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谈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845
颗粒名称: 古镇谈古
分类号: K292.1
页数: 26
页码: 160-185
摘要: 本章记述了梁城胜景及诗作、潘庄谈古、潘庄镇的古代庙宇、宁河镇旧貌等具体内容。
关键词: 宁河县 潘庄镇 建筑

内容

梁城胜景及诗作
  刘旭清
  古之宁河称梁城,其疆域东西广121里,南北袤134里,比今日宁河地域宽阔得多。梁城,是唐朝卢龙军留守刘仁恭据幽州而筑“梁城”(仁恭被封为梁王)今旧名早已废除,连留下的遗址也难寻其踪了,然梁城八处胜景盛传不衰。
  海天东胜
  宁河县在京都的东面,南临渤海,虽然地势偏僻,人口稀少,不能像大直沽那样通达南来北往的客商,但由海边望去,浩淼无边,水天浑然一色,堪为宁河一胜景,故称海天东胜。有诗云:“日自西流水自东,天光水色有无中,行行宿鸟滩头白,片片飞帆夕照红。派接银河源莫测,襟开大地阔无穷。登临难觅乘槎客,唯有长桥映彩虹。”又有诗赞道:“浩渺无边阔,苍苍泽国东。双青天倒海,一碧水浮空,云接波涛紫,霞连岛屿红。朝来闲眺望,初日早晴烘。”
  文阁回澜
  县城以水作城墙,东面有一数十亩湖泊,远流细水,都灌注其中,与海相通。因为建造文昌阁在上面,若从阁上下望,每当潮汐往来,阳光照射波澜成紫色,拍打堤岸,也是县内的胜况奇景。诗赞云:“阁势如建标,四水环激浪。潋滟青葱间,亭亭屹相向。上为帝车运,下为百川障。临涯蹑云衢,天门〓失宕宕。”又有诗赞道:“回澜通巨壑,高阁压城隅,宛转映丹壁,潆洄荡碧芦。细纹疑织绵,圆影想藏珠。更看波光净,环流紫翠纡。”
  芦台玉砂
  芦台盛产盐,每当夏、秋时节,盐滩内晒成的盐,堆积在河边,远望如同云山一样,列为一景,并非只求美观,因为县有盐场,禁止私运,管理好了,盐户才能安心经营,来此地为官者由这景色,而想到自己应负的责任了。有诗云:“神田传灵术,盐如散玉砂。飞霜凝作粒,积雪灿堆花。色异空青产,形堪皎白夸。烧成砖入式,依例贡天家。”又有诗:“新仓旧在后唐来,煮海熬波也筑台。匝岸涂成如雪积,方池击破〓牙冰开。一望梁河饶美利,江干长自拥晴堆。”
  潮河银练
  潮河,(源于迁安县的三台营,又叫蓟运河)用潮为河名,是因河临近海。早涨晚落往返迂迥,风吹水浪,白色波纹随之而生,洁净如同银色的柔炼。有诗赞云:“潮罢还澎潮信真,河因近海往来频。随风荡漾轻舒练,作雪奔腾直泻银。高涌寒光摇浦溆,平铺秦影漾星辰。何年织女曾遗苎,流向人间古渡津。“又诗云:“早晚潮微涌,随风引溜长。波源接碧海,弧想接红墙,龙化金梭织,鱼抛玉尺量。最宜云锦映,相对多成章。”
  宁沽樵影
  县城西南面有宁车沽,周围数十里,地碱不能耕种,只生丛芦蔓草。雨后野草茂密,天津与宁河,炊火都依赖它。村中樵夫,四方出动割刈。到了下晚,太阳斜照时,又相互传呼回家。身短影长的人,连续行于田野中间,不知道执斧戴笠的樵夫们,似乎有成千上万了,真是加紧有一番意境。有诗赞云:“腰镰各一肩,历历望中悬。草木荒郊外,羊牛落照边。迹堪渔父伍,景作画图看,几曲归途晚,微风入暮烟。”
  又有诗云:“细草连村合,居人事采樵。碧芦和露刈,黄叶带霜桃。圆笠迎朝旭,长歌答暮潮,归来家未远,行隔夕阳桥。”
  江口渔歌
  江洼口为宁河与宝坻分界的地方,不管是丰润的还乡河,还是宝坻县的八门城河等等,都经过此地而流入蓟运河。水道回旋婉转,渔人多集散于此。春天柳絮飘扬荡浮,秋夜荻花起伏摇摆。有诗赞道:芦花江上利源多,两岸人家尽笠蓑。一片榔鸣云外响。几回渔唱水涯过。波涵极浦纹如织,网晒斜阳密似罗。小艇乘潮随上下,前溪又起月明歌。
  七里烟波
  县城西南五十里,有一处大片沼泽,名叫七里海,水本来没有源头,因为地势洼下,涝水都归入这里,当雨水多时,一望无边,如同汪洋大海,所以叫海。东西长二十多公里,南北宽约五公里。每当盛夏烟波浩淼,海天茫茫,令人心旷神怡。有诗赞道:苍茫千顷总澄泓,吐纳川流海作名。烟雾蒙蒙时雨过。澄澜渺渺午风轻。光摇碧涨龙蛇动,影倒青天日月行。遥看夕阳云水际,打鱼船过浪头生。
  北塘双垒
