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和县的历史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897
颗粒名称: 浅谈新和县的历史文化
分类号: K294.5
页数: 10
页码: 166-175
摘要: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新和县境内目前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有国家非遗保护项目1项,申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3项,县级非遗保护项目39项。境内出土文物甚丰,其中玉奇喀特古城出土的珍贵文物李崇之印和汉归义羌长印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新和县境内现存的古城、烽燧、佛寺等遗址的数量之多,密度之大,令学者赞叹。新和县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文化财富,而可喜的是,这些文化遗产并没有因历史的车轮而消失,正在逐步得到保护和研究。在今天的新和,人们可以从龟兹文化博物馆的展品、汉唐时代遗址、塔什艾日克乡的歌舞表演、加依村的乐器制作中体验到昔日龟兹文化的神韵,通过我们的保护和研究,文化遗产正在逐步彰显出昔日丝绸之路文化和龟兹文化的灿烂和辉煌。
关键词: 新和县 龟兹文化 历史文化

内容

一、新和县基本历史情况
  新和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渭干河西岸,地处古丝绸之路天山南路北道中段,是龟兹文明的发祥地。全县东西长136千米,南北宽91千米,总面积8823平方千米,全县辖六乡两镇,一个农场,总人口15万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新和县为古龟兹国的中心地域。清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后,新和属阿克苏道库车直隶扶民厅西乡属地。民国11年(1922年)设托克苏县佐,民国19年(1930年)设立托克苏县,民国30年(1941年)更名为新和县,意取新疆和平。1949年9月底,新和县解放;1950年3月,新和县人民政府成立。
  新和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东西方文化传输通道与融汇之地。从考古发掘的实物上看,新和县的历史文明最早可上溯至公元前2000年新石器文化时期。当时的生产方式以狩猎、采集为主,到战国时期以农业为主。西汉初期,以渭干河流域今库车、新和、沙雅为中心的古龟兹国,开始了与祖国内地的密切交往。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始,龟兹国和西域诸国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原的文化、典章制度、生产技术等传播到这里。自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成立后,新和隶属西域都护府管辖。
  公元前3世纪左右,位于丝绸之路要冲的龟兹国与东西方有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新和县地处古丝绸之路天山南路北道中段,是龟兹的中心地域之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龟兹文化。经过数千年历史的变迁和留存,新和县境内现有古城、烽火台、屯田遗址、佛寺、石窟、关隘等文物古迹54处,以汉唐时期遗址为主,其中通古孜巴西古城、托乎拉艾肯石窟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奇喀特古城、羊达库都克烽燧等13处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拓厥关”遗址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关隘之一,是进出龟兹国的重要通道。新和县境内现存唐代军事遗址40处,与沙雅县境内7处唐代军事遗址一起构成渭干河西岸唐安西都护府的驻军屯田军事体系,是唐代安西都护府重要的军事基地,该军事体系东临渭干河,南邻塔里木河,北依天山支脉却勒塔格山,三面天然屏障,西有密集的烽燧、古城、戍堡防守,使得新和县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锁钥之地。
