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5870 条
2021年
5870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5870 条
8
1条
B 哲学、宗教
44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86条
D 政治、法律
815条
E 军事
67条
F 经济
1133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323条
H 语言、文字
7条
I 文学
176条
J 艺术
436条
K 历史、地理
1548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76条
Q 生物科学
13条
R 医药、卫生
44条
S 农业科学
304条
T 工业技术
259条
U 交通运输
49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64条
Z 综合性图书
2条
颗粒列表
共 5870 条
327
/
392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4891
三、唐诗中的西域北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关于西域北道,裴矩《西域图记序》记述:“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北道从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度北流河水,至拂菻国,达于西海。”唐代时指自沙州经矟竿道至伊州,再北越天山经庭州,西至碎叶及中亚、欧洲的通道。自伊州至...
4892
浅议龟兹史前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龟兹古国是古代中国西域举足轻重的大国,位于丝绸之路的枢纽地段,是西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古龟兹地区境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在过去的考古发掘中,采集和出土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物,如石斧、石镰、石犁、砍砸器...
4893
科考:撩开龟兹文明的“面纱”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龟兹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历史进程,使它很早以前就是联系东、西方关系的交通孔道之一。这不仅使古龟兹地区历史上民族迁徙和交往活动十分频繁,而且还使该地区居民的种系族源和民族关系错综复杂。这些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记载都明确无误地表明:龟兹地区...
4894
古墓:打开龟兹文化的“钥匙”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古墓葬是打开历史文化之门的“金钥匙”,也是在古龟兹地区属于分布比较广泛、数量较多的一种历史文化遗存。上述各类型的古墓葬主要分布在天山南麓的各条河流的下游,以及河谷、河口两岸的台地上,却勒塔格山前的坡地上。除了克孜尔河两岸古墓和多岗古墓以外,...
4895
遗迹:与龟兹先民直接“对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另外,在山区及河谷地带还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古城、城堡、烽燧、佛寺和古代冶炼等遗址,成为中原王朝治理古龟兹地区的历史证据。在考古挖掘方面,首先进入古龟兹地区的是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探险队,他们大多打着考古探险的幌子,却干着窃取珍贵文物的勾当。中国...
4896
石器:先民征服自然的“佐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人类发展的古代文明水准,以制造和利用石制工具为特点,最初的历史即为“石器时代”。根据工具的形状和使用的复杂程度,石器时代通常分为三个独立的阶段,即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因科技尚不发达,人们只能使用石头制造简单的工具,来...
4897
浅谈新和县的历史文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新和县境内目前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有国家非遗保护项目1项,申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3项,县级非遗保护项目39项。境内出土文物甚丰,其中玉奇喀特古城出土的珍...
4898
一、新和县基本历史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新和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渭干河西岸,地处古丝绸之路天山南路北道中段,是龟兹文明的发祥地。全县东西长136千米,南北宽91千米,总面积8823平方千米,全县辖六乡两镇,一个农场,总人口15万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4899
二、新和县历史文化遗产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汉唐时期,均以龟兹为治理西域的中心,在龟兹地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军事政治体系,新和县境内50余处汉唐时期遗址,多以军事遗址为主,有烽燧15处、古城戍堡30余处,关隘1处。其中西汉末任西域都护李崇退保龟兹的玉奇喀特城,东汉西域都护府府治它乾城,...
4900
三、玉奇喀特古城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玉奇喀特古城位于新和县城西南22公里处,距玉奇喀特乡北约2公里。当地人称之为“玉什喀提”,维吾尔语意为“三重城之意”。古城地处一块地势较低的洼地,由三道城墙组成,古城东西长1450米,南北宽800米,总面积达1740亩,规模宏大。分为内城、...
4901
四、出土文物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新和县出土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玉斧,汉唐时代的古币、印章,明清年代的器物等。为了保管好、利用好这些文物,新和县2005年4月成立了龟兹文化博物馆。博物馆陈列文物由历史出土文物、新疆古代货币、民族民俗文物等三部分组成。共计2...
4902
新和县汉唐屯田文化旅游产业探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新疆新和县历史文化悠久,两汉至唐朝都曾将龟兹作为治理西域的中心,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均在境内留下了印记,以通古孜巴西古城等古城戍堡、烽燧构成的三千多平方公里的汉唐屯田遗址,显现出新和县汉唐文化源远流长。2009年11月28日,新和县荣获了...
4903
一、新和县汉唐屯田文化旅游产业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新和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县域面积8223平方公里,人口15万。新和县地处古丝绸之路天山南路北道(中道)中段要隘,属古龟兹国中心地域。新和县1922年由库车县划出,县域由库车、沙雅县划出的区域构成。古龟兹居西域之中,扼守东西交通要...
4904
二、新和县汉唐屯田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在自治区、地区旅游局的关心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新和县主要围绕基础性工作下工夫,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不断提升了新和县历史文化资源的等级和地位。新和县2004年以前有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重点文物...
4905
三、新和汉唐屯田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存在的问题及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
类型:
正文
一是打造大龟兹文化品牌。在新疆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在地区旅游产业规划统筹下,地处古龟兹地域的库、沙、新、拜四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整合资源,共同打造大龟兹文化,打造龟兹文化精品,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的责任。新和县汉唐...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