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67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教育
分类号: G527.42
页数: 27
页码: 779—805
摘要: 教育主要描写了夏河县教育机构、学校教育、家事队伍、教育经费及设施、社会教育等内容。
关键词: 文化 教育

内容

第一节教育机构
  一、历代教育情况
  夏河境内古为氐羌之地,后属吐番,早在汉、唐、宋、明时期,与内地有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元时,夏河地区为蒙古和硕特前首旗亲王属下。18世纪初,和硕特前首旗亲王察罕丹津敦请第一世嘉木样俄昂宗哲,创建拉卜楞寺。自此,夏河境内的宗教教育迅速发展,日趋完善,群众所接受的宗教教育也日益广泛。至夏河建政前,拉卜楞寺已成为安多藏区的“最高学府”。拉卜楞寺及其附属寺院既是宏扬佛法、“政教合一”的社会职能机构,也是夏河地区独特而且惟一的传授知识的教育机构。虽然广大农牧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极少,但其子弟入寺为僧,除研习宗教知识外,还可学到藏文、医药、天文、历算、绘画等方面的知识,夏河地区产生过许多高僧学者。
  清朝以来,夏河隶属循化厅管辖。设在循化的龙支书院以及洮、岷等地的不少义学、私塾和后来的各类学堂,对夏河地区的教育,客观上起了一定的影响和推动。
  1906年夏河属甘肃省南路社学区。1907年甘肃提学使司在各县设劝学所,夏河仍属循化厅治。民国后,循化改县,夏河仍属循化县,但其教育机构在夏河无一设置。1927年拉卜楞设治局建立,藏民文化促进会在拉卜楞镇开办了夏河第一所藏民小学,学校教育及其管理机构才逐步发展起来。
  二、中华民国时期机构设置
  民国初期,甘肃省教育厅专设民族教育股,但夏河只有寺院宗教教育,其教育管理自然属于“政教合一”的寺院组织。
  1927年,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由兰州迁回拉卜楞,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创办附设初级小学。夏河始有教育机构设置,但无确定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1928年,拉卜楞设置局改建为夏河县,开始建政。同时增设小学一处,定名为“中山小学”,其事务由县政府兼理。
  1931年春,由丁明德(时任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教育主任)筹备建立了夏河县教育局,丁明德为首任局长,夏河县方有正式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1932年夏河县教育局内设督学,由中山小学教员刑培仁兼任督学。1933年丁明德入“番民司令部”工作,由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教师石寓珍接任教育局长,督学由刑培仁兼任。
  1935年,九世班禅光临拉卜楞寺,国民党政府派岀别动队长至夏河一带活动,别动队吴队长强借夏河县募捐教育经费银元1000、狐皮40张,被教育局长石寓珍拒绝。吴队长便串通县长杨良,成立教育检查委员会,将石寓珍扣押县府,且密议逮捕夏河县教育界人士。丁明德闻讯后急赴草地躲避,刑培仁等在群众掩护下,取道临谭冶力关,赴兰州报告情况。县长杨良与吴队长决定撤换教育局长石寓珍,任命县府秘书潘仁为教育局长,并将石寓珍押解赴省。激起地方极大公愤,临行,学生吴振刚等人前往送行,被别动队士兵欧打。学生乘潘仁送行别动队归来,将其抓获,游街示众,列数潘仁破坏夏河教育罪状。当晩别动队二次返夏,捕捉学生,但在群众掩护下,未能得逞。杨良闻讯,随即潜逃兰州返乡。后经高等法院立案,经地方及教育人士与省府交涉,始将石寓珍营救出狱,但因关押近一年,备受摧残,终难健任。旋由郭辉祖代理夏河县教育局长。
  1936年,奉省府令裁撤夏河县教育局,文教由县府第二科管理,至1949年9月夏河解放为止。
  三、建国以来管理机构设置
  建国初,夏河县地方教育事业由县政府第三科管理,先后由贡去乎、王乾、张敦厚等人但任科长。195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文教处,夏河县亦改第三科为文教科,管理全县教育、文教经费、教师等工作,配备正科长1名,副科长2名,各乡镇设文教专干一人,负责基层文教工作。自此,夏河县教育行政管理初具规模。
  1956年,县工委增设文教卫生部。1957到1958年,县府体制不断变更,机构精简,人员下放,文教科与县工委文教卫生部几经分合,变更频繁。
  1959年1月,夏河县改为市,称“德乌鲁市”,随着市府体制变更,将文教科并入市委文教卫生部。9月,州委组织部通知,州、市两级工作部应对口设立,遂改文教卫生部为文教卫生科。1962年撤消德乌鲁市建制,恢复夏河县,将科学技术委员并入文教科。9月,又将文教、卫生两科合设。1968年6月成立夏河县革命委员会,革委会下设“三部一室”(政治部、生产指挥部、保卫部、办公室),在生产指挥部下设民卫组,管理文教、卫生、民政等工作。1971年7月,县委决定,县革委会下设文教局。1972年,各乡镇重新配备了文教专干。
  1976年,取消革命委员会,恢复县人民政府建制,县政府下设文教局,配备局长1人,副局长2人。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县文教局设立招生办公室,配备招生专职干部1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教管理机构及体制,不断完善,先后设立了督导室、教研室、电教中心等配套机构,领导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第二节学校教育
  一、民国时期
  民国初期,夏河仅有宗教教育,尚无学校开办。1927年,夏河脱离宁海军势力控制,建立拉卜楞设治局。11月7日,藏民文化促进会创办“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校”,开夏河学校教育之先。翌年,夏河县政府开办“中山小学”。全县有学校两所,在校学生90余名。
  1932年至1935年间,省教育厅拨夏河县教育经费由5730.00元增至8730.00元,乃在桥沟、清水、卡加、黑错、麦武先后开办乡村小学5所,全县小学增至7所。1933年,县府规定,教育经费由皮毛斗青四行行佣及牲畜屠佣项下抽取,每年收学款1万元左右。1934年学龄儿童1800人,入学儿童56人,入学率为3.1%。这时,尚无中学教育,拉卜楞藏民小学毕业生由黄正清保送内地专科学校深造。1934年临夏县立初级中学改为联立初中,由夏河县负担部分经费,选送部分学生到联立初中上学。
