阶级斗争和各种政治活动为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思想教育转入正规。1981年再次修订公布中小学生《学生守则》,1982年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1983年开展以爱国主义和两个文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学校建立国旗升降制度。1984年后,以“三个面向”为指针,着重进行爱国主义、革命理想、道德、法制、纪律、劳动等教育活动。
  第三节教师队伍
  —、队伍构成
  夏河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旧有学校的原有教师继续留用,同时吸收了部分社会人员补充教师队伍,仍沿用聘任制。1952年后教师纳入国家干部编制,实行任用制。1957年底,全县共有公派教师96人,其中中学教师19人,小学教师77人,民办教师50人。
  1958年至1960年,在“大跃进”形势下,夏河县教育事业也岀现“跃进”,大量吸收民办教师,1958年全县共有公派教师106名,其中中学教师19名,小学教师87名,民办教师77名,教师素质下降。同时由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部分老教师离开教学岗位。
  1961年调整、整顿学校,部分教师被精简下放。
  1964年后,在农村发展耕读小学,继续提倡民办教育,大量吸收民办教师,教师队伍又有发展,1966年全县有中小学教师228人,其中民办教师67人。
  “文化革命”期间,广大教师遭受迫害,1972年后,中学教育畸形发展,师范院校五年不招生,合格教师无法补充,出现教师拔高使用,民办教师数量激增的现象。1975年全县有中学教师48人,其中小学教师拔高使用22人,小教682人,其中民办458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67.2%。从教师队伍的构成情况看,一是民办教师多,二是未接受师范教育者多,文化业务水平低,影响了教学质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各类学校平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提高和改善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遂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981年在调整中,辞退了不具备任职资格的民办教师325名。1982年鉴于民族师资及中学部分学科专业教师不足的实际,招聘补充了一批藏文教师和中学紧缺学科专业教师。同时,通过考核,转正录用了一部分民办教师,使教师队伍结构不断趋于合理。
  1986年,全县共有中学教职工200名,其中招聘代课教师10人,全县共有小学教师526名,其中民办教师62人。
  二、师资培养
  50年代初期,夏河县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相应突出,小学尤为严重。
  1952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后,采用长期培养短期轮训相结合的办法逐步解决。
  1958年教育事业盲目发展,师资水平严重下降,1962年根据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通过离职轮训和业余进修相结合的方针,争取保送外地进修、假期集中学习和在职自学接受函授教育等方法,使师资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进修培训工作中断,师资素质严重下降。1972年,县文教局举办一期藏文教师训练班,为期两月。1973年至1974年,县文教局举办小学民办教师训练班三期,每期学习三个月时间,开设政治、藏文、算术等课程,共培训小学民办教师120多名。
  1974年县文教局,在县党校开办藏文教师培训班,每期三个月,共举办四期,培训了96名小学藏文教师。
  1978年县文教局,在九甲小学开办小学语文教师训练班,参加人员50名,培训时间三个月。
  1982年县文教局委托县数学协会在夏河中学举办小学教学教师培训班,参加人员50名,学习时间四个月,同年又在县党校开办小学藏文教师培训班, 培训小学藏文教师40名。
  1983年暑假,在县藏族中学举办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培训班,邀请省教育学院康院长讲授现代普通教育管理,参加人员63名。
  与此同量,县文教局开始选送教师离职进修,自1982年至1986年全县共选送150名小学教师到省教育学院、青海教育学院,无锡、杨州、苏州等地教育学院接受专业培训,为期二至三年不等。1964年后,县文教局开展电大,函授以及自学考试等在职自学活动,部分教师参加学习考试,取得专业合格证书。
  三、教师待遇
  解放初期,夏河县教师待遇实行实物工资制度,每月每人发给粮食一石至一石三斗。
  1952年7月,开始实行以工资分为单位的工资标准,教员工资分最低者略微超过145元左右,最高的可达190元左右,以银元兑付。
  1955年起实行货币工资制,月平均工资60元左右。1956年4月,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教员、行政人员、小学教员、行政人员工资标准,至70年代无大的变动,1971年夏河县教职工月平均工资59.96元,中学教职工月平均工资76.83元。
  1978年,教职工工资进行了调整。1978年,调资面20%,1979年调资面40%,1980年普调一级。1984年实行甘南浮动工资,凡在甘南地区工作3年以上的人员均在原工资基础上向上浮动一至二级1979年实行班主任津贴,小学班主任每月5~7元,中学班主任每月4〜6元。1985年,根据省政府有关规定,甘南地区工作的中专以上学历的知识分子干部,每人每月增发10元地区补助,夏河县中、小学教师也享受了这一补助。1985年将知识分子地区补贴增至20元。同年实行教龄津贴,按年限分为3元、5元、7元、10元等。1986年夏河县小学教职工月平均工资181.30元,中学教职工平均工资215.43元。
  建国后,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夏河县中、小学教师还享受下列待遇:1952年9月,实行教职工病假期间生活待遇,1952年开始,女教职工享受产假待遇,教职工探亲假待遇,1954年,教职工享受福利待遇,1956年起,实行教职工退休、退职制度。
  1984年,根据省政府规定,对具有大中专学历的中小学教师,分别按5年、7年、10年的教龄界限分别解决了家属及子女农转非户粮问题。
  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起,以后每年举行隆重庆祝活动,表彰为教育事业做岀贡献的优秀园丁。
  民办教师的待遇:1959年前,采取劳动日工分加生活补助的形式。1970年后除生产队记工分参加年终分配外,小学民办教师由县文教局每月补助5元。1972年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规定:少数民族地区家在本社队的小学民办教师每月由国家补助20.00元,中学民办教师每月由国家补助25.00元,家在外社队的小学民办教师每月由国家补助25.00元,民办教师每月向生产队交5元,年终参加分配。
  1982年,根据省政府规定,民办教师生活补助每人每月增加5.00元。1985年依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规定,小学民办教师每月生活补助提高到40.00元,中学民办教师提高到45.00元,其余由乡、村提成解决,各乡数额不等。最高的如甘加、科才乡每人每月补助40.00元,最少的如唐尕昂、九甲等乡每人每月15.00元至20.00元。
  第四节教育经费与设施
  夏河县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地方筹措、勤工俭学和群众集资几个方面。
  一、国家拨款和地方筹措
  建国后,由州、县财政部门统一拨发教育经费。公办学校的教师工资、基建维修、公杂开支、教学设备购置及教师福利费、学生助学金等纳入国家经济计划,按财政计划数由县文教局统一筹划分拨各校。
  1953年夏河县教育经费核拨数48825.00元,1957年增长到190552.00元。1964年教育经费支出为244400.00元,1966年达到30.1000.00元。
  “文化大革命”中,各项事业遭受严重冲击,教育经费大幅下降。1970年全县教育事业费为220000.00元,1971年全县教育经费为250000.00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教育的投资逐步增加,尤其是增加了对民族教育的投资。1980年全县教育事业费支出1132000.00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岀的14.3%。
  “六五”期末,夏河县教育经费支岀达到1887000.00元。但由于“自然增长”比重较大,教育经费中人头费部分所占比重达到89.12%,各项公务费占10.88%,影响了教学设备的购置、图书资料的补充和校舍的维修等。
  二、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活动,始于1958年,主要是师生劳动收入为主,从事拾烧柴、捡杂骨、小收集等活动,以收入弥补事业费不足。
  1972年,根据有关规定,社队给所属学校划分学农基地,一亩至几十亩不等。夏河县境内各学校主要种植油菜、青稞、洋芋,以收入补贴公务费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耕地承包,学农基地多被收回。夏河县部分年份教育经费情况表
  单位:万元1982年,科才乡寄宿制小学在乡政府大力支持下,开办小牧场,由各户捐献1只母羊,当年有700余只绵羊。1982年,牧场已发展到有羊1400余只,牛30余头的规模,解决了寄宿、学生饮奶和肉食的问题。在此期间,还有一些乡,如:桑科、美仁,也办起了乡属小牧场。1982年,县藏中开办了水泥预制厂。1986年夏河县中学、县藏校、拉卜楞小学也利用沿街空闲地段修建铺面岀租,做为勤工俭学收入,补贴学校经费。
  1986年全县勤工俭学收入63300.00元,学生平均收入达6.00元。
  三、群众集资
  1985年,成立夏河县教育集资委员会,制定了“夏河县筹措教育经费暂行办法”,规定每个干部一年征收一次月工资5%的教育费,农牧民按羊单位 (一头牛折合七个羊单位)一年征收1毛钱的教育费。
  1986年,根据国务院规定,教育集资定为教育附加税形式征收。县政府规定城镇工商户按上年纯收入的3%交纳,农牧民按上年人均收入的1%交纳。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发放民办教师补贴以及弥补公务费用。
  教育经费的不断增长,夏河县教育设施也得到相应改善。1986年底,全县公有校舍44106平方米,新建了藏中、合作镇小学、拉卜楞小学教学楼,乡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基本实现“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各中学建立了仪器室、实验室。各乡中心以上学校配齐“两箱”(小学教学教具箱、小学自然教具箱)。部分学校还配备了电视机、电影放影机、投影仪、收录机等现代教学用具。给县藏中、博拉中学、科才寄宿制小学配备生活用的汽车各1辆。
  第五节社会教育
  一、解放前
  夏河县建制初期,曾设平民学校二处,一附设于县立中山小学,一附设于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以夜校形式教导平民识字,教师由两校人员兼任。
  1934年10月,夏河县政府大夏街成立图书馆一所,藏书157册。
  1936年,划河南操场于藏民小学,同时也用作县公共体育场,设管理人员1名,由县府开支。
  1937年,在图书馆开设阅报所一处,有职员1人。
  1939年4月,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在夏河创办巡回施教队,1941年巡回施教队赴桑科、科才、大参、佐盖尼玛、欧拉、乔科阿万仓、果落康撒、康平、中阿坝、加仓等地,进行现代文化宣传教育。
  1940年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与兰州教馆接洽,由中央庚款董事会、西北防疫处等单位支持在夏河县设立民众教育馆一处,有职员3人,经费由庚款董事会每月借给330元,1941年拉卜楞附近十三庄施行民众教育2次。
  二、解放后
  幼儿教育
  1958年11月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加速普及幼儿教育”口号,年底全县各乡镇突击办起108所幼儿园,入园儿童2315名。1960年,农村食堂解散,幼儿园亦随之消失。
  1977年,夏河县第一小学(今藏民小学)开办附设红幼班招收4~6岁幼儿25名,施以学前教育,学制一年。
  1981年,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纲要施行草案》。1982年夏河县开办拉卜楞幼儿园,隶属县文教局管辖,共收到各单位及个人捐助11000余元,县藏民小学红幼班归并到拉卜楞幼儿园,当年招收入园儿童30名,有教职工6名。幼儿园址为原县建司木工车间,占地面积1.6亩,建筑面积215平方米。至1986年底累计出园儿童154名,共有教职工10名。
  扫盲
  1952年,县政府三科为配合农村工作,在黄刺滩、完尕滩、清水、桥沟等地开办识字班,利用农闲时间,兴办冬学。突击识字。1963年设立“扫盲工作委员会”,在三科配备专职扫盲干部。
  1956年县文教科举办一期“扫盲调训班”,培训农村扫盲教员、辅导员14人。6月,召开了全县扫盲积极分子大会,之后各区扫盲协会相继建立。
  1957年,扫盲工作由除小规模提高到高小规模,县扫盲工作委员会抽调扫盲专干3人,分片巡回各区检查指导,至年底共有3563人,590人达到脱盲标准。
  1958年,开展扫盲工作“大跃进”,强制性组织20729人进入百余所业余夜校学习,层层设立扫盲指挥部,搞扫盲会战,但收效甚微。
  1971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办了以学政治、学文化、开展文娱活动为主的政治夜校,夜校教师由乡村教师、生产队会计及插队知青担任。学员以15岁以上45岁以下青壮年农牧民为主。教材为小学1至3年级语文课本、毛泽东语录等。1974年采用青海省编辑的藏汉两文《农民识字课本》,共免费发放13200册。1973年成立“夏河县农牧民业余教育委员会”,各大队、各乡亦成立相应机构,仍以“政治夜校”形式进行农牧民业余扫盲教育。
  1984年后,随着“燎原计划”、“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的实施,乡村成人教育工作亦相应发展。1986年,美仁乡中心小学教师华尔旦创办“青年之家”,组织附近青年牧民20多人利用冬闲及夜晚学文化、学科学技术。完尕滩乡政府以兰夏绒毛公司为依托,开办了完尕滩乡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美武、博拉、阿木去乎等乡也以寺院为依托,相继开办了以藏文和扫盲为主的成人教育扫盲班。
  职工业余教育
  50年代初,县政府在第三科设立职工业余教育机构,配备专职教师3人,通过“临时性工人冬训班”、“机关工作人员速成识字班”、“店员速成实验班”、“业余夜校”等形式,对职工实行扫盲教育和职工技术教育。1957年,参加业余初小班学习的职工130人,参加业余高小班学习的职工76人,参加业余初中班学习的职工50人。
  1976年,夏河县成立“七、二一”工人业余大学领导小组,在县皮革厂、邮电局、县农机厂开办了“七、二一”工人业余大学,参加学习人员172人, 聘请兼职教师16人。分别开设文化补习班、业余学习班、理论学习班。
  1982年,夏河县支行举办职工业余学习班,施行政策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及业务基础教育。
  1982年夏河县总工会组织全县职工开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
  1984年县文教局开办职工业余电视大学,参加学员27人。同年县文教局组织职工参加自学考试业余辅导;1986年底,参加自学考试取得大专毕业文凭的3人。解放以来夏河县小学基本情况统计表解放以来夏河县中等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解放前夏河县小学教育基本情况统计表第二章卫生
  第一节卫生机构
  一、卫生局(卫生科、爱委会、县地办公室)
  夏河县卫生局的前身是1952年12月22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成立的夏河县卫生科。
  1962年9月成立夏河县文教卫生科。1976年1月26日成立夏河县卫生局。1952年县人民政府加强了对卫生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夏河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县人民政府负责人兼任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以灭鼠、灭蝇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当时的一、二、三、四区也相继成立爱卫会,三个乡爱委会,25个卫生小组,城区的两所学校也成立爱委会。1953年4月甘加乡成立爱委会,同年11月14日,县爱委会主任由冯思福担任。
  1953年4月13日,遵照省委会的指示,在市区开展卫生突击月活动,组织卫生工作人员43人,分8组,参加者有:卫生科、卫生院、保健站、民族防疫队一、二区署、县妇联、联合诊所、妇幼卫生队等10个单位,将大街、小巷的拉圾彻底清除。同时,对门板、窗户进行了洗刷。
  1987年5月,县人民政府对县爱委会成员作了调整。
  夏河县人民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是1988年10月11日成立,中共夏河县委关于县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划归县人民政府领导的通知,更名为 “夏河县人民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其成员由县人民政府决定,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
  二、县级医院及卫生机构
  (一)县人民医院
  民国29年(1940年)8月8日成立夏河县卫生院,院长吴钻青兼医师, 助产士1人,事务员1人,翻译1人,共4人。
  民国33年(1944)蒋介石允许拉卜楞致敬团之请,手令卫生院筹设拉卜楞医院,拨发建筑费103万元,设备费37万元,总共拨去硬币约924元,兴修土木结构房屋33间,门诊9间,病房9间,办公室、职工宿舍等15间。
  拉卜楞医院于民国33年筹备时,无医护人员及药械,拉卜楞医院的医疗事务,统一由夏河县卫生院代办。自民国34年(1945年起县卫生院停办,此后,拉卜楞医院代替了夏河县卫生院。
  1949年9月200,夏河县和平解放,拉卜楞医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临夏地区军管会派员接管,原职全体人员继续留用,拉卜楞医院更名为“夏河县人民医院”。
  县人民医院建院半个世纪(1940〜1990年)以来,现有工作人员89人,床位75张,建筑面积3757平方米。有住院部,设外妇科、内儿科两个病区;有门诊部两处,设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针灸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等,医技科室有放射科、检验科、药械科、胃镜、理疗、心电图、心动图、脑电图、“B超”室、资料室、病案室等。
  1.内儿科自建院以来,内儿科一直是该院从未间断过的主要科室之一,1976年开展心电图检查,1978年开展B超检査,1982年开展胃镜检査,1986年开展M型超声心电图检查,1988年开展脑电图检查后,诊断符合率、临床治疗率日趋提高,确诊和抢救了不少疑难、危重病患者。
  2.外科建院初期,仅能做一般性的创伤缝合和脓肿切开。1955年新建手术室,开始了兰尾切除和修补等手术。1958年,县医院又增加了无影灯、麻醉机、电动吸引器、器械台等设备,1963年开展胃大部切除、胆囊摘除等手术,1964年开展膀胱镜检查配合放射科开展肾盂逆行造影,为肾结核患者成功地做了肾切除术。1972年开展硬膜外麻醉,1986年后,能做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胆总管探查、股骨骨折内固定等手术。
  3.妇产科设立于建国之前,当时主要开展新法接、胎盘剥离、内回转、动员产前检查及宣传妇幼卫生知识等。1955年起在外科人员的协助下,开展剖腹产、葡萄胎、输卵管结扎等手术。1965年完成第一例子宫次全切术,1978年开展雷夫诺中期引产,1978年开展了胎儿监护。
  4.放射科1954年省上调拨捷克产30mAX线机1台,开始了胸、胃肠造影,四肢摄片等放射工作,1965年配国产200mAX线机1台,开展了肾盂静脉造影、膀胱逆行造影,1982年又配发国产300mAX线机1台,开展了气钡双重造影、胆囊造影、肾盂静脉造影、气管造影、胸部体层摄影等,与州人民医院合作完成了两例脑血管造影术,各类摄影片质量和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5.检验科从1952年起,开展血尿、便常规检验,1972年后,临床检验开展了各种体液检查的特殊项目,检查血型、交叉配血等血库工作,成立生化室,开展肝功能试验(含HBsAg)、肾功电解质、血脂、血糖等项目。1984年开展了脸甲球蛋白电脉及分析、免疫疫球蛋白、补体C、酶类等项目的检査。1985年成立细菌免疫室,常规开展血、尿、便及各种体液、分泌液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开展了血清免疫学检验如胆大氏反应、抗“O”及类风湿因子检查、C反应蛋白的检查等。1987年成立了细胞室,开展了脱落细胞学的检查工作,配合胃镜,进行印片和刷片检查,对确诊胃癌起了相当的作用。1988年,在省人民医院检验科的指导下,配制了幽门弯曲菌诊断试剂,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市售产品无异。
  (二)夏河县藏医院
  夏河县藏医院是1977年由甘肃省卫生厅、甘肃省药材检验所和县卫生局共同投资12万元,经两年施工建设,于1979年元月1日落成开业。院址建在拉卜楞镇河南村原县人民医院毗邻处,占地面积5336平方米。建筑面积930平方米,土木结构瓦房62间。设有小型门诊、住院部、药浴室、藏药制药厂,藏药房和院务办公室。门诊开展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儿科等业务室,住院部有病床12张。当时有职工21名,其中老藏医师5名、中青年藏医士8名、护士2名。
  1983年上级决定投资22万元,移址重建藏医院,新院址选在拉卜楞镇人民西街寺院公路南侧,占地面积8949平方米,建筑面积327平方米。其中门诊楼1219平方米。同年开工修建。1985年10月14日正式开诊。新藏医院除原有的科室外,新增加有藏医标本室、药物标本室、放射科、精神神经科、住院部有病床12张。行政管理设有院长办公室、文书室、财务室。有职工33人,其中藏医师4人,藏医士19人,护士2人,助产士1人。院长罗藏扎西,副院长旦巴嘉措。
  1989年12月全院有职工31人,其中藏医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藏医主治医师4人,藏医师15人,藏医生(护)13人。
  (三)卫生防疫站
