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牯山上斗猛虎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唯一号: 140234020230001204
专题名称: 牛牯山上斗猛虎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6/001
起始页: 343.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徐家乡单家村背后十多里远的地方,有一座牛牯山。这座山原来是没有名字的,后来这里发生了一件事才被人们称做牛牯山。 那是好早好早以前,单家村有一头好大好大的黄牛牯。这牛牯每天可以犁几十亩田,拉车推磨也是脚下生风,毫不费力。更令人奇怪的是,只要是单家村的人,老远被它看见,它就会冲人点头摇尾,“哞哞”地叫个不停。 这牛牯的主人叫单火仂,主人的儿子叫单牛仔。父子俩爱牛如命,让它吃最嫩的草,从来舍不得打它一下。冬天,田野的青草枯死了,单牛仔就把牛牵到十多里外的山上去,在那山窝窝里,还有嫩嫩的草呢。 一天,单牛仔正在山窝里放牛,突然间,一阵大风欢来,半山腰的芭茅丛内窜出一只黄斑虎。才十来岁的单牛仔人小力薄,被这从未见过的猛虎吓呆了。这猛虎在离单牛仔十几步远的地方,突然停了下来,四腿蜷缩,准备起一个大跳,扑吃单牛仔。就在这时,突然,“哞——”地一声牛叫,整个山谷都被震动了。黄牛牯也竟然从十多步外的地方飞身跃起,与已经起跳的黄斑虎在空中撞个正着,牛和虎同时重重地摔在地上。这单牛仔见牛牯在救他,也不晓得跑,只站在那里哇哇大哭。这时,黄牛牯丢下猛虎,掉头奔向单牛仔,头一低,把他挽在角上,转身朝山下跑去。这黄斑虎随后紧追,眼看只有几步远,黄斑虎猛地一跃,朝牛头上的单牛仔扑去。黄牛牯见猛虎扑来,头一摆,把单牛仔甩在一边,老虎正好扑在牛脖子上,张开血盆大口,咔嚓一声,将黄牛牯的喉管咬断,又一撕,连肉带皮撕下一大块。黄牛牯的喉管虽断,发不出声音,却用后蹄一蹬,把猛虎踢出一丈多远边,又趁猛虎倒地之际,呼起跃到半空,头朝下栽了下来,一只尖尖的硬角正好深深地插进猛虎的胸中。猛虎绝望地叫几声,不动了。 黄牛牯拔出角,摇摇晃晃走到吓昏了的单牛仔身边,跪了下来,不到一会儿就断了气。单牛仔得救了。单家村人为了纪念这只黄牛牯,就把这座山叫做牛牯山。(郑建基)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