  境内它乾城是东汉班超任西域都护府的府治所在地,玉奇喀特古城据专家考证是鸠摩罗什出生地。
  二、新和县历史文化遗产
  (一)汉唐重镇
  汉唐时期,均以龟兹为治理西域的中心,在龟兹地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军事政治体系,新和县境内50余处汉唐时期遗址,多以军事遗址为主,有烽燧15处、古城戍堡30余处(其中城垣周长千米以上的4座),关隘1处。其中西汉末任西域都护李崇退保龟兹的玉奇喀特城(鸠摩罗什出生地,城三重,外城垣周长4.5千米),东汉西域都护府府治它乾城,唐代屯田遗址通古孜巴西古城均在境内,印证了汉唐治理西域和丝绸之路繁荣的历史史实。
  1.唐安西柘厥关
  据历史记载,唐安西柘厥关是唐代“丝绸之路”中道上的重要通道之一。唐朝建立之初,曾两度于龟兹打败西突厥中的反叛势力。为了防备西突厥骚扰安西,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西域各族人民的安全,遂于公元658年,将安西都护府从高昌移至龟兹之后,建立此关。
  唐安西柘厥关位于新和县城东17公里处,渭干河西岸,库木吐拉电站附近,海拔高度1052米,1957年1月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安西拓厥关原名曾称之为“都勒杜尔·阿胡尔”、“色乃当旧城”,当地村民又叫“玉其土尔”、“夏合土尔”。1987年修撰《新和县地名图志》规范地名,按《新唐书》载述及王炳华先生考证,该遗址定名为“唐安西拓厥关”。1907年法国学者伯希和到渭干河口对柘厥关进行了调查和挖掘,掘得佛像、壁画、陶器、钱币等重要文物200多件,现存于法国吉美博物馆;掘得龟兹文、梵文、汉文等文书200余件,现存法国国家图书馆;1928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教授曾到此进行了考察,采集到带有波纹状的灰陶片数枚;1986年原新疆考古所所长王炳华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并确认此处是《新唐书·地理志》中所记载的“唐安西柘厥关”及相关典籍记述之“东西柘厥寺”所在地;1989年,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普查队专家张平、吴勇等一行对此进行了考古调查。1993年,新和县在此建立了一座大理石纪念碑,原国家政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了碑铭“唐安西柘厥关”。
  柘厥关遗址由关隘与寺院组成。关隘遗址主体部分处渭干河口西岸开阔处,北依却勒塔格山,东通库车、库尔勒,南邻沙雅,西通阿克苏、喀什,地势略向东南倾斜,总面积9万平方米,关城遗址最高处8米,遗址区城墙部分保留,佛塔较为完整。
  唐安西柘厥关为唐代安西大都护府西境的一处重要屏障,历史地位极高,是进一步研究唐朝经略和龟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历史的重要遗址。
  2.通古孜巴西古城
  从通古孜巴西古城遗址的规模和分布来看,也可以看出新和县在历史上的重要军事战略地位。通古孜巴西古城原名为“托古孜巴什”,维吾尔语意为“九城之首”,其由来系指该古城四周尚有8处唐代戍堡遗址:古城南约5公里处为博特巴什古城;古城西约6.5公里处为索喀吐尔戍堡遗址及索喀库勒湖;古城西北约6公里为且热克协戍堡、戍堡西南3公里处有莫腊吐尔佛塔;古城西北10公里处为兰合曼协尔戍堡;古城北约8公里处为阿克提坎协尔戍堡;古城北约18公里处为出土波斯绿釉三耳罐、唐代陶排水管的克孜勒协古城;古城东北约8公里处为克孜尔协戍堡;古城东北约10公里处为乔拉克协尔戍堡;古城东北约16公里处为艾格买里羊达克协海尔戍堡(现属沙雅县英买里乡四大队)。通古孜巴西古城基本居于以上8处古城中央,规模形制最大。