  1935年,学生增至261人,有教职员15人,历年毕业学生计77人,夏河县学校教育有了初步发展。1935年又得到“中英庚栽董事会”补助款1444元,兴办短期义务教育,同时又得“中央边疆教育补助费”,兴办边疆小学,于次年兴办“短期小学”8所。1935年奉省府教育厅令改“拉卜楞藏民小学”为“拉卜楞小学”,改“中山小学”为“大夏街小学”,1936年,两校分设,学生人数亦有增加。1938年,“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呈请省教育厅开办小学两处。抗战爆发后,随着“建设西北” 口号的提岀,1938年12月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在拉卜楞设立甘肃拉卜楞实用初级职业学校”,招收洮岷河湟一带青年学习实业。同时,京津部分文化界人士来到西北,也有深入拉卜楞地区工作者。燕京大学教授李安宅、于式玉夫妇在黄正清夫妇支持下,于1939年创办“拉卜楞女子小学”,于式玉岀任校长。同年夏河县回民教育促进会在清真寺内设立“夏河县回民小学”。1941年夏河县政府增设达麦、隆瓦、完尕滩3所保国民小学,时全县学校增至13所,小学在校生524人,职校在校生51人,全年经费28450.00元。
  1942年,国民党统一财政收支,将边疆教育经费并入国民教育经费内,并改“夏河县拉卜楞藏民小学”为“夏河县拉卜楞藏民中心小学”。1942年5月省教育厅又拨专款将“大夏街小学”与“女子小学”合并,改称“省立夏河县拉卜楞中心学校”,改桥沟、黑错二初级小学为中心国民学校,其余隆瓦、完尕滩、卡加、麦武、清水均为保国民学校。1944年陆续增设示首镇保国民学校、清水乡红墙保国民学校、洒索玛保国民学校、博拉保国学校、麦西保国民学校,并将清水、达麦学校改为中心国民学校。
  1945年,教育部在拉卜楞开办“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五世嘉木样亲任校长,有学生100余名。1946年秋,国立“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 移交甘肃省教育厅接办,改称“省立夏河师范”,同年招收学生4班,188名。
  1947年夏河县共有各类学校17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258人(师范116人,喇嘛职校142人),全年教育经费达至354430.20元。至1949年9月夏河解放,除“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因五世嘉木样去世停办外,其他各校无大的变化。
  二、建国以后
  1949年末至1950年初,全县原有15所小学几乎全部停办,仅剩县城两所小学,勉为支撑,拉卜楞藏民小学仅余学生三四名。11月,经县人民政府第58次政务会议决议,将拉卜楞藏民小学同夏河县中心学校暂行合办,时两校在校学生共计213名,教职工9人。
  1951年,县人民政府在基层建政的同时,对原有乡村小学校进行了整顿,妥善按置各校工作人员,补修校舍,动员学生入校,先后恢复了黑错、清水、桥沟、红墙、完尕滩、洒索玛、卡加曼等七所普通小学及县城私立回民小学一所。4月,省教育厅通知,改原“夏河县小学”为“省立夏河小学校”,学生全部公费,建筑费由教育厅拨付,并将两校分设,将中心小学腾出拨付藏民小学。同年开始为全县各小学学生配发课本,并在小学高年级少数民族学生中设立人民助学金,每人每月配发小米40斤。是年小学在学生增加到268名,其中藏族学生77名,女学生140名。全县教职工23名。
  1951年9月,省教育厅通知夏河初级师范由夏河地方接办。1952年2月正式移交,有教职工10人,学生170名。
  1952年,恢复美武、博拉、隆瓦、达麦4所小学,全县小学达到14所,其中完全小学3所——“省立夏河县小学”、“拉卜楞藏民小学”、“合作小学”。初级小学10所,私立回民小学1所。共计在校学生1386名,其中藏族学生247名,教职工23人。
  1952年改私立回民小学为公办,校址由夏河清真寺迁入河南村。
  1954年新设阿桧乎小学,同年夏河初级师范迁至麻莲滩。1955夏师改学制为4年。1956年夏河师范学生达241名,教职工18人,同年,新设上卡加小学,改完尕滩初级小学为完全小学。
  1957年,为解决群众居住分散、儿童上学不便的困难,在火尔卡加、甘加八角城新办初级小学各一所。同时隆瓦小学在唐尕昂设立第二部、上卡加小学在土房设立第二部、合作小学在自治州政府附近设立第二部(即今合作一校前身),四区下卡加小学附设高小班。拉卜楞藏民小学也实行半日二部制,使全县小学生人数比1956年增长了40%。至此全县有小学19所,其中完全小学4所,初级小学14所,民办小学1所,小学教职工77人。小学在校生2383人,其中藏族76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27%。学生人数较1949年增加了24.8倍。同年,夏河初级师范学生达到252人,教职工19人。
  1958年,在“苦战三昼夜,实现小学普及化”的口号声中,掀起了“社社队队办学校”的高潮,年底,全县各类小学猛增至70所,在1957年的基础上翻了3番。全县共有小学生8628人,达到了小学教师87人,致使本来基础就不够稳固的小学教育事业超负荷现象日趋严重的程度。
  公社化时期,县内兴办了一批社办农业中学、技术中学、卫生学校、红专大学等,与原有学校争设备,争经费,争教师,使地方教育发展更趋困难。大炼钢铁时,师生参加劳动,教学秩序彻底打乱。1960年后半年,师生生活甚为困难,1960年夏河初师有学生饥饿,挖食野菜中毒身亡。
  1961年,县政府对教育采取了“关、并、撤”的调整措施,撤消了办学条件不足的红专大学、卫校、拖拉机校、农中等中专。在经济调整的同时,动员下放了一批小学教师,教师队伍大大削弱,夏河县地方教育事业进入低潮。
  1962年10月,甘南州文教会议决定,甘南地区现有学校及教师不再减少,尤其牧区学校和民办学校应予积极支持。州文教会议提出牧区有学生10人以上即可设校,确定藏族地区的小学要以藏语文为主,学制7年,吸收还俗僧人任课,藏族小学助学金每月12.00元。夏河县初等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
  1962年,省政府教育、厅将夏河县初级师范学校改为中师,学制4年,招收对象亦改为初中毕业生,翌年在夏师开始附设初中班,中学生享受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中开支的助学金。