  北塘,北靠大河,东面控制海口,是宁河的重镇,故设一名千总,驻兵守护海防。海口的南北两岸,各建炮台一座,创于明朝,后来海盗平息久了,日渐颓毁。(清时为抗击外来侵略又重建炮台。)有诗赞道:烽烟久已息,故垒尚依然。并峙雄畿辅,双标控海天。登恰殊渺渺,形胜自年年。幸际开平盛,金汤庆万全。
  宁河八处胜景,由于历史的沿革,已无当年风貌了。
  潘庄谈古
  刘旭清
  古之潘庄据有史可考的称为监官庄,建于唐朝武德年间,北宁年间将监官庄皇封给抗辽名将潘仁美,便改称潘美庄,后简称潘庄沿用至今。不管怎么说潘庄的由来以及得名确与潘美有关。潘美,据《宋史》讲,河北大名人,其籍在潘庄,《宁河县地名志》对潘庄的得名也作了与潘美有关的佐证。其实潘庄建庄并非始于唐朝,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有人在此居住。在双坨(潘庄镇辖,在其西南)出土的春秋时期的宝剑(县文化馆珍藏)和在东塘坨出土的各种陶器及古城遗址足可证明春秋时期这里就有村庄和居民,现今潘庄之所以说有史可考于唐,只不过是看人所编《宁河县志》之疏罢了。一本地方史志不可能对一古镇作全方位的说明与详载。
  古老的潘庄随着历史的沿延,时代的变迁,古之风貌已荡然无存了,据史载,古之潘庄有“九街十八巷六庙一庵十三会”之说。
  九街即东、西大街,(一条街)西魁星街、南北大街、兴隆街、鼓楼街东、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和太平街。所谓十八巷是以十八个姓氏(刘、杨、曹、冯、马等)命名的胡同,有意思的是潘庄竟无潘家胡同,现今只有马家胡同尚存。六庙为观音寺、关帝庙、真武、水晶庵、药王、火神庙。六庙中真武庙最为壮观,因为它建于古镇之北又称北庙。在北庙建筑群中共有七十二条屋脊,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你无论从任何一个方向观看庙脊均是七十二条,毫无遮掩,堪称建筑一奇迹。一庵供为地藏菩萨。十三会即小车、中幡、鹤翎、风云、春阁、狮子、龙灯、大小高跷、宝座、保安、节节高、牛轴等十三道花会。其中鹤翎会以八仙献宝表演的绝妙和《渔翁乐》歌词意境的悠美而名扬神州大地。
  在潘庄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流传着孔子在双坨讲学的传说,也发生过“打渔杀家”的故事。既有杨七郎的古墓,又有灵台山神秘的传说,还有潘美八十一座古墓群。王母娘娘在七里海给后人留下苇叶掐印之迹,也有西塘坨黑鲫鱼的历史佳肴,还有……
  古老的潘庄散发着浓郁乡土的气息,它成为七里海地区文化的摇篮。同时它作为历史名镇也洋溢着改革大潮涌动下的新的辉煌。
  潘庄镇的古代庙宇
  刘旭清
  真武庙
  在津沽大地众多庙宇中,宁河县潘庄村的真武庙可谓壮观。
  潘庄的真武庙始建于宋朝,因为坐落在村北,人们习惯称之为北庙。潘庄真武庙分为大殿(金殿)、后殿和钟鼓楼三部分,皆为木制框架青砖瓦结构。大殿高10丈,后殿高6丈,七十二条屋脊,层层露脊,无论是大殿,还是后殿,乃至钟鼓楼,都不遮影,堪称一奇观。还有比这更为奇特的是庙大门口有两个高达三米重达三吨的石狮子分居两侧,走至门口有哼哈两将守门,只见那哼将军执铁索,哈将军手握大木刀,如果你来北庙进香走错机关,木制的哼哈二将立刻出来,用铁索把你锁住,把木刀横在你的脖子上。据说,这一机关曾吓死好几个人,因此就把这一“机关”取消了。进了庙之后,是一条花岗石的甬道直通大殿,在甬道两侧有鼓楼和钟楼建筑。钟楼里的大铜钟高达2.4米,钟口两人环抱还有余。据说,这口大钟是宋朝末年顺着七里海的小南河漂流入普沱河(北庙前的一条河),一共漂来两口大铜钟,水击两钟相撞“咣、咣”作响,“咣、咣你去哪里?”一钟问另一钟。“咣、咣,我去潘庄,你去黄庄。”这个神话传说虽无法考证,但潘庄的北庙却有此大钟,当年黄庄(宝坻县)庙宇中也有另一口与其一样的大铜钟,(文革期间,潘庄的大钟被毁,黄庄大钟幸存)。走过钟鼓楼之后,便是高达三十米的金殿了。殿中真武大帝铜像高达十米,威风凛凛,八面生风,其形象为披发黑衣,手持宝剑,足踏龟蛇,卫将执黑旗,两旁为金童玉女、水火二将。但真武的原形却是龟与蛇的合体,龟蛇合体之形,则起源于远古的星宿的崇拜,今天只留遗迹,庙宇已荡然无存,真是件憾事。