  夏河县卫生防疫站建立于1956年7月1日,当时从县人民医院抽调7名专业人员,站长由县人民医院院长王满生代理。站址建在原甘南报社印刷厂旧址(即现在九甲乡政府大门口河堤处。)当时承担一般性防疫工作。
  1959年5月,夏河县腺鼠疫暴发流行,省、州、县在夏河县成立了防疫指挥部,同年10月防疫站全体人员并入指挥部。
  1965年随着鼠疫疫情的消除,防疫指挥部被撤销,在夏河县成立鼠疫防治专业机构一甘肃省三零一站,内设防疫组,负责全县疫情报告,疫情处理和预防接种工作。
  1975年4月,夏河县革委会决定恢复成立夏河县卫生防疫站,拨款3万元修建办公室,业务用房。9月竣工,共建筑土木结构房屋14间,占地面积460平方米,同期迁入使用,当时有职工8人。
  (四)夏河县三零一站
  夏河县三零一站的前身是夏河县卫生防疫站,成立于1956年7月1日。当时,人员从县医院抽调王福、赵继觉、赵其山等7人组成。机构设在县医院内。
  1959年5月,夏河县(当时德乌鲁市)九甲洒合尔人间腺鼠疫暴发流行。8月8日省、州、县联合组成疫区处理指挥部。由省卫生厅派自然疫源工作队,吉林鼠防队和县卫生防疫站,以及甘南州卫校一班学生共同处理疫情。10月县防疫站人员并入防疫指挥部,此间县卫生防疫站机构由防疫指挥部代替。指挥部设在拉卜楞寺院内。1962年防疫指挥部由寺院搬迁到河南村。1962年省卫生厅投资13万元,在九甲乡浪格塘征地14亩(11560平方米),经过两年的施工修建,1963年10月建成各类房屋32间,总建筑面积591平方米,其中办公室及库房8间,宿舍8间,强毒室5间,普化室7间,厨房8间,锅炉房1间,并设有自来水,当时属全省一流设施。
  1964年3月210,县人委发文成立“甘肃省三零一站”,纯属鼠疫防治专业站,防疫指挥部撤销,专业人员归三零一站。业务由省上领导,并拨给业务费。人事、行政由县上管理和领导。当时,中共甘肃省委定编22人,其中,大学本科毕业生2人,中专毕业生11人,其他人员9人(包括5名护理人员在内)。设有检验室、动物昆虫组、流行病组、防疫组(从事一般性防疫、疫情报告和疫苗发放工作)。
  1970年10月,夏河县革委会政治部批准成立中共夏河县三零一站党支部,当时,全站有职工19人,大学本科毕业生3人,中专毕业生6人,护理人员7人。
  1989年12月全站有职工15人,其中:副主任医技师2人,主管医师1人,护师1人,护士2人,医士1人,初级卫生技术人员5人。
  (五)夏河县妇幼保健站
  1951年4月24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卫生厅介绍赵永华等来夏河县组建妇幼保健站,开展妇幼卫生工作,9月夏河县建立妇幼保健站,为甘肃省第一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有助产士2人,保健员1人。
  1952年11月,在合作成立夏河县第四区妇幼保健站,主管合作地区妇幼保健工作。
  1977年9月1日,经中共夏河县委批准成立夏河县妇幼保健站由县医院助产士吉合毛临时负责保健站的工作。
  1989年县保健站搬迁原县医院旧址,占地面积793平方米,使用面积2400平方米,设备30mAX光机1台,便携式B超机1台,多普勒听诊仪1台,双目显微镜1台,单导心电图机1台,双开门电冰箱1台。站长郑梅英,副站长郭宝兰。全站有职工13人,主治医师3人,妇幼医师2人,医士3人, 助产士1人,检验士1人,护理员1人,工勤人员2人。
  (六)夏河县卫生学校
  夏河县最早的医学教学机构是拉卜楞大寺,设有六大学院其中一院为医学院,于1784处建立的曼巴扎仓,此为拉卜楞最医学院(曼巴扎仓另述)。民国27年(1938年筹备并开办拉卜楞初级实业职工学校,该校当时设有训练初级卫生技术人员之卫生班班,30年毕业(学生人数不详),嗣后卫生班即行停办。
  1958年9月20日,夏河县人民委员会以夏河会卫字第92号文件批复同意创办县卫生学校。10月13日县人委以支卫字第097号文批复:首批招收学员68人进行培训。于1960年后停办。1969年3月,夏河县中学(当时叫夏河县红专学校),曾举办过一期医务班,主要是培训农村医士。3月开学,4月上课,全班35人,课程设有:基础课、临床,9月份学期届满。
  1980年4月22日,中共夏河县委根据上级关于全省各县都要成立县办卫校,专门培训赤脚医生,进一步巩固合作医疗的指示精神,.并按照县办卫校“只设机构,不设专职教员”的要求,决定成立“夏河县卫生学校”。教师由县卫生局在卫生系统聘请。同年建成校舍16间,其中教室4间,宿舍9间,其他用房3间,学员床位30张,课桌15套。6月份招收第一批40名赤脚医生进行培训(西医20名,藏医20名),为期6个月,实际报到28名。
  1983年县卫校招收第二批赤脚医生20名(西医10名,藏医10名),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培训。
  (七)夏河县生物制剂厂
  夏河县生物制剂厂于1986年4月成立,当时筹备负责人是马江、吴德润。6月份将引进“牛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技术进行试制产品。8月26日,经甘肃省经济计划委员会主持,通过专家技术鉴定,产品达到生物化学制剂标准:3000单位/毫克。
  1989年底,全厂有职工10人,其中:中级人员4人,助理4人,技术人员1人。
  该厂除生产牛江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O)外,还生产下列产品:
  1.血清白蛋白。
  2.过氧化氢酶。
  3.细胞色素C。
  三、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
  建国40年来,夏河县医药卫生事业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得到同步发展,广大的农村,牧区医药卫生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防到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1989年底,全县23个乡镇拥有中心卫生院2所,乡卫生院18所,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2名。病床39张,基本上改善了农村,牧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和群众防病治病的需要。
  (一)机构夏河县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建立是随着基层建政工作的逐步完成而相继建立的。从1952年到1956年7月,除甘加、桑科、科才三个牧区直属乡正在进行建政工作外,全县共建成了6个区政府管辖妨甲乡、达麦乡和拉卜楞镇。当时的一、二区及机关团体的医疗工作由县卫生院承担,其余四个区政府所在地与建政同时建立4个区卫生所,分别承担区政府所辖各乡镇的医疗工作。
  第三区(完尕滩)卫生所,建立于1953年6月,当时从县卫院抽派医士曲鲁夫,药剂员侯敦道,护理员靳砚芝、李英、仁草等5人到三区建所,并开展医疗工作。
  第四区(合作)卫生所的前身是黑错卫生院,建立于1941年,院址在合作旧街,原州人民医院所在地。由甘肃省卫生厅第一任院长李容,浙江医学院毕业生,医师杜修时也系浙江医学院毕业生,其他有医护人员5人(吴好仁、范召鼎、刘斌、事务员1人)。主要以西医为主。省上原计划在黑错卫生院开设40-50张病床。由于经费不够,没有设这么多张病床。1945年李容考上美国留学生后,赴美国,张仁浦医师任院长(山西人,吴青的同学),解放初期,黑错卫生院与夏河县卫生院合并,张仁浦医师赴夏河途中被土匪打死。
  当时,卫生院所用药品是美国红十字会捐赠的S、T、S、D;914;606全靠进口。上面规定的10种传染病,每月按时给省上报。
  1952年12月又成立合作卫生所,管辖;合作镇、那义乡、美武乡、美仁乡、上卡加、下卡加、扎油等7个乡镇的医疗工作。直到1970年7月,夏河县革委会决定:将合作镇联合诊所撤销。部分工作人员和全部医药设备,流动资金约三万元并入那义公社卫生所,成为全民所有制。1989年底有医务人员14人,其中:中级主治医师1人,医师(包括中医师、药师)7人,医士5人,护士1人。
  第五区(博拉)卫生所,建立于1956年7月,1989年底全院有职工4人,其中:中医师1人,医师3人。
  第六区(阿木去乎)卫生所:建立于1954年6月1日,1970年后为阿木去乎中心卫生院(另述)。
  桑科乡卫生院,1960年10月由医师齐廷轩到桑科建立卫生院。
  甘加乡卫生院,建院于1959年,1989年有医护人员6人,其中:医师1人,藏医师1人,医士1人,藏医士2人,护士1人。建筑面积210平方米。
  达麦乡卫生院,建院于1969年夏天,1989年有医士4人,除藏医士1人外,其余全部为西医士。建筑面积324平方米。
  曲奥乡卫生院(清水乡卫生院),建院于1965年,1989年有医护人员3人。其中医师1人,中医士1人,护士1人,建筑面积:210.6平方米。
  卡加曼乡卫生院,于1970年建立,1989年有医护人员5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中医师1人,医生2人,护士1人。建筑面积414.2平方米。
  扎油乡卫生院,建院于1963年,1989年有医务人员4人,其中医师1人,医士2人,藏医士1人。建筑面积391.2平方米。
  佐盖曼玛乡卫生院,1958年8月县人委决定将第四区卫生(合作卫生所)迁至德乌鲁铜矿附近,即美武公社卫生所,1989年全院有医务人员5人,其中医师1人(放射),医士3人(西医、中医、藏医士各1人),护士1人。建筑面积460.2平方米。
  卡加道乡卫生所(上卡加卫生院)在1985年由美武公社卫生所管辖,1989年全院有医务人员3人,其中:医士1人,藏医士1人,中药士1人,建筑面积437.2平方米。
  佐盖多玛乡卫生院(原美仁乡卫生院),1968年10月成立美仁公社卫生所。1989年有医士2人。建筑面积367.2平方米。
  科才乡卫生院,1961年成立科才乡卫生所,到1989年有医务人员4人,其中:藏医师1人,医士2人,藏医士1人。建筑面积368.2平方米。
  勒秀乡卫生院,1960年9月,建立下巴沟乡卫生所(实际为医疗组),属博拉卫生所管辖。1989年底全院有医护人员3人。其中:中医师1人,护士1人。建筑面积289.9平方米。
  加茂贡乡卫生院,原加门关卫生所的前身是1958年由加门关公社筹办的民办卫生所发展而来的,1989年底有藏医师(主治医师)1名,医师1名。建筑面积357.1平方米。
  唐尕昂乡卫生院,正式建立于1970年初,原属完尕滩卫生所管辖的医疗组,有医务人员2人。1989年底有医护人员4人,其中:医师1人,藏医士1人,护士1人。建筑面积:544平方米。
  吉仓乡卫生院(原麦西乡卫生院),1969年以前是属阿木去乎卫生所管辖的医疗组。1989年底有医务人员3人,其中:医士2人,藏医士1人。建筑面积113.28平方米。
  牙利吉乡卫生院,在1964年桃江县时为医疗组,1989年底有医务人员3人,其中:医士1人,藏医士3人。建筑面积267.6平方米。(二)中心卫生院
  夏河县中心卫生院是由1969年12月22日夏河县革委会以夏革发(1969)102号文件批转夏河县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纪要》中确定:完尕滩、美武、阿木去乎和下巴沟为地区卫生院。以后随着改革、调整,现在全县有阿木去乎乡、王格尔塘乡两所中心卫生院。
  王格尔塘乡中心卫生院的前身是1953年6月成立的第三区卫生所。当时有医士1人,实习生4人,主要开展常见病的治疗工作。
  1970年初,北京市地坛结核病院的医务人员在“六•二六”指示的号召下,从北京来到夏河县完尕滩,与卫生所合并,成为夏河县完尕滩人民医院。
  1987年州、县卫生局选完尕滩医院院为承包责任制试点,1988年初业务资金25112元,固定财产95233元,医护人员10人,其中:内科主治医师1人,中医师1人,藏医师2人,医士2人,护士2人,工人1人。到1988年底门诊人次完成了承包数的118.2%,经济指示实际完成了141.4%,计划免疫工作经州、县考核均合格。新法接生也完成了任务,受到县人民政府的表彰和奖励。1989年全院有医护人员11人,工勤人员1人。其中:内科主治医师1人,中医师1人,藏医师2人,医士6人,护师1人。
  阿木去乎中心卫生院的前身是第六区卫生所,始建于1954年6月10日,以后机构名称几经演变,发展到目前的中心卫生院。
  1980年确定将原地区卫生院改建为中心卫生院。开设内科、外科、中医科。外科开展小肿瘤摘除,计划生育女扎和人流,还开展一般化验和X光透视,设病床10张。同年修建土木结构房屋32间,占地面积8549平方米,建筑面积995.9平方米,其中:门诊12间,住院部12间,合计:711平方米。职工宿舍8间284.9平方米,住院部年底接纳病人。
  四、集体诊所及医疗团体
  (-)夏河县大众联合诊所
  1952年在拉卜楞成立。1956年改名为中西医联合诊所,1958年撤销。1980年恢复,称为夏河县拉卜榜镇中西医联合诊所。
  资金来源系个人投资,归集体所有。
  所内设有西医科、中医科、镶牙科、中西药房等。
  (二)合作中西医联合诊断
  1958年2月由合作镇个体开业的王子嘉、吴好仁、宋辅章等4人于现那吾卫生院所在地投资组建。系集体所有制,自负盈亏。公社化时,曾一度改名为“红旗公社医院”。1961年后仍恢复原名称。
  该诊所主要负担那吾、合作两乡镇的医疗、防疫等工作,每日就诊约100余人次,日均收入200元左右。医疗器械仅有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等。开展中西医门诊,未设立病床。
  (三)夏河县卫生工作者协会
  建国初期,夏河县私营中西药人员有14人,1950年冬季在中央防疫第七队来夏河工作队的协助下,即已组织“中西药联合会”1951年下半年在人事加以改组、调整,为了统一名称又在春季改组成为“夏河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以后,随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调整,该协会就随之消失。
  第二节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的防治
  一、建国后防疫机构
  建国前,夏河县没有任何防疫工作,各种传染病流行,迷信活动猖狂,劳动人民的生命没有保障。建国后,建立了疫情报告网,使各项防疫工作开展起来。目前,县内有一个卫生防疫站、一个鼠防专业防治站。防疫站设有检验、防疫、地方病、食品卫生等业务科室,县三零一站设有检验、动物昆虫和流行病等三个业务科室。到1989年底有副主任医技师2人,主管医技师6人,医师4人,护师1人,医士3人,护士4人,其他技工和技术人员4人。1962年省卫生厅投资拨款13万元,征地14亩(11560平方米),建成各类房屋32间,1964年3月21日成立了“甘肃省三零一站”;1975年夏河县革委会决定恢复成立夏河县卫生防疫站,拨款3万元,占地面积460平方米,建筑土木结构房屋14间。1979年又拨款3万元。修建筑土木结构房屋14间,1979年又拨款3万元,修建职工宿舍10间,面积1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扩大到640平方米。1989年县防疫站搬迁到原藏医院,占地面积5336平方米,土木结构房屋62间,建筑面积930平方米,又新修化验室6间,使用面积104平方米。现今防疫系统有大小车辆4辆,50mA、30mA、10mA、X光机3台,普通电冰箱12台,双目生物显微镜3台,培养箱5台,721分光度计1台,1/10万、1/1万分析天平各1台,低温冰箱4台,干燥箱6台,离心机2台,恒温水浴4台,微型振荡器1台,1/4托盘天平3台,电子稳压器2台,电蒸馏器3台,紫外分光光度计1台,酶标光度计1台,电子分析天平1台,水质监测仪1台,离子交换仪1台,单导心电图机1台,宣传设备1套,站内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县、乡、村建立了三级情报网,乡镇卫生院有1名专职医务人员负责计划免疫的疫情报表工作。每月分三旬上报县卫生防疫站,由县防疫站汇总上报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防疫站。
  二、传染病防治
  建国前,在夏河境内流行最早、最严重的传染病是鼠疫。据夏河县拉卜楞寺院藏医扎喜嘉木措从记载中査录岀:“1754年夏河九甲拉卜楞寺院人间鼠疫暴发流行,死亡100余人”。又据历史文献记载,1947年(民国36年)夏河草地发现天花,其次有伤寒、霍乱、麻疹、白喉、猩红热、百日咳、流脑、炭疽等传染病。另外:地甲病、麻风、结核、布鲁氏杆菌病在县内部分乡镇存在,近几年来性病也有所发展。
  1.天花有关天花在夏河境内流行的情况,文献记载甚少,从历史文献中査出:“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夏河草地发现了天花”。建国后,从1953〜1955年在县内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预防接种牛痘。1953年全县种牛痘6561人,1954年全县种牛痘2561人(不包括民委医疗队在甘加接种的59人)1955年全县种牛痘507人,对于从未接种过牛痘,由李焕达(副县长)任总指挥,李建国(文卫科长)任副总指挥。将全县分为十个点,分片进行普种牛痘。以后,随着乡镇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建全,年年都进行了接种牛痘的预防工作,天花在县境内再未发生。
  2.麻疹麻疹在夏河县境内流行情况,仅建国初期有记载,夏河县人民医院年度总结中,1953年19例,1954年3例,1955年26例,县卫生防疫站1975-1989年统计为3170例,死亡82人。1976年麻当乡麻疹暴发流行,全公社(乡)除牙首外,都有散在流行,11月份全公社(乡)因麻疹死亡人数达22人。县上派医疗队4人,由马天祥大夫带队到麻当公社,进行巡回救治, 隔离等措施,才控制住疫情。从1985-1989年加强了计划免疫。目前,全县麻疹计划免疫基本达标。
  3.伤寒、付伤寒和霍乱有关伤寒、付伤寒和霍乱三种传染病,在建国前尚无历史资料记载。建国后的1953-1954年夏河县人民医院的工作总结中有关防疫部分提到:1953年防疫注射伤寒、付伤寒和霍乱混合疫苗279人份,1954年416人份。县防疫站1976-1998年全县统计有伤寒例26例,付伤寒、霍乱无1例。
  4.白喉白喉在建国后的1953〜1955年县医院的工作总结计有20例,1955年全县预防注射白喉类毒索839人,1975-1989年全县无此病例。5.流脑流脑在1953年有1例,至1989年共有39例,死亡6人,近几年来,每年都对1〜15岁儿童进行预防注射,现已基本控制。
  6.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1953-1955年全县共有79例,这种传染病在县内名列首位,1975〜1989年,全县统计有11221例,死亡27例。
  7.传染性肝炎传染性肝炎,1975年以前的资料记载中几乎没有,县防疫站1975年〜1989年统计有687例。
  &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建国后,由于大力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每年都发放I-M型小儿麻痹糖丸,加强预防工作,在15年中仅1977年发现1例,1984年发现1例。
  9.炭疽病本病在县内牧区比较常见,1976〜1989年统计有91例。
  三、地方病的防治工作
  1.地甲病和克汀病地甲病在夏河县流行的范围较广,1987年夏河县人民委员会曾发文加强碘盐供应,防治地方病,1975年5月甘南州卫生防疫站在夏河县清水公社进行了地甲病的普查防治工作。经化验全公社地面饮用水含碘量均为每lOOOcc中1~5微克,井水0.3〜0.5微克/lOOOcc。缺碘是该公社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原因,其次群众爱喝生水,使钙质在肠道中沉着,影响磺的吸收。普查结果,全公社2168人,普查1799人,普査率为87.9%,共査岀患者,按年龄进行分组统计,年龄最小患者为10个月,最大为80岁,各年龄的患病率(见表2),患病率最低为0〜10岁,最高为11〜20岁,占79.8%,患者集中在青壮年中。
  对查岀的1258名患者,分三组给予含碘药物治疗6个月,总治痊率为36.6%,好转率为45.4%,有效率为92%,其中二甲基亚矶碘化钾组有效率为95.4%,碘化钾片组有效率为79.4%,加碘盐组为67.6%,亚矶碘组有效率最高,治疗率亦最好,痊疗率经显著性测验有非常明显差别(X =23.34)P <0.01。
  关于患病率与地面饮用水含碘量的关系,分度患病率,分型患病率(见表3、4、5)年龄于各治疗组关系(见表7),痊愈率与分型(见表8),痊愈率与分度(见表9)。
  进入80年代后,在防治地甲病的工作中我们采用了碘油注射剂,每年发3万粒油胶囊。1983年对全县进行了地甲病普查,发现地甲病分布在夏河县18个乡镇,已有12个乡镇达到了国家控制指标(见表lO.l1)。根据夏河县尚未达标的患病情况,1989年会同甘南州卫生防疫站在大夏河沿岸选择了麻当、曲奥清水两乡进行了地甲病监测工作,共调查了19个自然村,其中6个自然村已达到了国家控制标准,6个自然村由原来的重病区下降到轻病区 ;6个自然村由原来的重病区下降为中病区。1987年在王格尔塘、麻当、达麦3乡进行了地甲病防治监测,3个乡应查出人数为11756人,实查人数为10725人,受检率为91.23%。査出患者为238人,患病率为2.22%,对3个乡食用盐进行了碘盐测试;3个乡平均碘盐合格率为97.1%,3个乡的3所小学的7~14岁学生共813名做了生理肿大率调查,査出生理肿大者58人,肿大率为7.13%,根据监测,地甲病的发病情况,未发现新发病人,患病率由1983年的11.75%下降到1987年的2.22%,在全县除曲奥乡(原清水乡)外达到国家控制标准。
  在防治地甲病的工作中,全县食盐加碘制度化、经常化,保证碘盐供应, 地甲病的防治达到生活化。
  克汀病根据1983年普査情况,我县有8个乡发现患者67人,患病率为1%。
  2.地方性氟中毒1981年9月,我们对全县23个公社进行了地方性氟中毒和饮用水中含氟量的调査检测226份水样,其中河水135份,井水46份, 泉水43份,自来水2份,其结果测定的226份饮用水含氟量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初步证明我县无地方性氟中毒。
  地甲病患病率统计表
  地甲病年龄组患病率统计表夏河县1983年地甲病普查情况统计表夏河县1983年地方性甲状腺肿普查统计表
  地甲病抽样调查1983年与1987年比较统计表
  夏河县1971年布鲁氏杆菌病普查结果统计表
  证明:1.全县23个公社除合作镇、城关镇和牙利吉;
  2.按规定60岁以上、10岁以下、孕妇和有严重病症的都未检查;
  3.严重病症指严重心、肝、肾、肺病患者。3.布鲁氏杆病夏河县布鲁氏杆菌的普查工作于1971年开始,对全县20个公社(合作镇、城关镇和牙利吉外),进行了普查(表I—M)。当时应普查人数43933人,实查31522人,普查率为71%,结果侵犯人数11456人,侵犯率为3%,发病人数345人,其中男134人,女211人。发病率1%。
  1979年5月对全县6个牧业公社的19610人进行布病气雾免疫预防工作。1982年10〜11月,对九甲、拉卜楞镇,县级有关职业人员进行了普査,应查人数4388人,实査3373人,占应査人数的71%。皮变阳性者76人,阳性率为2.25%。皮变阳性76人中,抽血作血清学诊断的26人,阴性者47人,阳性者15人,阴性率为19.2%,占实检人数的0.4%,占总人数的0.26%,以上15人中三项均是阳性,但没有症状及体症的6人,有症状及体症的9人,这9人是根据省地办订诊断条件,定为布病慢性患者,患病率为2.7%,在76名皮变阳性中除9名布慢性患者外,其余67人都按隐性感染或称侵犯对待, 占实査人数的2%。
  1985年6月对县内3个乡,9个自然村进行了布病抽样调查,据调査结果,我县已达到国家布病控制标准,近几年未发现新病例(国家布病控制标准为:1/10万)。
  四、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夏河县清水公社1974结核病普查结果统计表