  1962年至1963年,县上采取保送进修、办短期培训班等方式,培训了一批民族教师。1964年,陆续收回部分下放精简教师。同时在各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弥补教育经费不足,使教育事业逐步呈现上升趋势。1964年全县有小学31所,其中完全小学13所,初级小学15所,耕读小学3所。有教职工179人,小学在校生4300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31.7%。有中等师范1所,设四班,有学生150名,师范附设初中班二级,学生68名。1965年,全县小学增至40所,其中完全小学11所,初级小学18所,集体办耕读小学11所,集体办小学11所,有教职工19人,小学在校生4852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34.7%。中师在校生增加到176名,教职工36人,附设初中班3级,有学生82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县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摧残,所有学校停课闹革命,教师成了批、斗对象。9月,师范学校迁至自治州首府合作镇, 改名“甘南师范学校”,附中设在麻莲滩师范旧址,称“夏河中学”,夏河县第一所普通中学。
  1968年,各校开始“复课闹革命”,小学改学制为5年,开设以毛泽东著作为内容的“天天读”,中学二二分段一律4年,将语言课,政治课合并,另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军训课。取消民族语文课,取消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的一切优惠待遇。
  1969年,将夏河中学与夏河县中心小学合并,改称9年制学校,其中学部设在拉卜楞寺内。同年,将拉卜楞藏民小学改为7年制学校,附设初中班。随后,在“队队办小学,大队办初中,社社办高中”的口号声中,增设县“五、七”红专学校一所,又改达麦、美武、清水、麻当、完尕滩、唐尕昂、上卡加、博拉、阿木去乎10所小学为7年制“戴帽初中”,全县有中学12所,其中7年制10所。全县小学92所,其中耕读小学76所,教职工298人,其中中学教师30人,平均每所中学2.5人。1972年,夏中与夏河县中心小学分设,迁夏中于县武装部(今夏河中学址)。改藏民小学为夏河县第一小学,改夏河县中心小学为夏河县第二小学。
  1973年,将博拉、阿木去乎、美武、清水、完尕滩五校改为9年一贯制学校。
  1975年,完尕滩中学与小学分设,小学学制5年,中学仍为二段4年制。同年在合作镇筹设合作中学,1976年建成并招生,设初中班二级。
  1976年“文革”结束,县政府对原有学校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调整。1979年决定,将博拉9年制学校改为中、小学分设,博拉中学兴设初中部。同时撤销美武、清水、阿木去乎九年制学校及上卡加、下卡加、扎油、麻当、达麦、唐尕昂等7年制学校,统改为5年制中心学校。到1980年,全县有中学4所,其中完全中学为夏河中学、合作镇中学2所,农村独立初中为完尕滩中学、博拉中学,中学生1542名,教职工100名。同年,全县有小学218所,其中公办小学29所,民办小学62所,村学120所,小学在校生9918名,教职工846人,其中民办教师391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40.3%。年底县委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全县教育工作,根据中央提出的民族地区要以“民族语文为主,公办学校为主,寄宿学校为主”的办学方针,决定继续调整县内不适应民族地区特点的学校。同年开办桑科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食宿、生活费和学习费由国家、集体和学生家长三方面负担解决。国家每月给学生发放助学金6.00元,社队担负学生的肉、油、奶等副食,家长负担学生的衣、被等生活用品。寄宿学校学制为6年,主要开设民族语文、汉语文、政治、数学、常识、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以藏汉双语进行教学。
  同年秋,将全县藏族聚居区小学统一定为民族小学,改学制为6年,对民族小学在经费、师资按排等方面,予以适当照顾,对来自农村牧区的高初中住校生口粮,按城镇高、初中生标准供应。同年,夏河县第一小学恢复拉卜楞藏民小学名称,被确定为甘肃省重点小学,招收附设藏族初中班学生两班。年底从全县招收藏文教师52名,充实民族师资队伍。
  1981年,裁减停办了无学生和学生过少且办学条件不足经费又无着落的141所民办小学及村学,经过考核辞退了325名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
  1981年,在那义乡江卡那队新建那义藏校,占地55.9亩,修建砖木结构平房四十间,当年招生开课。10月,开始筹建夏河县藏族寄宿制中学,以黄正清捐献原王府附近旧空基地为校址,建成平房37间,将附设于藏民小学的初中班迁入开学。有11个教学班,在校生500名,全系藏族,教职工37人,当年毕业57人。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夏河县教育事业经过“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等一系列措施,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各类学校布局与结构比例日趋合理,人力、物力、财力亦相对集中,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至1985年全县共有完全中学5所,其中藏族寄宿制中学1所,普通完全中学2所,农村独立初中2所,中学在校生1917人,其中女学生802人,藏族学生532人,中学教职工159人,其中女教师37人,藏族教师28人。全县共有小学87所,其中县镇小学3所,乡中心小学及村级公办小学37所,其中寄宿制小学7所。全县小学在校生8882人,其中女学生3053人,藏族学生5423人,全县小学教职工540人,其中藏族教师197人,民办教师63人。
  1986年10月,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讨论制定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和《普通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办法》。1986年,全县中学在校生达到202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108人,女学生876人,全县小学在校生8936人,少数民族学生7062人,女学生3133人。
  三、学校简述
  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
