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085 条 125 / 1339
1861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民间节日习俗的情况,包含了春节、立春、元宵节等。
1862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节日文化,起源于汉代宗教性节日。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包括吃元霄、逛花灯,灯是元宵节的重要特征。历史上,花灯制作技艺不断提高,灯节活动逐渐深入民间,宁河县元宵花灯活动也有着悠久历史,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一项受人民喜爱的...
1863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丰台民间剪纸是宁河县古文化的发祥地,内容丰富多彩,是农村生活的反映,也是人们美好理想的寄托之所。收集整理剪纸作品,发现新老艺人,继承创新是剪纸艺术的生命力所在。
1864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丰台染纸在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鼎盛,以手工大红纸和软红纸为主,质量高、信誉好。原料来自辽宁、黑龙江、山东等地,销售到东北三省和全国各地。制作过程包括上胶和染色两步,技术高超,彩色染纸也取得较高信誉。1937年后被迫停产,80年代初恢复...
1865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潘庄鹤翎会始于明朝永乐年间,定名于清朝末年,表演形式为八仙驾仙鹤遨游东海。由八位演员表演,伴唱队和民乐伴奏队辅助演出。鹤翎会词曲清心悠扬,演出地点不固定。表演风格独具特色,包括献宝环节。
1866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天津宁河县芦台镇的叠罗汉花会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文体活动。传说起源于三百多年前,但实际上是人们模仿寺庙罗汉形象和表演发展而来。叠罗汉需要强健体魄和聪明才智,是人们庆祝丰收和祈求平安的方式。
1867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地势低洼,水量充沛,适合银鱼、紫蟹和芦苇的生长。银鱼是潮汐河中独特的溯河鱼类,曾作为贡品进京。由于防潮闸的建立,银鱼逐渐绝迹。河蟹在河流中繁衍生息,但受到拦河坝和防潮闸的影响,洄游受阻。芦苇是一种多用途植物,但其面积逐年减少...
1868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水资源丰富,人们使用不同的提水工具满足生活和农业灌溉。生活用水从木桶到白铁桶,再到园桶。农田灌溉有水瓢、水斗子、龙骨水车、柴油机和水泵等多种工具。
1869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基子房建筑方式包括挖基子、砸地基、盖房子等步骤,其中盖房子需要挂红、上檩等仪式。基子房结构坚固耐久,但盖房过程繁琐,需要团队合作和好泥、拉筋等细节处理。
1870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40年代的孩子们在贫困的环境中生活,但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憧憬。他们喜欢端午节和中秋节,因为可以换新衣、吃好饭和玩痛快。他们过年时,期待新衣服、好饭菜、鞭炮和灯笼,有时还自己制作灯笼和鞭炮。他们在乡村里帮忙干农活,拾草是最常见的,...
1871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曾有八处胜景,包括海天东胜、文阁回澜、芦台玉砂等,但由于历史原因,已无当年风貌。
1872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梁城胜景及诗作、潘庄谈古、潘庄镇的古代庙宇、宁河镇旧貌等具体内容。
1873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潘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唐朝时,抗辽名将潘美被封于此,因而改名潘美庄。潘庄有“九街十八巷六庙一庵十三会”之说。这里曾是文化摇篮,出过很多历史名人,也留下了很多文化遗迹。
1874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潘庄的真武庙和宁河县的铁瓦双龙庙都是津沽大地上的古老庙宇,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传说。
1875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因水运发达,千帆竞过,留下了许多船坞。城内四通八达,城外寺庙众多。每年七月十五日,城隍爷会坐着藤轿出巡。城内火会备有救火器械,依赖施舍维持生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