  1.结核病1974年3月组织人力对清水公社进行了结核病的普查(表I),实査人数为:1738人,胸透1214人次,普查率为87.51%,患病率为12.25%,占总人口的13.33%。对査出的病人分两个医疗组,在大队赤脚医生、保健员的配合下进行治疗。1983〜1988年累计査出病人610人。其中I组病人383人,II组病人115人,III组病人112人,全部进行了治疗,治疗率为75.73%(表 M )。
  夏河县1983-1988年结核病查、防治统计表
  2.性病性病以前称花柳病。包括梅毒、淋病软性下疳等几种疾病。这是一种社会性疾病,在旧社会是由于不良的风俗习惯所造成的。在民国时期以前各地娼妓盛行,这就给性病的传播造成了良好的条件,性病流行极为严重,在夏河地区由于不良的风俗习惯等原因,性病发病率最高,根据历史文献资料记载:1940年西北防疫处驻拉卜楞的牲畜防疫队为当地人作施诊工作,并为来诊治藏民同胞作血液“坎氏反应”,计60%为阳性。李淑容在黑错施诊二日半,诊治300余号病人、患花柳病者为25.91%。由此可见性病在少数民族地区流行极为严重(详见表I —IV)。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1950年中央第七防疫大队来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作,免费治疗,本省抽调医务人员分赴夏河、卓尼、临潭、临夏等少数民族地区配合工作,并发给价值2044元的青梅素5110支,免费治疗性病等慢性疾病。根据1952年统计,夏河性病平均发病率为38%,后经连年来的大力防治,于1960年基本消灭现症梅毒的基础上,发病率下降至20%。
  1963年省慢性病防治所在夏河协助当地化验,全年检查6946人,发现性病患者1074人,共有1059人接受了治疗,当地共用去防治性病免费款21568.50元,发病率为15.1%,1964年发病率夏河为14%。
  1980年甘肃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在夏河县的拉卜楞镇、九甲两乡镇对15~55岁年龄群众进行性病普查,共检查655人,结果发现患病者59人,其中阳性52人,总发病率为9.01%,阴性率为7.94%,(表VI)。由此可以看出性病在建国前极为严重,对人民的健康危害很大,建国后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到1980年总发病率仅为9.01%并未发现现症梅毒例,急性淋病患者也较少见,这与当地以往大力开展性病的防治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卫生习惯的改善有关。特别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全,医药卫生知识的普及,一旦发病,患者立刻就医自治,从而控制该病的发生与发展。
  第三节卫生保健和妇幼保健
  一、爱国卫生运动
  夏河县的爱国卫生运动,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号召下,组织动员全县各族人民,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搞好城镇“四大卫生”(环境、食品、工业劳动、学校)和农村的“两管五改”工作。除害灭病,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
  1952年夏河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以灭鼠、灭蝇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当时,一、二、三、四地区也相继成立了爱委会,三个乡成立了爱委会,25个卫生小组,城区的两所学校也成立了爱委会。4月13日,遵照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指示,在市区开展卫生突击月活动,组织卫生工作人员43人,分8组。参加有10个机关单位,将大街小巷的垃圾一扫而光,同时,将门板、窗户进行了洗刷。
  1958年,全县又开展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从元月13日至3月31日全县消灭野狗1917只、麻雀4058只、老鼠1950只,清除垃圾600吨,新修厕所3座,改修厕所4座,积肥12900吨。
  1959年6月2日市委常守信书记在市级干部大会上讲话“关于在我市继续开展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二、城镇卫生(包括饮食卫生)
  县防疫站于1975年第二次成立后,每月对县城的环境卫生进行一次检查,修建厕所5处,对食品卫生经常进行监督,1987年査获变质、霉烂食品1025件,9012斤,价值1729.79元;1989年查处变质、霉烂、掺假、伪劣食品10334.5斤,944件,价值14700余元,当即销毁,对学校卫生(包括学生的视力)也进行了检査。
  1.环境卫生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坚持“周末卫生日”制度监督检查县城环境卫生。对县城的影院、理发馆、照像馆、宾馆、饭店、旅社等随时抽调。
  1983年为夏河县城的三所小学在校学生1570人作了查体建档工作,并对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常见病的防治作出了评价。
  1984年对县城三所小学的学生进行了卡介苗结素实验,共计1470人。阴性者全部注射了介苗,对皮变阳性者预防性投服药品价值700余元,连续报药3个月。
  1985年为县城三所小学培训了3名保健老师,使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有了新的起步。
  1989年为夏河藏中进行查体建档502人,并作了生长发育情况的调查,对学生中常见病的防治作了评价。
  1998年为夏河藏中新生体验200人,建立了档案,并作了生长发育情况的调查。
  专题调査1040名学生冻疮患病的调査分析,为夏河县拉卜楞小学、藏民小学新建学校址的选择,为防治冻疮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县所属厂矿企业8家,全部已建立卫生档案,其中:国营企业5家,职工549人,接触的毒物有8种,即硫化硷、3价辂、硫酸、硝酸、二氧化硫、甲醛、橡胶水、粉尘。
  接触粉尘117人,接触毒物39人,共计156人。男78人,女23人。
  集体企业3家,60人,接触粉尘5人,接触毒物3人。
  1987年对县日化厂、毛革厂职业人群的布病调査276人,查出阳性病人6人。
  1986年专题调查县毛革厂、日化厂工艺流程和排污情况,为毛革厂从大夏河上游的搬迁准备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1975年建站以来,食品卫生专职的监督管理人员,仅用兼职的人员。在1983年以前作了食品从业人员的体格检查,贯彻“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和食品卫生“五四”制为内容的行政管理办法。从1984年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以来,从行政管理走向法制轨道,由县人民政府任命食品卫生监督员3人。1988年又有所加强,由1名副站长负责食品卫生工作,使食品卫生法得到更进一步的贯彻执行,使工作专一化、正规化和系统化。
  1984年食品从业人员51户,检査总户180户次,没收销毁不合格、过期、变质和霉烂食品320斤,价值512元,罚款725元。
  1985年经营食品97户,检查总户330户次,没收销毁过期变质、霉烂食品1159斤,价值1456元,罚款232元。
  1986年经营食品72户,检查147户次,没收销毁各类过期、变质、霉烂食品225斤,价值150元,罚款460元。
  1987年经营食品93户,检査总户210户次,警告限期改进5户,没收销毁各类过期、变质、霉烂食品1025斤,价值1724.97元。
  1988年经营食品320户,检査总户528户次,责令停止整顿6户,没收销毁食品541斤,价值827元,罚款430.50元。
  1989年经营食品362户,检查总户726户次,责令停止整顿10户,没收销毁过期、变质、霉烂食品10334.5斤,价值14700元,罚款1472元。
  附:1981-1989年食品监督、督测,食品从业人员体验情况1、2表。
  饮食从业人员体检统计表
  表1饮食从业人员体检结果统计表
  表2三、防疫检验
  鼠疫杆菌的四步诊断,鉴别诊断和被动血疑试验。1959年夏河发生人间鼠疫后,到1970年从事鼠疫杆菌检验2人。1971年以后派人到甘肃省地研所(原省二零一所)酒泉地区卫生防疫站,青海省地研所学习检验的人共有2〜4人,对鼠疫杆菌的四步诊断、鉴别诊断和被动血疑试验都能独立做。
  1975年县防疫站恢复成立以来,先后派人去省防疫站,兰州市防疫站和天津等地学习,起初对三大常规和部分肠道致病菌检验。1980年后人员增加到4人,设备配套,增加了鼠伤寒沙门氏杆菌检验,志贺氏杆菌检验、肝功生化试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验、痰检等项目。
  1981年对全县23个乡镇进行了地方性氟中毒和饮用水中含氟量的检验,共测定226份水样。其中:河水135份,井水46份,泉水43份,自来水2份,检验结果表明,夏河县226份饮用水含氟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由此初步可以肯定全县无地方性氟中毒病。
  从1984年开始对全县饮食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査,对市场销售的罐头、熟肉冷荤、冷食冷饮、奶粉、豆制品、糕点等进行抽样检验,对不合格、过期、变质、霉烂的食品进行没收,销毁。
  四、卫生宣传
  鼠疫预防知识的宣传,夏河县是鼠疫自然疫源地,搞好鼠防知识的宣传尤为重要,每年县三零一站结合下乡工作,对广大农牧民群众、机关干部、学校的学生都要进行鼠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免费放映《鼠疫》电影,张贴宣传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严防人间鼠疫的通知”,对边缘乡出动车辆去作好宣传工作。
  五、预防接种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十分关怀,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传染病进行了全面的预防接种工作。1950年中央派第七防疫大队进驻夏河,为广大人民群众免费防疫治病,开展性病的普查、防治工作。到1989年县防疫站,县三零一站接种和投服的鼠疫活菌苗、流脑菌苗、百白破三联、牛痘疫苗、伤寒付伤寒五联制剂、麻疹疫苗、布氏菌苗、卡介苗、小儿麻痹糖丸等。1976年开始对全县12岁以下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工作。当时,是无计划地盲目接种,目的在于控制和预防传染病。
  从1982年开始,在全县施行计划免疫工作,同时制定了《夏河县1982〜1990年计划免疫工作规划》,并按当时规定的《甘肃省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进行预防接种。但是,工作中漏洞很大,接种率也较低。到1985年全县计划免疫工作才基本走向了正规化道路,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逐步开始重视计划免疫工作。1986年7月对全县计划免疫接种情况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调查,其结果四苗覆盖率为56.42%。
  1987年7月甘南州人民政府在临潭县治力关乡召开了全州计划免疫工作现场会议,基本上扭转了我县各乡卫生院“重治轻防”的思想,并把计划免疫工作列入到各级政府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使计划免疫工作从根本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89年全县四苗覆盖率经全州检查考核达到了97.15%。
  六、妇幼保健
  夏河县妇幼保健站自1951年9月建站后,当时,妇幼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在全县范围内培养接生员,推广新法接生,宣传新法接生和儿童保健知识。先后在河南村、马连滩、黄茨滩、王府、达麦、完尕滩、清水、扎扎滩、桥沟、合作加科、上卡加、博拉、阿木去乎成立接生站13个。培训村接生员115名。当时,新法接生率达到33.7-51%,新生儿死亡率为30〜64%。(见1955年县区保健站接生分类统计表)。1955年孕妇产前检查323人次,产后检査1080人次,婴儿检查1080人次,新法接生219人。
  在50年代末到中期,由于精减机构,县妇幼保健站并入县人民医院妇产科。1977年9月1日恢复成立(股级单位)。
  1.儿童保健从1983年开始保健站积极开展儿童保健工作,除了对夏河县幼儿园儿童每年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外,还对拉卜楞镇、九甲乡的0〜7岁儿童作了体检和保健指导。1984〜1985年体检儿童972名,对查出有疫病的儿童进行了矫治(见表V)。1985年对幼儿园278名儿童进行了生长发育分析(见表VI,VII.VIII),由于采取了投服鱼肝油和增加户外活动等有效措施,病患病率逐年下降(见表IX)。1989年开始承担了拉卜楞镇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
  2.妇女病防治1985年对全县的妇女“两病”进行了线索调查,查出子宫脫垂10例;其中1度脱垂8例,II度脱垂2例。尿2例。全部免费治疗。
  1987〜1900年对拉卜楞镇430名妇女进行检查,有373人患有各种妇科病,患病率为86.7%。其中:阴道炎112例,滴虫性阴道炎94例,宫颈炎256例,附件炎168例,对査出的疾病全部进行了治疗,有1/3的病例临床治疗。
  50年代县妇幼保健站在全县成立了13个接生站,培训村接生员115名,以后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接生员都流产了。从1985年开始保健站全体人员深入基层举办各种形式的接生员培训班共65期,培训接生员242人次。
  附表I —X
  1955年夏河县、区保健站接生情况统计表1
  1955年夏河县婴儿死亡分类统计表II
  (县保健站接生分类)
  1995年县区保健站、接生站接生统计表III
  1984-1989年接生统计表IV1984〜1985年夏河县972名儿童患病情况表
  夏河县幼儿园278名儿童生长发育相关评价表VI
  夏河县幼儿园278名儿童、各年龄组生长发育分级百分比表VI夏河县幼儿园278名儿童患病情况表VIII
  1983-1989年夏河县幼儿园佝偻病患病情况表IX
  1985〜1990年接生员培训情况表X七、公费医疗
  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从1953年4月开始,夏河县卫生院接受了公费医疗工作。1954年甘肃省第四届卫生行政会议决定:对干部公费医疗,对群众酌情收费。1957年全县50个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享受公费医疗831人。上半年公费医疗费就用现金:10485.35元。在卫生事业费内支付。各种疑难病、重病经县人民医院诊断后,须外出治疗的人,由县医院指定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开诊断证明后,报经县医疗委员会批准后,方可外岀就医。从1979年开始另设科目,每人每年30元。1986年起每人每年40元,家属系城镇户口享受一半公费医疗。10年内享受公费医疗人数及款数列表如下: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公费医疗情况
  第四节藏医专述
  一、藏医在夏河的发展概况
  夏河县拉卜楞寺曼巴扎仓(医学院)是由第二世嘉木样董•久美昂吾大师仿照拉萨药王王山寺医学院,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辰晨(1784年)。最初从拉卜楞寺闻思院抽调一部僧侣同二世嘉木样大师主持举行了隆重的创建仪式,并亲坐法座诵读《四部医典》。次年,同河南蒙旗亲王丹增旺秀一起亲赴西藏拉萨,向第七世达赖葛桑嘉措上谕,请求委派藏医教师至拉卜楞寺医学院传授医药知识,达赖欣然应允,从药王山寺选派著名医学家藏曼•孟西桑布和他的弟子多杰绕宏,以及药王山寺的优秀医徒迈尔干•罗藏达吉等先后来拉卜楞寺医学院长期传医。
  益西桑布等在参照拉萨药王山寺医学院的规章和经验基础上为拉卜楞寺医学院制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系统的讲授以《四部医典》为主的藏医典籍。
  医学院是拉卜楞寺统辖下的六大学院之一,它的宗教行政机构与其他学院相似,设有常规僧官管理制度。是一所研究医疗技术和药物学的专门机构,僧侣由最初的30-40名,以后逐渐增加,并一直保持在100-150名之间。根据学员的年龄和学历状况分为高、中、初三个学级。学院的僧侣除了一般僧人必须学习的宗教职业经籍外,主要学习《四部医典》、《晶珠本草》及《月王医诊》等藏医药学著作。
  医学院从第三、四世嘉木样时期以来,发展较快,培养了不少医术高明的藏医药人才,其中最高医技水平者担任历代嘉木样大师的保健医生(被称作“拉曼”)其他知识渊博者派往拉卜楞寺管属的各寺院为师,如后来相继成立的卓尼车巴沟、碌曲郎木寺、夏河美武刚察等寺院的医学院,其医药学教师都是由拉卜楞寺医学院选派的。医学院培养的许多医技精湛、医德高尚的藏医药人才,以他们高明的医术,精心为病人服务,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荣誉,可惜,他们的生平业绩均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无据可査。据群众口头流传的有:桑科久美仓,夏河桑科乡人,生卒年月不详,曾任第四世嘉木样尕藏图旦旺秀大师的保健医生;热布杰仓,青海循化县甘都人,生卒年月不详,曾任第五世嘉木样益西•丹贝坚参大师的保健医生,并跟随大师赴西藏等地行医。近代藏医名医有:桑知布(1906-1988年)夏河县九甲乡人,曾任五世嘉木样大师的保健医生,五世圆寂后又续任第六世嘉木样的保健医生,先后任保健医生13年;果洛合,原名旦达尔,藏族(1902〜1987年)青海省柴洛人,17岁时已掌握藏医基本知识和一百多种草药的药性,配方及炮制,又进入拉寺医学院深造,苦修多年获得医学院最高学位;旦巴嘉措(1926年〜
  )夏河县札油乡人,7岁入寺为僧,在拉卜楞寺医学院学习,一直从事藏医药学的临床及科研工作,79年夏河县藏医院成立时经县委提任副院长,旦巴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刻苦勤学,医术精湛,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编写了《藏医集锦》已公开岀版,还承担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病因、病理条目的编写工作,由他整理研究的藏医药房中18副藏药被列入西北五省地方成药,由旦巴和其他藏医药人员研制的《洁白丸》(日格尔),《八味沉香散》(阿葛杰巴),《九味石灰华散》(欠康格哇)等三种藏成药品标准载入1977年版国家药典,该成果在1988年由甘南州科委评为特等科研成果奖,旦巴在主持藏医院工作中始终坚持业务工作,精心为群众服务,受到各族干部群众的尊重和爱戴,也受到国家卫生部、民委和省、州有关部门的表彰。
  二、藏药的种类
  藏药的种类繁多,据《晶珠本草》记载的药物有2000余种,但经常用的有四、五百种,其中大部分是青藏高原的特产、也有内地产的,还有少部分是进口的。藏药按其来源分为矿物、植物、动物等三大类;按其药用部分和形状分为珍宝、石类、土类、木本、芳香、草本、全草、动物等八类;按其功用又分为广谱清热、清赤巴、治血分病和血分骨髓传染病、肺病、龙病和兼热病症、热性培根病培根性龙病、龙病、黄水病及杀虫灭菌、止泻、利水、解毒、催吐、泻下、引经等十八类。
  三、进入国家药典中的藏药简介
  八味沉香散
  Banei chenxing
  本品为藏族验方,藏文名为(阿嘎杰巴)
  处方:沉香200g 肉豆寇100g 广枣100g
  石灰华100g 乳香100g 木香100g
  可子(煨)100g 木棉花100g
  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可。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粉末,气芳香、味咸、微苦。
  检查:应符合散剂下有关各项规定(附录3页)。
  功能与主治:清心热、养心、安神、开窍;用于热病攻心,神昏谵
  语、冠心病、心胶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0.9〜1.5g, —日2〜3次。
  储藏:密闭,防潮。
  洁白丸
  Jiedai wan p797本品为藏族验方,藏文名为(日格尔)
  处方:可子(煨)370g 寒水石(平制210g)
  翼首草85g 五灵脂膏178g 藏木香26g
  石榴子26g 木 瓜26g 沉 香19g
  丁 香20g 肉豆寇13g 草豆寇
  石灰华13g 红花6g 草果仁13g
  制法:以上十四味,除五灵脂膏外,其余可子等十三味碾碎成细粉、过 筛、混匀,加五灵脂膏,炼密370g及适量水泛丸,干晒打片即可。
  性状:本品为暗褐色的水密丸,气香、味、苦、辛。
  检查:除崩解时限不检查外,其他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各项规定。
  功能与主治:健脾和胃、止痛止吐、分清泌浊;用于胸腹胀满、胃脘痛、 消化不良、呕逆泄泻、小便不利。
  用法与用量:嚼碎吞服,一次一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0. 8g。
  储藏:密闭,防潮。
  九味石灰华散
  Jiuwei shihuihua san p689
  本品为藏族验方,藏文名为(久康格哇)
  处方:石灰华100g 红 花80g 牛 黄4g
  红景天80g 榜嘎100g 甘草(去皮)80g
  高山辣根菜80g 檀 香100g 洪 连100g
  制法:以上九味,除牛黄外,其余石灰华等八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研 细,再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可。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粉末,气香、味甘、微苦。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各项规定。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安神;用于小儿肺炎、高热烦燥、咳嗽。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0. 6~0. 9g, —日2次,三岁以下小儿酌减。 储藏:密闭,防潮。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
  四、藏药的采摘、加工和炮制
  藏药的采摘和收藏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根茎叶宜在秋天时际采集;叶枝花类宜在夏季花干之时采集;果实枝尖宜在秋季果实成熟季节采集。催吐药宜在发芽时际采集。同时要求收集、采集的药材就地洗净,寒性药物要阴干或风干,热性药物要晒干或烘干后,再不能被风吹雨淋、日光爆晒、热火烘烤、烟熏、个别保存,不能让其他气味感染,以免影响或降低药效。