  与新疆天山以南同类型军事戍堡遗址比较,通古孜巴西古城是一座古代军城形制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经调查实测,古城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城墙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30米,周长960米,墙垣厚约3米,残高约6米,构筑方法不一,多为夯土与土坯砌筑混合构建。古城墙基部为夯筑,中部为夯筑和土坯垒砌相结合,北墙垣保存有修补和改建的遗迹。夯筑墙垣、夯层厚50~60厘米,夯土内夹有兽骨及带黄色陶衣的夹砂红陶片。由于风雨侵蚀和自然脱落等原因,城墙夯层越往上越薄,墙垣上半部分为土坯或土坯加大泥块垒砌,土坯规格有二种,一种为45×24×10厘米;一种为35×10×7厘米。北墙垣西段可见部分墙体多为土坯横砌而成,南墙垣为红柳枝夹土坯构筑,即一层红柳一层土坯垒叠,有六层红柳,间厚20~35厘米。
  古城四角均有向外伸出的垛墙或角楼建筑,现呈圆角方形、垛墙直径约7米,高约6米。古城墙垣外筑马面建筑,东、西墙各置4个,南墙因置有较长的瓮城门建筑而置马面3个,北墙置有2个。马面基长5米、宽4米、顶部长3米宽2.5米,残高约6米。南北墙垣的中部各建城门一座,为瓮城形制。北瓮城门长约30米,宽约12米,大门向西开。瓮城内的高台上残存有二层城楼墙垣遗址,成为全城的制高点。南瓮城门为土坯垒砌,大门朝东开,与北瓮城形制类同,古城出口均呈“之”字形,南门瓮城建筑规模比北门瓮城小,南门东西长18米,南北宽5米。由此可推断北门是正门。
  古城内尚有城内房屋建筑土埠数座,但均已坍毁。城内盐碱严重,除房屋建筑土埠外,有多座红柳沙包,地表生长有芦苇、骆驼刺等耐碱植物。1989年自治区文物普查队在古城内踏察时,尚见到地表散露的夹砂红陶、琉璃釉陶的缸、瓮、罐、钵、盆、铺底大方砖、残铜、铁及磨制石器等残片,城内西部的大坑剖面暴露出厚达一米的马粪、谷杆、麦秸的文化层。
  通古孜巴西古城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是龟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古城建筑遗址。古城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如“李明达借粮契残纸文书”、“白苏毕梨领屯米状”等文书及出土的大量开元、大历、建中年号的唐代铜钱、唐代陶器,反映了该古城是一个唐代安西驻军屯戍的重地。通古孜巴西古城与周围的古城共同构成龟兹地区自汉至唐的屯田、屯兵和悍卫龟兹中心地域的军事要地,其价值不但在史学和考古学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在维护祖国统一、弘扬悠久历史文化、打造旅游品牌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古孜巴西古城于二〇〇六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9月,新和县境内的汉唐屯田遗址群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拥有屯田遗址规模最大的县(汉唐时期)。
  三、玉奇喀特古城
  玉奇喀特古城位于新和县城西南22公里处,距玉奇喀特乡北约2公里。当地人称之为“玉什喀提”,维吾尔语意为“三重城之意”。古城地处一块地势较低的洼地,由三道城墙组成,古城东西长1450米,南北宽800米,总面积达1740亩,规模宏大。分为内城、中城、外城三重,其中外城城墙东西长1.45公里,南北宽0.8公里,外城城墙体高3米,城垣周长4.5千米;中城城垣长宽均为350米;内城墙体南北长100米,东西宽80米,高5米。城墙为红土筑成,规模大,保存较好。内城土阜起伏,隆洼不平,为淤泥地面,泛碱严重,无植被生长。墙体多处有人为挖的大坑、大洞,洞的四周散布有许多兽骨及夹砂红陶片及内外熏的夹粗砂红陶片。从内城垣的断面层上观察,从地表往上2.5米为砂质土壤堆筑而成,上层2米高由红土堆筑而成,堆砌层中含有大量的兽骨、碳、陶片等遗物。
  此古城出土的文物极丰,有大量的各种饰物,耳环、耳坠、项饰、帽缨等。尤以“汉归义羌长印”、“李崇之印”、“常公之印”等最为珍贵。文物的出土,进一步印证了该城曾作为汉代西域地区职官府邸历史,为此,本地人也将中城和内城称之为“衙门”。这对于研究古代龟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有极高的文物和学术价值。
  四、出土文物