  1927年11月8日开办,学制定为4年,开设藏文、国文、算术、劳作、军训等科程,招收藏族儿童30名,食宿由校方供给。“藏民文化促进会”为提高入学积极性,特地规定:凡送子弟入学家庭,可以免除其对拉卜楞寺院的各种差役负担。
  1928年,“河湟”事变,祸及夏河,藏族师生有遭难身亡的,亦有逃避他乡未能返回的,在校人数大减。1929年全县遭旱灾,学校经费困难。藏民文化促进会向省政府请求补助,11月省府批准,每月拨给补助费300元,但实际不能按期如数拨付。1930年春学生仅余20余名,学校坚持开办。
  1931年丁明德筹建夏河县教育局,将“藏民文化促进会”迁入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并与“中山小学”合办,但经费各自独立,定名为“夏河县立第一完全小学”。1932年改学制为六年,有学生30名,全年经费4440.00元。
  1933年拉卜楞藏民小学第一届毕业生,共18名,其中藏族学生16名。
  1935年春,甘肃省教育厅将“拉卜楞藏民小学”改名为“拉卜楞小学”,于大夏街(今民贸公司、供销社址)修建“拉卜楞小学”新校舍。1936年春与“大夏街小学”分设。1938年建成校舍49间,校长黄正清为藏校增置双轮水磨一盘,以收入补贴学校费用。1937年藏民小学决定,兼收回、汉子弟,但不得享受公费。时拉卜楞藏民小学有教学班6个,教职工6人,在校学生72人。全年经费8700.00元,其中3600.00元由教育厅补助,其余由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以当地牲畜行佣、商贩架腿税补助。
  1941年,全校学生增至102名,其中藏族学生45名,汉族学生29名,回族学生26人,蒙旗学生2名。教职工9人,校长下设政务、教育、训练三组。每月经费收入700.00元,支出800.00元,本年大夏镇停止行佣税收,学校经费骤减。
  1942年,省教育厅改“拉卜楞小学”为“夏河县藏民中心小学”,取消学生公费待遇。学校靠水磨收入供给户籍文具,教育薪金县府支付部分,藏民文化促进会每人每月补助炒面3升。由于经费困难,学生日趋减少。
  1949年,县保安司令部占用学校操场,与校方发生冲突,校长班智打为士兵所伤。经县参议会调解,赔医药费150.00元,因县保安司令部未退出操场,班智达愤然辞职。时学校设5年级3个教学班,学生42人,女生2人,教员包括校长在内共4人,俸薪为月粮2石。
  藏校自1927年创建至1949年,共毕业学生77名。
  建国后,拉卜楞藏民小学获得新生。从1951年的270名学生发展到1957年的761名,教职工13人,教师格尔仁曾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
  1958年“大跃进”时期,大幅度摆动,学生发展亦大起大落,1958年学生增至620名,1959年又下降到315人。1962年贯彻州文教会议精神,实行 “以藏文为主的方针”,少数民族助学金12.00元,学校得以稳步发展。
  “文革”中,藏校和其他学校一样,遭到很大破坏,民族语文教学被迫停止。
  1970年,藏校筹建新校舍,1971年迁入新址,学校占地17.5亩,有校舍面积1450平米。
  1980年,省教育厅确定藏校为省级重点小学,恢复“拉卜楞藏民小学”名称。至1986年,藏校共有11个教学班,学制六年,实行“双语教学”。在校学生501名,其中藏族学生477名,女生254名。教职工38名,其中藏族教职工27名,女教工22名。
  拉卜楞藏民小学自建立以来,为夏河地区培养了大批人才,尢其是解放以后培养了不少教育名人、学者、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以及党政领导干部,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贡献。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拉卜楞藏民小学的发展,1987年拨款66万元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教学楼。
  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
  30年代初,拉卜楞寺主五世嘉木样和拉卜楞保安司令黄正清,鉴于拉卜楞地区宗教复杂、文化落后,一切政务难于推行。为适应发展,兴学育才,于1943年秋赴重庆为抗日献飞机时,向国民党中央建议在拉卜楞寺建立青年喇嘛职业学校,对青年喇嘛实行现代教育,实行宗教革新,推进边疆大业,即得允许。1944年秋,由教育部聘请五世嘉木样、黄正清、绳景信(国民党直属拉卜楞地区党部书记)、黄景文(国立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校长)、郭中央5人为筹备委员。黄景文、郭中央未到职,由黄正清、绳景信着手筹办。1945年2月,黄、郭到职,由郭中央负责继续筹办。3月,五世嘉木样大师下令“议仓”由各扎仓选派优秀青年喇嘛一百名来校报到,4月1日,“国立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正式开学。教育部聘请五世嘉木样担任校长,校方聘请当地通晓藏文、汉语文人士担任教员。学校设教导、总务二处,教导主任由教育部选派,总务主任由校长选聘。教导处下设教务、训育、体育、卫生等组;总务处下设文书、出纳、庶务等组。另外还设有经济稽核委员会,补充教材编辑委员会,课外活动指导委员会,分别负责学校的经济稽核、教材编辑及课外活动等工作。1945年有学生100名,分甲乙两班上课。课程分为普通科目和职业科目两类,普通科目有公民、国文、藏文、常识、算术、音乐、体育、图画、习字等9门;职业科目为编物学、纺织学、整理漂染学、物理、化学及工厂实习等6门。
  学校创建初期,实行半日制教学,教育部以为“半日制不便于公费,倘能按普通职校章程办理,公费待遇则无问题”,故从1945年秋季,按普通职校编制全日授课7小时。
  1945暑假,教育部曾发学生膳食费一次,但秋季开学后教育部又来令收回学生膳食费,移作教职工生活补助费。自是学生膳食费无着落,由嘉木样供给午茶。喇嘛职业学校面临困难,经嘉木样五世极力维持,终未停课。1946年春,又招收新生一班,学生42名,全校共有学生142名。后学校迁至嘉木样花园,学生每日往返十多里,甚感不便,加之公费无着落,部分学生离校出走。
  1947年4月,五世嘉木样圆寂,喇嘛学校为各扎仓(学院)收回,“国立拉卜楞青年喇嘛学校”随自行消失。
  青年喇嘛学校虽开办时间不长,但作为宗教革新的一种创举,在全国而言,亦属首创。在当时和后来,在拉卜楞地区和传播现代文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国立初级实用职业学校