  双龙庙
  在津沽大地诸多庙宇中,给人们留下神奇色彩的传说的,还属宁河县境内的铁瓦双龙庙了。
  铁瓦双龙庙坐落在宁河县境内西塘坨村西部,普济河东畔,与七郎山隔河相峙。
  相传,该庙始建于宋朝,它的建成据说与七郎山有关,当年抬送杨七郎尸体的队伍行至西塘坨境内的普济河西岸歇脚时,淌下几滴鲜血,后来,本村运老汉用几捧黄土将七郎鲜血掩盖,没成想这小土堆一天比一天大,天天见长。村民甚为慌恐,没过多久村里来了一位道士,他说这是七郎神君显圣,要在七郎山对面修一座铁瓦庙,庙上有两条龙伏其脊上,才能压住七郎山的长势。村民依其意,集资在普济河东岸与七郎山相对处修造了一座气势雄伟的庙宇,因当时铁瓦价格昂贵,再加上七郎山长势凶猛一时间赶制不出来那么多铁瓦,只好用三块铁瓦作脊瓦,其它用青瓦代替。说来也奇怪,庙修好之后,七郎山真的不再长高了。在庙顶脊上有两条金碧辉煌的金龙伏其上,一条头东,另一条头西,每当下雨前两条金龙身上就有一层汗珠出现。村民用它预知天气甚为灵验。村民给其庙命名为铁瓦双龙庙(村民中也有叫双龙寺铁瓦庙,因建庙时须铁瓦压七郎山长势,再者庙建成后始终有道士主持,据考证称之为铁瓦双龙庙为确切)。
  庙宇建成后香火一直很旺盛,许多村民和外村乡民都来此庙敬香。据村里许多老人讲,村里哪家有红白喜事须用八仙桌、碗、筷等物,只要到七郎山或铁瓦双龙庙中敬上几炷香,心中默念所需物品,第二天到庙中去取,用完之后再敬香奉还,一时间很为灵验。
  就在庙和七郎山之间是普济河,距庙和七郎山百米处有一座石拱桥(村民称为罗锅桥)。据说桥底下有龟、蛇二仙曾居住过,当年八国联军想火烧西塘坨村,当大队人马行至桥头时,忽然桥不见了,展现在侵略者面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水,他们只好调头绕道而行。只可惜“文革”前夕,因修村扬水站用石条把这座古桥拆了。更可惜的是这座古庙也毁于“文革”前夕。
  据村里老人讲(此人仍在主管房基地)在清理铁瓦双龙庙这条街时,有一条金线(金沫)通到很远、很远。后来,村里在此庙遗址上建了一座药厂,村里有大部分人在此获益非浅。
  几经沧桑,铁瓦双龙庙的风貌已荡然无存了,然而,关于铁瓦双龙庙的传说仍在人们中流传。
  宁河镇旧貌
  刘志芹
  古之宁河称“梁城”,唐乾宁二年(895年)刘仁恭据幽州,筑“梁城”(今宁河镇),明永乐二年(1404年)设梁城守御千户所。
  清·雍正九年三月九日,“内阁移称,梁城所改设县名字样,钦定宁河县”,“因宁车沽河而得名”,从宝坻县析出,始置县。
  宁河境内有一条“蓟运河”,流至北塘入于渤海。这条大河,西通海河,直达天津,东连梅河可至唐山,北至丰台与还乡河相通。它贯穿全境,蜿蜒曲折,流至县城,从南经东,转北向西。把这个小小的县城,环绕在怀抱之中。西面是一条人工凿穿的水渠,宽有数丈,渠上架起一座上有护栏的三孔大石桥。
  那时,航运繁忙,河中大小船支,昼夜往来,络绎不绝。真可谓:千帆竞过,百舸争流。宁河县城独据地利,天然水旱码头。商贾云集,人烟辐辏。因有南坞、东坞、北坞都是船支停泊,装卸货物的所在。后来逐渐聚居成村,讹“坞”做“窝”以至于今。
  三处船坞都有渡船,以供来往行人之便。唯东坞船支最大,可以引渡车马。这样一来,县城的陆路东可通丰润、唐山。北通玉田、遵化。南往芦台。西可联接河西各村的大御路,经潘庄,堤头而至天津。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宁河县城内有纵横东、西、南、北的四条大街。在街道的相交点,也就是城内的中心点,叫“大十字街。”因为东边还有一条北起县衙门前直通南面城边略窄的小街叫“小十字街”。四条大街的尽头,各有城门一座,城门上建有城楼。从它的建筑风格来看,是清代设县时新建或重建而成。民国年间还保存完好,十分坚固并无损坏之处。每逢春节城楼上张灯结彩点缀升平。城门以外,还有许多居民住户俗称“城上”。因之有东城上、西城上、北城上等处。
