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23 / 3354
331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朱熹讲学、著述,亦有按实际需要画图以帮助从学者理解之举。这些绘图或释文见载于《朱子全书》或《朱子语类》中,数量不是太多。绘图与绘画显然有区别,但本文不能不点到朱熹的绘图之举,如在修复白鹿洞书院前,朱熹叫门生画书院布局、营建图,这对书院的规划...
332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朱熹生前之像有三张,两张为淳熙元年(1174年)夏秋间由郭拱辰所画,一张为绍熙元年(1190年)孟春自画像。朱熹《书画像自警赞》云:奉前烈之余矩,绍熙元年孟春良日熹对镜写真题以自警。赵惇登基后更化覃恩”朱熹转朝散大夫,朱熹穿着曲领阔袖的绯衣...
333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朱子全书》中有《卧龙庵记》,是朱熹于淳熙六年官南康军期间在庐山修筑卧龙庵之后所作的记文。张栻作《庐山有胜处曰卧龙南康朱使君始筑茅绘诸葛武侯像于其中以书属予赋诗寄题此篇》诗云:庐山仙灵宅,佳处固非一。颇闻卧龙胜,幽常谅难匹。悬瀑泻琮碀,石壁...
334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朱子全书》卷85中,有朱熹于庆元六年春作的《聚星亭画屏赞并序》。序文甚长,依《世说新语》、《后汉书》、《续晋阳秋》等典籍着力考证,赞文中有“为之本原事迹,画著屏上,并为之赞,以视来者”。因朱熹与考亭陈昭远为邻相善,庆元五年冬十一月受聘参与...
335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朱熹能绘事,知绘画,但不多为,现在可确认者,大致有上述之内容。但朱熹于绘画艺术领域之评论,内容则多,载于《朱子全书》和《朱子语类》之中,概而言之,朱熹品丹青,能直探底蕴,且富有理性。检于外,一其中。这幅画是由长乐籍画家为朱熹而画的,悬挂于五...
336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蛰伏穷山著述讲学的朱熹自己临镜对照,于是作《写照铭》曰:福唐口口元为予写照。这幅画是由长乐籍画家为朱熹而画的,目前尚未见有比之更早的朱熹画像,朱熹塑像福州人郭拱辰。淳熙元年(1 174年)六月从邵武到五夫访问朱熹,朱熹于当年九月作《送郭拱辰...
337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乾道三年冬,朱熹在长沙张栻书室中见到唐代阎立本所画武侯像,后为之作跋。乾道七年,朱熹在尤溪欣赏古画二妃图后作《题尤溪宗室所藏二妃图》诗:又潇湘木落时,玉佩秋风起。日暮怅何之,寂寞寒江水。夫君行不归,日夕空凝伫。目断九嶷岑,回头泪如雨。二妃即...
338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在《朱子语类》卷110中,专门开辟《论兵》,说明朱熹与门人讲学时不避军事讨论,如“赵昌父相见,因论兵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就文献记载而言,参与讨论者有门人赵蕃、叶贺孙、沈僩、钱木之、李方子、吴寿昌、吴浩、包扬、杨道夫、蔡惥、甘节、李壮祖、...
339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有过知南康军、知漳州和知潭州兼任荆湖南路安抚使经历的朱熹,曾对门人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熹所说的这个问题,牵涉到宋朝的国策问题。在赵匡胤夺得江山建立政权之后不出半...
340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朱熹认为,军队各阶层应明确职责的问题。部队的兵士、兵官与将帅,应有明确的职责范畴,特别是将帅的选择和权力的赋予,不容轻视。朱熹从多种渠道获知军队的情况,对其现状谈了自己的看法。但兵士在部队服役,也应享受一定的待遇,得到上级的抚爱与温暖。朱熹...
341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古人之兵,当如子弟之卫父兄。这是天职。但兵士在部队服役,也应享受一定的待遇,得到上级的抚爱与温暖。官与士卒能同甘苦,才有战斗力。朱熹认为南宋“今兵官愈多,兵愈不精”以至于。今日兵不济事“
342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古代军事家孙膑、吴起,要求部下将领与士兵同甘苦。而宋朝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兵官不得人,专务刻削兵,且骄弱安养,不知劳苦”,朱熹担心这些人派不上用场。
343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朱熹与门人论兵事,谈选择将帅。兵甲诡名不可免,善兵者亦不于此理会。才有一人可用,便令其兼数人之料。军中若无此,便不足以使人。故朝廷只是择将,以其全数钱米与之,只责其成功,不来此屑屑计较。
344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义者循理,厌恶别人制造的战乱。朱熹作为宋室之忠实臣民,认为赵匡胤夺得天下是结束五代离乱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义举,具有民心所向的意义。而雄踞西北的西夏、北方的辽,特别是金所发动的南侵中原的战争就是非正义之举。金兵铁蹄南下,掳掠钦徽二帝,侵占大片...
345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朱熹的读书法与教学法。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