  “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战开始,在“开发西北,建设西北”口号影响下,西北教育得到注重1938年5月5日,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在武汉筹备设立“甘肃省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确定该校任务为“造就卫生、医药和畜牧兽医人才,以谋解除边民医药痛苦和改善其经济生活”,以刘濂克为第一任校长。1939年3月12日正式开课,校址暂设藏民小学院内。招收卫生、畜牧两班,每班学生25名,修业期定为3年。课程设置分普通、专门两科。普通课程为公民、国文、化学、物理、英文、算术、史地、藏文藏语、年训等,专门课程卫生班设生理、解剖、卫生药物、细菌、内科、看护、眼科、耳鼻喉、皮肤、医药、卫生实习等科;畜牧班设家畜解刨、家畜生理、药物学、农学、家畜诊疗学、饲养管理学、兽医看护、家畜传染病学、畜产品制造等。
  1940年5月5日印发《中央组织部拉卜楞地区初级实用职业学校成立第二周年纪念日致各界同胞书》,向社会各界宣传该校之任命。
  1941年改属于教育部,校名改称“国立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增设普通科,并设立卫生实验所、消费合作社及畜牧场、家畜诊疗所等。有教职工17人,有学生51人,其中汉族47人,回族3人,藏族1人,同年于九甲沟口东边筹建新校址。本年经费7480.00元。
  1942春,卫生科停办,另设畜产制造科、畜牧科各一班,普通科二班,全校共4班,学生168名,教职员20名,新建校舍106间。
  1945年秋,因事务人员管理不善,将学生菜金4800.00元减至3000.00元,引起学潮。十月校长黄景文出走,全体教职员公推教导主任李正元代理校长。随即教育部委托甘肃省教育厅查办,以“办理不善”移交甘肃省教育厅接办。1946年3月改称“省立夏河简易师范”,学制四级,招收学生4班, 计188名。开设科目有国文、代数、化学、藏文、教育概论、算术、动物、植物、小学行政、教育心理学、小学教材、生理卫生、统计、物理、应用文、拼音、体育、音乐、美术、劳作等,全年经费841644.00元。
  1949年9月,夏河解放,夏河简师由县人民政府接管,吴振刚暂理校长,教育主任张射书,总务主任王一鸣,教员有万邦兴、加羊加、张梅等,学生仅15人。
  夏河县第一完全小学1928年,拉卜楞设治局改建为夏河县,县政府设置小学一处,定名为“中山小学”,是为夏河地方行政部门开设的第一所小学,丁明德为首任校长,有学生24名,全年经费800.00元。
  1930年因地方变化,学生人数大减,随将“中山小学”与“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合办,定名为“夏河县第一完全小学”,学制为6年。开设课程有国语、藏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美术、劳动、音乐、童训、体育。但经费使用,两校仍各独立。
  1942年春,奉省教育厅令,将大夏街小学与女子小学合并,成立“甘肃省立夏河县拉卜楞中心学校”。
  1945年春,黄正清鉴于夏河县小学校务松弛,学生日少,提名刑培仁为校长,至1947年,设有6个班级,教职员8人,学生200余人,其中女生40余人。
  1949年初仍设6个年级,教职员9人,学生增至211人,其中女生53人。9月夏河县解放,县人民政府又改名为“夏河县回汉子弟小学”,校长仍由刑培仁担任。有教职员6人,学生123人,其中女生35人。时学校计有教室4座17间,教员宿舍6间,学生宿舍17间,办公室3间,工友室2间,图书室3间,储藏室3间,厨房3间,厕所2间,女生部计有教员宿舍4间,厨房1间,学生宿舍9间,楼房10间,教室2座8间。
  建国后曾更名为“夏河县回汉子弟小学”,“省立夏河县小学”,“夏河县第二小学”等名称,1980年改名为夏河县拉卜楞小学。
  学校原址在人民街中段(1970年迁于河南村)。1986年国家投资75万元,将拉卜楞小学迁至塔哇大地,占地40亩,新建综合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2876平方米。1986年有教学班18人,在校学生914名,其中男生505人,女生409人。学生民族构成为汉族301人,回族517人,藏族90人。有教职工143人,其中女教职工35人。
  1983年拉卜楞小学获省妇联“全省三八红旗集体奖”。
  夏河县藏族中学
  夏河县藏族中学于1980年筹办,1981年开办,现占地42.5亩,有教学楼一幢、礼堂一幢、学生食堂一处、教职工学生宿舍等建筑,面积共4814平方米。
  藏族中学实行“三个为主”的办学方针(以招收藏族学生为主、学生以寄宿为主、教学以藏语文为主)。学校根据入学学生的实际,分两个体系授课,以藏文为主的藏加汉班,单科加授汉语文,其他科目均用藏语授课;以汉文为主的汉加藏班,单科加授藏文课,其他科目均用汉文授课。
  1986年底,共有11个教学班,其中高中3个班,初中8班。在校学生453名,其中藏族学生443人,寄宿学生312人。有教职工52人,其中藏族26人。
  夏河县中学
  夏河县中学初建于1963年,前身为夏河师范附8个初中班1966年9月与师范分设。1969年与拉卜楞小学合设,称“九年制学校,1970年分设,1971年迁至人民街右上段,校舍占地55亩。
  夏河县中学是一所多民族普通中学,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生理卫生、动植物、体育、美术、音乐等课。
  学校设有党支部、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工会、团委等组织机构。
  1986年全校设教学班14个,其中高中3个班,初中11个班,在校学生650人,高中154人,初中496人,学生藏族91人。教职工66人,大专以上学历52人。
  甘肃省佛学院
  为培养藏传佛教职业人员,甘肃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于1986年在夏河县拉卜楞镇开办甘肃省佛学院,同年7月12日举行开学典礼。
  甘肃省佛学院地址为原夏河县党校旧址,占地平15000方米。1986年秋, 共有教职员15名,从全省藏传佛教寺院中招收,首界有青年僧侣80人。
  开设课程,公共课有语文、历史、地理、科学常识、民族政策、时事政治、法律常识等;专业课有释量论、正字学、藏文文法、基本念诵经、藏文书法以及佛教基本知识等。
  学制五年,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发给大专毕业证书,分配到各藏传佛教寺院从事宗教职业。
  四、教育管理
  管理体制
