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教育经费与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67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教育经费与设施
分类号: G467.2
页数: 3
页码: 796—798
摘要: 夏河县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地方筹措、勤工俭学和群众集资几个方面。
关键词: 夏河县 教育经费

内容

夏河县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地方筹措、勤工俭学和群众集资几个方面。
  一、国家拨款和地方筹措
  建国后,由州、县财政部门统一拨发教育经费。公办学校的教师工资、基建维修、公杂开支、教学设备购置及教师福利费、学生助学金等纳入国家经济计划,按财政计划数由县文教局统一筹划分拨各校。
  1953年夏河县教育经费核拨数48825.00元,1957年增长到190552.00元。1964年教育经费支出为244400.00元,1966年达到30.1000.00元。
  “文化大革命”中,各项事业遭受严重冲击,教育经费大幅下降。1970年全县教育事业费为220000.00元,1971年全县教育经费为250000.00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教育的投资逐步增加,尤其是增加了对民族教育的投资。1980年全县教育事业费支出1132000.00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岀的14.3%。
  “六五”期末,夏河县教育经费支岀达到1887000.00元。但由于“自然增长”比重较大,教育经费中人头费部分所占比重达到89.12%,各项公务费占10.88%,影响了教学设备的购置、图书资料的补充和校舍的维修等。
  二、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活动,始于1958年,主要是师生劳动收入为主,从事拾烧柴、捡杂骨、小收集等活动,以收入弥补事业费不足。
  1972年,根据有关规定,社队给所属学校划分学农基地,一亩至几十亩不等。夏河县境内各学校主要种植油菜、青稞、洋芋,以收入补贴公务费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耕地承包,学农基地多被收回。夏河县部分年份教育经费情况表
  单位:万元1982年,科才乡寄宿制小学在乡政府大力支持下,开办小牧场,由各户捐献1只母羊,当年有700余只绵羊。1982年,牧场已发展到有羊1400余只,牛30余头的规模,解决了寄宿、学生饮奶和肉食的问题。在此期间,还有一些乡,如:桑科、美仁,也办起了乡属小牧场。1982年,县藏中开办了水泥预制厂。1986年夏河县中学、县藏校、拉卜楞小学也利用沿街空闲地段修建铺面岀租,做为勤工俭学收入,补贴学校经费。
  1986年全县勤工俭学收入63300.00元,学生平均收入达6.00元。
  三、群众集资
  1985年,成立夏河县教育集资委员会,制定了“夏河县筹措教育经费暂行办法”,规定每个干部一年征收一次月工资5%的教育费,农牧民按羊单位 (一头牛折合七个羊单位)一年征收1毛钱的教育费。
  1986年,根据国务院规定,教育集资定为教育附加税形式征收。县政府规定城镇工商户按上年纯收入的3%交纳,农牧民按上年人均收入的1%交纳。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发放民办教师补贴以及弥补公务费用。
  教育经费的不断增长,夏河县教育设施也得到相应改善。1986年底,全县公有校舍44106平方米,新建了藏中、合作镇小学、拉卜楞小学教学楼,乡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基本实现“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各中学建立了仪器室、实验室。各乡中心以上学校配齐“两箱”(小学教学教具箱、小学自然教具箱)。部分学校还配备了电视机、电影放影机、投影仪、收录机等现代教学用具。给县藏中、博拉中学、科才寄宿制小学配备生活用的汽车各1辆。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