  藏药的加工炮制大同小异,主要是水制法、火制法和水火制法,如火制法灰炭类药物有金、银、铜、铁等23种药品,水制膏汁类药物有五灵脂浸膏,黄柏膏等33种。藏药的闷锻法、流浸膏制法、蜂蜜干膏制法等比较独特,炮制用的辅料也有民族特色,如多用牛奶、酸奶汁、酥油、藏酒等。
  藏药的主要剂型是:汤剂、散剂、丸剂、膏剂、酥油剂等十几种。
  第三章文学艺术
  第一节民间文学
  同书面文学相比,夏河地区民间文学作品更为丰富多彩,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叙事诗、中诗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神话传说
  夏河地区有四季冰封的神山大川,有一望无际的广阔草原,有历史悠久的古刹禅院和功彪于世的历史人物,自然会有神奇迷离的神话和传说。如 《太子山》的神话,反映了公太子、母太子、儿子一家为拯救人类的苦难所做出的牺牲。《达里加山》的神话中的五山池,反映了自古以来藏族妇女向往自由、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神马》、《母羊焦热玛》、《金山羊》将家畜人格化,显示了她们的智慧和勇敢,赞美了她们勇于战胜困难的美德。《五世嘉木样的传说》、《拉卜楞颠僧一智瓦当纳哇传奇》、《河南亲王的传说》等,歌颂了民族英雄为民族解放、进步所作的贡献;彰明了历史人物为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祖国统一所建树的功勋;赞扬了宗教领袖的圣洁品质和济世救生的事迹。《修建拉卜楞寺的传说》、《尼泊尔工匠修建大金瓦寺的传说》等,以不同角度反映了拉卜楞寺主嘉木样活佛和施主河南亲王,为创立发展和壮大拉卜楞寺所做的贡献,反映了藏、汉、蒙等民族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状况。
  民间文学拉卜楞地区的民间故事犹如夜空繁星,丰富多彩。其中有口头流传的,也有书面记录的,短小精悍。如《格顿王子》,叙述了格顿王子为了拯救本国的黎民百姓,前往宝岛寻宝不幸蒙难失去双眼,历经艰辛终于得到珍宝,济救了贫苦的百姓,格顿王子与亲人团圆的故事。又如《金铃花》,叙述了一个叫顿珠的年青人,奉国王命令到邻国取金铃花,与坏人斗争,取得了金铃花,得到了国王的欢心,封他做了宰相的故事。《龟和猴》、《狐狸学老虎》、《青蛙、蝈蝈和蚯蚓》、《蝴蝶与蚯蚓》等故事,有的记叙了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有的揭示了宗教上层的本质;有的赞美弱者的聪明和无畏精神;有的展示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故事;有的赞美互助友爱、诚实善良的优秀品德。总之这些故事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优美动人的故事情节,朴实生动的语言特色。
  谚语
  藏族谚语,是在藏族群众中长期广泛流传的比较固定的语言形式,形象鲜明,比喻生动。据调查,甘、青、川藏区广大群众使用谚语率更高。拉卜楞地区流传的谚语,按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农牧业生产谚语:
  春天的水要等着喝,
  秋天的草要起着吃;
  人的才干是学来的,
  五谷粮食是种来的。
  社会性的谚语:
  穷人的心比海螺白,
  富人的心比木炭黑。
  生活经验谚语:
  艰难时不可泄气,
  安乐时不可得意。谜语
  谜语。藏语称作“凯凯”,按其内容可归纳为物谜、事谜、体谜、字谜等。
  1.物谜
  石崖上面羊羔蹦蹦跳,
  石崖下面雪花纷纷飘。(手磨推炒面)
  外面看,好像一顶大白伞;
  里面看,好像佛经垒十卷(蘑菇)
  2.事谜
  三座山上落了一只鸟,
  鸟的肚子里全是红珊瑚。(锅中蕨麻)
  3.动物谜
  在大叔家的圈窝里,
  一个黑衣人又唱又跳。(乌鸦)
  4.人物、天体谜
  十条汉子,人人头顶一碗。(手指和指甲)
  民间叙事诗
  民间叙事诗,按语称为可分为“协巴”和“诺吞”两类。
  “协巴”,一般以反抗统治者的压迫,揭露旧社会的黑暗为主体。控诉西北军阀对藏族人民残害的《流奶记》;揭露上层剌嘛贪婪阴险的《玛尼论集当纸经》,都是不朽著作。
  “诺吞”,则以表现爱情婚姻为主体,反映青年男女真挚爱情和封建买卖婚姻对他们迫害的《益希卓玛》、《不幸的姑娘》、《那尔杰才老遗言》、《命运悲歌一奔仓姑娘》、《达尼道和霍仓考》、《南拉桑吉》等,是近现代产生的优秀作品。
  《那杰才老遗言》,通过那杰才老一生的坎坷不平凡的经历,控诉和鞭挞了旧社会黑暗统治和宗教的伪善面孔,揭示了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纯洁的人,以及战胜邪恶、成为生活强者的人生哲学。
  《益希卓玛》和《不幸的姑娘》,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了青年男女的在封建礼教压迫下婚姻爱情遭到不幸的悲惨故事,歌颂了他(她)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这些叙事诗以诗歌的形式,叙述完整的故事,结构上有头有尾,开头有序歌或引子,结尾表达了作者的理想,中间也有抒情的段落。反映爱情故事的叙事诗尤为动人,大都以悲壮的气氛,沉痛的心情,暴露婚姻制度垢罪恶,又以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歌颂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作品中的人物,尽管有时成为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但结尾还是以夸张的手法,变成“仙鹤”或是“双飞鸟”,获得了自由,这些美丽想象,表达了藏族青年男女对未来的憧憬。
  流传在夏河地区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格萨尔王传》代表了古代藏族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古代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通过格萨尔这个古代英雄的光辉形象,深刻地体现了藏族人民勤劳智慧、自生不息、勇于创造的民族精神,表达了藏族人民希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众生平等、社会安定、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望和崇高理想。
  据统计,流传地夏河地区的《格萨尔王传》有以下几部:
  《甲擦猎鹿》、《世界公桑》、《辛丹相争》、《诞生》、《赛马称王》、《降魔》、《霍岭大战》、《征服大使国》、《象雄珍珠国》、《朱孤兵器国》、《门岭大战》、《姜岭大战》、《蒙古马国》、《雪山水晶国》、《突厥兵器国》等,以上各部,内容不仅大量涉列了该地区历史上曾产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还涉及了该地区诸多地名,这对研究和了解《格萨尔王传》中的人和事,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査证依据。
  《格萨尔》说唱
  夏河地区说唱《格萨尔》,最著名的有拉卜楞艺人尕藏智华。他于1949年出行在拉卜困昂去乎村,自幼爱听老人们说唱故事。1978年尕藏智华同其他人,组织演出了《格萨尔王传》中的《降魔》。1986年5月,中国社科院、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街会联合授于他“为挖掘演唱《格萨尔王传》有贡献的人”的光荣称号。1986年他从甘南州藏戏团辞职,几年来,艰苦跋涉,跑遍了青海、四川的藏区,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
  《格萨尔》研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内《格萨尔》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逐步形成了一个《格萨尔》学派。夏河地区研究《格萨尔》,成就突出的有索代。他自幼生长在拉卜楞,1982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藏语文专业。他经过大量的分析阅读和研究,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格萨尔》进行了总体研究,从 《格萨尔》的史诗性质、总体结构、艺术特色以及在藏族文学史上的地位五个方面进行探讨论述,经过十年的精心研究,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了题为《藏文(格萨尔王传)论略》的专著,这是一个突岀的成功尝试,使人们对近百部、岀场人物千余人、神奇瑰丽、无比奇妙的《格萨尔王传》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初次接触到《格萨尔王传》者,可起到引路作用。他于1989年11月参加了首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的论文为“《格萨尔王传》总体艺术构思探索”。1986年因从事《格萨尔王传》研究成绩卓著,由中国社科院、文化部、中国民研会、国家民委联合颁发了荣誉证。
  第二节民间艺术
  拉卜楞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过熔注、加工、创新、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民间艺术,成为藏族艺术中的一朵鲜花。
  勒(民歌)
  “勒”即民歌,是夏河地区藏族群众最普及、最常见的唱歌形式,几乎男女老少都会唱。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收获喜庆;无论是家中休息,还是田间劳动,都离不开歌的伴随。歌唱时,首先由一人手持缠有羊毛的吉祥酒瓶,唱颂歌、赞歌,边唱边漫步,唱完时将酒瓶交给眼前有针对的人,这人接过就唱,如此轮唱,也有两人合唱的形式。牧区边牧边唱,以此为乐。“勒”一般可分为颂歌、悲歌、对歌、吉祥歌等。在演唱风格上,牧区表现为自由、辽阔、粗壮、高吭;农区表现为豪放、细腻、活泼、流畅,如:
  阿绕阿克
  兰天里云彩翻滚,
  那是降雨的象征;
  大地上河流纵横,
  那是五谷丰收的象征;
  歌舞场上歌声亮,
  那是幸福的象征。
  劳羊劳考
  骏马要用雕鞍来装扮,步伐矫健更好看。
  小伙要用宝刀来装扮,
  艺高胆大更英俊。
  姑娘要用珊瑚来装扮,
  勤劳贤慧更美丽。
  拉伊(情歌)
  “拉伊”,意为“山”,“伊”意为“歌”,是放牧、行程、打猎、田间劳动时唱的爱情歌曲,以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慕之情,感情奔放,音调高吭辽阔,柔和细腻,在民歌中独具风格,如:
  苍天好比浩瀚大海
  苍天好比浩瀚大海,
  青龙好比海底珍宝,
  甘露好比海岸鲜花,
  假如有意请苍天降甘露。
  村庄好比秀丽湖泊,
  姑娘好比湖中珠宝,
  爱情好比湖畔莲花,
  假若有心请姑娘吐衷肠。
  格尔
  “格尔”是夏河地区歌舞音乐中的一绝,含有“圆舞歌”之意,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无伴奏,集体演唱的一种民歌形式。由几位男子或女子围成一个圈,一袖举上,一袖举下,先由一人起调,众人随声齐和,边唱边舞,给人一种开阔、舒适之感,在演唱风格上,豪放、活泼、抒情、流畅。如:蓝天是百鸟飞翔的地方
  蓝天是百鸟飞翔的地方
  我像鸟儿上下翻飞跳起舞。
  大地是骏马奔驰的地方
  我像骏马连跑带颠跳起舞。
  歌舞场是青年人欢聚的地方,
  我们自由地笑着跳起舞。
  栋令(弹唱)
  弹唱,藏语称“栋令”,广泛流传于夏河地区,包括“仲勒”(故事歌)、“热谷”(抒情歌)、“白格尔”(乞讨歌)、“阿日扎念勒"(弹唱歌)等种类。其特点是曲调简单,两个乐句的引子,基本属采行乐段,来回返复,有唱有白。弹唱有其固定的曲调,词多而长,主要乐器是“阿日扎念”,边弹边唱,节奏整齐,活泼流畅。乞讨歌,一人或两人说唱形式,戴有假面具,有简单的动作,唱词见景生情,赞颂奉咏,开头逗趣,这种形式如今流传很少。
  这吉兆从未有过
  清晨我从家中来,
  迎面碰见鲜乳酪,
  指蘸乳酪祭神界,
  这吉兆从未有过;
  清晨我从家中来,迎面碰见鲜牛奶,指蘸牛奶敬天地,这吉兆从未有过;
  清晨我从家中来,迎面碰上清泉水,
  手捧清水敬佛师,
  这吉兆从未有过。
  夏不卓(舞蹈)
  “夏不卓”,也称作“卓”,是夏河地区流行的舞蹈形式。“卓”通常是集体表演,边唱边舞,有简单的伴奏,节奏整齐,旋律流畅,抒情优美,短小精悍,可以来回反复。如:
  嘎拉央卓
  西方极乐世界,
  幸福安逸之界,吉祥拉卜楞寺,声名众生仰望。
  艾早哇劳
  (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在藏族民间歌舞音乐中产生最早的一种,也可以说是后来一切歌舞的源头。夏河地区藏族人民称这种劳动号子为“艾早哇劳”。“哎早哇劳”通常是采用一唱众和的形式,其共同特点是与劳动相结合,并表现着劳动,饱含着劳动时的切实感受,其内容如打场、收割、打碾、挤奶、打酥油等不同的种类,节奏整齐,生动活泼,唱词没有固定,随唱随编,如:
  《割田歌》
  1= E2/4
  • • m m
  2.23.52.31.656562.250
  艾早牙拉高牙热绕华劳牙高
  西贝勒(儿歌)
  夏河地区的儿歌,内容和曲调丰富有趣,越唱越懂,琅琅上口,活泼天真,音域一般在八度之间,属平行乐段,来回反复,如:
  阿日则
  玩玩玩,就玩耍,
  玩耍的人快快来,
  待会不让你入伙。
  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夏河地区藏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按其种类分为动物、植物、事物、几何图案等四大类,按其称谓有“轮王八宝”、“八吉祥相”、“花草树木”、“鸟虫禽兽”、“吉祥长寿”、“十二生肖”等,题材广泛,种类繁多,大部分作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八吉祥相”,八吉祥即金轮、宝伞、胜幢、吉祥结、右旋海螺、宝瓶、妙莲、金鱼,剪纸,将金输、海螺、鱼三联造型图案,以法轮为中心,上边右旋海螺,左右两侧系金鱼。整体看,似双鱼供轮螺,形象逼真,仔细推敲,如同一平底大腹宝瓶,两肩点缀珍室,瓶腹绕彩带。如吉祥结、胜幢、宝平三联造型图案,三宝上下纵联,最上为吉祥结,交织成网,中间为胜幢,幢穗呈锯齿壮,底部为宝平,平柄微突,整体看,似一花篮,盘上面左右两边珍室外空,花篮上彩带飘扬,胜境收复,宝平呈巨足,给人以平稳之感。
  几何图案:均为两底角四十五度的等腰三角形。如三角连心法轮造型图案,三角空间正中为法轮,两底角空间用彩带扑白,底边下沿为锯牙纹样,系穗子的变异造型。整个画面,严密紧奏,脉纹清晰。三角连心仙果造型图案,从三角形一底长出一棵果树,以弓形延长伸至一底角,枝叶繁茂,结三颗仙果,让人垂涎欲食。
  和气四瑞造型图案:和气四瑞,无论寺院殿堂的墙还是藏族群众的家中, 有这种造型的画,而剪纸中的和气四瑞,正是绘画形象再现。
  锦鸡居高临下,短尾长翅,双爪紧抓玉兔的头顶,长耳的玉兔又将后爪站立在聪明的猴子头上,猴子前爪比划壮,长尾卷曲,站立在庞大的象背上, 从小到大形成了四种动物的串联,顺理成章。
  此外,还有许多造型图案,这些生动、逼真的剪纸艺术,是拉卜楞民间艺术的一朵鲜花。第三节文艺团体
  夏河县拉卜楞民族歌舞团
  夏河县拉卜楞民族歌舞团的前身是于1973年夏河县文化馆成立的业余文艺宣传队,于1976年正式成立夏河县文工队,队员25人,干部5人,共计30人。该队后改为夏河拉卜楞民族歌舞团。
  1990年,改编出大型歌舞剧《格萨尔诞生》,共演出45场,观众达25000人,演岀收入达8400多元。
  1991年,该团为配合全县的社教活动,在县城和乡村共演岀60余场,观众达5000多人次,小型演出30余场,观众达2000人,下乡演出10场,观众达3000多人次,全年共演出50场,观众超达10000多人次。
  藏戏团体
  “南木特”戏产生以来,相继在夏河乡镇成立了“南木特”藏戏队20多个,影响较大的有“拉卜楞寺南木特队”、“夏河红教寺南木特队”、“昂却乎南木特戏队”等。
  拉卜楞寺“南木特”戏队
  拉卜楞“南木特”戏队,成立于1946年,是由拉卜楞寺第五世嘉木样丹贝坚参组织成立的,演岀的第一部戏是《松赞干布》,剧本是由拉卜楞寺的秘书长加木措编写,郎仓活佛任导演,演员由拉卜楞寺喇嘛职业学校的学员担任,松赞干布由旦曾加措演,唐太宗由格勒义西演,尼泊公主由久麦洒脱演, 土弥桑布扎由毛兰森演。土布旦设计剧中藏王服演,剧中汉族服饰是拉玛才旦从兰州购买。
  1955年,拉卜楞寺“南木特”戏队,演出了《达巴旦保》一剧,该剧是郎仓活佛根据传说改编的,由桑热布等演岀。
  1960年,又演出了《热麻那》,该剧系郎仓活佛根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部分情节改编的。
  “文革”中,拉卜楞寺“南木特”戏队曾被解散。1978年又重新组织了“南木特”戏队,由30人组成,演出了《松赞干布》、《达巴旦保》、《召娃桑姆》等剧目。“南木特”戏自产生以来,在甘肃、青海、四川藏区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藏族人民喜爱的一个剧种。
  夏河红教寺南木特戏队.夏河红教寺“南木特”戏队,创建于1955年,由35人组成,他们演的第一部“南木特”戏是《智美更登》。该剧是根据佛经故事改编的,由完玛仁则、豆格等人主演。1955年夏河县红教寺“南木特”戏队带《智美更登》去兰州参加西北五省民间文艺会演,受到热烈欢迎,省政府领导接见了演出人员,荣获大会奖励的一面锦旗。
  1962年,红教寺“南木特”戏队演出了《阿达拉茂》,该剧是完玛仁则根据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地狱救妻》改编而成,由完玛仁则,久西草等任主角。
  1980年,红教寺“南木特”戏队演出了《赤松德赞》,这处剧是完玛仁则根据藏族史籍《五部遣教》、《西藏王臣记》等书中有关藏王赤松德赞的记载而改编的,作者创作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藏汉友谊,丰富藏剧艺术。
  红教寺“南木特”戏队由25人组成,由完玛仁则负责,他们除在本县演出外,还到外县如玛曲等地传授剧目,成为甘南藏区有影响的一个剧队。
  夏河县九甲乡昂却乎“南木特”戏队
  夏河县九甲乡昂却乎“南木特”戏队,成立于1978年春,由30人组成,主要演员有:道尔吉、尕哇、尕藏智华、久西草、东保吉等,演出了《诺桑王子》、《降魔》等剧,这是一个民间组成的“南木特”戏队,他们的演出大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使“南木特”戏进一步在民间普及。
  夏河县业余秦剧团
  夏河县业秦剧团成立于1956年,主要发起单位是县委宣传部、县文化馆,演岀地点主要在县委会议室,每逢节日,演出7场,演员大约有30余人,服装的主要从西兰京剧院(兰州)借来,演出的主要剧目是《游龟山》、《铡美案》、《辕门斩子》、《三进宫》、《落碗记》等。器乐自备。
  1958年,因反封建斗争开始,被迫停业。
  1964年,“社教”运动开始后,为了配合社教工作,秦剧团重新开始组建, 人员有所变化,主要演出现代新剧目《三世仇》、《真假孙子》等,演出经费由文化、文教、宣传部门解决。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解散,原购置的服装道具失散。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重新组建县秦剧团。演员也是新组织的,演出的主要剧目是《游龟山》、《牧羊》、《猿门斩子》、《断桥》、《藏舟》等。
  1981年,因人员调动,经费减少,领导变动等原因,宣告解散,服装、道具由县文化馆藏。
  夏河县秦剧团是由县级各单位干部职工自发组织的一家群众文化团体, 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领导及演员表
  第四节学会、协会
  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
  1920,因宁海镇守使马麒控制了拉卜楞地区,第五嘉木样活佛被迫远离拉卜楞寺,前往兰州为民请愿,为发展藏族文化,于1926年5月2日在兰州成立了“藏民文化促进会”,公推黄正清为该会会长,邵光宇、杨真如、罗占彪、黄祥等为会员。1927年,马麒军队撒离拉卜楞,嘉木样活佛及家属返回拉卜楞寺,在拉卜楞设立治局,成立夏河县,归属甘肃省管辖。于是年10月将促进会迁至拉卜楞,更明为"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11月7日,在下塔哇一民房院内,设立会址,制定了“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组织章程”。该会以促进藏民文化,实施普及教育,发扬民族精神,刷新民族思想及改善风俗习惯为宗旨,主要任务是“将设藏民各级学校,并办理文化事业及有关藏民各种切实要解决的问题之研究”,设置“图书室、阅报室及教育馆”,推进“藏民乡村教育”。对发展会员的要求是“凡熟悉藏文藏情,热心扶助藏民教育及文化事业者,不分宗教、种族、性别,得本会基本会员二人介绍,经理事会二人介绍,经理事会通过,均可为本会会员”。本会设理事三人,候补监事二人,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设常务理事三人,处理会内日常事务。总务段管理文书、教育、庶为、收发、保管及不属其他各股事宜。宣传股掌理训练,登记、调查、统计、刊物、通讯及其它事宜。“藏民文化促进会”迁到拉卜楞的11月,首次成立了第一所藏民小学,也是该区教育史上的一个巨大转折点,校长由嘉木样活佛之长兄黄正清担任,学校经费由“促进会资助”。初期,入校学生,作出了免除学生家庭对寺院差役的特殊规定。至1942年,该校学生102名,1944年,拉卜楞地区相继成立小学13所,学生496名,教职员30名。
  1939年4月,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在夏河县又创办了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巡回施教队,辗转牧区草地,以语文教育、公民教育、生计教育、康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教育事业。1941年,由教育部接办,改名为教育部拉卜楞巡回施教队,核拨经费一千元,由黄正清荣任队长,有职员9人,下设总务、电影、医药、戏剧、音乐、讲演、编译六组。社会教育主要活动有:(1)文字教育,设立巡回文库识字班,代笔处、问事处,帮助平民施行识字教育;(2)提倡手工业,协助藏民众开办农贷合作;(3)放电影,举办音乐会,赛马会,注射各种药针,宣传卫生知识,施行康乐教育;(4)以电影图画、音乐、画报等为宣传手段,宣传抗战消息,施行抗战教育。巡回施教队先后两次赴桑科、科才、大参、佐盖尼玛、欧拉、乔科、阿万仓、果洛康撒、康干、中阿坝、加仓等地。在牧民群众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深受牧民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1941年,藏民文化促进会又创办了“边闻通讯社”,印刷藏汉文报,宣传抗战消息。另外还创办了夏河图书馆、阅报所、体育场等多种文化娱乐场所。
  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在数年的不断昌新和努力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该区形成了一整套多层次、多形式的民族教育体系,使文化教育活动,以本区民族的特点、形成开始推向前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拉卜楞回民教育促进会.