  建国后,文教事业统归县人民政府第三科管理。1956年改为文教科,各乡镇设立文教专干。“文革”期间,学校下放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各级设立教育革命领导小组。派“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县城学校进行管理,派 “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农村学校进行管理。
  1977年,撤消各级教育革命领导小组,由各公社中小学校长兼任文教干事,负责学校管理。
  1986年,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分级管理。各乡镇建立了由乡政府、村民小组、学校及地方知名人士组成的乡教育管理委员会,负责动员儿童入学,筹措本乡教育经费及学校教育管理等事宜。
  各类学校领导体制,建国初实行校务委员会制,1952年改行校长负责制;文革”期间实行“革委会” 一元化领导;1978年后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86年,县城中、小学大都建立了党支部。农牧区学校党的组织统归乡(镇)党委领导。各中、小学都设有教务处,各科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学制
  建国初,夏河简师为4年制,各学校学制一律为6年,实行“4、2”分“文革”时,根据“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要求,中学实行2、2分段4年制,小学实行5年制。有的小学、初中合办,称“戴帽中学”或“7年制学校”,也有的小学、初中、高中合办称“9年一贯制”,中小学均改为春季始业1978年,中、小学恢复秋季始业,陆续改为6年学制,为3、3分段。
  课程设置
  建国后,取消“公民”、“童训”等科目,新设政治常识,改国文为语文。小学高年级开设政治常识、语文、算术、史地、自然、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中低年级开设语文、算术、口述、唱游等科目。
  1956年小学开始实行拼音教学。
  “文革”期间,根据“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指示,中学理化课合并为“工业基础知识课”,中学生物、卫生、植物等课程合并称“农业基础知识课,师生常以”走出去,请进来“和”大小课堂“结合等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小学设”三算课(口算、珠算、笔算)。
  1978年后,中小学课程设置恢复旧制。1982年恢复民族语文,教学,夏河县民族类中小学分别实行藏汉语并用的双语教学,牧区学校以藏文为主授果,单科加授汉语文,半农半牧区学校以汉文主授课,单科加授藏语文。县蔵族中学根据小学生源实际,实行“两个为主”(即分别以藏语文、汉文为主授课)教学体系,合校分班授课。
  思想教育解放初期,结合“镇反”、“抗美援朝”运动、学校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物)。1957年后,根据“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结合“创三好”、“学雷锋”等活动,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文化革命”期间,以单纯搞阶级斗争和各种政治活动为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思想教育转入正规。1981年再次修订公布中小学生《学生守则》,1982年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1983年开展以爱国主义和两个文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学校建立国旗升降制度。1984年后,以“三个面向”为指针,着重进行爱国主义、革命理想、道德、法制、纪律、劳动等教育活动。
  第三节教师队伍
  —、队伍构成
  夏河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旧有学校的原有教师继续留用,同时吸收了部分社会人员补充教师队伍,仍沿用聘任制。1952年后教师纳入国家干部编制,实行任用制。1957年底,全县共有公派教师96人,其中中学教师19人,小学教师77人,民办教师50人。
  1958年至1960年,在“大跃进”形势下,夏河县教育事业也岀现“跃进”,大量吸收民办教师,1958年全县共有公派教师106名,其中中学教师19名,小学教师87名,民办教师77名,教师素质下降。同时由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部分老教师离开教学岗位。
  1961年调整、整顿学校,部分教师被精简下放。
  1964年后,在农村发展耕读小学,继续提倡民办教育,大量吸收民办教师,教师队伍又有发展,1966年全县有中小学教师228人,其中民办教师67人。
  “文化革命”期间,广大教师遭受迫害,1972年后,中学教育畸形发展,师范院校五年不招生,合格教师无法补充,出现教师拔高使用,民办教师数量激增的现象。1975年全县有中学教师48人,其中小学教师拔高使用22人,小教682人,其中民办458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67.2%。从教师队伍的构成情况看,一是民办教师多,二是未接受师范教育者多,文化业务水平低,影响了教学质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各类学校平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提高和改善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遂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981年在调整中,辞退了不具备任职资格的民办教师325名。1982年鉴于民族师资及中学部分学科专业教师不足的实际,招聘补充了一批藏文教师和中学紧缺学科专业教师。同时,通过考核,转正录用了一部分民办教师,使教师队伍结构不断趋于合理。
  1986年,全县共有中学教职工200名,其中招聘代课教师10人,全县共有小学教师526名,其中民办教师62人。
  二、师资培养
  50年代初期,夏河县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相应突出,小学尤为严重。
  1952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后,采用长期培养短期轮训相结合的办法逐步解决。
