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151 条 202 / 1011
3016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比较而言,榆林窟第25窟的“八大菩萨曼荼罗”整体上看,色彩沉稳厚重,造型朴素结实,与中唐敦煌笔法相得益彰;而莫高窟第14窟的“观世间曼荼罗”壁画的密教形象则更多显露出敦煌石窟乃至唐朝艺术之晚唐特有的那种凄美迷离气息,色彩配置上多用石绿,整体...
3017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莫高窟第14窟壁画所遵循的绘画蓝本毫无疑问当来自印度, 但是否在晚唐时期通过青藏高原这条丝绸之路而来,颇令人怀疑。事实上,公元9世纪中叶到10世纪中叶乃至其后,至少卫藏地区以及整个青藏高原都没见过类似的风格。更重要的是吐蕃王朝崩溃后,卫藏与...
3018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莫高窟第14窟北壁壁画所依据的佛教典籍是观世音曼荼罗经,这部经典流行于敦煌,却与晚唐时期“吐蕃系”艺术没有什么关系。这与榆林窟第25窟的“八大菩萨曼荼罗”所依据的《八大菩萨曼荼罗经》是吐蕃王朝后期流行于吐蕃帝国的最为经典的造像情形非常之不同...
3019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这些壁画的绘画理念与细节都相当忠实于蓝本。这也是为什么其会给我们一个强烈的印象,即这是相当纯正的东印度波罗艺术风格样式种忠实于蓝本而不加太多改造的艺术处理方式,与前述的“吐蕃系” 艺术传统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知道“吐蕃系”早期艺术的特性之一便...
3020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艺术表现背后的目的与功能。榆林窟第25窟与莫高窟第14窟的这两组同样带有东印度艺术风格的壁画,其壁画所在位置也暴露出其目的与功能的不同。榆林窟第25窟壁画明确强调了这间佛堂中吐蕃艺术的正统与尊严(实则暗示吐蕃政权的统治地位),八大菩萨曼荼罗...
3021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有一点是应该特别提到的,那就是这两组壁画在它们所在洞窟内均与同时代的敦煌汉式绘画共处一室。也就是说,对它们的研究不能孤立,应该考虑到整个洞窟壁画的环境。我们注意到,《八大菩萨曼荼罗经变》与同窟内南北两壁的经变图,明确属于唐蕃两种绘画模式,其...
3022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我们还应该对两组壁画所在位置给予一定的注意。敦煌石窟群内与“吐蕃系”艺术相关的壁画,无论是早期(中晚唐时期),还是后期(西夏蒙元时期),都主要集中在莫高窟南区之外,中晚唐时期主要集中在榆林窟和东、西千佛洞等石窟,西夏蒙元时期虽然也存在于莫高...
3023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也许是更为重要的根据,那就是在北宋初年的莫高窟第76窟壁画中我们同样见到了非常纯正的东印度波罗艺术的图像(图6),这些典型的东印度波罗式佛塔图像应该是中国境内出现最早的图例,而这类佛塔对后来的公元11~13世纪藏传佛教影响十分深刻。这些纯正...
3024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笔者曾几度考察敦煌壁画,印象最为深刻、收获最为丰硕的还是 “2010敦煌论坛:吐蕃时期敦煌石窟艺术国际研讨会”组织的考察。2010 年也因为这次会议与敦煌壁画的考察而变得不同寻常,在此由衷地感谢敦煌研究院所给予的宝贵机会。
3025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为进一步探索以上问题,我们似有必要将石窟壁画、墓葬壁画甚至是卷轴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而大量的图像遗存为我们的考察提供了可能。 这是从视觉艺术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形式、内容、再现方式、叙事结构乃至 “中国绘画传统”的形成等相关问题的方式,其也许会...
3026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屏障画②是蕃据时期敦煌石窟艺术的鲜明特点之一,曾吸引学者们先后做过不同角度的研究。赵青兰先生对蕃据时期敦煌石窟龛内屏风画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③;胡同庆先生则深人探讨了莫高窟第154窟和第231 窟经变画的内容和形式④;于向东先生探讨了莫高窟屏...
3027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石窟建筑的形制早期多为毗诃罗窟和中心塔柱式石窟,工匠营建石窟架构之时所用语法几乎全都是对建筑的模仿。如中心塔柱式石窟的格局与以塔为中心的寺庙建筑群具有相似性。此后渐渐出现另一种手法:视觉转译。此种手法即是将原为建筑或建筑要素的实物转而用另一...
3028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吐蕃时期敦煌石窟的典型窟形——方形平面覆斗顶西壁开龛殿堂窟主要是模拟寺院建筑中的佛殿,因此石窟工匠主要使用了三维“真实模拟”的手法。如前所述,在石窟营建中这种手法是较早出现的。
3029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吐蕃时期的典型洞窟正壁开龛,龛前无方坛,塑像基本置于龛内,此正壁之龛便形成一个由屏风环围而成的尊位(图1)。这一空间格局正是模拟了与居室或寺院建筑中建筑与室内家具陈设相应的空间。
3030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中的画屏大都处于较下的位置,与屏障在居室或佛寺殿堂中的位置相当气以莫高窟第231窟为例:南、北、东三壁的壁画分上下两栏(上栏约占整壁高度的三分之二),其配置多为每壁上栏绘三铺或两铺经变画(东壁门上方为阴嘉政父母供养像),...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