  拉卜楞回民教育促进会,正式名称为“中国回教协会甘肃夏河县支会",于1947年6月26日开始筹备,于1947年11月20日正式成立,是由箫文俊、王有麟、杨可选、王世生、马秉毅等人发起筹备成立的。由于无活动经费,加之无固定会址,成立后未开展工作。
  其他学会、协会
  1.拉卜楞革命青年同学会:于1941年成立,当时有会员150人。是喜饶和吴振纲联络各族青年组织成立的,吴振纲为领导。该会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抗战主张,抨击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该会的革命言行为国民党当局大为不满,即下令撒销“拉卜楞革命青年同学会”,限制会员的言论与行动自由。
  2.商会——成立于1939年(民国三十年八月),自成立以来,有名无实。
  3.农会一成立于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会员493人。
  4.教育会——成立于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会员35人。
  5.妇女会-成立于1945年(民国三四年),会员68人。
  第五节创作、研究
  建国以来,从内地到边疆上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旧交错,百业待兴,光明在前。新时期,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在党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引下,经过夏河县文艺工作者的努力共同奋斗,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打下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解放思想,深入生活,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产生了不少优秀文艺作品。造就了一支以藏族为主体的各民族文艺工作队伍,逐渐形成了基本适应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机制,具体表现在从事戏剧、诗歌、小说、民歌、话剧、歌舞、摄影等文艺创作和研究方面的队伍。
  在戏剧方面,“南木特”戏的产生和创作可追朔到18世纪中叶第二世嘉木样活佛时代,诸多高僧大德、学者格西为“南木特”戏的不断完善作出了苦苦的尝识和努力的探索。直到本世纪40年代,在第五世嘉木样活佛的组织下,由学识渊博、眼界开阔的琅仓活佛等编导了第一部“南木特”戏《松赞干布》,开创了藏戏演岀的新流派。琅仓活佛曾于30年代走内蒙、东北讲学十余年,长期居住北京,与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尚小云、马连良等经常交往,因而在的指导下,《南木特》戏大胆收了京剧表演艺术技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木特”戏。琅仓活佛还创作了《热玛那》、《达巴旦保》等藏戏剧本。
  红教寺“南木特”戏队的完玛仁则,22岁演出了《智美更登》。1962年导演了《阿达拉茂》、1982年创编了《赤松德赞》。此外,还产生了不少优秀 “南木特”戏表演工作者,如尕藏智华、久西草、尕哇、道罗吉、桑热等。
  在诗歌方面,著名诗人丹真贡布在50年代就步入我省诗坛,60年代在国内诗坛上享有一定声望,1987年出版了他的诗集《羚之街》,选入作者的诗作之首,是作者30年创作的结晶。新颖奇巧的构思,自然流畅的语言,构成了丹真贡布诗歌工巧自然而又意味深长的艺术特色。
  小说创作方面,尕藏才旦是较引人瞩目的作家之一,出过中短篇小说集《半阴半阳回旋曲》,力图探索反映藏族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尕藏才旦的小说基本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汉族作家雷建改自幼生长在甘南草原生活,使他与藏族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用自己的艺术审美观描绘着对高原历史,现实的感悟,先后在《中国青年》、《人民文学》等刊物发表了《西北黑人》、《劫道》等作品。
  话剧方面,贡卜扎西创作的《白雨》最为著名,作品通过流落海外的前欧卡部落大头人智华回到草原寻女、寻根故事,表现了历史和现实中错综交织的爱与仇、恩与怨,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代藏族人的精神世界。
  歌舞方面,从50年代起,本县许多业余文艺工作者,成绩卓著。1957年,夏河县九甲乡洒义昂村的才尕等3人组成的民族演唱队,赴北京演出,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1964年,在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会演出中,本县九甲乡的业余宣队久西草、东保吉、草老等人演出的《三个女民兵》,荣获奖励,并拍成电影。1980年,东保吉出席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她唱的《阿央老老》荣获优秀奖。
  摄影方面,也涌现了一批摄影艺术家,如贡卜扎西、常铭、鲁聪等。贡卜扎西的摄影作品,先后在上海、临夏、拉卜楞等地展出,轰动了上海艺术界,传略已收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常铭的摄影作品《指箭节》,获尼康杯全国摄影大奖赛鼓励奖。鲁聪的摄影作品《草原之晨》,获1990年《民族报》摄影创作优秀奖。
  藏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解放前,致力于藏学研究的有李安宅、于式玉、黄明信、李式金等老前辈。现任北京图书馆研究员的黄明信先生,40年代初,入拉卜楞寺完全按照寺院传统的学制,钻研佛学理论,1948年获取了然卷巴格西学位。解放后在北京从事藏文典籍的编目和藏族天文历算的研究,用藏汉两种文字写出了长达725页的《藏历的原理与实践》一书, 填补了中国藏学界的一项空白,成绩卓著。
  解放以来,在夏河地区产生了不少中青年藏学专家,如高僧学者赛仓・罗桑华旦、毛兰木、旦巴、桑智布等,还有罗发西、李振翼、索代、高瑞、周华、王仲元、张庆有等。赛仓•罗桑华旦先生,撰写了长达50万字的论著 《诗学修辞明鉴》和《格鲁派史略》论著。李振翼先生,是考古者,曾先后多次赴夏河地区进行考察、考古发掘,撰写了《八角城调查》、《甘加斯柔城调查》等论文,在《考古与文物》上刊登。结合多年的考古实践,撰写了论著 《甘南简史》。索代除从事《格萨尔王传》的研究外,还对拉卜楞寺也有研究, 论著《拉卜楞寺佛教文化》,从佛教文化的角度,从17方面介绍和研究了拉卜楞寺佛教文化,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拉卜楞寺佛教文化的价值。
  此外,还有许多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也发展夏河县的文化艺术事业,倾注了不少心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文艺及藏学研究成果表任责任编辑的著作表第六节古迹
  八角城遗址
  八角城,位于夏河县城北35公里,地处甘加草原的河台地上。
  八角城,顾名思意有八个城角,但实际为一个“十字”形城,藏文史籍中称“卡尔雍仲”,意为“字城”,因为在一个空心十字城的各角上有八个城墩(马面),所以形似“”。八角城全长2193.4米,城外廓现存残垣全长1080米,城内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外廓正面偏东有一块140X100米的广场,其北有一排建筑残基环廓绕廓,其间并引央拉河水入廓。城内城垣保存基本完好,惟北垣有15米长的一段,为近代用石块补筑,内城周长1960米,占地面积169600平方米,方位正北。南城门洞口墙基厚1.4米,高13.5米,顶宽5.2米。门前两端较为开阔,沿外廓而大,便是10余米的砂土崖,崖下就是央曲河,这是当年入城的唯一通道。南城门瓮城面积约15.3X10平方米,城垣东、西、北三角,各有外凸的大寺墩台一座,面积约20平方米。在东西两墩之南廓城墙上,各有一半月形小夹道,东夹道宽3.6米,西夹道宽2米,可供单人骑马出入城外廓之间。
  八角城经考古专家李振翼调查、勘测,所得岀的初步结论为:八角城在0.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设城建制,从其城为正南北方位的中轴线标志建筑来看,已属我国古代社会典型的城市风貌。夯筑加棍大小、夯土层厚度,夹眼横排列行距、作法,与汉代长安和汉魏洛阳城完全一致。城墙下层夯土层中常夹有新石器时代碎陶片,其上层也有唐、宋以来的陶片出现,再加上城外西北高地汉墓群和出土王莽时代货币,推出八角城建于汉代。八角城以它特有的城垣结构。它反映了汉武帝以来在甘青边境烽燧、亭障、驿站等防御工事这一事实。在城堡的建设设计上突破过去方形,矩形的老框框而自成体系,在我国现存古城中独一无二的。八角城,以其悠久的历史,重要的地理位置,奇特的城边建筑,引起了史学界的密切关注,于1981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斯柔城遗址
  斯柔城遗址,坐落在甘加滩金曲河与恰莫控曲河汇合地方的西北台地上,这块台地呈25度的斜坡,前低后高,古城内外来的建筑物依稀可辨,大殿、前殿、偏殿、后殿、回廓,鳞次栉比,对称美观,周围草原宽阔,牧草丰美。主城略呈正方形,城墙有四处残存部分,其余部分均已倒塌,仅存遗址尚清晰。据测量,主城北墙长183.6米,东城墙长197.4米,西城墙长222米,南城墙长208米,城现北针的夹角55度。主城在后,陪城在前,有一左一右,一先一后。主城有左陪城的四倍强,略似正方形但不规则,并有护城壕。主城东北角有残墙一段2.2米,墙厚11米,西面段有三段残墙,高2.8米,分别长13.8、15.3、12.7米,夯土层7〜10厘米。残墙夹棍眼,分别为直径5厘米,6.5厘米,7.5厘米,夹棍眼垂距40〜50厘米,夹棍眼很小。地面发现有忍冬形图案柱础一对,左边的有双圈边,右边的无边。大殿墙用土坯砖法一横一竖,土坯长295厘米宽6.5、7.5厘米。主城中残薄瓦大,并有大量琉璃瓦。
  甘加、桑科草原上的梯田遗迹
  甘加草原的中部和桑科草原的西北山丘,均是古代弃耕的农田,阡陌相连,碧野千里。甘加乡的贡玛、卡加、仁艾、斯柔、仁青、白石崖、八角城、佐海、哇尔塔,都有梯田遗迹。据有关调查资料记载,有一古代水渠遗迹,是从尼玛沟哇尔塔引下,绕过数座小山灌溉斯柔一带广阔农田。
  明代边墙
  明洪武三年(1370年),御史大夫邓愈统率将,攻克洮州、岷州和河州,在当时的河州卫的边境,沿白石山——太子山一~小积石山脉选择山巅、谷口、高阜显明扼要之处,由东而西、西而北,设置了数十座关隘,作为捍卫西垂重镇河州,抵御西南民族“入侵”的关卡,这些关隘,即是史书上所称的“明代二十四关”(或称明代边墙)。在夏河县与临夏州交界处有土门关,新营关、槐树关等。
  土门关:藏语称作“火尔仓香告”,其准确的地理位置于临夏县马集乡关滩村190米处,东距临夏市33公里,西距夏河县拉卜楞镇75公里,地理座标东经102°56',北纬35°25',海拔高度2170米。土门关是由四川、青海经甘南藏区通往兰州的主要隘口,也是历史上依此分为“关内”、“关外”、“汉区”、“藏区”、“草地"的关界之一。土门关以南为夏河县地,以北为临夏地,兰郎公路穿越关口。据《河州志》载,土门关是二十四关中规模最大,“山高险峻绝,对岸若门”,西北侧有大理加山峰余脉,东南隔大夏河与太子山相望,关口两侧高山耸立,形成一天然峡谷,土门关就依这天然地而建。当年,由西向东山梁夯筑城墙约五华里,墙宽6米,高10米许,十分坚固,关就设在靠西山根处(距兰郎公路30米),关门南北坡呈“人”字形。大约25〜30度夹角。关墙从东到西(即大夏河岸边至王山腰),其长567.6米,全系黄土筑成,而残存的关墙全长有410.6米,三段组成:上段长123米,这一段在关门以西,是最完好的一段,正门处残高10.5米,基宽16.6米,残顶宽5.2米。墙基宽度与墙顶宽度从关门开始,越向山延伸越窄。中段267.6米,残高6.7米,墙基残宽7.6米,残顶宽1.7米。下段(沿河段)长11米,基残宽12米,顶残宽1米。被毁的关墙全长157米,其中一部分为兰郎公路所占,一部分为水渠所占,一部分被群众取土所毁。河东段,即所谓小关,虽全毁,但原来的遗迹清晰可辩。
  据有关史料表明,土门关曾建有关门城楼,城楼为二层,雕梁画栋,雄伟称奇。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土门关被辟为汉、藏、蒙、茶马互市市场所。关门早开晚闭,行人商客等出入关口,均有驻军巡查。关门与城楼在1949年被拆除。土门关跨河与小关相联,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在史料中将“小关”称作“石咀关”,东侧为太子山余脉曹岭,陡峭难攀,关西濒临大夏河谷,水急浪高。石嘴关设设有暗门,立有“汉蕃交界”石碑,今皆无存。
  槐树关:藏语称作“查干香告”,该关在明代二十四关中,地理位置险要者,莫过于槐树关,它地处太子山腹地,临夏县大草滩村北一公里处。关南有高达四千多米的公太子和母太子两峰相峙,雄险奇绝,槐树关便是通往太子山的重要隘口,北距临夏县的堡城约15公里,距河州城约37公里,南距夏河县上卡加土房大庄约25公里,地理座标东经103°4’,北纬35。22’,地形南高北低一弘清溪沿西山峡谷汹涌而去,在双城堡附近汇入大夏河,此河名叫“槐树关河”。槐树关依山傍河,夯筑土城墙,度约百米高丈余,关墙残存,关门已毁。据有关史料表明,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和1941年两次镌立界碑。槐树关门外,峡谷幽深。四秀皆景,太子山顶积雪经年不化,山石狰狞,山根峡谷两侧,松柏林涛,鸟语花香,山间流泉潺潺,景色秀丽。
  新营关:藏语称“齐木色系香告”,明称“齐家良山口”,明末清初改称“新营关”。该关位于和政县新营关乡上寺弯村南约六华里。地理座标东经103°11',北纬35°16’据维修沈河县志载,有路岀河州成,“自南阳坡南引出乔家岔关,东南至美武新寺(今夏河美仁乡),由畜地至临谭县”。关口峡门外曾建有石栅,今遗尚存可辩。第七节电影发行放映
  机构沿革
  夏河县第一个电影放映队成立于1955年,职员3个,负责人1名,配备54—16型放映设备一套,1101型电动发电机一台。
  1959年成立第一个电影放映队,职员6名,负责人1名。
  1962年建露天放映站,使用54—35型放映机,人员共8名,负责人2名。
  1966年夏河县电影院建成,建筑面积24X15.2平方米观众座位750个,使用长1254—35型提包机,日平均放映一场。
  1973年11月,成立了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配备人员3名,站长1名。
  1975年,购置松花江5501型坐机两台,日平均放映2场。
  1976年,举办了第一期放映训练班,学期3个月,学员46人省文化厅补贴30%,各乡自筹20%,购置8.75毫米放映机,300瓦发电机16套,建起了一批乡办电影队。
  1982年,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改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省电影公司、县财政拨款60000.00元,修建办公室、库房、职工宿舍23间,建筑面积642.4平方米。经理、副经理各1名,工作人员共9名,下设:放映管理(技检),财务(会计出纳、统计),影片发行(库管),检片、器材进销(机修),文书档案等。
  1985年,由修建新电影院,1987年竣工,建筑面积2382平方米,座位1188个,1991年底投入使用。
  截止1990底,全县电影发行放映机构有电影公司一个,电影院一个,国办电影队2个,农牧区集体电影12个,个体户电影队9个。发行放映人员总数53人,其中,国营单位中在职干部6人,工人17人,经济师1人,放映机技师2人,助理会计师2名、放映技术等级放映员10名;集体、个体户电影队人员26名,其中有等级放映员13名。
  电影发行放映及收支
  夏河县电影发行工作,自1955年建立放影队,1982年改为电影发行公司,属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具体情况见附表。夏河县电影事业发展概况表
  第八节图书
  新华书店及书刊发行
  夏河县新华书店成立于1952年12月,当时名称为“新华书店甘肃省分店夏河县支店”,隶属甘肃省分店,店址设在拉卜楞人民北街,租借私人旧房八间,约80平方米。
  1958年8月,根据省上通知,新华书店下放给地方党委管理,同时更名为甘肃省夏河县新华书店。
  1962年7月,根据中央文件精神,新华书店归属省新华书店管理,名称改为“甘肃省新华书店夏河县支店”,职工23人,负责人1名。
  1966年,突出发行《毛泽东著作》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图书、阶级教育读物、农牧业生产用书、农村专用图书。积极扩大农牧区图书发行渠道,完尕滩、美武商店以及清水贸易组设为常年图书经销店,以麻当、唐尕昂、上卡加、达麦等贸易组为季节性图书代销点,固定专人兼管图书,设立专柜专架陈列图书。同时委托达麦、红墙、唐尕昂、美武、上卡加、桦林等小学代销、寄销图书,文化服务队电影队、巡回医敦疗疗队联系,委托代销册书全年发行图书达到80000册。
  1966年,随着当时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深入进行,重点发行《毛泽东著作》3008册,领袖像4300余张。
  1967年,发行《毛泽东选集》8394册,《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1296册,乙种本308册,单篇及汇编本35985册,《毛主席语录》13725册,单张 《毛主席语录》12923张,毛主席像20189张,总计92820册(张)。
  1969年发行《毛泽东选集》2372册,《毛泽东著作选读》11册,《毛主席语录》6532册,《毛主席著作》汇编本45445册,毛主席纪念章32218张 (枚),总计962233册(张、枚),并授县革委会委托:代甘肃省革委会给全县13025户牧民群众赠发《毛主席著作•老三篇》等29888册,《毛主席语录歌曲》7425册,毛主席纪念章13850枚。
  夏河县新华书店图书发行统计表
  单位:册、元1971年,共发行《毛泽东选集》1915套,《毛泽东选集》合订本311部,《毛主席语录》856册,毛主席著作单篇及汇编本7614册,马、恩、列、斯著作2283册,单张毛主席语录12430张,毛主席像纪念章256枚,书籍22520册,课本13970册,图片15744张,共计89146张。
  1974年,发行各类图书总计105422册,(包括各种图片)29681张,其中马列著作1496册,《毛主席著作》196册,学习文件1248套,十大文件、儒法斗争书籍18266册,发行《藏文学习字帖》655册。
  1975年,发行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以及其他革命图书1216899册 (张),并于下半年搞起三租书店,投放书籍552册,借阅达2470人次。
  “文革”期间,书店的大量书籍被斥之为封、资、修的“黑货”和“毒草”,或被査封入库,或被送进废品收购站,造成很大损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图书发行事业恢复生机,为了扩大发行量,因地制宜,着重发行少数民族图书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79年,图书发行总计69533册,销售额达15883元,受到甘肃省出版局的表彰奖励。
  1982年,图书发行总计171022册,销售额达71381元。年底被甘肃省新华书店评为“民族文字图书发行”工作先进单位。
  图书馆图书储藏与阅览
  1934年10月100,在夏河县城大夏街设立图书馆,藏书1507册。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中英庚款董事会在夏河筹设“夏河县民众教育馆”,馆址借住藏民文化促进会西隔壁之空院,有职员2人,主任1人。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冬,奉甘肃省令将教育馆移交县政府办理,改为县立民族教育馆。
  1945年春,馆址移于体育场前女子学校旧址西院,馆藏万有文库第一集全部。
  1951年12月,建立“夏河县人民教育馆”,后改为“夏河县人民文化馆”。
  1972年,整理出各类图书2100多册,建立健全了馆内制度,恢复了对外开放,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总计借阅457人次,办专栏14期56版,展出图片15套,展出照片26套。