  1958年教育事业盲目发展,师资水平严重下降,1962年根据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通过离职轮训和业余进修相结合的方针,争取保送外地进修、假期集中学习和在职自学接受函授教育等方法,使师资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进修培训工作中断,师资素质严重下降。1972年,县文教局举办一期藏文教师训练班,为期两月。1973年至1974年,县文教局举办小学民办教师训练班三期,每期学习三个月时间,开设政治、藏文、算术等课程,共培训小学民办教师120多名。
  1974年县文教局,在县党校开办藏文教师培训班,每期三个月,共举办四期,培训了96名小学藏文教师。
  1978年县文教局,在九甲小学开办小学语文教师训练班,参加人员50名,培训时间三个月。
  1982年县文教局委托县数学协会在夏河中学举办小学教学教师培训班,参加人员50名,学习时间四个月,同年又在县党校开办小学藏文教师培训班, 培训小学藏文教师40名。
  1983年暑假,在县藏族中学举办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培训班,邀请省教育学院康院长讲授现代普通教育管理,参加人员63名。
  与此同量,县文教局开始选送教师离职进修,自1982年至1986年全县共选送150名小学教师到省教育学院、青海教育学院,无锡、杨州、苏州等地教育学院接受专业培训,为期二至三年不等。1964年后,县文教局开展电大,函授以及自学考试等在职自学活动,部分教师参加学习考试,取得专业合格证书。
  三、教师待遇
  解放初期,夏河县教师待遇实行实物工资制度,每月每人发给粮食一石至一石三斗。
  1952年7月,开始实行以工资分为单位的工资标准,教员工资分最低者略微超过145元左右,最高的可达190元左右,以银元兑付。
  1955年起实行货币工资制,月平均工资60元左右。1956年4月,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教员、行政人员、小学教员、行政人员工资标准,至70年代无大的变动,1971年夏河县教职工月平均工资59.96元,中学教职工月平均工资76.83元。
  1978年,教职工工资进行了调整。1978年,调资面20%,1979年调资面40%,1980年普调一级。1984年实行甘南浮动工资,凡在甘南地区工作3年以上的人员均在原工资基础上向上浮动一至二级1979年实行班主任津贴,小学班主任每月5~7元,中学班主任每月4〜6元。1985年,根据省政府有关规定,甘南地区工作的中专以上学历的知识分子干部,每人每月增发10元地区补助,夏河县中、小学教师也享受了这一补助。1985年将知识分子地区补贴增至20元。同年实行教龄津贴,按年限分为3元、5元、7元、10元等。1986年夏河县小学教职工月平均工资181.30元,中学教职工平均工资215.43元。
  建国后,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夏河县中、小学教师还享受下列待遇:1952年9月,实行教职工病假期间生活待遇,1952年开始,女教职工享受产假待遇,教职工探亲假待遇,1954年,教职工享受福利待遇,1956年起,实行教职工退休、退职制度。
  1984年,根据省政府规定,对具有大中专学历的中小学教师,分别按5年、7年、10年的教龄界限分别解决了家属及子女农转非户粮问题。
  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起,以后每年举行隆重庆祝活动,表彰为教育事业做岀贡献的优秀园丁。
  民办教师的待遇:1959年前,采取劳动日工分加生活补助的形式。1970年后除生产队记工分参加年终分配外,小学民办教师由县文教局每月补助5元。1972年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规定:少数民族地区家在本社队的小学民办教师每月由国家补助20.00元,中学民办教师每月由国家补助25.00元,家在外社队的小学民办教师每月由国家补助25.00元,民办教师每月向生产队交5元,年终参加分配。
  1982年,根据省政府规定,民办教师生活补助每人每月增加5.00元。1985年依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规定,小学民办教师每月生活补助提高到40.00元,中学民办教师提高到45.00元,其余由乡、村提成解决,各乡数额不等。最高的如甘加、科才乡每人每月补助40.00元,最少的如唐尕昂、九甲等乡每人每月15.00元至20.00元。
  第四节教育经费与设施
  夏河县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地方筹措、勤工俭学和群众集资几个方面。
  一、国家拨款和地方筹措
  建国后,由州、县财政部门统一拨发教育经费。公办学校的教师工资、基建维修、公杂开支、教学设备购置及教师福利费、学生助学金等纳入国家经济计划,按财政计划数由县文教局统一筹划分拨各校。
  1953年夏河县教育经费核拨数48825.00元,1957年增长到190552.00元。1964年教育经费支出为244400.00元,1966年达到30.1000.00元。
  “文化大革命”中,各项事业遭受严重冲击,教育经费大幅下降。1970年全县教育事业费为220000.00元,1971年全县教育经费为250000.00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教育的投资逐步增加,尤其是增加了对民族教育的投资。1980年全县教育事业费支出1132000.00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岀的14.3%。
  “六五”期末,夏河县教育经费支岀达到1887000.00元。但由于“自然增长”比重较大,教育经费中人头费部分所占比重达到89.12%,各项公务费占10.88%,影响了教学设备的购置、图书资料的补充和校舍的维修等。
  二、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活动,始于1958年,主要是师生劳动收入为主,从事拾烧柴、捡杂骨、小收集等活动,以收入弥补事业费不足。
  1972年,根据有关规定,社队给所属学校划分学农基地,一亩至几十亩不等。夏河县境内各学校主要种植油菜、青稞、洋芋,以收入补贴公务费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耕地承包,学农基地多被收回。夏河县部分年份教育经费情况表
  单位:万元1982年,科才乡寄宿制小学在乡政府大力支持下,开办小牧场,由各户捐献1只母羊,当年有700余只绵羊。1982年,牧场已发展到有羊1400余只,牛30余头的规模,解决了寄宿、学生饮奶和肉食的问题。在此期间,还有一些乡,如:桑科、美仁,也办起了乡属小牧场。1982年,县藏中开办了水泥预制厂。1986年夏河县中学、县藏校、拉卜楞小学也利用沿街空闲地段修建铺面岀租,做为勤工俭学收入,补贴学校经费。