  宁河县衙署坐落在小十字街北侧,是县城的政治中心。具有一般衙门的规模,有大堂、二堂、东、西花厅。大堂是县官审理案件办公的地方,两旁是三班六役站班之处。后堂是县官及眷属居住的内宅。另有戒备森严的大狱一所,是囚禁犯人的监牢。
  因为满清时代,盛行兴修庙宇,所以城内外寺庙甚多。北城上有“北大寺”供奉释教佛祖释迦牟尼。彩塑金身,趺坐莲台。两旁为尊者,并列十八罗汉,四大金刚。
  往西有“真武庙”其真武大帝端坐正中,龟、蛇二将分侍左右,下有桃花女和周公的塑象。
  紧靠河边有“龙王庙”内供四海龙王,配有巡海夜叉,各种水下精灵。四时祭祀,祈求保佑风调雨顺,免受旱涝洪灾之苦。
  进北门不远就是“城隍庙”占地面积很大周遭青砖围墙,山门宏伟,两扇大门对书“彰善”“阐恶”四字。一入庙门就见两旁站着泥塑判官、小鬼、牛头马面、黑白无常,阴森怖人。迎面是大堂,悬一匾额为“照胆台”。两边楹联,上联为:“为善不昌,祖父有余殃,殃尽则昌”;下联为:“为恶不殃,祖父有余德,德尽则殃”。书案上有笔筒、印信,文房四宝等物。两侧竖立肃静,回避的木牌。神龛内坐着木雕城隍神像,头戴乌纱,身穿朝服,腰横玉带。端坐轿座之上,后殿是城隍爷和城隍奶奶并坐的塑像。每年七月十五日,旧俗为城隍爷“出巡”日,要把这尊木雕像请下来,坐上藤轿,罩上轿围,八人抬着,鸣锣喝道,遍游大街小巷。
  再往南走就是“火神庙”供奉火德星君,就是古神话传说的祝融。下属是些奇形怪状的火卒,手拿引火工具如“火伞、火扇、火蛇、火鸽等等。常言水火无情,是老百姓最怕的天灾。因此,香花供养,十分虔诚。
  城内的消防组织,名为“火会”公共备有水龙、水枪、水机、挠钩、水桶、扁担之类的救火器械。闲时都存放在火神庙内,一旦有警全城商号百姓都来集合,凭持有的“火牌”领取工具去现场救火。与其并屋而建的是“马神庙”供着三只眼的马王爷,是主管六畜之神。
  北街西侧,小巷内有“观音庵”供着慈航普渡的观音大士。庵内有几个尼姑住持,师徒经常到四乡化缘,依赖施舍,维持生计。解放后都还俗去了。
  大十字街西侧有“关帝庙”是降魔帝君关羽的香火地。门前踞坐一对巨型石狮,左右钟鼓二楼,门横“浩气长存”的大匾。殿中,关帝坐在虎皮帅椅之上,手执春秋一卷,紧锁蚕眉,微睁凤目,凝神阅览。身后是黑面虬髯的周仓,手执青龙偃月大刀,肃然侍立,旁有马童,牵着追风赤兔马。此庙香火最盛,求签祈福,卜筮休咎的人四季不断,顶礼膜拜,香烟缭绕。
  南街百姓丛居,西街商号林立,都没有庙宇。在西南隅有一座建筑宏伟的“文庙”前有石碑一幢,上镌:“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字样。迎门有石雕牌坊,旁有泮池。正殿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丘夫子的牌位,两旁并列孔氏家族的牌位。东西配殿分列颜回,子路,闵子骞等七十二贤人的牌位。此庙在科举时代最为兴盛每年春丁、秋丁都是祀孔的日子,届时,四面八方读书士子,纷纷赶来,持礼如仪,参加祭祀仪式,十分热闹。
  因为庙址地处南河沿,门前就是昼夜之间两次潮落的运河。每当河水来潮,潮水的先驱“潮猛”汹涌澎湃,锐不可挡。但在经过文庙门前时,潮猛自动减弱,水流平稳。流不多远浪潮又恢复原状,奔腾呼啸而去。因此蔚为奇观,并有许多传说。好事者把它凑成一景,名曰:“汐底隐波。”成为八景以外的一景。这种奇异现象,是因为河水从南往北至西关村附近,突然有一个九十度的大转弯,转而向东,水流逐渐迟缓下来,其实并不奇怪。
  小十字街南头,有“王刚节公祠堂”。供奉民族英烈王锡朋的神位。因王总兵在浙江定海与葛云飞,郑国鸿三人,并肩对英夷作战,壮烈殉国。除在董庄子墓葬处有祠堂外,道光皇帝二十一年敕封特在县城设立此祠堂。