  1973年开放的各类图书总计3020册,其中马列毛主席著作11568册,哲学49册,社会科学1287册,自然科学398册,内部读物118册,发行放借书证184人,总计借阅1043人,全年办专栏11期31版,展出图片27套。
  1979年,经县委研究决定,成立“夏河县图书馆”,在馆舍未修前,暂与县文化馆合署开展各项工作。文化馆、图书馆共有工作人员9人,经费分别由省文化局和国家文物局拨。文化馆有房屋总计471平方米,办公室二间21平方米,图书阅览室7间,133平方米,书室4间128平方米,贮藏室四间。设科编组,阅览组、辅导组,共藏各类图书9390册,报纸42种,杂志141种,发放借书证755人,总计借阅3280人次,共编宣传栏13期,图片展览10套计222张。
  1982年,在省州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拨款修建了图书、阅览和采编室8间,计168平方米,职工宿舍5间,计60平方米。制作书架20个,杂志架10个,开放各种图书计10080册,发办借书证383份,共借书4139册次,订购报纸56种,各种刊物185种,读者约15600人次。
  1983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开放各类图书10996册,订阅各类报纸56种,杂志161种,阅览12353人次发放借书证262个,借阅书4792册。
  1990年,文化馆、图书馆,结合实际情况,对“文化茶园”、录相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进行了出租承包,用收入的经费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如棋类、乒乓球有奖比赛,灯谜晚会等。培训业余骨干演出队四批,其中藏中赴甘南州参加全州中学生文艺调演获一等奖1名、优秀奖1名;举办有工人、学生、教师、干部、待业青年参加的业余歌手大奖赛。全年发放借书证78个,借书1760册,借阅1760人。社科阅览室全年接待读者3900多人。少儿阅览主要以“三热爱”教育为题材,接待小读者1200多人次。
  文明村文化室
  1979年,夏河县文化馆在甘加乡卫东大队、哇代生产队、麻当乡团结大队、完尕滩乡洒索玛大队、唐尕昂唐尕昂大队、合作镇达洒大队、九甲乡革命大队设立农村图书馆7个。常年开展图书阅览的图书室5个,生产队图书室25个,常年开展图书业务活动的19个,全县农村图书室藏书共计1361册。
  甘加乡文化站设专干1名,有书架、报架、桌橙、象棋、军棋、扑克、羽毛球、二胡、收录机等,各类报刊38种,图书510册。该站1980年被评为 “甘南州农村群众文化艺术先进集体”。
  专业户书刊发行
  高老书店
  高老书店,始建于1984年7月,地点在拉卜楞九甲商店门口,主要经销藏文书籍。初建期间,经销图书十多个品种,包括藏文典籍、史志、工具书、杂志、挂历、年画等。年经销数千册。1985年后,拓宽进书渠道,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北京等民族出版社订购各种图书,品种多达300多种,除藏文典籍、史志、工具书、杂志、挂历、年画外,还有藏文教材、识字课本、图片等,年经销达2万册。
  夏河县图书馆藏书阅览统计表东珠书店
  东珠书店,始建于1989年地点在武装部办公楼下,主要经销藏文图书,兼及西藏研究汉文译丛。
  报刊、杂志
  《边闻周刊》: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于1941年创办了《边闻通讯社》,该社“以提高族素质,灌输抗战知识,传达解释国策,介绍边情,加强汉藏文化交流为目的”。社长由路得贵担任,人员三个,设总务、编辑、印刷三股。发行刊名为《边闻周刊》,汉藏两种版本,汉文版着重向内地介绍藏区经济、文化及社会情况,沟通汉藏文化交流,促进藏区发展;藏文版着重向藏区宣传政府国策,抗战消息及国际形势等。每月收入(法币)12650,支出12650, 刊发十余期。
  《夏河民报》:1939年4月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创办了拉卜楞巡回施教队,主办《夏河藏文民报》,该报为油印本,首发行藏文版共5000份,分发到拉卜楞寺所属各寺院部落。
  《安多月刊》:1947年1月1日安多月刊社在拉卜楞成立1月15日《安多月刊》创刊号出版发行,该刊由民主义青年团夏河分团主办,以介绍藏区的政治、宗教、文学、民俗为主,该刊发行等省内各县。已刊出一、二、三期, 分别于民国三十六年元月、十五日、二月二十日、三月二十一日出版。
  《拉卜楞》:1990年3月28日,拉卜楞文学社成立,社址设在夏河县文化馆内,社长1名,会员40余名。文学刊物《拉卜楞》创刊号于4月19日正式发行,向会员及文学爱好发行120份。开辟了散文、诗歌、小说、评论栏目。主编索队。规定每月15日、30日下午或晚上集体活动。
  第四章广播电视志
  第一节广播
  一、广播电视机构
  1951年5月,建立夏河有线广播站,编制2人,配备50瓦扩大机一部,高音喇叭3只,开展宣传工作。同时还抄收中央台、西北台、甘肃台纪录新闻,不定期印油印小报《新闻快报》,供县级领导、机关干部参阅。1955年底,全县六个区署内建立了收音站,每个站有一部直流收音机,收音员由各个区署的宣传干事担任。
  1956年6月,夏河县委批准成立县广播站,每年拨经费3000.00元设站长1人,机务3人,播音员2人,配有转播机、扩音机、控制台等。同时在县城各主要地点和城郊农村,架设高音喇叭120只。1956年7月,夏河县广播平均每天播音两次共计二小时,以转播中央、甘肃人民广播电台的重要新闻和文艺节目为主,不定期的举办《夏河新闻》节目。
  1959年,建立了德乌鲁、博拉、美武三个大公社的广播站和德乌鲁师范学校、合作中学和阿一山铜矿的三个小广播站,共架设广播线路197公里,安装高、低音喇叭1277只,其中德乌鲁公社广播站基本完成了各大队、生产队的入户喇叭的安装工作。
  1961年,在调整体制和撒并机构中,县广播站被撒销,全县的广播线路、喇叭遭到严重损失,到1964年底,全县广播线路只剩下5公里,高低音喇叭也仅存拉卜楞市区的29只和附近生产队的5只。
  1965年12月,县上又批准恢复县广播站,到年底,架设广播线25杆公里,安装喇叭125只。
  1966年,全天播音时间为3小时15分,其中自办节目为1小时30分。有线广播播出《夏河新闻》、《党政指示》、《通报》、《文化知识》、《听众来信》及文艺等节目。
  1967年至1976年先后在完尕滩、下卡加、那义、清水、扎油、下巴沟、唐尕昂、达麦、加门关、麦西、博拉、美武、上卡加、麻当、阿木去呼、牙利吉、九甲、甘加等18个公社建起了广播放大站。到1976年,共架设县、乡村广播专线827杆公里(双线),发展高低音喇叭12421只,全县公社、大队、生产队通播率达到了86%、100%、99.4%;喇叭入户率到364.8%。1970年,全县20个乡实现了广播载波化;1973年,试验成功用电灯零线传输广播。
  1971年12月成立了夏河县广播事业管理局,1985年改为广播电视局,到1990年时,县广播站电视局下属科级广播站一个,乡广播放大站20个,县电视差转台一座,卫星电视地面站一座,全局人员发展到42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县80%的个(镇)建立放大站的基础上,着重于专线建设和发展电视事业。
  附夏河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一览表(一、二)。
  二、广播宣传网的形成
  1949年底夏河县广播收音站建立时,全县只有一部F142四灯收音机。
  1951年6月建立城镇有线广播站后,开始定期抄收中央、西北、甘肃台的新闻节目,用高音喇叭、办黑板报、及编油印小报《新闻快报》等形式进行传送。1953年5月,《新闻快报》办到每周二期,每周发行100余份。当时还利用群众集会进行宣传,如拉卜楞寺的正月法会,九月法会,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祖国五年来的伟大成就”、“解放台湾”、“国家制度”等材料,每天收听者有两千多人。
  1956年7月广播站建成后,仅能用专用的配套设备接收无线电广播加以转播,而且可结合县委的中心工作,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举办各种当地节目,广播宣传范围逐年扩大,宣传质量逐步提高。60〜70年代,县站将中央、省广播电台的重要节目、自办节目等经过统一编排,用同一个传输系统送至乡放大站,再传至用户,形成一个完整的宣传系统。截止1979年全县100%的乡建立了广播放大站,其中4.8%的乡放大站可接收县站节目,(其余放大夏河县广播电视事业历年发展一览表(一)夏河县广播电视事业历年发展一览表(二)站以收转上级电台节目为主,也可办本乡自办节目)无线广播的转播以中央、省调幅台为主要信号源。自办节目已具备采、编、播等节目的制作能力,在全县范围内建有通讯联络网。
  三、广播节目
  有线广播宣传节目,由转播中央、省州台节目和自办节目几大部分构成。40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的《甘肃新闻》》、《对农村广播》、《西北地方戏曲》、《全省天气预报》、《全州天气预报》、甘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等节目,始终被列为有线广播的转播节目,各个时期和每年春夏广播时间的调整,均以电台必转节目时间安排为主,或前或后播出自办节目。
  自办节目分文字节目、文艺节目两大类,文字节目又分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服务性节目三大类,各种节目相互穿插,每周各播出3~6次。
  1.新闻性节目新闻性节目一直是广播宣传的核心,是自办节目的主体。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以消息、通讯、录音报道、简讯、故事及短评等多样的形式,将全县各乡各业、各条战线、人民群众生产、工作、生活、娱乐中刚刚发生的和正发生的新闻,公诸于世。80年代,广播出的稿件中有两条消息在全省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获奖。
  2.教育性节目主要有《法制园地》、《广播讲座》等。《法制园地》节目是自1985年配合普法教育办起的,每周播出一次,每次10〜20分钟。《广播讲座》内容较多,每周播出一次,每次10〜15分钟,1989年以来播出的有“婚姻法广播讲座”、“国防教育广播讲座”、“党的政策广播讲座”、“计划生育广播讲座”等。《专题》节目,主要是学习时事政治、县委、县政府文件以及“双文明建设”、植树造林、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等为内容。
  3.服备性节目 《天气预报》、《文化与生活》等。
  《天气预报》一是转播甘肃人民广播电台的“全省天气预报”,二是转播甘南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州天气预报》,三是播报本县天气预报,每天各播次一次,每次5分钟。
  《文化与生活》节目,开办于1983年4月,曾以《为您服务》、《青年之友》为节目内容播岀,每星期五、星期六播出,每次10分钟,复播二次。
  文艺节目:70〜80年代,文艺节目有了很大发展,县站每天播岀音乐和歌曲,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节目来自唱片、录音磁带及自编的藏戏、民歌、说唱等节目。四、农村有线广播网
  技术体制与网点布局农村有线广播网是县所属范围内的区域性广播,其技术体制是结合县内行政体制而设置的。它从1956年广播站建立时起开始建设,经过35年的发展,正在形成一个以县广播站为中心、以乡广播放大站为基础、专线传输为主,有线广播和无线广播相结合,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的独立传输系统。
  建站初期,农牧区广播网传输系统的结构和传输方式,主要以利用电信线路传输为主,采用一级输体制。县站将扩音机输出120伏或240伏音频电压,降至60伏左右,通过邮电线路,直接送至电话机线路上的舌簧喇叭。喇叭与电话机之间利用搬阐进行选择切换。广播站和邮电局协商用“时分制”开展各自的业务,即一定时间开放广播,广播时间停止电话业务。从1959年起,开始架设广播专线,同时着手建立公社广播站。到年底时,建立德吾鲁(那吾乡)、博拉、美武3个公社广播站和学校、厂矿广播站3个,其中德吾鲁公社的广播站基本上完成了各个大队、生产队的入户喇叭410只,修复喇叭74只。
  1970年10月,县广播站自制了四部100千周广播载波发射机,'用晶体管收音机改装了22台载波接收机,使全县19个乡通过邮电线路,接收用载波传送的县站广播信号。
  1973年4月,县广播站白土坡电厂、县电厂等单位的协助下,利用废旧器材,制成击穿保护器,试验成功用电灯零线传送广播讯号,并在达麦乡的周曲山、达麦沟、江麻沟三个生产队、九甲乡的门乃合生产队及县级17个单位接挂喇叭104只。到1976底,一个由县到乡、乡到队、队到社员家的农村广播网已经形成。当年,全县利用专线传输广播的有8个乡56个大队394个生产队;利用电灯零线传输广播的有十三乡41个大队208个生产队,另外, 还有119个利用半导体收音机建立了小片广播网。
  五、传输系统及设施
  1.广播信号传输网路县站所属广播信号传输网路,由拉卜楞地区广播专线和县站至达麦、九甲两乡的信号专线两部构成。基本投资和建设由县广播站负担。
  县站至拉卜楞地区广播专线,从建站起就开始建设、修复和更新,全长一杆公里,沿线人口密集地区和重要地点挂高剌叭。该线路由县站固定一名线务员维护管理。广播信号专线主要用于向放大传送广播信号。1982年,县站抽调人员建成县站至九甲放大站、县站至达麦放大站19.2杆公里水泥杆广播专线,线径以φ3.0毫米(即信号通讯铁质线)铁丝为主。
  2.乡广播放大站60年代以前岀现过的公社放大站多为小片广播网形式,不属于一级广播结构,随着60年代初的机构撒并而全部消失。1966年起,全县按照二级传输体制进行规划,并开始筹建乡一级广播放大站。建站时由县站派出机线员进行机器安装调试。乡广播放大站负责全乡广播事业的规划和建设。乡放大站一般配备2名机线员。放大站的机器设备、人员工资、日常经费、设备维修由县站负责,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1990年底,全县能正常工作的站16个,占全县放大站总数的76%。
  3.有线广播技术设备1951年建立有线广播站时,广播设备有1.5千瓦汽油发电机一部,50瓦扩大机一部。1956年建站时,用甘肃人民广播电台补助的5000元和县财政拨给的1000元购买了一部100瓦扩大机和一部九灯转播机。后又购置了一部5千瓦发电机,和一部无锡牌300瓦扩大机,一部远程牌转播机。1958年增添三个V500瓦扩大机二部,控制桌一台、个v250/1000A增音机一台、63B型机一部、211式、丝宝牌电唱机各一部。1967年开始,县站逐年增添、更新机房设备、节目制作及播出质量逐年提高。
  附:夏河县有线广播宣传网络示意图(一、二、三)
  夏河县广播站(乡放大台)建设情况表(一)夏河县广播站历年获奖节目、稿件目录夏河县有线广播宣传网络图(1970年前后)系统内(外)卫星地面站、差转台一览表第二节电视
  一、系统内的电视覆盖
  1978年3月,省、州广播电视部门派专人在夏河进行了电视信号收测与建台选点工作。经场仪测收,距县城直线7公里的九甲山头基本具备设台条件。该地海拔3340米、距大尖山电视发射台直线约150公里。信号接收强为42分贝。当年9月购DCH-10瓦彩色电视盖转机1台。于10月1日建成全县第一座电视盖转台,开始转播甘肃电视台节目,覆盖县城拉卜楞及九甲、桑科二乡,覆盖人口2万余人。盖转台编制3人,每日17时起开始转播,节、假、日全天转播。1983年9月,麦西乡首先筹资建成小功率电视差转台,1986年底,国家和县财政投资16万元,于九甲山电视差转台跟前建起一座卫星电视地面站,用50瓦彩色差转机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1987年7月,阿木去乎乡建成卫星电视地面站。到1993年底,全县建成系统电视差转台8座,卫星地面站10座系统内收视覆盖人口达8.6万入,覆盖率达64.3%。
  二、系统外的电视覆盖
  从1983年起,州驻县厂矿也积极自知资金建立小型电视差转台和卫星地面站。到1990年底,共有二建起台、站、转播省台和中央台的电视节目。
  附:夏河县电视转播宣传网络示意图
  系统内(外)卫星地面站、差转台一览表
  夏河县广播电视网络布图夏河县电视转播宣传网络示意图第五章体育
  第一节体育机构
  建国初,夏河县体育工作由县政府第三科负责管理,1956年第三科改为文教科,1959年5月7日经德吾鲁人民委员会第十一次行政会议通过成立德吾鲁市体育运委会,1962年,县体委机构作了精简调整,保留体委名称,在文教部门配备专人管理体育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体委工作停顿。1968年全体育系统实行军管,体委工作由教改组管理,1973年4月4日经夏河县革委会十六次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夏河县体育运动委员会。1974年,由于县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调动,工作人员共3人,1984年有工作人员共5人。1990年,体委有工作人员8人。正、副主任1名。
  第二节体育设施
  解放前夏河县城体育设施比较简陋。在河南村只有一个小型操场,为藏民小学所有,管理人员一名,经费由县政府开支。50年代,拉卜楞地区较大的活动场地只有两处:河南操场及藏民小学操场。机关单位职工、学生开展体育比赛都集中在这里。
  由于历史的原因,夏河县体育场建设及发展比较缓慢,设施也比较落后,1975年经县级机关职工义务劳动,县财政投资5万元修建了可容纳4500人的带看台灯光篮球场一座。灯光球场建成后县上承办办了全州性的中学生、小年篮球运动会三次。
  截止1983年底体育场地普査,全县有小运动场1个,排球场2个,足球场3个,篮球场79个,其中有灯光设施的篮球场7个。
  1986年在尕寺沟处由个体户修建场一个,占地面积408平方米。
  这些体育场地的建设,对促进我县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业余训练和比赛起了重大作用。第三节体育队伍
  由于拉卜楞地区民族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这里的人民群众一向有爱好文化体育活动的习惯。1945年,夏河县成立了一支由32人组成的“安多” 球队,经常进行篮球、足球比赛活动,并数次代表本县赴岷县、兰州等地参赛。活动经费由五世嘉木样赞助或由社会各界募捐。
  建国后,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人才不断涌现。50年代我县的庞继先多次代表夏河参加省、州田径比赛,取得长跑项目的优异成绩,一批少数民族运动员参加省级运动会时在摔跤、赛马、投弹等项目的竞赛中也取得过好成绩。马历生于1959年被国家登山队抽调参加了攀登珠穆郎玛峰的活动。后于1961年再次抽调整去中国女子登山队教练组工作,参加了攀登公葛尔九别峰的活动,为夏河县各族人民争了光。进入70年代后,夏河县体育队伍不断壮大,技术水平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儿童足球队、青年蓝球队伍不断壮大,技术水平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儿童足球队、青年篮球队多次参加甘南州举行的比赛获得优异成绩,并多次代表参加省上比赛。体育骨干马历生、王克勤、赵从福、道吉加、王忠等为推动和发展夏河体育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为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发展民族地区的体育事业,藏族运动员道吉加、加周、撒拉族运动员韩福祥分别去西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学院深造学习他们为今后培养训练我县少年、儿童运动员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从1966年开始,夏河县向甘南州体育运动学校和甘肃省体育运动学校先后输送了21名体育人才,部分人员在全国比赛中取得过优异成绩。
  第四节夏河县历次体育运动会简况
  建国前,夏河县曾举办过数届有一定规模的运动会,据《夏河县略志》(李永瑞)记载:“本县为倡导运动,曾于1932年、1933年、1934年、1935年各年度双十节扩大举行运动大会成绩尚好,年末运动之风,已普遍全县”。比赛项目计有:
  田赛:铁球(十二磅)、铁饼、跳高、跳远。
  径赛:50公尺、100公尺、200公尺、400公尺。
  球类:足球、篮球、排球。其它:射击、骑马、爬山、越野、拨河、国术(武术)、单足竞走、抬物竞走、跳绳、踢毽子。