  1986年全县勤工俭学收入63300.00元,学生平均收入达6.00元。
  三、群众集资
  1985年,成立夏河县教育集资委员会,制定了“夏河县筹措教育经费暂行办法”,规定每个干部一年征收一次月工资5%的教育费,农牧民按羊单位 (一头牛折合七个羊单位)一年征收1毛钱的教育费。
  1986年,根据国务院规定,教育集资定为教育附加税形式征收。县政府规定城镇工商户按上年纯收入的3%交纳,农牧民按上年人均收入的1%交纳。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发放民办教师补贴以及弥补公务费用。
  教育经费的不断增长,夏河县教育设施也得到相应改善。1986年底,全县公有校舍44106平方米,新建了藏中、合作镇小学、拉卜楞小学教学楼,乡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基本实现“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各中学建立了仪器室、实验室。各乡中心以上学校配齐“两箱”(小学教学教具箱、小学自然教具箱)。部分学校还配备了电视机、电影放影机、投影仪、收录机等现代教学用具。给县藏中、博拉中学、科才寄宿制小学配备生活用的汽车各1辆。
  第五节社会教育
  一、解放前
  夏河县建制初期,曾设平民学校二处,一附设于县立中山小学,一附设于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以夜校形式教导平民识字,教师由两校人员兼任。
  1934年10月,夏河县政府大夏街成立图书馆一所,藏书157册。
  1936年,划河南操场于藏民小学,同时也用作县公共体育场,设管理人员1名,由县府开支。
  1937年,在图书馆开设阅报所一处,有职员1人。
  1939年4月,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在夏河创办巡回施教队,1941年巡回施教队赴桑科、科才、大参、佐盖尼玛、欧拉、乔科阿万仓、果落康撒、康平、中阿坝、加仓等地,进行现代文化宣传教育。
  1940年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与兰州教馆接洽,由中央庚款董事会、西北防疫处等单位支持在夏河县设立民众教育馆一处,有职员3人,经费由庚款董事会每月借给330元,1941年拉卜楞附近十三庄施行民众教育2次。
  二、解放后
  幼儿教育
  1958年11月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加速普及幼儿教育”口号,年底全县各乡镇突击办起108所幼儿园,入园儿童2315名。1960年,农村食堂解散,幼儿园亦随之消失。
  1977年,夏河县第一小学(今藏民小学)开办附设红幼班招收4~6岁幼儿25名,施以学前教育,学制一年。
  1981年,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纲要施行草案》。1982年夏河县开办拉卜楞幼儿园,隶属县文教局管辖,共收到各单位及个人捐助11000余元,县藏民小学红幼班归并到拉卜楞幼儿园,当年招收入园儿童30名,有教职工6名。幼儿园址为原县建司木工车间,占地面积1.6亩,建筑面积215平方米。至1986年底累计出园儿童154名,共有教职工10名。
  扫盲
  1952年,县政府三科为配合农村工作,在黄刺滩、完尕滩、清水、桥沟等地开办识字班,利用农闲时间,兴办冬学。突击识字。1963年设立“扫盲工作委员会”,在三科配备专职扫盲干部。
  1956年县文教科举办一期“扫盲调训班”,培训农村扫盲教员、辅导员14人。6月,召开了全县扫盲积极分子大会,之后各区扫盲协会相继建立。
  1957年,扫盲工作由除小规模提高到高小规模,县扫盲工作委员会抽调扫盲专干3人,分片巡回各区检查指导,至年底共有3563人,590人达到脱盲标准。
  1958年,开展扫盲工作“大跃进”,强制性组织20729人进入百余所业余夜校学习,层层设立扫盲指挥部,搞扫盲会战,但收效甚微。
  1971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办了以学政治、学文化、开展文娱活动为主的政治夜校,夜校教师由乡村教师、生产队会计及插队知青担任。学员以15岁以上45岁以下青壮年农牧民为主。教材为小学1至3年级语文课本、毛泽东语录等。1974年采用青海省编辑的藏汉两文《农民识字课本》,共免费发放13200册。1973年成立“夏河县农牧民业余教育委员会”,各大队、各乡亦成立相应机构,仍以“政治夜校”形式进行农牧民业余扫盲教育。
  1984年后,随着“燎原计划”、“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的实施,乡村成人教育工作亦相应发展。1986年,美仁乡中心小学教师华尔旦创办“青年之家”,组织附近青年牧民20多人利用冬闲及夜晚学文化、学科学技术。完尕滩乡政府以兰夏绒毛公司为依托,开办了完尕滩乡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美武、博拉、阿木去乎等乡也以寺院为依托,相继开办了以藏文和扫盲为主的成人教育扫盲班。
  职工业余教育
  50年代初,县政府在第三科设立职工业余教育机构,配备专职教师3人,通过“临时性工人冬训班”、“机关工作人员速成识字班”、“店员速成实验班”、“业余夜校”等形式,对职工实行扫盲教育和职工技术教育。1957年,参加业余初小班学习的职工130人,参加业余高小班学习的职工76人,参加业余初中班学习的职工50人。
  1976年,夏河县成立“七、二一”工人业余大学领导小组,在县皮革厂、邮电局、县农机厂开办了“七、二一”工人业余大学,参加学习人员172人, 聘请兼职教师16人。分别开设文化补习班、业余学习班、理论学习班。
  1982年,夏河县支行举办职工业余学习班,施行政策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及业务基础教育。
  1982年夏河县总工会组织全县职工开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
  1984年县文教局开办职工业余电视大学,参加学员27人。同年县文教局组织职工参加自学考试业余辅导;1986年底,参加自学考试取得大专毕业文凭的3人。解放以来夏河县小学基本情况统计表解放以来夏河县中等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解放前夏河县小学教育基本情况统计表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