  新和县出土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玉斧,汉唐时代的古币、印章,明清年代的器物等。为了保管好、利用好这些文物,新和县2005年4月成立了龟兹文化博物馆。博物馆陈列文物由历史出土文物、新疆古代货币、民族民俗文物等三部分组成。共计249件,金、银、铜、铁、玉、石、陶、木俱全。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6件,二、三级文物10件。玉奇喀特古城出土的李崇之印和汉归义羌长印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县博物馆内展出的是国家博物馆的复制品。
  李崇之印属珍贵文物,出土于新和县玉奇喀特古城。黄铜质桥纽印。面呈正方形,边长1.3厘米,印高7厘米。桥纽中部带孔,孔径0.6厘米,印底面刻3行文字,阴刻篆书“李崇之印”。时代为东汉。李崇为新莽时期西域都护。公元16年,王莽派新任都护李崇率军进入西域,与龟兹、莎车联兵共同打击焉耆亲匈奴的势力,战败后退守龟兹。后同匈奴展开对西域控制权的战斗,最后战死于龟兹。“李崇之印”为李崇的私人印信。
  汉归义羌长印为卧羊纽铜印。出土于新和县玉奇喀特古城,属国家一级文物。呈正方形,边长3.5厘米,厚1.5厘米。印底部刻字,上下各三字,阴刻篆书“汉归义羌长印”。时代为东汉时期。当时西域地区有羌人居住,这枚印是东汉政府颁发给当时驻在龟兹地区的羌族首领的印信。
  常惠之印(狮纽)黄铜质,狮纽铜印,纽高1.8厘米。印呈方形,边长2.3厘米,宽2.2厘米,厚2.9厘米。印底部方形面中阴文篆刻“常宜之印”。此印系汉代时期驻扎在龟兹地区屯田官员的职官之印。“常宜”史无记载,似为一主管屯田职守之类的官员。此印出土于新和县兰合曼古城。
  三耳绿釉罐,陶质,属于轮制。敞口,细长颈,圆肩,鼓腹。陶罐通体涂绿釉,釉面有玻璃感。陶罐口径19厘米,通高42厘米,底径15厘米。罐口沿下与肩部有三处等腰三角形距的单耳,肩部耳下饰浅浮雕葡萄叶纹饰和模压人面纹图案。器物造型精美,保存完好。其时代为唐代,出土于新和县克孜勒协海尔古城。2005年经自治区文物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系古代盛葡萄酒的器具。2006年6月9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对此进行了报道。
  出土于新和县通古斯巴西古城的马纹陶钵范,夹砂灰陶质,胎底较厚,钵范通高8厘米,钵口直径22厘米,底径3.5厘米,胎底厚实。钵内阴刻一著长衫人物,双手上举。钵外壁上、下饰浅浮雕波浪形纹饰,中部饰有马首鹰翅龙身的动物,前蹄奋昂,鹰翅高展,呈疾驰奔飞状,生动传神,极富情趣。即有典型的东方文化传统,又带有西方的文化色彩。
  (一)龟兹故里
  新和不但是亘古以来的边关重镇,而且也是一个多种类型文化的荟萃之地。数千年来,龟文化艺术和佛教空前发展,文化艺术、佛学、翻译名人辈出。在新和县境内活动过的著名人物如张骞、绛宾、班超、李崇、鸠摩罗什等,在维护祖国统一,缔造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成就和业绩影响深远。这里自古就是歌舞之乡,《龟兹乐》是唐代的“十部乐”之一,著名的龟兹乐舞曾风靡长安城。现新和县塔什艾日力克乡的民间歌舞艺术就含有丰富的龟兹乐舞元素,塔什艾日克乡在2002年,2008年两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以塔什艾日克乡为代表的新和民间歌舞艺术,在继承古代龟兹乐舞元素的基础上,又融进中亚舞蹈、察合台汗国时期突厥化了的舞蹈“刀郎”以及源自叶尔羌的十二木卡姆乐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和麦西来甫和新和“赛乃姆”。塔什艾日克乡现有农牧民艺人协会1个,协会成员160人,协会由舞蹈、乐器、弹唱、曲目编排四个小组组成。协会成员人人都熟悉民间乐器,精通演奏民间乐器的有75人,全乡能歌善舞的群众有1570人,其中歌唱字正腔圆有功底者90余人,舞蹈表演较好者75人。另外,该乡还拥有善于民族特色摔跤人员21人,驯养有斗羊活动的公羊100只,斗鸡200余只。这些民间艺人在农闲、节庆日或劳动之余,自编、自弹、自唱、自舞,蔚然成风。不管是银须如雪的老人,如花似玉的少女,还是天真活泼的小巴郎;不管是在房间、果园,还是麦场,都可以看见他们或稳健洒脱、或柔美细腻的舞姿。正如古诗《乐府杂录》“舞工”中的记载:“舞者乐之容也,或如惊鸿,或如飞燕。”