  循小十字街往南不远就是“齐家庙”是日伪时期华北治安军总司令齐燮元的家祠。是在他当督军时开工修建的,遍请能工巧匠,极尽豪华绚丽。门前高石台阶,四根红漆抱柱,虎坐式门楼,朱红大门,威严庄重。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仿古式建筑。迎面有石坊一座,上刻“本支百世;俎豆千秋”为大书法家华士奎所书。四柱蟠龙,高肉雕刻,张牙舞爪,腾空欲飞。过后是一直径丈余的八角大荷花缸,系用八块大石拼接凿制而成。无论边沿上下,纹饰奇巧,精美绝伦。所用青砖研磨对缝。山角檐前,镂刻花卉虫鱼,飞禽走兽各不雷同。檐下基石,浮雕八仙人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室内藻井华丽。墙壁生辉。神案上悬置镂花神龛,穿枝过梗,牵枝连蔓,巧夺天工,叹为观止。龛内供奉齐家先远一脉宗亲的木主,子孙四时祭向。
  东街路北,“齐家府第”是齐燮元的宅院。门前台阶高大,两侧有上马石,下马石。门中有照壁,西侧是门房。宅内四层到底五合套的正房,每层各有东西厢房三间,很象北京的四合院。宅东侧有一便门,是车棚、马厩、厨房的所在。每层宅院都有一个石砌的八角月亮门侧通宅内。墙上嵌设传膳用的半桶式碗橱,可以旋转,厨师做好饭菜,放入桶内,旋转过去里边有人接取。
  再往东有“杜家祠堂”可以想见清朝初年杜立德做尚书时的空前盛况。时过境迁,杜家式微渐趋零落。殿堂之中,蛛丝鼠迹,四壁尘封,院中断壁残垣,阶苔墙草,破败不堪,一派凄凉景象。
  再有“文昌阁”供文昌帝君,是司文的神祗,说他专管人间文场中的积弊,公正无私,考试生员有才学的不致名落孙山,湮没人才,不过是读书人幻想而已。旧时士子考中功名都要祭告文昌帝君,或书匾额悬于殿内,文昌宫正殿门匾:“星联奎壁”即为清末二甲戴彬元所书。
  其阁建在高台之上,门前有水塘,阔约数亩。塘边芦花似锦,杨柳如烟。塘水直通大河随潮张落,时有锦鳞砉然跃出水面。因成一景曰:“文阁回澜。”为宁河八景之一。
  离此不远有“魁星楼”悬有一匾上书“传胪”二字亦系戴彬元手笔,中有蓝面大鬼,獠牙锯齿,血口突睛,身披金甲,一手托斗,一手执笔,有堪堪点下之意。据说他是天上二十八宿中的奎木狼,他的笔点在谁的名字上,谁就得中头名状元。
  对过有一“娘娘庙”供奉封神榜中的琼霄、碧霄、云霄三位娘娘。三尊塑像,蛾眉粉黛,娇姿冶容。庙会期间,香火兴盛,多为妇女前往,祈求早生贵子。
  东门外有“杜阁老坟茔”占地面积很大,周围有石栅圈囿。墓门有甬路一条,直达明堂,有石桌、石墩、石香炉等祭祀用具。两侧有巨型〓屃昂首俯伏,身负高耸石碑,一侧是皇恩浩荡钦赐的神道碑,一侧是杜立德的墓志铭。甬路两旁,有石刻翁仲顶冠束带,秉手侍立。以下是石马、石羊、石驼等做为墓前点景。虽然荒草没胫荆棘悬针,还不失当年气派。
  城内经济也很繁荣,每逢农历四、九两日为集市。四乡村民都来赶集,做买做卖十分热闹。市场销售的商品,大多为农副产品,如:粗细杂粮、各种蔬菜、鲜活鱼虾,芦蓆棉麻之类。再有花生、山芋、梨、枣、柿、栗及其它果品都是从北部各县贩运而来。
  东街店铺有“庆元楼”是一家包办酒席的饭馆。两层楼房,门市兼卖各类面食,以肉酥烧饼最为有名。“九成鱼店”是一家经营官盐的商号兼营鱼类批发业务。“泰康书店”经营纸张文具,各类书籍,后来增添石印机兼营印刷业务。还有志成饭庄、三三鞋店等等。
  西街有“九如斋”售卖各种下杂货,如:米、面、油、酒、酱、醋、茶叶及糖果、糕点等等,前店后厂,多种商品都是自家加工制售与其相邻是“大来祥”专卖布匹绸缎。往西还有一家“永丰号”是布匹兼营百货的店铺,专办各类嫁妆,生意十分红火。”“会友轩”也是一家饭馆,一楼一底的店面,据说是阎海创建“隆太当”是山西人开设的当铺。迎门有很高的柜台,专营典当生意。还有“于家老店”是供旅客住宿的店房。米铺、成衣铺、水铺等等。
  北街有“庆生恒药店”专卖丸散膏丹,生熟地道药材。设有坐堂医生,为患者诊病。“复兴成”是糕点铺也卖干鲜果品。还有一家“官膏店”专卖鸦片、吗啡、海洛因等毒品。毒害人民,遗祸无穷。
  南街只是一些摆摊设点的小买卖,如卖肉的、卖羊杂碎的、扎油条的、烤白薯的、卖切糕、凉糕、凉粉和各类小吃食的摊贩聚集之处。
  宁河县“邮政局”就设在南街路东,政府派来的局长携带家属,住在邮局后院。邮差也是一同来的外地人。现在邮戳上有:“宁河(城内)”的字样就是那时留下来的痕迹。
  由于城内集市繁荣,行商坐贾非常活跃。不远千里,不遗余力,贩运各种物资,前来货卖,凡属百姓日常所需,应有尽有。每值傍年过节,过了腊月二十四日每天都有集市。置办年货的人山人海,万头攒动,摩肩接踵,拥挤不堪。销售货物多为年节吃食,酒果点心,香烛纸马等类,销量可逾平时百倍。
