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279 条
2021年
426 条
2022年
290 条
2023年
1563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279 条
专题知识
608条
交通
41条
其他
177条
动物
127条
区域
14条
数据统计
487条
景区
51条
植物
147条
民俗文化
326条
水果
69条
物产
36条
矿物
54条
粮食
62条
药物
17条
蔬菜
58条
货物
4条
黄牛
1条
颗粒列表
共 2279 条
128
/
152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906
七星宝塔锁孽龙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
类型:
民俗文化
从前,有个外地人来建昌学手艺,住在河边师傅家里。师傅还收了个得意的本地徒弟。师兄弟不和气,经常针锋相对。 有一天,师兄师弟到河下洗澡。师兄发现河底有颗龙珠,急忙捡起来藏在巴掌当中。师弟也看见银光闪闪,向师兄讨要看看。师兄不给,师弟来抢,师兄...
1907
天井源里伏乌龙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
类型:
民俗文化
南城县城东郊的从姑山脚下有一个村庄名叫天井源。传说古时候,这里松柏参天、翠竹环抱,一年四季百鸟争鸣。因此人们将这个地方取名叫“竹树窝”。后来怎么又叫天井源呢? 很早很早以前,“竹树窝”有一个年轻的姑娘成了仙,这个姑娘就是从姑。从姑升天的那天...
1908
伏牛村里牵牛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
类型:
民俗文化
从前,南城北边有个江浒村,村里有个勤劳善良的农民,名叫秋生。秋生家里很贫,孤苦伶仃一个人,他替财主放牛,一年到头难得跟别人说上几句话,有事只对牛唠唠叨叨说上几句话,牛生病了,秋生总是把财主给他吃的稀粥馊饭省下喂牛。就是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深夜...
1909
石山顶上天子地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
类型:
民俗文化
南城县东南角的新丰街乡,有个界限村。村口有座巍峨险峻的大石山。石山顶上有块十来丈的平地,人们都皆把它叫“危王天子地”。为何叫这样一个名字?新丰街乡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明朝末年,在建昌府作威作福的朱元璋第五代子孙——益王朱慈炱,眼看朱家气...
1910
延保山下寻石马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
类型:
民俗文化
南城县洪门镇的廖坑村北,有一座延保山。山下有片稻田,田中埋着一尊尊三尺见方的石墩。那些石墩,据说都是石人石马的座子。为什么只有石座而没有石人石马呢?至今,廖坊村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几百年前,延保山下住着一个老汉。老汉姓廖名福为人厚...
1911
鱼背脊骨做正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
类型:
民俗文化
鱼良是盱江泥沙淤积成的一个小平原。原来并不叫鱼良。那时有三姓族居在这里:陈家在上游一片,黄家居中,刘家居下。 沙洲易旱,盱江水低,又无泉水来源。遇到干旱,从前只晓得求神拜菩萨,祈求神龙降雨。有一年,又是特大干旱。禾苗都干死了。几族商议在中心...
1912
株良原来是“朱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
类型:
民俗文化
很早以前,株良乡叫“朱梁”。从“朱梁”到“株良”,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明朝时候,朱元璋封了好多王。据说他的堂兄封了泥王。有日泥王来到建昌府南面约三十里的地方游玩,见这里一马平川,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就向皇帝上奏,要这里做封地。当朝梁丞...
1913
赤面山里金牛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
类型:
民俗文化
在南城西门外二十来里的地方,有一座赭红色岩石的山,人们称它赤面山。那儿有个山洞,叫做金牛洞。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小金牛常常从洞里跳出来吃草、饮水、嬉戏玩耍。它屙的屎白天是金子,晚上是银子。不过。这条神奇的牛一见生人便隐去,人们无法见到...
1914
建昌西边蛤蟆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
类型:
民俗文化
从前建昌西边,有个大财主黄通,专门欺压穷苦农民。乡亲们都恨死了他,背地里称他为“蝗虫”。他不管收成好坏,每年“铁板租”一定要如数收足,全不顾佃户们吃糠食野菜,挨饿受冻。 他最喜欢吃青蛙。有一年,田里生了许多蝗虫,佃户们劝他不要去吃青蛙。可...
1915
赤面山为何赤面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
类型:
民俗文化
南城城西,有座光秃秃的石山。山的一面是红色的,大家叫它赤面山。它的形状象一只蛤蟆,所以又蛤蟆山。蛤蟆山为何是赤色的呢?这里有一个民间传说。 在南城西北门外的黎家坪,有一个二十几岁的癞子姓黎,大家都叫他黎癞俚。他靠砍柴为生,家中只有一老母。...
1916
端禾岭上水打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
类型:
民俗文化
睦安乡的端禾岭村,四面是高山大岭,村庄却比周围的山峰还要高出一截,象个庞大的磨盘托着圆圆的磨顶。望着这高高的山村,人们不免为它担心;村里的人用的水从哪里来?奇怪的是,从村子背后的石岩里冒出了一股泉水,它绕着村子流过,尽管人们吃,尽管人们用,...
1917
金扁担落龙岩塘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
类型:
民俗文化
传说里塔去源头的路上,有一口神奇的龙岩塘。龙岩塘里有一根很长的金扁担。但是,没有谁能车干龙岩塘拿到它。据说只有八个亲兄弟一同去,才能车干龙岩塘,拿到金扁担。 小小的源头,哪家有八兄弟呢?有一个年轻人不信,随便邀了七个青年,来到龙岩塘,想把塘...
1918
新丰河边龙潭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
类型:
民俗文化
天下名山庙居多。这句话说的是寺庙一般都建在名山之上。可是新丰街下弓的龙潭寺却是建在堤岸边的沙洲上。 传说很早以前,盱江两岸孽龙作恶,全靠许真君施展法术治服了恶妖。当许真君要斩最后一条小龙时,只见它眼泪汪汪地说:“好心的真君,我们家族都被你杀...
1919
“水茅上”莫推石磨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
类型:
民俗文化
在浔溪通往老山的路上,有一个由上百株古树古藤交错而成的“天然亭阁”,人们把这个地方称做“水茅上”。 有一天,水茅上突然出现了一座巨大的石磨,石磨旁边站着两个花俏美丽的姑娘,一个穿的衣服象鲜红的火,一个穿的衣服象蓝蓝的天。奇怪的是,这两个妖艳...
1920
牛牯山上斗猛虎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
类型:
民俗文化
徐家乡单家村背后十多里远的地方,有一座牛牯山。这座山原来是没有名字的,后来这里发生了一件事才被人们称做牛牯山。 那是好早好早以前,单家村有一头好大好大的黄牛牯。这牛牯每天可以犁几十亩田,拉车推磨也是脚下生风,毫不费力。更令人奇怪的是,只要是...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