  表演:骑术、团体操、舞蹈。
  建国后,党和政府对体育工作非常重视,县上采取一系列发展体育运动的措施,配备了体育专职干部,逐步建立起各级体育领导机构,负责全县体育活动的开展。
  1959年1月,县委宣传部、文教科发出了关于举行1959春节体育、文化艺术检阅会演的联合会通知,进行了男女篮球、男女排球、足球、田径及民族形式的赛马、拔河、射击、摔跤等项目的比赛,有关乡、镇、县级机关、夏河师范学生和夏河驻军共三百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1972年6月15日至23日在县城由武装部,体委联合举办了夏河县首届民兵篮球运动会,参加的单位:全县22个公社及县级机关和甘南州驻夏厂矿企事业单位的47个民兵篮球代表队,其中男队34个,女队13个,有男女运动员434人,少数民族运动员275人。首届民兵篮球运动会,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是夏县体育史上前所未有的。
  1973年6月,为纪念毛主席关于民兵工作“三落实”指示发表十一周年,县人武部、县体委分别在阿木去乎、美武、完尕滩九甲举办了夏河县篮球、投弹、摔跤比赛,有男女运动员共262名。
  1974年4月15日至20日,夏河县首届儿童小篮球运动会在县城举行,16个男女代表队的134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比赛期间安排了观摩教学训练课一次。
  1976年5月1日至4日,举办了全县小足球比赛,七年制学校及城关一、二校代表队参加了比赛。
  1976年6月,为参加全州自行车比赛,夏河县举办了男子50公里、女子30公里自行车选拔比赛。
  1976年8月举办全县农牧民、知识青年篮球运动会,比赛分麦西片、下卡加片、达麦片,县体委委托上述三个公社革委会承办。
  1978年7月20日至26日在美武乡举办了全县7年制以上学校部分田径项目比赛,共有男女运动员176人。
  1979年8月,夏河县青年篮球运动会分别在美武、下巴沟两地进行,共男女运动员130人参加比赛。
  1979年5月,召开全县少年田径运动会,参加比赛的运动员112人。1979年国庆期间,为配合夏河县物资交流会的召开,举办男子篮球邀请赛,参加的代表队有临夏军分区、和政县、临夏县、夏河县、运动员共48人。
  1980年举办全县儿童足球运动会,有7个单位的105名小学生参加。
  1981年夏委在阿木去乎举办全县牧区乡参加的民族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赛马、摔跤、赛牦牛。结果牙利吉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1982年在桑科举办夏河县第一届民族体育运动会,夏河县6个乡的305.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牙利吉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甘肃省民委发来贺电,表示最热烈地祝贺。
  1984年8月举办夏河县儿童足球赛,合作镇小学足球队获第一名。
  第五节参加省、州运动会比赛成绩
  1.篮球1960年全省篮球等级联赛第一阶段比赛共有8个代表队参加。1971年2月夏河县男女篮球队参加了合作举行的全州篮球赛,领队张志玉。
  1972年甘南州少年篮球运动会在卓尼举行,夏河县男女队共30人参加,男子获第三名,女子第七名(共有八个代表)。
  1973年甘南州少年篮球在般舟曲县举办,我县男女篮球队共20人参加,男篮获第二名。
  1978年夏河县青年男女篮球队参加全州比赛男子获第一名。女子第二名。
  1980年夏河县中学男女篮球在全州中学生篮球赛中获得男子第一名。女子第二名。男篮代表甘南州参加了全省中学生篮球赛取得第四名。
  1981年全州青年篮球运动会,夏河县男队获第一名。女子获第三名。
  1983年夏中女子篮球队代表甘南参加了在平凉举行的全省中学生“三好杯”篮球赛,评为精神文明队。
  1983年甘南州为庆祝州三十周年举行篮球邀请赛,参加比赛的有省一队,省公安队、省军分区、夏河男篮代表甘南州参加,共四个队,结果夏河队胜省军区队,输其他两队。
  1985年夏河县农牧民男女篮球队参加“草原杯”比赛双双获得冠军,并代表甘南州参加了全省农民篮球赛,男女均获精神文明先进集体。
  2.足球1959年12月在兰州市举办全省10个县市冬季足球锦标赛,德乌鲁市足球队共15人参加了比赛。
  1974全州小足球运动会在夏河举行,夏河藏民小学代表队获第一名。代表甘南州参加省比赛(在酒泉)获得第五名。
  1980年县业余体校足球队参加在武威举行的全省比赛时胜兰州市、山丹县、天水、武威、负省体校、酒泉、平凉获第六名。
  1980年儿童足球队参加州上比赛获得第二名。
  1981年夏河中学足球队参加全州比赛获第二名。
  1981年藏民小学足球队参加甘肃省七单位中、小学足球比赛获得“萌芽杯”赛第二名。
  1981年夏河中学参加全省“三好杯”足球比赛获第七名。
  1982年夏中学代表甘南州参加全省中学生足球赛取得第六名(共12个队)。
  1982年藏民小学代表队代表夏河参加全州小学生足球获得第一名(共7个队)。
  1983年8月藏民小学代表甘南州参加了七单位小学和流动杯足球赛。
  1983年少年足球队参加全州比赛获第三名。
  1984年8月合作镇小学足球代表夏河县参加全州比赛获第三名。
  1986年藏民小学代表夏河县参加全州比赛获第一名,连续第二捧回“流动杯”。
  3.田径1956年6月夏河县运动员庞继先参加全州田径运动会获1500米、5000米、10000米三个项目第一名。同年八月代表甘南州参加全省比赛获一万米赛跑第五名。
  1959年庞继先代表夏河县参加全州比赛获五千米长跑第三名。
  1974年8月在全州田径比赛中,夏河县运动员宋德胜获男子青年铅球第一名,绕巴获男子青年手榴弹第一名。
  1975年在甘南州青少年田径运动会期间,夏河刘文哲获女子青年组跳高第一名,并获五项全能第一名。星仲桂获女子青年组铅球、铁饼第一名。男子青年组看召加获200米第一,庞关明获跳远第一名,在少年组比赛中,马福才获男子手榴弹第一名;李惠芳获女子1000米第一。夏河县获团体总分第四名(共有八个队)。女子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在个人单项比赛中,女子队获五个第一名。
  1980年夏河县长跑代表队参加全州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同年,在全业余体校田径比赛中夏河队获团体第二名。
  1980年在甘肃省田径运动会期间,夏河运动员郭富有、罗占忠分别打破800米、3000米赛跑的省标准纪录(略低于省最高纪录)。
  1981年全州田径比赛夏河队获团体总分第三名,有五人代州参加了全省比赛。
  1982年在甘肃第六届运动会田径比赛中,夏河运动员郭富有获1500米第三名(成绩4,13〃7)。
  1984年夏河县田径运动员扎西加木措代表甘肃省参加了全国田径分区赛,获少年男子标枪第二名,铅球第三名。
  1984年在全州青少年田径比赛中夏河运动员王惠新获青年男子100米第一名,成绩12"03;青年女子熊淑珍获1500米第一名,成绩5'29"81;少年女子组仁毛草获1500米第一名,成绩6'03"60。
  1986年甘肃省第七届运动会,扎西加木措代表甘南州参加少年男子标枪比赛获第一名(成绩55米14)。
  第六节社会体育运动
  一、城镇体育
  1954年,夏河县城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比赛活动陆续开展起,尤其是60年代业余时间的篮球比赛十分活跃,当时由教职工组织的“钟声”队,县政府机关组织的“雄鹰”队都有较高水平。
  1976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县上兴办的职工广播操比赛有15个系统,743人参加,1982年5月1日县上举办第六套广播体操比赛有17个单位,456人参加。多年来,县体委、总工会、团县委在元旦进行环城赛跑、五•一、十•一进行篮球、足球竞赛活动已形成制度。三•八节期间县妇联举办的妇女体育运动会规模大、项目多,深受广大女职工的喜爱。
  随着职工体育活动的活跃,县邮电局成立了“邮电休协”,具体负责组织本单位职工业余时间的体育活动、县电厂、藏民小学被为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二、群众体育
  解放前,夏河县牧区群众开展的体育竞赛活动有骑马打枪、骑马射箭、马上表演等。对赛马活动尤为喜爱和重视。每逢农历七月十三日桑科牧民在“达久滩”举办的赛马活动历史悠久,延续至今,形成本地区藏族传统性的一项体育活动。解放后随着初级教育的普及,现代体育竞赛项目逐步影响到农村,部分学校开始开展篮球竞赛。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大多数公社和部分生产大队修建了篮球场,篮球运动开始在农村普遍开展起来,许多农村青年特别喜爱篮球运动,利用农闲时间、节假日进行小型比赛活动。
  在1984年10月全省农村体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期间,牙利吉乡授予农村体育先进基层单位,受到了省体委的表彰奖励。
  1985年夏河县农牧民男女篮球在全州比赛中双双获第一,代表甘南州参加了全省农民篮球赛。
  1986年8月在全国第三届民族传统体育会上国家体委、国家民委将牙利吉乡评为甘肃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先进单位,并进行了表彰。
  三、民族体育运动
  1936年拉卜楞地区举办藏民骑射演习大会,参加赛马的有八百铁骑,赛马场约有三里多长,加木样大师亲任总裁判长,寺院僧侣分担裁判。此类赛马活动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
  1981年夏河县民族体育代表参加全州比赛获500米赛马三、四名;抛尕第一,下方第一,集体拔河第一,团体第二。
  1982年8月在夏河县桑科乡由州、县体委联合举办了甘南州第二届,夏河县第一届民族体育运动会,运动会开幕之际,甘肃省民委向大会发来贺电。
  在参加全州第二届民族运动会竞赛中,夏河县运动员取得的成绩是:1000米赛马第五名;200米、300米牦牛赛第一名;单人大象拔河第一名,下方第二名;抛尕第三名;集体拔河第二名。出席会议的有省、州、县领导及四川、青海等有关部门的同志、观众达五万多人次。
  1983年夏河县代表参加全州第三民族运动会,获得个人项目第一名两个,第二名四个,第三名四个,团体总分第三名。
  1985年夏河县参加在合作举办的甘肃省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代表团由五十五人组成,参加了四个比赛项目,六个表演项目,比赛结果:获族式摔跤第一、四名;单人大象拔河第二名;一1500米赛马第一、四名;10000米赛马第一、二、四名;300米牦牛赛第二、三、四名;抛东第二名;举皮袋第二名。在表演项目中乘马舞红旗获一等奖、下方获二等奖,“卡歌交”表演三等奖。武术表演马俊良获精神鼓励奖。比赛结束后,县体委对在本届比赛中获得各单项比赛的前三名及三个先进集体单位:牙利吉、科才、美仁分别给予了奖励。
  1986年8月在全国第五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夏河县6名运动员代表甘肃参加了赛马及大象拔河、“卡歌交”表演。两个表演项目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会议期间我县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代表高巴(牙利吉乡乡长)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国家民委、国家体委将夏河县牙利吉乡评为甘肃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先进单位,授锦旗一面。
  截止1986年我县分别在桑科、阿木去乎、博拉举办了全县性的民族体育运动会两次。
  四、民间传统体育
  夏河县民间传统体育除藏族群众的赛马、赛牛、摔跤、举皮袋、大象拔河、下方、抛尕外,还有拉卜楞寺院僧侣在春节期间进行的一项娱乐活动一踢球。根据宗教要求用十二块牛皮做成,代表十二缘起,内装牛膀胱作为球胆,踢球无规则,谁踢的高即认为谁今年运气好。也没有固定场地,较大的院内及空旷地都可作为比赛场地,项活动直至初三下午一毛兰木法会开始。
  1988年甘南州第一届农民运动会期间夏河县武术队员马文进(51岁)、马忠义(16岁)父子二人表演了武术,并选派到兰州市参加了甘肃省农民运动会武术表演。表演的项目有“八门芯子、八门字母、小四柱(徒手)、挑刀、子母棍(长器械)。经过评选马忠义获武术表演优胜奖,授第一名奖牌一枚, 同年,马忠义入选甘肃省武术表演队(共6人),参加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一届农民运动会,表演了挑刀、八门子母两项。结果甘肃代表队获集体优秀表演奖。
  五、军事体育运动
  1956年我县藏族运动员闹日参加全省比赛获投手榴弹第四名。
  1964年夏河县祁加木措参加在兰州市举行的西北五省民兵运动会,获得投手榴弹第二名,轻机枪射击第六名。
  第七节体育教学
  从1975年至1984年县文教局,县体委联合举办四期体育教师培训班。先后培训体育教师109人。1982年,夏河中学道吉加被评为甘肃百名优秀教师受到省教育厅、省体委的奖励。现除已调离和改行的外,全县有专职体育教师15名(名单附后),大部分乡村学校的体育课仍由班主任兼任。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县五所中学都有篮球、足球、排球场地,大部分中心小学也程度不同地开辟了小型田径运动场,并购置了一定数量的体育活动器材,从而促进、保证了体育教学、群众活动和业余训练的正常开展,使体育常规教学正在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夏河中学被省教育厅、省体委命名为体育传统项目(篮球、足球)学校后,积极开展了传统项目代表队的业余训练。
  各学校从本校实际出发,坚持开展两课、两操、两活动(即每周各班有二节体操),并开展经常性的“达标”活动,每年举办一次以“达标”项目为主的体育运动会,近年来全县各中、小学“达标率”逐年上升。
  1974年4月2日经夏河县革委会批准,成立夏河县少年、儿童业余体校,由县体委领导。业余体校学员主要来自县城两座小学的高年级学生,每天早操时间及星期一、三、五、下午课外活动进行专项训练。通过学习在原校,训练在体校,不集中食宿的办校形式,十几年来专项运动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在参加省、州体育竞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尤其是小足球队两次代表甘肃省参加了在山东威海市、乌鲁木齐市举办的中国“蓓蕾杯”小足球邀请赛。小足球队途经兰州时受到了甘肃省副省长刘恕及省体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接见。
  附:夏河县达到国家等级裁判员、运动员名单:
  足球二级裁判员:金全录、加周、马文、马世林
  足球三级裁判员:李南鸿、刘伟篮球二级裁判:贡保当知、王忠篮球三级裁判:刘伟、马胜军足球少年级运动员:达老、久卖道吉、金全录篮球二级运动员:史清明、牟桂芬田径二级运动员:郭富有田径三级运动员:熊淑珍
  第六章科学技术
  第一节科研机构
  1959年11月,夏河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1962年并入文教科。1962年9月,撒销科学技术委员会。1977年8月恢复科学技术管理局,配工作人员五名。至1980年10月恢复科学技术委员会,配主任一名,副主任二名,工作人员五名,设办公室,科技综合管理。情报,以及科协的业务工作。1986年1月科委分设。
  第二节科技队伍
  1949年以前,夏河县县基本没有自然科学技术人员,虽然个别学生考取了专业学校或出国留学,没有毕业生回到本县从事科技工作。同间虽有专门技术的能式巧匠和坐堂行医的中医大夫,无专门管理机构。
  解放以来,随着文化事业以及农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普及,国家陆续分配到本县的大、中专毕业生,使科技队伍逐步壮大。至1990年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17人,事业1079人,企业38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0人,(主任医师一人,副主任医师二人,高级兽医师一人,高级教师五人,副编审一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223人(编辑2人,艺术三级3人,高牧师18人,兽医师19人,农机师1人,工程师2人,农艺师5人,会计2人,档案馆员1人,政式师1人,主治医师32人,中教一级49人,小教高级88人),初级技术职称人员657人。
  第三节科技成果
  藏药洁白丸、八味沉香散、九味石华散的整理与提高。
  完成人夏河县藏医院旦巴,土布旦,三木旦(已去世)、王钟元、完代卡,于1976年至1978年研究整理。1988年7月获甘南藏族自治州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89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该成果于1977年一1978年,由国家卫生部在青、西藏召开的全国六省区《藏药标准》审稿会上通过鉴定。藏药洁白丸于1978年编入卫生部全国药典。
  春小麦综合丰产栽培试验
  1983年至1985年,夏河县王格尔塘乡下滩村试验成功。主持人辛永福、马国栋、藏宏科、漆志珍。1985年8月通过鉴定,获1985年甘肃省厅(局)级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要产量指标:试验面积100亩。其中尖子田10亩,亩产500公斤,最高达600公斤;高产田20亩,亩产425公斤;丰产田70亩,亩产275公斤。
  夏河县种植业资源调査和区划
  1983年5月,夏河县农业区划种植业组,宋世娥、魏敞东、朱煜彪、王有、刘慧斌承担,1984年月完成,1986年通过农业区划委员会鉴定。1988年获甘南州科技进步一等奖。
  蚕豆套种大黄芥丰收栽培试验
  1985年,县农林站,魏中信,何世明承担,1987年完成,1988年1通过州委鉴定,同年获甘南州科技进步二等奖。
  通过实施这项栽培技术措施,使尖、高、丰产田平均亩产分别达到318.8公斤、281.9公斤、247.3公斤。
  夏河县草场资源调査与区划
  1979年,由县农业区划组,樊树喜、王国胜、贡保才旦、旦增承担,于1986年5月完成,通过甘南州农业区划委员会的鉴定。1989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夏河县农业手业资源调査与综合区划
  1983年,县农业区划办公室张瑛,吴好学、李运春主持,于1986年5月完成。并通过甘南州区划委员会鉴定,1988年获甘南州科技进步三等奖。
  温室蔬菜栽培试验
  1983年至1985年,县科委贾的茂承担,于1985年通过甘南州科委的鉴定。并于1988年获甘州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3年至1985年,进行温室蔬菜栽培的适应性,品种试验,蔬菜的衍接,育苗以及温室冬季保暖等研究。三年中在480平方米温室内,生产新鲜蔬菜32204斤。
  JLZ-4.8型双列指盘式搂草机
  1981年至1982年,由县农机厂杨茂华、王信华承担,于1986年通过甘南州科委鉴定,1988年获甘南州科技进步三等奖。
  该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良好。特别适用于甘南州类型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的搂草和翻晒作业。
  第四节技术推广
  1966年至1985年,夏河县农林站,州农林站,在本县“王格尔下滩村”,进行春小麦育种,丰产栽培试验以及耕作制度的改革。培育出春小麦优良品种313、619。并在全县宣种地区大面积推广。1986年推广了蚕豆套种大黄芥丰产栽培技术,插种面积316.29亩,平均亩产287.7公斤。1990年在王格尔塘、唐尕昂、达麦乡,实施了粮油作物丰产栽培技术推广,由专业技术人员带项目下乡村进行承包,承包面积1.7万亩,粮食总产214.125公斤。并在“那吾”等十一乡实施推广油菜丰产栽培技术承包767亩,油料总产量128695.5公斤。防治地下害虫6084亩,防治小麦、青禾黑穗病7815亩,化学除草2208亩,农田灭鼠3758亩,防治油菜跳虫753亩。截止1990年,组建了县建立科技专业户2911户。