  丰收年景,春节期间闹花会,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腊月二十九“踩街”一直扭到元宵佳节。家家悬灯,燃放烟火。花会有“旱船”扮演水漫金山,船上青蛇、白蛇、许仙三人,船下有水族八怪,表演滑稽动作。另有“西厢记”船上坐莺莺、红娘、张生三人,笙、管、笛、箫雅乐吹奏,哼唱着昆腔“饯别”十分动听。地秧歌、高跷、扮演渔、樵、耕、读人物,率领红男绿女,载歌载舞。其它如罗汉、狮子各献绝技,尚有多种不及备载。所有花会,包括四乡来的都要到衙门口前“斗场”祝贺新年,热闹非凡。
  农历二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的生日。先要扎制一条彩船,在街头陈列,船上帆、橹皆备。高搭彩棚,彩带飞舞,彩旗飘扬。正中坐着白衣观音,手托净水瓶,另手拿着杨柳枝条,滴洒甘露。旁有善才、龙女侍立。这个日子也要闹花会,每日有善男信女焚香叩拜。正日子那天,把船拖到城外焚烧。上至官吏,下至百姓一齐焚香护送,十分热闹。
  每年“赛神”都要请几台大戏。也就是鲁迅先生说的“社戏”。一般是“梆子”或“评戏”在庙前搭台演出。经费筹自富户、士绅和各个商号。有自愿捐款的,也有许愿还愿的。往往一台唱完,换个地方又接一台,常常连续演出十天半月。
  演戏期间,各地小商小贩都来赶趁,俗话叫“赶台子。”有拉洋片的、变戏法的、耍狗熊的、唱木偶戏的、练武术卖野药的、吹糖人、捏面人的、卖耍货、卖各种小吃食的。还有赌博性质的抽签子、押黑红宝、转糖的、套圈的等等。
  那时候,宁河县管辖地界很广,北邻玉田东接丰润,南边汉沽、北塘、西至军粮城。因为有长芦盐业,海边“灶户”引海水晒盐,缴纳丰厚。因之有“金宝坻,银武清,不如宁河一五更。”之说。尽管我们不十分理解话中的真谛,宁河旧县城在当时也算得较为富庶的小城。
  小城旧貌,述说不尽,史海徜徉,有待后来。
  漫谈芦台地名
  刘钟〓
  五代后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史称僭伪的刘守光据燕称帝,下令在海口镇置芦台军。海口镇是否就是芦台的前身,或者芦台在海口镇范围之内,史无可考,不能确指。或谓大沽人自称是海口镇,两地距离较远,亦不相似。
  芦台军,不能简单理解为芦台的一拨军队。“军”是行政区划名称。凡是称军的地方,也必有驻军。芦台地踞渤海湾沿岸的中继线上,从战略上讲,“得之则畅,失之则塞”。刘守光置芦台军有其防御契丹由南线入侵的军事价值。所以刘守光虽然是个囚父、杀兄不齿于人类的枭獍,言史志者也不能“因人废事”也。
  后梁乾化三年(913)晋(李存朂)将周德威破燕(刘守光),收芦台军。后二年,赵德均镇守芦台军,管理盐斤生产。此后史志记载,即不再有芦台军的记载。
  芦台称镇,沿袭已久。镇,市集大者曰镇。芦台是京津以东的大镇也是军事重镇。清制总兵官曰镇(约当今日之师)。通永(通州、永平府一带)镇总兵衙门即设在芦台街东,直隶提督聂士成率武毅军驻节芦台东大营,两次奉直战争,军马倥偬,此来彼往,都不能越过芦台。清人诗作,有“千年雄镇古芦台”句。
  芦台别称将台。芦台既然是军事重镇,自不免有军将登台阅兵、发号施令。此将台得名之由来。幼时常听说“南台(儿化)”,在今影剧院附近,应是将台旧址。
  芦阳,是芦台的雅号。自古以阴、阳命名地名是山南水北曰阳:如衡阳、洛阳是;山北水南曰阴:如华阴、淮阴是。芦台无山,只傍在蓟运河的东南岸,自无理由称“阳”。但芦台盛产芦苇,当阳光和煦之际,芦花照眼,一片光明灿烂景象而称“芦阳”亦无不可。自不必拘于山南水北之古例也。
  丰台地名考
  王桂义
  古之丰台称六门庄,因六座城门而得名。
  丰台古城一共有六座城门。南北走向与东西走向的两条大路交叉而成十字大街。以十字街中心为起点按方向分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每条大街有一座城门。城墙高三丈六尺,宽二丈四尺,由巨石砌成,上有垛口,墙面上雕刻有古代神话人物图案。城门宽一丈二尺,由厚约尺余的木板制成,木板上嵌有铁板,铁板上密布铁钉,既坚固又美观。