  为了使塔什艾日克乡民间歌舞艺术能得以保护、传承,2004年起,新和县加强与高校联系,利用高校的科研力量,开展文化研究,先后与塔里木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建立合作。建立了“新和县西域汉唐重镇文化研究中心”和研究生教学实习基地。组织科研人员对民间乐舞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2006年对民间老艺人的身体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登记,对演出逐一进行录像、摄影,对演唱的曲目进行录音、翻译、记谱。建立了音像、文字档案资料。目前已经整理出41首民歌,县文化部门正着手准备出版《新和民歌》一书,以积极促进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二)乐器之乡
  歌舞与乐器是一种文化共生现象,就像有马就有鞍一样。新和县有歌舞之乡之美誉,也少不了乐器之村。依其艾日克乡加依村便有制作民族乐器的传统,该村制作的都塔尔、弹拨尔、萨塔尔等民族乐器驰名疆内外,而且还远销到河南、北京等地。该乡被自治区文化厅评选为自治区第四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新和县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加依村215户村民中,有105户都从事乐器制作,年产乐器4万余件。乐器制作使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成为为数不多的富裕村。村民克尤木卡迪尔曾创过卖乐器一天就赚2万元的记录。全村绝大部分村民都盖了砖房,购买了摩托车。富裕的甜头让学制作乐器的人也多了,村民司马义尤努力斯就教了30多个徒弟。1993年前,乐器制作均采用纯手工操作。1993年后,部分年轻人引进了电锯等现代工艺。但在定位、调音等制作方面全靠艺人的手感组装,这手感就是技巧,是任何仪器也难以比拟的。
  为了进一步扩大新和乐器的名气,打造民族乐器村,新和县在县城文化路形成了民族乐器交易市场。该村成立民族乐器制作协会,办班培训制作技能,传承发展。结合城乡建设规划,将该村村民住宅集中连片建设,促使乐器制作形成规模。同时,让加依村的村民借助乐器这个载体,修建一批农家乐,发展旅游,这样,外地游客来参观,既买了民族乐器,又参观了农家乐,可以给村民创收。
  (三)非遗项目
  新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4项,其中国家级保护1项,申报自治区级保护3项。国家级项目是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都它尔、热瓦普、弹拨尔、沙它尔和手鼓五种乐器),自治区级项目是托克苏大馕制作技艺、民间铁皮加工技艺、维吾尔族格吉木头巾制作技艺。县级保护39项,主要类别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传统医药、民俗等。
  新和县摸底调查了235位民间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给70个民间老艺人建立起专人档案,享受政府传承补贴,如今仍然不断服务和丰富着13万新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结束语
  回眸历史,作为古代龟兹文明发祥地之一的新和,千百年来这里的先民们曾创造出光辉灿烂的龟兹文化,保存至今的50余处文物古迹,每一处遗址就是一部史诗,每一件文物就有一个故事,它们见证了丝绸之路的文明和龟兹文化的历史。古丝绸之路上的龟兹文明至今仍然释放着她那不朽的光辉。放眼当今,新和正在改革开放中崛起,文化及各项事业不断前进,新和的山,新和的水,万象更新,百姓祥和的新和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真心的期望各位专家学者因慕龟兹之名而与新和结下不解之缘,新和人民将真诚地欢迎您们。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的24篇优秀论文,主要围绕古龟兹文化传统、龟兹文化与丝绸之路、汉唐屯田文化等课题展开论述,探讨了龟兹文化在中外交流中的历史作用和贡献,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发掘古龟兹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阅读

相关地名

新和县
相关地名