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0023 条 241 / 2002
3601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孕育习俗中踩生及洗三的基本情况。妇女生儿曰“坐褥”,俗云“坐月子”。长春地区农村有些地方,还相当普遍地保留着旧产俗。
3602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孕育习俗中睡扁头与挂摇车的基本情况。生男孩办“满月”时,主要是姥姥家要送一挂摇车(亦曰悠车),车头上写上长命百岁,由舅舅挂在梁上。摇车是用筛板圈或用胶合板做围圈,下垫长于小儿的薄板,内外彩绘,以长皮条兜底悬于梁上,离地三、四...
3603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孕育习俗中百岁(日)与抓周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百岁”、“抓周”。
3604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祝寿习俗的基本内容。其中包含:寿辰与禁忌、寿礼与寿宴。
3605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寿辰与禁忌的基本情况。因为俗信“人生七十古来稀”,“百年为期”。说出“百”字,似乎该“寿终正寝”了。因此做儿女的,在六十六岁以后就年年给老人办寿。或十年一大办,叫“饮上十酒”。
3606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寿礼与寿宴的基本情况。祝寿多在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等整寿年龄举办,一般六十称“花甲宴”(朝鲜族称“还甲宴”),七十称“古稀宴”,八十称“大寿”,故曰“庆八十”,或“庆大寿”。至庆九十或百年大寿则更为隆重,在社会上更受重视,...
3607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丧葬习俗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汉族传统土葬礼仪、满族葬礼、蒙古族葬礼、朝鲜族葬礼、回族葬礼、锡伯族葬礼。
3608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汉族传统土葬礼仪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装裹、入殓、开吊、送行、出殡。
3609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满族葬礼的基本情况。满族棺材称“旗材”与汉族棺材“民材”不同。民材是上宽下窄的木槽式,上盖棺盖。
3610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蒙古族葬礼的基本情况。蒙族停灵时间不超过一个时辰(两小时)。无钟表时,人死后点燃一柱香,燃尽再点一支,再燃尽即出殡。入殓时死者不走门,用三支秫秸拼成门形,尸体从窗户抬出(平时小儿玩时,也忌跳窗,如跳出再跳回,然后从门走出)。
3611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朝鲜族葬礼的基本情况。朝鲜族在服丧期间禁食狗肉,孕中媳妇不许看死者面相。无子者可由族中近支主持丧事,女婿不得成为岳家丧主(汉族亦如此),“老总角”(男姓老而未婚者)不能举行隆重葬礼。
3612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回族葬礼的基本情况。回族葬礼亦遵伊斯兰教义,具有独特习俗,实行土葬,但不用棺。无论等级贫富,葬礼简薄迅速,停尸不逾三日,就近回茔埋葬,不运尸还乡,不宴宾客。
3613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锡伯族葬礼的基本情况。锡伯族的天葬是把婴儿尸体放在芦席片或布片上,送到野外无人处或芨芨草旁,让飞禽走兽吃掉,谓如此可尽快轮回。
3614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岁时节令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汉族传统节令、少数民族节日、新兴节日。
3615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汉族传统节令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春季节令、夏季节令、秋季节令、冬季节令。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