  东门城楼处在距离十字街心二百五十米的东街口,城门外北临原娘娘庙(现丰台织带厂)。南门城楼设在距离十字街心二百米的南街口,城门外东临天尊阁。西门城楼座落在距离十字街心四十米处,西村大桥东,城门外北临原龙王庙(现丰台税务所旧址)。北门城楼位于距离十字街心门十米的北街口,城门外北临原财神庙(现丰台批发站对过)。
  除此四个正门外,又有南大街和与之交叉的东西小街构成的小十字街,东西街口还各有一座小城门。小城门距小十字街心各三十米,城墙高约二丈二尺,宽约一丈二尺,也由巨石砌成,上雕刻图案,城门结构与大城门无异,只是小了许多。
  六座城门把丰台隔为内外两城,唯一出口就在东街南一
  条隐蔽的胡同,只有当地人知道,都称之“鬼胡同”,由此丰台又得名六门庄。
  解放前,军阀直奉战争,大刀会,国民党军队,人民解放军以及地方农民组织乡防团都曾凭借城势作过战。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我中华国土,杀我同胞,掠我财产。1938年,丰台镇遭受了同样的厄运,日军由唐山开往丰台,在距东门外三华里处架起大炮轰击东城门。经过炮火的洗礼,城门巍然屹立,炮弹击中城门并无损伤,只留下了日寇侵华历史的见证。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方便交通城门被摘下,后出于建设需要,城墙亦被拆除,城墙旧址现在是一条通畅的大路。
  丰台古桥
  王桂义
  古丰台城四面环水。西城门外流淌的是还乡河。它犹如一条长龙由北弯延而来伸向南方,自西城外横穿而过,形成西护城河。南城门外是黑龙河,它的南端与还乡河连通,另一头向东北绕去流经东门外,北门外,形成一道护城河,北端又与还乡河接通。还乡河汇入蓟运河蓟运河流入渤海。为不使海水涨潮淹没村庄,在黑龙河与还乡河接口处设有南北两个防洪闸。在四城门外护城河上分别架有东、西、南、北四座大桥。均修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延用至解放前后。
  东大桥座落在东门外八十米处,正名兴隆桥。桥身长二十米,宽七米,整个桥由巨石砌成,每块石头都有刻口,凹凸处相咬和,坚固异常。桥由三道石墙托住桥身,桥下有四个桥孔,最大的两孔宽度为六米,两个小孔宽四米,可容船只过往。桥栏高约一米二,有精美的古代神话人物浮雕。每个栏柱蹲坐一只石狮。在桥下西端建设有船泊码头,一条三米宽的石阶从桥下直达岸上,便于运送货物。经过二百多年风雨的侵蚀,遭受百年风云的枪林弹雨,东大桥早已千疮百孔,面目全非,解放初期拆换成钢筋水泥桥。
  西大桥座落在西城门外十几米处,正名丰乐桥。桥身长三十米,宽八米。西大桥也由巨石砌成,建筑结构与东大桥相近。大桥下砌五道墙支撑桥身,桥下形成六个桥孔,最宽的两个桥孔宽八米,能容较大船只通过。西大桥的桥栏更为细致。栏面也刻有古代神话人物浮雕,栏杆上刻满了大大小小的狮子。它们或顶或抱,或坐或卧,姿态各异,形象逼真。每到夏季夜晚便有许多人到桥上纳凉,小孩居多,他们摸着桥上的石狮说“摸摸石狮狗,活到九十九”。西大桥下的东岸也建有船泊码头。西大桥解放后还一直在延用,以后有些地方桥面坍塌,七六年地震后又有破损,不久被拆,换成钢筋水泥桥。
  南大桥座落在南城门外三十米处,正名文明桥。桥身长二十米,宽七米。南大桥是木质结构,这是根据五行相生原理,南方位尊丙丁属火,而木能生火,在南方修木桥表示兴旺发达的意思。木桥无栏杆,桥下有六根直径二尺的木柱支撑,均用油浸过,不易腐烂,木柱下垫一块方石。桥头基础是由数百根木桩钉入地下,稳固异常。桥面铺的是一尺半厚的柏木板,能承受四、五吨的重量。解放不久被拆,换成钢筋水泥桥。
  北大桥座落在距北城门二百米处,正名卧龙桥。桥身长十米,宽六米,由巨石砌成,无栏杆。桥下只有一孔,能容较大船只通过。传说修这座桥当时是国库拔银数万两,要求修铜邦铁底九孔卧龙桥。在桥距西淮沽村五华里内,要栽一千棵柳树,修建三道迎水坝,借以阻挡洪水,巩固堤坝。但是由于贪官污吏层层苛扣,偷工减料,才修了个简单的小石桥。而千棵柳和三道迎水坝根本没实现,现在北大桥虽然历经二百多年的风雨,却依然矗立在那里。