  在畜牧业上加强了牧畜疫病的防治和草原建设的综合治理,几年来,注射牛出败277548头(只),密度96%;猪瘟31657头(次),密度96%;猪肺疫31657头(次),密度96%;鸡瘟8014只,密度82%;犊牛付伤寒9831头(次),密度98%;炭疽79809头(匹),密度98.8%;羊之联123625只(次),密度9%;布病免疫120000头(只),畜禽寄生虫防治1115087头(只);推广草原建设综合治理,实行围栏、灌溉、除莠、补插、施肥等措施, 治理草原15000亩;栽培生物鹰架400根,草原实控面积26万亩。冬季生物毒素灭鼠46万亩,防治效率96%。
  通过科学技术推广和运用,使畜户产品的深加式技术逐步提高。积极推广人工牛黄培植技术,人品牛黄培植500头,牛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研制,提取纯歧化酶46毫克。
  第七章档案
  第一节旧政权档案简述
  1949年9月5日,夏河县解放的前夕,王震司令员给国民党夏河县政府秘书黄宝元的亲笔信中指示“保护机关档案文卷”的重要指示。从而,保全了夏河县旧政权的大部分档案。1949年9月22日夏河县人民政府成立后,接收了国民党政府所管辖的机关物资及档案。这些档案时间跨度从1770年起至1949年共179年350余卷(册),内容包括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以来的藏汉合壁约、谕草山纠纷、人事任免、机构设置、政务会议、盗匪案件、干部名册等,内容丰富。其中藏族档案史料占相当一部分比例,充分体现了旧政权夏河县政府档案所具有的特色。1949年后,州、县档案馆成立,先后把这些旧政权档案移交到甘南州档案馆280余卷,县档案馆70余卷(件),利用、保存至今。为撰写本州、县的概况,史志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尤其为研究拉卜楞地区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生活习俗,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第二节档案馆工作
  一、档案机构
  1949年9月22日夏河县人民政府成立,到1958年档案馆成立。这期间,档案工作由县人民政府秘书室管理,具体管理人员丁宝国同志。
  1958年7月14日在州级机关建立了档案室的同时,夏河县也建立了档案室,配备了专、兼职人员。同年11月1日成立了临时性夏河县档案工作办公室,在此基础上于1958年11月7日正式成立了夏河县档案馆,各公社相继成立了档案室。1960年11月5日遵照中央“精减机构”的指示,将档案馆合并到秘书室,1964年5月13日又恢复了县档案馆,至1966年5月“文革”期间,档案馆力排干扰,继续坚持指导全县档案工作和保管着全县档案。1967年9月29日县委被“造反派非法夺权”。从此档案馆机构也随着形势和基它机构一样基本瘫痪,档案工作等于停顿,1968年6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设立“三部一室”,其中办公室下设秘书组、文档组、行政组。文档组管理档案和处理全县档案日常工作。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夏河县档案工作逐步走向正轨,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方针指导下,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档案工作也随着形势的发展提出了 “恢复、整顿、总结、提高”的方针。于1978年9月19日再次恢复了县档案馆。
  二、建馆以来的业务工作
  县档案馆自1958年建馆到1980年10月成立档案局后,在这三十年中,档案馆负责全县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工作和管理全县档案资料,在接收、征集、整理、鉴定、编目以及提供利用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为夏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起到了凭证、依据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具体表现在1958年后,实现了“三化”:即档案馆化、公文档案化、文书处理制度化。当年整理鉴定全县存放文件9732份,装订案卷449卷,装订各种资料共计282卷。其中,绝大部分是具民族特色的历史档案资料,主要反映藏民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草山纠纷以及宗教信仰等。随着“文革”的结束,1978年档案馆工作恢复以后,主要调整了馆内档案与资料的混乱、全宗、类别不清的问题,其中,对县委组织部1949年至1966年的案卷,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理,从分类、鉴定、编目、保管期限的划分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并系统的按年度排列起来,还编制了案卷目录、文件目录索引。另对“文革”前和“文革”中县上各部局产生的文件资料,逐张进行整理,按年度、问题鉴别,然后装订成卷,写好案卷标题,写出目录,入库上了架。共整理出各种类型的档案290多卷,通过几次系统地整理,搞清了馆藏档案的数量,改变了内容混乱庞杂和无法査找的状况。1980年档案局成立,局、馆合署办公,加强了对县、乡机关档案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实地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共培训文档人员160人次,同时深入到各有关单位边检查案卷质量边实地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截止1990年10月对县级73个建档单位的统计,现有文书档案8593卷(其中永久2148卷、长期2224卷,短期4221卷),科技档案45卷,基建图纸102张,人事档案4431袋,各种资料1720卷册;会计档案9785卷(其中:报表4237册,帐薄1444册,凭证4104本)。全县23个乡(镇)保存建国以来的各种档案16300卷)其中:永久6520卷,长期3175卷,短期6695卷)。编制了《文件目录索引》、《夏河县档案馆重要资料索引》、《解放前重要资料索引》、《夏河县档案馆介绍》、《一九五一年至一九八一年夏河县历年自然灾害情况资料汇编》、《历届人代会、党代会简介》、《旧政权夏河县政府档案全宗概述》等査找工具和参考资料77本,“案卷目录”87本,“文件目录”卡片和“姓名笔划”卡片共10489张。为查找利用提供了方便。
  三、馆藏档案资料情况
  夏河县档案馆自1958年建馆以来,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截止1988年底馆藏档案资料共70个全宗,16195卷(册、袋、盒),其中:文档案有中华民国时期三个全宗,二十一卷,主要是拉卜楞简要情况介绍、工委会业务会议小组记录、干部情况报告、民兵司令部班长以上干部名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记录、第一届代表大会情况、政务会议记录、盗匪案件、财经杂项等。新中国建国以来的文书档案有10653卷,这是馆藏档案的主体核心,重要有中共夏河县委、政府及县直机关、人民团体的档案。其中有的具有深远的历史参考价值,如“县辖草山边界现状的考证资料、包括草山争执问题的资料、电报、通知、报告、解决方案、调解意见、现场调査、汇报、谈判记录、申诉、处理办法、划界图、立体图、走向图等;科技档案有82卷,主要是夏河县农牧业生产基本情况资源调査与综合区划。经济调査,土地水利,种植业资源调查,气象资源分析与区划。草场资源调查与区划报告,成果验收,各种地形图,区域图、夏河县绵羊寄生性,及甘加羊育肥的试验成果等。会计档案有1500卷、册。主要是县委、政府机关的会报表、帐薄、凭证等。还有照片档案1316张,印章档案129枚,契约档案17件。
  资料共有28小类,3960册(卷),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地方宗教历史资料较多,主要有:中共在藏区的工作,夏河县党的地下工作与各族同胞迎接解放军和平解放夏河的概况,有关志的回忆材料,拉卜楞藏胞反马斗争请愿书、起诉书及解决拉卜楞案件的电令,拉卜楞藏胞反旧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斗争过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材料,夏河县畜牧兽医改良资料。夏河县各部落调査表,甘加八角城考证资料,佛教各宗派的调査佛道教情况报告,拉卜楞寺院组织、有关四大活佛和各寺院的查资料,《一、二、五世嘉木样传》、《拉卜楞寺概况》、《拉卜楞寺各书目录》藏文版《达赖喇嘛传》、《班禅大师全集》、《夏河县志》、《拉卜楞视察记》、《藏民调査记》、《拉卜楞寺4.7月会》、《班禅大师东来十五年大事记》,还有《安多教史》等等。
  1.馆藏档案资料情况统计(见表1);
  2.馆(室)保存各种志书情况统计表(见表2);
  3.馆藏珍品介绍;
  我县档案馆保存着一部分比较珍贵的档案资料,主要是解放前形成的档案资料,具体介绍如下:
  ①1949年9月1日原国民党夏河政府秘书黄宝元给王震司令的报告,报告主要讲了三点内容:第一,“本县县长殷祜国县不知去向、推荐黄祥维持地方秩序。第二,黄司令(正清)司令部全体撤向南面动向不明。第三,派专人促黄司令回来”。
  ②1949年9月9日王震司令员给原国民党夏河县政府的回信主要内容: 我军即将进入西宁,大西北既将完全解放之际,夏河县伪县长殷裕国、伪保安司令黄正清,即不明大义,不识时务,先后逃跑,黄秘书与黄祥(议长)出面维持,使地方安定,商议黄祥暂时代县长,黄宝元仍然任秘书,以及保护机关、档案、文化工厂、学校、仓库等财产,破坏者决依情节处罚,速派召黄正清归来,翻然觉悟向本军投诚,则保证宽大处理等内容。
  以上两封信件对夏河县和平解放和当时维护社会秩序,保护机关档案、文卷等有着很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③中华民国38年9月25日(即公元1949年9月25日),主要内容是:聘请21名原国民党政府人员和我军方代表为县长、副县长、委员等职务。对夏河县建政时间的情况有着及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④宋光寅将祖遗下地壹块卖与冯士档父子据:清乾隆三十五年月初六日(公元1770年),宋光寅将祖遗下地一块,夏籽二斗整,卖与冯士杰父子名下,永远为业,恐后无凭,立此立卖约永远参照。
  ⑤官角犯什将祖旱地卖与却本加契约:官角犯什因缺钱使用。清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82年)。将自己祖置地却本加名下,卖价银拾肆两正,两家情肯,并无强勒逼、各不反悔、如有反悔者,罚小麦三石,赴仓上纳以充军需公用,立此卖契为正。
  除以上两例外,还有类似契约共有17件,分别有清乾隆年间6封,有嘉庆年间5封,道光年间6封(以上藏汉两文),这些契约对研究当时拉卜楞寺院和当地群众生活习俗以及反映当时使用的货币情况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⑥特授甘肃循化抚番府加三级记录五次黄谕拉卜楞,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六日(1898年)因佐盖土官去逝,番众约束无人,妄滋事端,殊属非下是,拆毁黑错旧寺房屋,抢财物,驱捉僧人。已经本府,叠次谕饬,不准妄动,乃能延至今日。即刻会同该香头目等,选举公证能办事者,充当莽盖土官,以资相制,免再生意,拉卜楞嘉木样曾在兰州总督大人处具有保买吾、佐盖不闹事等。
  此公文藏汉两文为甘肃兰州总督给甘肃御循化抚番府所拟,他对了解拉卜楞地区群众和寺院的历史以及佐盖和黑错寺、沙沟寺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⑦拉卜楞寺与商人的合同:民国17年(公元1928年6月13日),拉卜楞寺和塔哇汉回行商坐买,双方论定每年,由各行人送肉茶与钱若干工匠做工尽义务,情事相沿数世,寺主因各行应送繁杂义务为准,故彼此商妥将应送等等,一概折成银两图使利,现将应送钱肉茶及义务等等共折成拉市钱五千串,按每年两次交收清楚,此合主要是从1928年开始,拉卜楞汉回商人, 向拉寺交纳茶改为交纳市钱(税收),这对了解拉卜楞的经济来源有一定的价值。
  ⑧ 阿木去乎和博拉草山纠纷调解书:民国24年3月13日(1935年),根据四世嘉木样所划界线依据,决定吉仓沟和马路界线,双方在划分区不许扎根,但双方同时以吃草饮水,并且写明了违犯此项协议者处罚等详细说明。
  此调解书对调解阿去乎和博拉两乡之间边界草山有着很重要的凭证,依据作用。
  ⑨ 辅国阐化正觉禅师第五世嘉木样呼图克图纪念集:中华民国37年 (1948年),介绍历辈嘉木样大师略传,第五世嘉木样大师圆寂纪实“嘉木样大师之故乡及家属,大师年谱拉卜楞大寺现状,名人的提词、册印照片。
  ⑩拉卜楞设治记:中华民国17年(1928年),设治记主要讲了五大类,详细地述了拉卜楞的设治情况:第一,舆地记:从沿革地形、气候、川、河流、土地、庙宇、古迹、桥梁、道路、水利几方面。第二,政事记:从政绩、官署、警察、商会、诉讼、监狱、学校、讲师、救恤、卫生、公益、保卫、邮电几方面叙述。第三,民风记:从户口、宗教、土官、风俗民情、婚丧礼、度用、工资、运输、侨民几个方面叙述。第四,财赋记:从机关税收、粮赋方面叙述。第五、实业记:从农商、矿、林、猎业、畜牧、垦荒、渔业、物产等方面叙述。
  ⑪拉卜楞视察记:民国21年(1932年),记叙了拉卜楞藏族源流通及其演变过程,拉卜楞的宗教,从寺院的教权、寺院史略、寺院概况,寺内组织系统几个方面叙述;对拉卜楞的教育,拉卜楞的实业,拉卜楞的军事,行政作了阐述;建设夏河县治过程中问题问题两番隶属问题,循化县属之马营问题,勘划局管辖地界等作了介绍。
  ⑫实物档案
  反封建斗争中交来的实物档案有:
  (1)黄色藏衣一件;
  (2)花色毛藏衣一件;
  (3)狐狸皮藏衣一件;
  (4)鎏金铜佛一个;
  (5)人脑两个(其中一个脑壳带有珊瑚14个);
  (6)单子一条;(加花边);
  (7)花色单子一条;
  (8)短藏衣一件;
  (9)布料子一件;
  (10)手拷三副;(11)皮鞭子一条;
  (12)人骨喇叭二个;
  (13)短上衣一件;
  四、提供利用工作及编研工作情况
  收集、整理、保存档案资料的目的在于为社会提供利用,发挥档案的凭证和依据作用,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的需求和个人的需求。档案馆编研工作直接影响着提供利用工作,编研工作和提供利用工作是分不开的,编研工作搞的好,就能够给利用者迅速、正确的提供所需求的信息,更多的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县档案馆在提供利用编研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我管接待人员对利用者热情、周到、凡能提供的档案资料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近三十年来为我县的各项事业和个人提供了14428卷(件)档案资料,接待查档人员3096次,为我县的民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编研了各种目录、索引、介绍、资料汇编等十多种,为提供利用满足了首要工具。
  我馆保存的各档案资料在实际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在1986年夏河县桑科等几个农场工作的外省籍人员60年左右从我县介绍到原籍工作,由于全国精减下放人员,当地未能安排他们的工作,在落实政策工作中,原籍査不到依据,他们通过组织来到夏河县档案馆,经过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努力,从介绍信存根里找出他们的依据。使56位同志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又如:在解决我县发生的20多起大小草山纠纷中,我馆保存提供的历史草纠纷调解协议、调査、审核报告、现场记录、各种草山地形图等资料、发挥了显著的效益,避免一些械斗和流血事件,1984年青海省泽库县多禾茂和我县桑科公社多次发生草山纠纷,青海方面越界放牧,争吃牧草,双方多次集结人马,发生磨擦,虽经省、州、县及时调解,事态缓和,但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后来从县档案馆历史资料中找岀1960年《甘肃省夏河桑科公社与青海省泽库县多禾茂公社草山争执协议、》和双方草山边界走向图等历史依据,使双方的争执得到了彻底的解决,避免了流血事件,1982年张锦华等同志来到档案馆,称他们是原旧政权工作人员,1949年夏河县和平解放时他们参加了工作,根据中央组织部中组发(82)11号文件精神“留用人员的参加革命时间,从其在人民政权下当干部之日算起”的精神,经过多次的翻阅案卷,终于找到了原国民党旧政权人员的花名册,使张锦华、刑培仁、万帮兴等六位同志的工龄问题得到解决。五、档案馆介绍
  我馆档案馆于1958年11月成立,局、馆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现有工作人员六人,男二名,女四名,党员四名,局长一人,副局长一人,管理员一人。
  现有房屋九间,每间为15平方米,总面各为135平方米。其中:办公室三间,为45平方米,库房六间,为90平方米,档案柜58套(木质柜五十套, 铁质柜八套),干粉灭火器2个,打字机1台,装订机1台。
  全县现有档案馆单位128个,县级机关和乡镇档案室共计保存档案资料25700余卷,其中:二十三个乡(镇)档案室从1949年1988年共存档案资料15700余卷,县级机关立档单位和档案室有1000卷左右,各档案室以文书档案为主。还有会计档案、婚丧档案、科技档案、基建档案、诉讼档案、草山纠纷档案、公证档案、经检案件档案、人事档案、病历档案、信访业务档案、宣传报道档案、审计事项档案、史志征编档案等专门档案。
  1.保存档案资料情况统计(见附表);
  2.保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报刊。志书情况统计(见附表);
  提供利用工作和编研工作情况
  档案馆和机关、乡镇档案室,为各行各业提供了许多历史依据,为研究人员、学者提供了科研依据为专业人员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资料,为其他工作起到了参考利用。
  典型档案室介绍
  我县共有44个档案室(包括十五个综合档案室),这些档案室在各自的工作单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在收集档案资料、提供利用工作中做出了贡献,而且还为县档案馆工作打下了基础。最突出的是夏河县九甲乡档案室。九甲乡档案室成立于1958年,随着形势的变化、机构的多次演变,档案室也随着大局多次更改,现有兼职领导一人,专职档案员一人。20平方米的档案室一间,档案柜四套,工作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
  九甲乡档案室藏档案资料有1758卷(袋),其中党委档案资料有320卷(袋),行政文书档案有179卷(袋),便函存根150本,财务、土地、人口等档案542卷(袋),行政文书档案主要是党委、乡政府的报告、年终总结计划要点、上级部门的指示批复等文件构成的财务、土地、人口等档案,主要是报表、记帐、凭证、土地征用、人口调查、人口普査等种文件。
  在原有档案室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综合档案室。也建立建全了多种规章制度,如:《档案借阅制度》、《档案室工作规则》、《档案室管理制度》等,基本上做了“三全一便”,即:制度建全、设备齐全、档案安全、提供利用方便。为该乡的基本建设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提供利用方便,为本乡的工作提供了方便,如:宅基地来源、草山纠纷等起到了凭证和依据作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的效益,同时先后两次被评为甘肃省档案系统先进单位。
  档案馆(室)保存档案资料情况统计表
  表1
  备注:除41个全宗外,还有29个撤销单位的档案。档案馆(室)保存各种志书情况统计表
  表2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

相关专题

八味沉香散
相关专题
洁白丸
相关专题
九味石灰华散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