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围屏的空间——石窟的“主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3005
颗粒名称: 2.围屏的空间——石窟的“主人”
分类号: K879.214-53
页数: 5
页码: 49-53
摘要: 吐蕃时期的典型洞窟正壁开龛,龛前无方坛,塑像基本置于龛内,此正壁之龛便形成一个由屏风环围而成的尊位(图1)。这一空间格局正是模拟了与居室或寺院建筑中建筑与室内家具陈设相应的空间。
关键词: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内容

吐蕃时期的典型洞窟正壁开龛,龛前无方坛,塑像基本置于龛内,此正壁之龛便形成一个由屏风环围而成的尊位(图1)。这一空间格局正是模拟了与居室或寺院建筑中建筑与室内家具陈设相应的空间。
  龛内佛床两侧及后方由绘制的多曲屏风环围,而佛床之上为帷帐① ,这样便构成了一座建筑中的尊位。床作为尊位之坐具可以上_到东汉、南北朝,这一现象在唐代笔记小说中也很常见②。
  有趣的是,这一现象不为石窟所独有,而许多遗例显示出许久以来中国墓葬壁画传统中正壁的墓主画像(正壁前的棺椁代表墓主人的肉身)身后亦有多曲围屏。莫高窟龛内塑像与其身后的画屏构成一个空间,这个空间也许是整个洞窟内视觉呈现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与传统墓葬壁画中正壁的墓主及其身后的围屏所构成的空间在视觉上的呈现有着惊人的相似③。而空间的主人一个是墓室的主人,一个是石窟的“主人”。
  检视墓葬艺术,列举墓主画像后有围屏的遗例:汉代熹平五年(176年)河北安平逯家庄汉墓右室壁画(图2)、山东安丘东汉画像石…… 朝鲜平壤冬寿墓(357年)(图3 ),高句丽德兴里墓等。
  北魏时期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墓群M7东壁壁画(正壁,435年)(图4)、 漆片残部。
  西魏、北周壁画墓残损得多。从已发表的墓葬材料来看,安伽墓石棺床立面为多曲屏风(图5),陕西西安北郊炕底寨村北周天和六年(571年) 康业墓带多曲围屏的石榻(图6)。另有西安史君墓、太原虞弘墓。此外 2007年出土于河南的隋代安备墓均带有多曲围屏的石榻。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北周墓葬中的围屏为石质,上有浮雕图像。这种屏风兼具实物和“绘画媒材”的性质,似乎与在二维平面上表现画屏的形式并不相同。但北齐时期山东地区的壁画墓则在壁画中表现画屏①。从媒材和表现形式看,敦煌石窟中的画屏比较接近后者。
  从上述遗例可看出,北魏时期(约5世纪)墓葬壁画开始流行正面墓主画像,典型布局是墓主端坐于帷帐之下、屏风之前。有学者推测这种正面墓主画像是受到佛教艺术影响的结果,而有趣的是作为一种固定样式的墓葬艺术后来又反作用于佛教艺术。尽管唐代墓葬中已经不再流行墓主画像,但上述空间布局的手法却在蕃据时期的敦煌石窟中找到新的存在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墓室壁画中墓主画像身后的屏障只是作为背景而象征性地存在,是“示意图”的,因此在许多作品中屏障上并没有图像,此外屏障以正面或侧面的姿态出现在观者面前。敦煌石窟中正壁龛内的屏障画在营建一座石窟中的尊位之时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龛以三维建筑的形式表现,“主人”以三维的雕塑表现,而屏障则环绕“主人”身体, 以二维形式绘制在龛内壁面之上,一律以正面姿态出现,并成为重要的绘画表现媒介。很显然这种表现手法是“真实再现”与“视觉转译”的成功结合,并日臻成熟,最后形成程式化的表达方式。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