  除了这四座桥,东、南两条护城河之间还架有腰带桥,东、北两条护城河上架有一座起凤桥,西村刘巡府刘兆麟家庙还有一座落凤桥。这几座桥的规模和构造与卧龙桥一样,都能容较大船只从桥下通过。还有十几座不知名的小石桥座落于许多河流的分支处,至今仍尚存几座。
  随着时光的流逝,丰台的古桥饱经沧桑,已失去昔日的风采,这是令人遗憾的。
  丰台乡防团
  王桂义
  公元1916年,旧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腐朽败落的清王朝已然覆灭,中华民国诞生不久,全国上下政局混乱,各地军阀四起,盗匪猖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的丰台虽然在政治上遭受了很大的冲击,但仍不失它的繁华热闹,水旱码头车船穿梭,城内四条大街挤满了买卖当铺,街道两侧瓜果摊、蔬菜摊,各种风味小吃十分红火。经济的繁荣使丰台出现了一大批商绅富户他们为保住自己的财富,以陈、武二氏大财主为首成立丰台商会,凭借陈义云<其弟为冯国璋之婿>的势力并以他的名义,由商会出钱成立维护丰台地方治安组织——乡防团。
  乡防团设有团长一名,就是陈义云(陈只为名义的团长,只做决策,不参加战斗)。团兵共计六十名,都是选拔身强力壮的小伙,以二十人为一队,编成三队,每人发“单打一”撅把子杆枪一支(每次只能装一粒子弹,放后再装),每个团兵每月领九块现洋。三个队各有队长一名,每人每月领十二块现洋。乡防团还从外地请来教练两名,每人每月领十五块现洋。乡防团团旗团徽均为国民党旗图案,上面有“丰台乡防团”字样。
  乡防团主要职责是在东、南、西三座城门站岗(北门不通外边,未设岗),检查出入城人员,每队负责一座城门,日夜守卫,并负责维护本地区治安。1924年直奉军阀二次战争结束后,败退的直系逃兵从各地抢来财物驾车路经丰台。陈义云下令乡防团堵截追击,追赶中逃兵不断扔下包袱买路,乡防团这才放弃追赶,把包袱放在城里通知各村认领。乡防团里还有一名神枪手叫王浩。一次,一股马匪在丰台附近做案未遂逃窜而去,乡防团追赶到距丰台八华里的丰润县前蒲泊村,与马匪遭遇。神枪手王浩喝令马匪退去,匪首自恃双枪在手逼近上来,王浩隐身于一堵短墙后抬手一枪,击中匪首右腕,枪应声落地,匪首方自一惊,王浩随即又一粒子弹击中其左腕,双枪落地,马匪吓得仓惶逃走。从此乡防团声威大振,土匪再也不敢到丰台骚扰了。
  乡防团与当时国民党设的警察局共存,互不相犯,未与大股军阀、日寇、革命军队发生冲突。1934年,一股土匪骚扰邻村孙家庄,乡防团倾团出去,在丰台镇西二华里处与土匪遭遇。战斗开始几分钟,神枪手王浩一枪击毙了匪首,其它土匪也倒下不少,其余的见势不好便落荒而逃。乡防团兵追出十余里才得胜而归。在打扫战场时,团兵们才注意到匪首用的竟是一支德国造的“满烧蓝”大肚匣子手枪。回城后交与团长陈义云,陈义云也十分珍视,将这支枪存放在天尊阁太乙观的殿堂里,从未有人使用它。事隔不久,一支国民党部队路过丰台镇,并在丰台驻扎了几天,陈义云热情招待了该军首领,并结识了其中一个头目,交上了朋友。这支部队临走时,陈义云把得来的这支枪送给了这个头目。当时陈家势力已渐衰(靠山冯国璋只昙花一现,不再风云),许多团兵对他这种做法不满,纷纷指责。陈义云由此而心志不畅,忧郁成疾,当年年底在家悬梁自杀而亡。陈义云死后团长由孙玉金,字幼臣代理,此时,乡防团已无力维持地方安全。许多商绅富户或隐或逃,商会解散,团兵开支亦无力解决,许多团兵纷纷回家弃甲耕田,就这样一支地方武装组织——乡防团于该年秋季最终解体。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本书记载了宁河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有关历史资料,包含了艰难岁月、先烈足迹、革命回忆、史海钩沉、民俗风物、古镇谈古、工商邮政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