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河边龙潭寺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唯一号: 140234020230001202
专题名称: 新丰河边龙潭寺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6/001
起始页: 341.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天下名山庙居多。这句话说的是寺庙一般都建在名山之上。可是新丰街下弓的龙潭寺却是建在堤岸边的沙洲上。 传说很早以前,盱江两岸孽龙作恶,全靠许真君施展法术治服了恶妖。当许真君要斩最后一条小龙时,只见它眼泪汪汪地说:“好心的真君,我们家族都被你杀光了,就留我一条小命吧。”许真君发了慈悲,收了斩刀,喝一声,“以后再不许兴妖作怪危害百姓!” 小龙死里逃生,飞快地窜到下弓的一块深水洼里藏了起来。可它本性不改,趁许真君云游远去,又发动洪水,百姓叫苦连天。 一个名叫慧龙的苦行僧云游到这里。这和尚生得浓眉大眼,腰大膀粗,有一颗救人济世的好心肠。眼看这么好的土地变成了水洼,百姓深受灾难,他立志治服这条孽龙。他听说峰顶上住着一位修炼成仙的郭仙翁。为了要把孽龙缚到,慧龙和尚一面上山去寻找坚韧的藤条做缚龙索,一面访求郭仙翁。和尚把治龙的事情向仙翁一讲,仙翁表示赞许并且指点治龙的法术。仙翁说;“龙蛇一理,倒捋其鳞,以散其劲,击其要害七寸。要降伏孽龙,需要谋勇兼施”。和尚低头领受,立即带藤条回到山下。 这天傍晚,小孽龙出来了。只见它口吐龙珠,翻滚戏弄,搅得波浪冲天。慧龙出其不意飞身一跃,跨上龙身七寸处,双腿挟紧龙身,双手倒捋龙鳞。孽龙虽然散了劲,但还是张开血盆大口,飞舞犀利龙爪,圆睁两眼挣扎。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和尚飞手一扬,“唰”的一声飞沙进入龙的眼睛。这时慧龙将缚龙索套紧尤头和龙脚,孽龙使尽浑身解数也挣脱不了。慧龙又用铁拳猛击孽龙脑壳。只见小孽龙双眼迸出鲜血,一命呜呼了。 后来人们沿着水洼围成一口井,命名为“镇妖井”。在井旁书写了一幅楹联:“缚龙索缚孽龙孽龙休走,镇妖井镇恶妖恶妖难逃”。百姓为了纪念慧龙降伏小孽龙的功绩,尊称他为治龙禅师,并在潭前洲上建立一寺,在寺的门首横幅上写上“龙潭寺”三个大字。两旁对联是:龙降虎伏,潭深堤长。(许贵昌)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